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考研秘籍考研网!    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考博真题下载    考研真题下载    全站文章索引
文章搜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考研秘籍考研网 >> 文章中心 >> 专业课 >> 正文  2017年河南理工大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考研大纲硕士研究生入学大纲

新闻资讯
普通文章 上海市50家单位网上接受咨询和报名
普通文章 北京大学生“就业之家”研究生专场招聘场面火爆
普通文章 厦大女研究生被杀案终审判决 凶手被判死刑
普通文章 广东八校网上试点考研报名将开始
普通文章 2004年硕士北京招生单位报名点一览
普通文章 洛阳高新区21名硕士研究生被聘为中层领导
普通文章 浙江省硕士研究生报名从下周一开始
普通文章 2004年上海考区网上报名时间安排表
普通文章 广东:研究生入学考试2003年起重大调整
普通文章 2004年全国研招上海考区报名点一览表
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宁夏大学04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大连铁道学院04年硕士接收调剂生源基本原则
普通文章 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04年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温州师范学院(温州大学筹)05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佳木斯大学04年考研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04年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05年硕士调剂需求
普通文章 第二志愿考研调剂程序答疑
普通文章 上海大学04年研究生招收统考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广西大学04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

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国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考研真题、考博真题、答案,部分学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费下载。 下载流程: 考研真题 点击“考研试卷””下载; 考博真题 点击“考博试卷库” 下载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考试大纲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
试卷题型结构为:
简答题 3 小题,每题 15 分,共 45 分
辨析题 3 小题,每题 15 分,共 45 分
论述题 2 小题,每题 30 分,共 60 分
一、课程的性质和考核目的
(一)课程性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
是一个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一
体化”的理论体系。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
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基础、核心。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科学的实践
观为基础和轴心,贯通和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内容及其各部分的相互关
系;以实践观和物质观的统一,阐释包括自然、社会、思维在内的哲学本体论、
认识论、价值论、方法论的一些问题;阐释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问题及其人类社
会的基本结构、历史规律、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它实现了辩证唯
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有机结合与统一,是以彻底的批判性为标志的科学性和
革命性的统一。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立场、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一
方面为学生学习相关课程及进一步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奠定必要的基础,另一方
面培养学生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坚定学生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
念,使学生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为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建设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二)考核目的
主要考核学生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
的程度;考核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观点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考核学生辨别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反马克思主义
哲学在一些基本观点上的对立、分歧及原因。要求考生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
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
法论,能够客观、科学地分析社会现实和社会问题。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本课程主要讲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包括科学的世界观
和方法论;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社会历史观及其基本问题;社会的基本结构与文明进步;社会发展规律与动力;
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
以下分章阐述。
导论 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1.课程内容: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
主义哲学与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2.考核知识点: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基本派别的划分;马克思主
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基本特征及与旧哲学的区别;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
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科技革命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解
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第一章 物质与世界
1.课程内容: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意
识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2.考核知识点: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实践、意识等的定义;辩证唯物
主义物质观的意义;世界物质统一性及其实践意义;意识的起源和本质;意识的
结构与功能。
第二章 实践与世界
1. 课程内容:实践的本质和结构;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实践
的世界观意义。
2. 考核知识点:实践的含义、特征、结构;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的
结构与功能;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及其实质、意义;主观世界与客观世
界的分化与统一;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分化与统一。
第三章 社会及其基本结构
1.课程内容:社会的本质和整体性;社会的经济结构与要素,社会经济结构
是整个社会有机体的物质基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政治结构与要素,
国家的本质、职能、类型及发展趋势;社会观念结构与要素,社会意识的相对独
立性,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文化的本质和功能。
2. 考核知识点:生产力、生产关系、阶级、国家、社会意识、意识形态、
文化、文化结构等概念;社会的经济结构与要素,社会政治结构与要素,社会文
化结构与要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原理及其意义;
文化的本质和功能,文化结构的相对独立性及功能;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
化建设。
第四章 个人与社会
1.课程内容:现实的个人与现实的社会;人的本质;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
值;社会创造人与人创造社会。
2. 考核知识点:人的个体存在和社会存在的关系;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
值的关系;人的本质。
第五章 联系与发展
1.课程内容: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原因和
结果、现象和本质、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形式和内容;规律及其
特点;客观辩证法、主观辩证法与实践辩证法。
2. 考核知识点:联系、变化、发展、规律的内涵;原因和结果、现象和本
质、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形式和内容的辩证关系;规律及其特点;
联系和发展的规律体系及其核心。
第六章 发展的基本规律
1.课程内容: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否定
之否定规律。
2. 考核知识点:矛盾、矛盾的同一性、矛盾的斗争性、矛盾的特殊性、矛盾
的普遍性;量变质变规律的基本内容、基本原理及其运用;对立统一规律的基本
内容、基本原理及其运用;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内容、基本原理及其运用。
第七章 历史规律与社会形态的更替
1.课程内容: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
展的直接动力。社会改革和社会革命的关系,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巨大杠杆。社会规律与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人
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社会形态的更替及其多样性。
2. 考核知识点:社会基本矛盾、阶级斗争、科学技术革命、社会改革、
社会革命、人民群众、历史人物、群众史观、英雄史观、领袖、社会形态等概念;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原理;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社会规律与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的原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党的群众观
点和群众路线;社会形态的更替及其多样性。
第八章 认识与实践
1.课程内容:认识的发生;认识的本质;认识的结构。
2. 考核知识点: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实践对认识的决
定作用;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及其特征。
第九章 认识形式与认识过程
1.课程内容:认识的辩证运动;认识的过程及其内在机制;非理性因素在认
识过程中的作用。
2. 考核知识点: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认识的内在机制;非理
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党的群众路线的一致性。
第十章 认识活动与思维方法
1.课程内容:认识活动中的思维方法;辩证思维方法;客观辩证法和主观
辩证法的关系。
2.考核知识点:辩证思维方法的本质及其在认识中的作用;辩证思维的基
本方法;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的关系。
第十一章 真理与价值
1.课程内容:真理及其属性;价值及其属性;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2.考核知识点:真理及其属性;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及当代意
义;价值及其属性;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性。
第十二章 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
1.课程内容:社会进步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人的发展及其历史进程;
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共产主义和人的全面发展。
2.考核知识点:社会进步及其标准;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共
产主义和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书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李秀林
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考试大纲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
试卷题型结构为:
简答题 3 小题,每题 15 分,共 45 分
辨析题 3 小题,每题 15 分,共 45 分
论述题 2 小题,每题 30 分,共 60 分
一、课程的性质和考核目的
(一)课程性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之一,是
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是关于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
会主义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围绕什么是社
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
怎样发展等基本问题展开,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
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
本目的等问题上提出一系列重要理论观点,构成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
(二)考核目的
主要考核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掌握、理解和运用的能力,
要求考生熟练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关注十八大以来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发展,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体系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重要问题。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内容,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
务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实现祖国
完全统一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理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领导核心理论。
总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 课程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含义、主要内容、最新成果、历史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的精髓。
2.考核知识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含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实事求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
精髓。
第一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1.课程内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和艰巨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过渡时期的区别与联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
本路线、基本纲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大现实意义。
2. 考核知识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
学含义和主要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理论的必要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过渡时期的区别。
第二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1.课程内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发展战略。
2. 考核知识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三
步走”发展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1.课程内容: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坚定不移地推进
全面改革;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2. 考核知识点:改革开放是一场伟大革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正确
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全
面提高开放水平。
第四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1.课程内容: 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
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
明。
2. 考核知识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分配制度;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发展社会主义民
主;全面依法治国;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谐社会是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念。
第五章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理论
1.课程内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平统一、一
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及其实践。
2. 考核知识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和
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
1.课程内容: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的形成依据;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2. 考核知识点: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
的新型国际关系。
第七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
1.课程内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
业的依靠力量;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2. 考核知识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
面发展的关系;实现共同富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新时期
爱国统一战线的性质、内容和基本任务;党的民族宗教政策。
第八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领导核心理论
1.课程内容: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全面提高党的
建设科学化水平;全面从严治党。
2. 考核知识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的历史
和人民的选择;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
导;思想建党与制度建党相结合;加强廉政建设与反腐败斗争。
参考书目:《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5
年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年。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考试大纲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
试卷题型结构为:
简答题 4 小题,每题 15 分,共 60 分
论述题 1 小题,共 40 分
一、课程性质、目标与基本要求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它
是研究关于无产阶级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建立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
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它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是指导无产阶级解放的行动科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所要达到的培养目标是学习者能够深刻理解和掌握科学社会
主义的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学生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自觉地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
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高素质的
人才。其基本要求在于,学习者应正确识别、记忆有关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概念、
原理和常识,同时,在识记的基础上掌握所学内容的含义、由来及主要特征等等,
并要求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考试要求
考生应了解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社
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科学社会主义在苏联和东欧的命运、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
的发展、社会主义运动在世界各地的展开、当代资本主义的挑战和社会主义的前
景等主要内容,并能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
入地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三、考试内容
绪论
知识点:科学社会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
内涵及特点;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三次飞跃;
第一章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初步实践
第一节:欧洲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知识点:16 和17 世纪早期空想社会主义、18 世纪平均的空想社会主义、
19 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及思想;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
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和历史局限;
第二节: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诞生
知识点: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条件;历史意义;
第三节: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知识点:把握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前提和依据;如何理解科学社会主义
的六项基本原则;
第四节:科学社会主义在19世纪后半叶的实践和发展
知识点:马克思、恩格斯对待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态度;马克思、恩格斯对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实践中有那些发展?
第二章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列宁关于帝国主义和俄国首先实现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知识点:帝国主义论;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不发达国家首先胜利的
理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列宁晚年的探索和思考;
第二节: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定型和是非
知识点: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形成的
背景、基本特征、历史成就和重大弊病;
第三节: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在国际上的推广
知识点:东欧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新特点;南斯拉夫的自治社会主义;苏联
如何推广自己的模式;
第四节: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失败及其历史教训
知识点: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失败的原因、过程及历史教训;
第三章 当今社会主义国家对各具本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探索
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知识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内容及活的灵魂;邓小平理论的形
成和发展、、精髓与基本内容、历史地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二节:越南、老挝的社会主义革新与开放
知识点:越南革新开放的主要做法、成就与问题;老挝“有原则的全面革新”
的主要做法、成就与问题;
第三节:朝鲜、古巴的社会主义之路
知识点:朝鲜主体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古巴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第四章 全球化浪潮下资本主义世界各类社会主义政党的
新变化与新探索
第一节:全球化浪潮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知识点:全球化及其特征;全球化时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二节: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社会主义运动
知识点:冷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共产党的新变化;托派第四国际;左派共产党;
民主社会主义;民族社会主义;生态社会主义;
第三节:原苏联东欧地区社会主义运动的新态势
知识点:原苏联东欧地区左翼力量重组与迭起的表现、原因以及对社会主义
的新探索;
第五章 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的命运
知识点:时代的重大变化以及应该树立的新观念;科学社会主义面临的挑战
以及应对;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的新战略的要点及其依据;
终论
知识点: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历史贡献;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曲折性
及其前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实践中的基本经验及主要教训;如何开创科学社
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新局面;
五、关于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一)教材
高放、李景治、蒲国良主编,《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第五版),中
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二)参考书
1.高放、李景治、蒲国良主编,《研究述评》,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高放、李景治、蒲国良主编,《疑难解析》,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大纲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
简答题 4 小题,每题 12 分,共 48 分
论述题 2 小题,每题 26 分,共 52 分
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考试内容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1840 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鸦
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中
国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近代中国产生的新兴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近代中国人民面临的两大历史任
务及其关系。
考试要求
1、了解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2、了解鸦片战争的爆发及其结果。
3、掌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的变化。
4、理解为什么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5、认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6、掌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7、了解中国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8、了解近代中国产生的新兴阶级。
9、掌握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10、掌握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11、理解近代中国人民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考试内容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和文化渗透。
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反侵略斗争的意义;中国
面临的边疆危机和瓜分危机;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破产的原因。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教训;中华民族民族意识的
觉醒。
考试要求
1、了解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和文化渗
透,明确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2、了解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和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掌握近代中国人
民反侵略战争的意义。
3、了解中国面临的边疆危机和瓜分危机,掌握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破产的原
因。
4、掌握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5、了解甲午战争后民族意识的觉醒。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考试内容
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的建立;《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颁布;天
京事变;太平天国起义失败;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
因和教训。
洋务运动的兴起;洋务事业的内容;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洋务运动失败的
原因和教训。
“公车上书”;维新运动的兴起;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百日维新;戊戌
维新运动失败;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考试要求
1、了解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爆发到失败的经过,掌握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
义、失败原因和教训。
2、了解洋务运动兴起、发展和失败的经过,掌握洋务运动的意义、失败原
因和教训。
3、了解维新运动的兴起、发展和失败的经过,掌握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失败原因和教训。
4、掌握资产阶级改良主义道路为什么走不通。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考试内容
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资产阶
级革命派的活动;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保路风潮与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的历
史意义。
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
教训。
考试要求
1、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2、了解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掌握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
动。
3、了解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掌握关于革命与改良辩论的
内容。
4、掌握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体会它给近代中国带来的历史性巨大变化。
5、掌握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认识中国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人民
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以及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的道理。
中编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19——1949)
综述 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考试内容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和发展的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帝国主义、封建主
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是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
命必须把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作为革命对象。
中国的资产阶级分为两部分;反对官僚资本主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
项重要任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状况及其艰难
处境;民族资产阶级是带两重性的阶级。
三种政治力量,三种建国方案;两种基本的选择,两个中国之命运;资本主
义建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
择。
考试要求
1、了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和发展的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认识其给
中国革命带来的影响。
2、了解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是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
大山”,认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
任务。
3、了解中国的资产阶级分为两部分,认识反对官僚资本主义是中国新民主
主义革命的一项重要任务。
4、了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认识民族资产阶级是带两重性的阶
级。
5、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掌握资本主义建国方
案在中国行不通的原因,理解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
共同选择。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考试内容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新文化运动是反封建的思想解
放运动;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十
月革命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五四运动的爆
发;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队伍;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五四运动前后新
文化运动的区别;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的活动;认识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
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中国共产党
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的新面貌;大革命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
训。
考试要求
1、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提出的口号,认识它的意义以及局限性。
2、了解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认识十月革命推动中国的先
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
3、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认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4、了解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队伍和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认识五
四运动前后新文化运动的区别。
5、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及其活动,认识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和
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6、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掌握中国共
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
变”。
7、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的新面貌。
8、掌握大革命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考试内容:
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对中国革
命新道路的探索;反“围剿”作战与土地革命。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土地革命战争的严重挫折;遵义会议的召开;红军
长征的胜利。
考试要求:
1、理解中国人民要争得民族独立和自身解放,就必须同国民党反动统治作
坚决的斗争。
2、领会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土地革命战争是必要的、正义的、进步的。
3、掌握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
道路的。
4、掌握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土地革命纲领和路线的内容。
5、理解 20 世纪 20 年代后期、30 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连续出现“左”
倾错误的原因。
6、理解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7、掌握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
建设的情况。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考试内容:
从九一八事变到华北事变;卢沟桥事变与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日本在其占
领区的残暴统治;侵华日军的严重罪行。
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共产党人与部分国
民党人合作抗日;一二九运动与中共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西安事变及其
和平解决;国共合作,共赴国难;全民族同仇敌忾,奋起抗战。
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
实行全面的全民族抗战的路线;采取持久战的战略方针;敌后战场的开辟和
发展;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和作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坚持抗战、团
结、进步,反对妥协、分裂、倒退;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三三
制的民主政权建设;减租减息,发展生产;抗日民主运动和抗战文化工作的开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明;整风运动和实事求
是思想路线在全党的确立。
抗日战争的胜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对中
国的援助;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
考试要求:
1、掌握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卢沟桥事变的经过及其影响。
2、理解日本对中国的大规模侵略给中华民族造成了极为深重的灾难。
3、掌握中共中央瓦窑堡会议的内容。
4、理解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5、理解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
6、理解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7、领会毛泽东的持久战战略思想。
8、掌握对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执行的路线及其正面战场的地位与作用
的客观评价。
9、理解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10、掌握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考试内容:
战后国际国内政治形势;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方针;重庆谈判和政
治协商会议;全面内战爆发;以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
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从《五
四指示》到《中国土地法大纲》;土地改革运动的热潮;国民党统治区的政治经
济危机;学生运动的高涨;人民民主运动的发展。
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发展;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第三条道路
的幻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为新中国绘制蓝图;
人民政协会议的召开与《共同纲领》的制定;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考试要求:
1、领会抗战胜利后,国际国内政治形势。
2、理解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陷入全民的包围中并迅速走向崩溃的原因。
3、掌握《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内容及土地制度改革的意义。
4、理解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发展和历史作用。
5、掌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过程。
6、领会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内容。
7、理解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下编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49—2006)
综述 辉煌的历史征程
考试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新中国建立初期党和人民政府面临的严峻
考验以及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新中国成立以后至今的四个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
以来的历史性成就。
考试要求:
1、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2、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人民政府面临的严峻考验及出现这些问题的
原因。
3、理解为了解决建国初期面临的迫切问题,党和人民政府采取的措施及其
成效。
4、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四个发展阶段,掌握每个发展阶段的发展线索及
简略进程。
5、掌握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历史成就,并理解这些历史性成就的巨大历
史意义。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考试内容: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中共中央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分析;开始采取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际步骤;对新
民主主义社会过渡性认识的深入。
国家工业化任务的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选择;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
出;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国内外条件。
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全
国的全面确立。
考试要求:
1、理解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2、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3、掌握建国初期,党和人民政府采取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际步骤;理解
中共中央对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性认识的深入。
4、掌握国家工业化任务的提出。
5、理解中共中央选择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原因。
6、理解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背景、内容;理解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国内
外条件。
7、理解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并举;掌握并理解农业合作化的基
本过程、基本方针。
8、理解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赎买政策的原因及其实现;掌握社会主义改
造基本完成的意义。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考试内容:
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保护和发展生
产力;《论十大关系》的发表;中共八大的召开;《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
问题》的发表;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初步纠正“左”倾错误的努力;庐山
会议;国民经济的调整;“七千人大会”的召开;“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全面内
乱的形成;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挫败“四人帮”“组阁”图谋;1975 年整顿和
“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党和政府所犯错误的性质、犯错误的原因及其科学分析。
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人民生活水平的
提高与文化、医疗、科技事业的发展;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国际环境的改善;探索
中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
考试要求:
1、理解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2、掌握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
3、理解中国共产党人在 1956 至 1957 年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早期探索。
4、理解《论十大关系》发表的背景,其基本方针及重大历史意义;掌握中
共八大召开的时间,主要贡献及历史意义;理解《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
问题》发表的背景,其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
5、理解整风运动的原因;理解反右派斗争扩大化的原因及严重影响。
6、掌握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理解“大跃进”发
动的原因及影响;理解人民公社运动的背景和影响。
7、掌握毛泽东带头纠正“左”的错误及其中断;掌握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
方针及巨大成就;理解“七千人大会”召开的背景、主要贡献及历史意义。
8、理解毛泽东发动“文革”的主观愿望和主要论点。
9、掌握“文革”的导火线、主要论点及指导方针;理解全面内乱的形成及
人民解放军的三支两军。
10、理解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的意义;掌握如何粉碎了“四人帮”的组阁图
谋;掌握天安门事件的意义及“文革”的结束。
11、理解中国共产党所犯错误的性质;理解中国共产党犯错误的原因;能够
对这些错误进行科学分析。
12、掌握党在曲折探索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
13、掌握党在探索中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理解毛泽东是探
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者;理解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考试内容: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转折;拨乱反正的推
进和国民经济的调整;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对外政策的调整;必须坚持四项
基本原则;《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纲领的制定;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多层次对
外开放格局的形成;1983 年整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提
出;“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政治体制改革基本思路的提出;1989 年
政治风波;对外工作在打破对华“制裁”中全方位推进。
邓小平南方谈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正确处理改革、
发展、稳定的关系;精神文明建设与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跨世纪发展战略的
提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经受风险考验中前进;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行动纲领的制定;科学发展观的树立和落实;构建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
考试要求:
1、理解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背景及意义;掌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的内容及其伟大转折意义。
2、掌握拨乱反正的推进。
3、掌握国民经济调整的方针及其作用;理解农村改革发起的条件及其过程;
掌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掌握对外政策的调整。
4、理解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原因。
5、理解《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的科学评价。
6、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纲领的制定;掌握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的
形成;掌握 1983 年整党的内容。
7、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提出;理解“三步走”发
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政治体制改革基本思路的提出。
8、理解 1989 年政治风波的背景及平息;掌握对外工作在打破对华“制裁”
中全方位推进。
9、理解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内容和意义;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
标的确立。
10、理解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掌握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与
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
11、掌握跨世纪发展战略的提出;掌握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掌握“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12、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行动纲领的制定;掌握科学发展观的树立和落实;
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掌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13、掌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及原因
参考教材: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5 年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毛泽东思想概论》考试大纲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
简答题 4 小题,每题 12 分,共 48 分
论述题 2 小题,每题 26 分,共 52 分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历史进程
考试内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
新成果。
考试要求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
考试内容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毛泽东思想
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考试要求
1、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2、毛泽东思想形成的过程
3、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
4、毛泽东思想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5、毛泽东思想的历史特点
6、毛泽东思想成熟的原因
7、毛泽东思想在全党指导地位确定的过程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略)
第四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考试内容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实事求
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实事求是思想
路线的基本内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理论成果的精髓,解放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考试要求
1、实事求是的含义
2、解放思想的含义
3、党的思想路线的确立和重新确立
4、邓小平批判“两个凡是”和领导真理标准讨论中阐述的主要观点
5、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考试内容
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新民主
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新民主主
义革命的基本经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考试要求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2、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
①红色政权存在与发展的原因和条件
②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与现实意义
3、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的特点和主要矛盾
4、党的建设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经验
5、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主要内容
6、近代中国人民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
7、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包含:
①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的特点和实质
8、三大法宝之间的关系
9、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变的过程
10、实施革命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和原则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
考试内容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适合中国
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
确立,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考试要求
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2、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3、新中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 20 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
4、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条件
5、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参考书目: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5 年修订
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考博咨询QQ 345526507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考研咨询 QQ 345526507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箱: 3455265070@qq.com
    公司名称:昆山创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考研秘籍网 版权所有 © kaoyanmi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