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档 >> 2024年普通党员讲微党课范文7篇

2024年普通党员讲微党课范文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3-22 14:53:00
2024年普通党员讲微党课范文7篇
    小编:CZJ2

 党员身份的重要性在于其代表了一种责任和担当。作为一名党员,你将成为党的代表,需要在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保持一致,为党和人民的利益而努力奋斗。下面小编在这里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几篇2024年普通党员讲微党课范文,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2024年普通党员讲微党课范文7篇

篇一:2024年普通党员讲微党课范文

我是____县____镇____村的一名老党员,我叫____,今年70岁。我今天要讲的内容是共同缔造幸福____。作为一名老党员,我参与并见证了____村的发展与变化。总结起来,就是“五变”。

路在变。过去进村是土路,如今变成了宽阔的柏油路;水在变。村门口的这口鱼塘,过去的污水塘变成了景观塘;山在变,开发荒山1100亩,种上了果树和花卉,花果满园,让昔日的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人居环境在变。现在家家都是楼房,外观都进行了统一美化;文化生活在变。村里的绿化广场铺上了草坪,种上景观树,绿化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

五变,我认为根本原因就是在党的领导下,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的结果。最大的变化还是通过共同缔造带来的我们这些老党员和群众的认识和行动变化。

一是认识上的变化。村里第一次提出“共同缔造美丽乡村”的时候,我们都不懂是什么意思。也没有人认识到,这个事情与自己有多大的关系。后来,村里组织我们这些村民代表到蔡河、绿杨、洗马参观,原来以为建设美丽乡村是村两委的事,参观之后让我们感受到这个想法是错误的,自己的事还是自己做。

二是行动上的变化。建设之初,为了把这里的荒草割掉,我和老伴就一起邀约大家来共同参与,第一次只有4个人,第二次的时候来了8个人,第三次来了15个人。然后村里的建设,来的人就越来越多了。像咱们小广场的建设,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这些群众已经打了80多个义务工。

这几年,我们通过房前屋后“自己建”、公共区域“一起建”、基础设施“能人建”这些形式,让我们的____村一年一个变化,村民们的幸福感也越来越强,获得感越来越深。现在,我们这些老党员成立了银辉服务队,参与村里的建设与管理,用我们的银辉为党徽增光添彩。

乡村振兴,从我们____的变化来看,我认为就是在党的领导下,让老百姓在生活中觉得安心、舒心、放心。

篇二:2024年普通党员讲微党课范文

把红色基因融入血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瞻仰革命历史纪念场所,踏寻英雄、缅怀英烈的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行之所至,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告诫,“全党同志不能忘记红色政权是怎么来的、新中国是怎么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一再叮嘱“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向全党全社会注入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的不朽信念。一草一木一忠魂,一山一石一丰碑。

从成为一名革命历史纪念场所的讲解员至今,在这庄严肃穆的园区里,我已经工作15年的时间。在日复一日的讲解中,在一次次的感动里,我更加明白了,红色基因就是根植于我们党的肌体、流淌在全体党员和革命战士血脉中的遗传因子,是中华民族共存共荣的精神族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政治优势,也是一个个故事、一座座丰碑。

这是陈列在红安县革命烈士纪念馆的一本珍贵文物—《共产党宣言》,1920年陈望道翻译的中文全译本,它是全国现存九本之一,也是县一级发现最早一本,国家一级革命文物。仔细看,书内还依稀可见盖有红色张行静印的方形私名章,书中对重要段落和重点句子都做了记号,让我们看到一个青年如饥似渴追求真理的身影。

这位青年名字叫张行静。他出生书香世家,为追求新知识,1924年考入董必武创办的____中学,1925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学生中党的主要活动分子之一。毕业后,张行静被董必武派回黄安(今红安)宣传革命,带着《共产党宣言》,带着董必武的期望,带着理想,他回到了家乡黄安。为了培养农民革命运动的骨干,他创办平民夜校,自编教材,用深入浅出的道理解读共产党宣言,激发农民的觉悟和革命斗志。

正因他积极的工作,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注意,1929年因叛徒出卖而被捕入狱。在狱中他表现出超出他年龄的坚毅和勇敢,他饱受敌人的折磨,敌人对张行静作最后一次审讯时,叫来他的父亲和妻子,试图让家人劝降,看着不满周岁的孩子,他歉疚地看着妻子,轻松地劝慰道:“不要悲伤,当革命开出鲜艳的花朵的时候,你也可以自豪地说,我的丈夫是用自己的鲜血浇灌了这株花朵!”他又对父亲,跪地三叩,最后以年仅29岁的生命践行了”人生一世万千差,继承光荣革命家。生不投降当叛逆,愿随先烈葬黄花”的铮铮誓言。

张行静用生命传承的这本小册子,在几代革命者手中薪火相传,直到1958年被捐赠给红安革命烈士纪念馆展示在世人面前。

每当我讲述到这件文物都会想,到底是什么样的力量让他们成为无畏的革命者和无悔的牺牲者?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高高擎起马克思主义的旗帜,播下红色基因的种子,留下红色基因的深深烙印,融入共产党人的血脉,薪火相传。

“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

这是一首革命年代在红安县广为流传的歌谣,自96年前的那个冬天,黄麻起义一声惊雷,革命斗争的烈焰燃起。从此,红旗漫卷这片热土。当时总人口48万的小县城,却走出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位国家主席,孕育了3支红军主力部队,两百多位将星闪耀,有140000儿女血洒疆场,牺牲之巨世所罕见,共和国成立后,以“红”命名褒奖,改黄安为红安。

在这里,有“把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缝军装,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亲骨肉送上战场”的兰桂珍、徐正修等革命母亲;有全家14人参加革命,11人英勇献身,从书香世家变满门忠烈的戴克敏一家;有“共产党员王秀松,一颗红心似火红;率队革除恶霸父,为的人民不受穷”大义灭亲的共产党员王秀松。

家家有红军、户户有烈士,山山埋忠骨、岭岭是丰碑。红安县内登记在册的烈士有22552名,让人动容的故事太多太多,从他们身上,我们能看到当初燎原星火从哪里来,红色基因从哪里来。

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虽然烽火硝烟已经远离,但始终把红色基因发扬好、传承好,始终牢记党的性质和宗旨,是每一位党员干部内在本分,也是必须承担的政治责任。党员干部作为执政兴国的骨干力量,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论述,当好传承红色基因的先锋,做红色基因理所当然的传承者。

篇三:2024年普通党员讲微党课范文

无名的师长信仰的力量

“微党课,我来讲”,大家好!我叫____,来自____县委党校,我向大家讲述的主题是《无名的师长信仰的力量》。

在我们的百年辉煌历程中,____这片浸润红色基因的土地上,曾经出现过这样一位红军师长,一度他还是一位“无名”师长。那是在1935年怀玉山战役中,为掩护大部队突围,他受伤被俘。被俘时,这位身上挂着破洋瓷碗的红军师长因为拒不招降最后被国民党杀害。

那为什么会是“无名”师长呢?这是因为当时战斗极其惨烈,他所在的红十军团除了极少数成功突围出去外,几乎全军覆没。他的文字档案丢失,以至于在后来所有的军史、战史将领名册里找不到他的名字。直到在1964年,当年审讯他的国民党军官王耀武在回忆录中记录下了他们之间的一段对话——这也成了今天我们获得这名红军师长事迹的主要来源。他,就是中国工农红军红十军团第21师师长,____县兰溪镇胡天桃烈士。

胡天桃,原名胡天铎、胡良贵,字修雨,1901年9月4日出生,____县兰溪镇蒿子岭村(现盐客树村)人。早期参加地下革命活动,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了苏区反“围剿”战斗,曾任第十军营长。1934年11月任红十军团第21师师长,在怀玉山战役中,由于敌众我寡,胡天桃负伤被俘。被俘后,敌人用尽手段也没能从他身上得到半点情报。1935年3月,胡天桃被敌人残忍杀害。当年,审讯他的国民党高级将领王耀武在他的回忆录中对这段历史进行了描述,并记录下了两人的对话。

果断、英勇、干脆,胡天桃用自己的言行向敌人诠释了作为一名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宁死不屈的高尚节操,深深地震撼了王耀武。后来王耀武承认,在那次谈话中胜利者是胡天桃。

虽然胡天桃留给我们的回忆,只有他和王耀武的一段对话,但他再现的不仅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他的精神胆识与气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共产党的精神之源。那么胡天桃的悲壮事迹折射出共产党人的哪些优秀品质呢?

一是坚持真理、对党忠诚的坚定信念。王耀武审讯胡天桃,共产主义不适合国情必然会失败,而胡天桃不为所动,愿为实现共产主义而牺牲!其实,在当时红军长征才刚刚起步,革命前途并不明朗,但胡天桃始终对革命充满信心,头可断血可流,就是信仰不倒,体现了胡天桃坚定的理想信念、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和对党绝对忠诚的品质。

二是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意志品格。在80多年前的怀玉山战役中,国民党军以数十倍于我的兵力对红十军团进行包围穿剿,为了掩护大部队,红21师在崇山峻岭、漫天雪地中纵横驰骋、前赴后继,最后他们弹尽粮绝,面对敌人的各种威逼利诱,胡天桃坚贞不屈,充分体现了红十军团将士们不怕牺牲、斗争到底的英雄气概。

三是艰苦奋斗、担当使命的优良作风。胡天桃作为红军师长,一身烂衣裳,一个破瓷碗,一个老旧的干粮袋,形象如乞丐;而王耀武,衣着光鲜生活富足,和红军的高级将领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了红军将士们担当使命、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四是践行初心、不负人民的历史使命。王耀武疑惑不解,胡天桃作为堂堂红军师长,居然身上要挂一个破瓷碗。胡天桃告诉他,为了让全天下的母亲不再要饭,所以才出来干革命,把破瓷碗挂在身上,就是为了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当初的誓言,充分体现了胡天桃始终践行初心使命,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彰显了他的历史责任感和人民立场。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新中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红军师长胡天桃留给我们的四大启示,正是建党精神的核心内容,这些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是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新时代,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立足岗位、恪尽职守、勤勉尽责,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投身于“强县工程”和“乡村振兴”中,以初心敬党心、以努力敬时光,为推动____高质量发展作出我们每个人的最大贡献!

篇四:2024年普通党员讲微党课范文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争做一名优秀共产党员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争做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共产党员”是一个神圣光荣的称号,我们每一名共产党员,在举起右手宣读入党誓词时,都怀揣敬畏、怀揣信念、怀揣激情。那么我们是否始终践行了入党时的铮铮誓言,是否毫无保留追随着党的初心呢?

一、发三道问,考考自己有什么样的答案。

第一问,自己入党动机是什么?

前几年徐川(中共十九大代表、中共二十大代表,南京航天航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的答学生问,我为什么加入中国共产党受到热捧,文章中他提到,让自己坚定入党信念,是他大学时的学院领导毕可友,因为毕可友在学院保送研究生面试中,出人意料的没给亲侄女开绿灯,并说道,当个人的利益和别人的利益冲突,党员本来就要做出牺牲和让步,入党的时候是宣过誓的,他的话深深触动了徐川的内心。为什么要入党的答案只有两个字——信仰,而这正是我们每个党员,必须要认真静心思考的。

第二问,自己还记得入党誓词吗?

誓词是一份庄重的承诺,入党誓词就是座右铭,是行动指南,它表明了一个共产党人,为实现自己人生最高价值所做出的无悔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入党誓词虽不多,记住并不难,难的是终身坚守,然而扪心自问,入党后是否真正入脑入心学习了誓词,记住了誓词,且时刻遵照践行的呢?

第三问,自己入党以后干什么?

入党不是一种仪式,党员也不是一张名片,在工作中能尽责、难题面前敢负责、出现过失勇担责,顾大局、讲政治、守纪律、讲规矩,能吃苦讲奉献,做表率带好头,这是党员的义务,更是责任。作为党员,入党后究竟干了什么,干的如何,需要我们对照入党誓词去反思,对照党员标准去纠偏,真正使身上的党味浓起来。

二、提三个人,个人想想自己该有什么样的标准。

张富清,坚守初心的战斗英雄。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正是因为有着坚定不移的政治信念,才支持他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始终把准精神坐标,任他风吹浪打,笃定前行方向,始终不改本色。

吴孟超,中科院院士。文革时期,造反派给他扣上了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他没有一蹶不振,坚持每月如期交党费,每周给党组织写思想汇报,终于恢复了组织生活。此后他孜孜不倦,为党和祖国的医疗事业奋斗了终身。他说,一个人找到和建立正确的信仰不容易,用实际行动捍卫信仰更是一辈子的事,信仰是命脉是灵魂,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共产党员,只有在立根固本上下足了功夫,才能受命忘其“难”、临阵忘其“俱”、受惑忘其“私”,始终做党的坚定拥护者和追随者。

刘源,原总后勤部政委。离职时发表了《心中永存——向总后勤部告别》的文章,5年前我接任政委时,曾郑重承诺“公事不谋私,私事不涉公”。今天卸任检验论定,我兑现了诺言,扪心自问,当坦荡无愧,工作中我履职尽责,未敢轻慢怠惰。读完此文,让人心中为之震撼。“春蚕到死丝方尽”,刘政委站好最后一班岗,以实际言行,给我们诠释了忠诚于党的深刻含义。

三,担三份责,思思自己应有什么样的行动。

第一份是政治之责,讲党性讲政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保持高度的政治定力,是共产党员敢于担当的第一要求。共产党员的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严格遵守党章和党纪,将其作为从政之绳、工作之纲、人生之境。始终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第二份是担当之责,____烟草的发展,是60多名党员共同的责任。近年来面对行业“四大难题”凸显,需求拐点逼近的新常态,作为党员干部,要担当起应该肩负的责任,以攻坚克难的气魄和韧劲,以“一日无为、三日不安”的精神状态,用心谋事、铁肩担事、激情干事、敢于管事。当前要着力推进行业改革发展攻坚年6件大事、5项重点工作,抓牢企业改革发展的“接力棒”。

第三份是为民之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我们烟草人,就是要时刻把客户的需求放在心上,在简化行政流程、节约办事成本上下功夫;在提高服务质效、拓展服务渠道上下功夫;在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执法水平上下功夫;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帮助群众脱贫致富上下功夫;要通过实实在在的举措,让更多的改革红利惠及民生。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作为,我们要珍视自己的“第一身份”,恪尽自己的“第一职责”,始终以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争做一名奋进新时代的追梦人。

篇五:2024年普通党员讲微党课范文

微党课·我来讲,大家好,我是____市城乡环境卫生管理局职工____,我要讲的是____环卫一线党员范桂云的先进事迹。

范桂云,垃圾中转站管理员,1997年入党,从事环卫工作17年,可能连他自己都计不清运过多少垃圾,也算不明白行过多少里路,可是6200多个日夜,他开着环卫铲车、洒水车、洗扫车奔赴在这座城市的身影,他无数次趴在车底维修车辆的景象,无不写实了他热爱环卫的心,也见证了一名普通党员的敬业和奉献精神。他多次被评为____省优秀环卫工人、综合执法系统和环卫先进工作者。

2005年部队转业后,正值青春年少的他,毅然选择成为一名环卫工人。刚开始听说是扫街,家人们都反对,说:“人家都是婆婆大娘扫街,你年纪轻轻的男子汉,去凑什么热闹”。面对家人的不理解,旁人的冷眼,身为党员的他义无返顾地坚定信念,立志当好一名环卫工,而且一做下来就是17年。

范桂云不善言表,属实干型,他第一次拿上扫帚时曾说:“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我一定要把环卫工作干出成绩”。17年来,他扫过街道、收过垃圾、修整过垃圾填埋场、开过洒水车……岗位在变,唯有不变的是他认真踏实、默默奉献、干劲十足的工作作风。

马口垃圾填埋场需要全面修整,范桂云同志接手整平工作。他开着铲车,夏季顶着烈日、克服常人难以忍受的恶臭及满天的苍蝇,冬季冒着刺骨的寒风,坚持在垃圾堆埋场上整出一条道,让垃圾车顺利通行并安全倾倒,在他的努力下,入场道路明显改善,其吃苦奉献精神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认可。

城区环卫作业改革,单位成立机械作业车队,范桂云同志毛遂自荐,任车队队长。他既要负责街道清洗质量的检查,又承担着洗扫车、洒水车驾驶作业的顶班工作,有时候还要当岗前培训老师、车辆维修师傅,他经常忙完检查,又跳上扫地车清扫,他洗扫的路面清晰见底,新入职的司机经验不足,他耐心教授。谁的车辆出了故障或者扫不干净路,他认真排查原因,多次尝试解决问题。他就是这样每天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不断钻研自己的专业技能,带领车队完成了一次又一次重大会议及活动保障任务,为清洁城市做出了积极贡献。

如今他又投身到垃圾中转站的日常管理中,垃圾中转站是生活垃圾转运的枢纽,如果不能有效运作,影响的是每一位居民的生活环境,他时刻牢记,遇到困难从不抱怨。每天清晨三四点就有垃圾进站,在这里,垃圾的收集、压缩以及转运,都要靠他的手来完成。他不仅要保证中转站的环境卫生,对于突发的机器故障,也要及时上报,进行维修处理。2022年1月正值春节,是垃圾产量的高峰,联体箱发生故障,为了不影响垃圾转运,他协助修理师傅对垃圾箱进行维修,直到深夜十二点。

他几乎从未享受过节假日,也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范桂云的人生没有传奇的故事,更没有英雄壮举。然而,难能可贵的是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勇于奉献、甘于奉献、乐于奉献的精神。

篇六:2024年普通党员讲微党课范文

传承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

微党课·我来讲,传承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大家好,我是____县融媒体中心党员____。源起宁德,兴于福建,推向全国,“四下基层”这一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实践创造,35年来不断发扬光大,展现出非凡的实践力量。

“四下基层”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形成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当年,习近平同志要求宁德各级领导干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并率先垂范,带头下基层宣讲、调研、接访、办公,带头沉下身到最偏远、最困难的地方,为群众排忧解难,推动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为党员干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树立了光辉典范。35年来,福建大力传承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推动“四下基层”内涵不断深化、载体不断丰富、制度日益完善,成为广大干部群众接续奋斗的强大动力。实践充分证明,“四下基层”是转变干部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法宝,是破解难题、推动发展的有效方法,是加强党的建设、做好各项工作的宝贵财富。

第二批主题教育在群众家门口开展,越到基层越要突出一个“实”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实的要求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实实在在抓好理论学习和调查研究,实实在在检视整改突出问题,实实在在办好惠民利民实事,用实干推动发展、取信于民。”深入扎实开展好第二批主题教育,更加注重强基固本,要充分运用好“四下基层”这个重要抓手,把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作为重大任务,把调查研究作为重要路径,把解决问题作为关键导向,把推动发展作为落脚点,抓出主题教育高质量好效果,让群众看到实效。

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践行党的宗旨、矢志为民造福,是“四下基层”的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就是给人民办事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就是必须守住的人民的心。”前进道路上,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永远把老百姓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

践行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方法。“四下基层”是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途径。当年,习近平同志带领宁德党政机关干部通过践行“四下基层”,把群众上访变为领导下访,化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搭建起党和人民群众的“连心桥”。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广大党员、干部要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深深植根于思想中、具体落实到行动上,坚持到群众中去、到实践中去,倾听基层干部群众所想所急所盼,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四下基层”的目的,就是为民服务解难题。当年,习近平同志三进下党访贫问苦、现场办公,协调解决下党村公路和水电建设、下屏峰村灾后重建等问题,造福当地群众。为民办实事是主题教育得人心、聚民心的有效保证。新征程上,要以主题教育为契机,树牢正确政绩观,紧扣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突出问题,抓住就业、教育、医疗、托育、养老、住房等方面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四下基层”在实践中熠熠生辉,彰显着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和实践意义。新征程上,传承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汲取蕴含其中的人民立场、人民情怀、领导方法、思想方法、工作方法,不断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向深入,努力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就一定能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汇聚起磅礴力量。

篇七:2024年普通党员讲微党课范文

一把生锈的钥匙

学党史、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大家好,我是____市烈士陵园红色讲解员____。微党课,我来讲,今天为大家带来微党课的主题是《一把生锈的钥匙》。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中强调:“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对于共产党员来说,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它是我们爱党爱国、明智担责、鉴今资政,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

____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这里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也是红四方面军诞生的摇篮,从这片红色的土地上走出了数以万计的英雄革命烈士,他们前赴后继,舍生忘死,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铸就了我们的新中国。他们之中有英勇无畏的热血男儿,也有碧血丹心的巾帼英雄。我们今天微党课为大家讲述的,就是一位舍生取义的女烈士,她的名字叫做万永达。

1906年,万永达出生于乘马岗镇一个十分贫苦的农民家庭。在十岁时就给富家做了童养媳,受尽了摧残与折磨。直到黄麻起义爆发后,她才挣脱了樊笼,1928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2年,大别山红军主力转移西征,由于身体缘故,万永达留在了乘马岗一带开展妇女工作。直到次年冬月,已经怀孕八个多月的万永达,在组织的秘密安排下,回到了老家肖家河村待产,可是由于叛徒的出卖,就在万永达生产后的第二天,被敌人围困在了家中。万永达在听到异常的声响后,迅速烧毁了自己手中的文件,然后从枕边摸过了一样东西,迅速塞到嘴里,吞了下去。就在这时,敌人破门而入,开始向万永达逼问共产党的名单和下落,万永达坚持说自己什么都不知道。敌中队长听了大发雷霆,下令要对万永达进行严酷的拷问。

敌人将堂屋当作审讯室,对万永达拳打脚踢,甚至硬生生地将她的膝盖骨踢断,万永达死咬牙关,甚至连一句痛都没有喊过,敌人还找来叛徒诱供,也被她严辞痛斥。他们无计可施,恼羞成怒,于是抱来了万永达刚刚出生的孩子,他们将孩子高高地举起,狠狠地摔在了地上。孩子是母亲身上掉下来的肉,母子连心,丧子之痛,刻骨锥心!那个面对着敌人严刑拷打没喊过一句痛、没流过一滴泪的烈女子,在此时此刻也忍不住大声地哭骂起来,她饱含热泪,高声地大喊:“你们这些人,要命我有一条,要共产党的事情,我一件也不知道!”这番话语慷慨激昂、掷地有声,但是也彻底地激怒了敌人,敌中队长拔出枪对准万永达,就扣动了扳机。万永达牺牲了。

全国解放后,万永达的亲戚向政府上交了一个梳妆盒,他说这是万永达烈士生前交给他保管的,而钥匙由万永达本人亲自保管。盒子被打开后,里面是一沓布满血污的草纸,上面是乘马岗一带38名地下共产党员和1000余名红军失散人员以及革命“根子户”的名字。

上世纪六十年代,肖家河村为了纪念万永达烈士,为她修建了一座烈士墓,想要将她的尸骨迁到新的烈士墓去。就在旧坟被挖开的时候,人们惊讶地发现在万永达烈士遗骨的腹部,有一把生锈的小钥匙!直到这时人们才明白,原来为了保护那份珍贵的名单,万永达硬生生地将这把钥匙吞进了肚子里。这把钥匙锈迹斑斑,却熠熠生辉。它不仅承载着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更承载着那一辈人前赴后继,为中国解放舍生忘死的伟大精神。

无数先辈以身为薪柴,让革命的星火,燃遍了整个中国。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我们要以史为镜、以史明志,深刻认识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把苦难辉煌的过去、日新月异的现在、光明宏大的未来贯通起来,在乱云飞渡中把牢正确方向,在风险挑战面前砥砺胆识,激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心与动力,风雨无阻,坚毅前行,开创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伟业。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2.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6.66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