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考研秘籍考研网!    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考博真题下载    考研真题下载    全站文章索引
文章搜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考研秘籍考研网 >> 文章中心 >> 同等学力 >> 正文  2021年赣南师范大学《体育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同等学历加试考研大纲

新闻资讯
普通文章 上海市50家单位网上接受咨询和报名
普通文章 北京大学生“就业之家”研究生专场招聘场面火爆
普通文章 厦大女研究生被杀案终审判决 凶手被判死刑
普通文章 广东八校网上试点考研报名将开始
普通文章 2004年硕士北京招生单位报名点一览
普通文章 洛阳高新区21名硕士研究生被聘为中层领导
普通文章 浙江省硕士研究生报名从下周一开始
普通文章 2004年上海考区网上报名时间安排表
普通文章 广东:研究生入学考试2003年起重大调整
普通文章 2004年全国研招上海考区报名点一览表
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宁夏大学04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大连铁道学院04年硕士接收调剂生源基本原则
普通文章 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04年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温州师范学院(温州大学筹)05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佳木斯大学04年考研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04年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05年硕士调剂需求
普通文章 第二志愿考研调剂程序答疑
普通文章 上海大学04年研究生招收统考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广西大学04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

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国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考研真题、考博真题、答案,部分学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费下载。 下载流程: 考研真题 点击“考研试卷””下载; 考博真题 点击“考博试卷库” 下载 

2021年赣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考研大纲

同等学力研究生入学考试

《体育心理学》考试大纲

一、满分及考试时间

1、满分100分

2、考试时间: 120分钟

二、试题题型结构

填空题、选择题、名词题、问答题等

三、主要参考书

《体育心理学》 刘淑慧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7月

四、考查内容               

绪论                   

[本章重点]  1、体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2、体育心理学研究的内容

一、掌握体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了解体育心理学的发展简况

三、了解学习体育心理学的意义

四、掌握体育心理学研究的内容

五、理解学习体育心理学的方法

 

第一章    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心理发展

[本章重点]学校体育对学生身心健康的积极影响、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交互作用

第一节学校体育对学生身心健康的积极影响

一、学校体育新理念

二、学校体育对学生身体健康的积极影响

三、学校体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第二节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交互作用

一、身体健康对心理健康的作用

二、心理健康对身体健康的作用

第二章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本章重点]小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特征、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及心理异常的防治、高中生心理异常的主要表现及防治措施

第一节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心理异常的防治

一、小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特征

二、小学生个性特征的发展

三、小学生的社会性认知和交往

四、小学生心理异常的表现及防治措施

第二节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及心理异常的防治

一、初中生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

二、初中生心理异常的主要表现及防治措施

第三节高中生的心理特征及心理异常的防治

一、高中生智力的发展

二、自我意识高度发展

三、自治需求

 四、高中生心理异常的主要表现及防治措施

 五、高中生健康性心理的维护

 第四节体育教师应注意培育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体育教师应当是一名教育家和心理保健医生

 二、积极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

 三、体育教师应成为儿童的朋友

 四、注意因材施教,在体育活动中完善孩子的性格

 五、培养孩子终身体育的意识,指导和督促学生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六、体育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七、学会运用心理训练法,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第三章 学生体育学习动力调节系统

[本章重点]有关问题的定义、种类、及动机、兴趣、态度的培养或转变 

第一节体育学习动机

一、体育学习动机的定义与功能

二、体育学习动机的种类

三、体育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第二节体育兴趣

一、体育兴趣的定义和种类

二、体育兴趣的作用

三、体育兴趣的形成与发展

四、体育兴趣的培养

第三节体育态度

一、体育态度的概念

二、体育态度的认知基础

三、体育态度的形成与转变

第四节体育学习心理动力调节系统与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体育学习心理动力调节系统

二、体育学习动力调节系统与学生的心理健康

 

第四章  学生运动技能的形成

[本章重点]运动技能的定义、形成阶段及特征,运动知识掌握的过程;运用有关运动技能形成的基本理论指导学生提高运动技能

第一节学习的理论

一、什么是学习

二、学习理论的派别

第二节运动技能学习

一、什么是运动技能

二、运动技能形成的阶段和特征

三、运动知识的掌握

四、练习及其在运动技能形成中的作用

五、运动技能的相互作用——迁移

第三节运动技能学习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运动技能学习对学生认知-运动能力的影响

二、运动技能学习对学生情绪和意志的影响

三、运动技能学习对学生性格和社会化的影响

 

第五章 不同项目的体育活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本章重点]不同项目的体育活动的特点;不同项目的体育活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第一节田径运动与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田径运动的特点

二、田径运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第二节体操运动与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体操运动的特点

二、体操运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第三节球类运动与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球类运动的特点

二、球类运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第四节武术运动与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武术运动的特点

二、武术运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第五节游泳运动与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游泳运动的特点

二、游泳运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第六节滑冰运动与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滑冰运动的特点

二、滑冰运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第七节登山运动与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登山运动的特点

二、登山运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第六章 学校体育比赛与学生的心理健康

[本章重点]自我效能;体育比赛与良好意志品质培养,学生赛前可能出现的心理状态及表现,学生赛后心理调整的必要性、体育比赛过程中学生的心理规律

 

第一节学校体育比赛的心理价值

一、体育比赛与自我概念、自我效能和自尊

二、体育比赛与竞争意识培养

三、体育比赛与团队意识的培养

四、体育比赛与良好意志品质培养

第二节体育比赛过程中学生的心理规律

一、唤醒

二、运动焦虑

三、唤醒水平、焦虑与比赛成绩的关系

四、 学生(运动员)参赛过程心理分析

五、赛后心理归因

第三节学校体育比赛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身体活动需要满足,能量释放,情绪宣泄

二、展示体能和技巧、满足追求成功的需要

 

第七章游戏与学生的心理健康

[本章重点]体育游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体育课上如何发挥体育游戏的心理教育与社会培养作用

第一节体育游戏概论

一、游戏的概念

二、体育游戏的分类

三、体育游戏的特点

第二节体育游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激发兴趣

二、开发智力

三、培养品德和情操

四、磨砺意志

五、提高认知

六、完善个性

七、培养社会能力

八、消除心理障碍

第三节创编和选择体育游戏遵循的原则

一、游戏的内容和形式必须是健康的

二、创编和选择的游戏必须有趣味性

三、创编和选择的游戏,内容在反映时代的特点的新的科学成就

四、游戏的内容应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的品德教育

五、创编和选择的游戏要方便教学,简单易行

六、创编和选择的游戏要具有典型性

第四节体育课上如何发挥体育游戏的心理教育与社会培养作用

 

第八章学校体育中的社会化问题

[本章重点]学校体育中的人际交往、学校体育与团队精神

第一节学校体育中的人际交往

一、学校体育中师生之间的人际交往

二、学生之间的交往

第二节学校体育与团队精神

一、团队精神的体现——凝聚力

二、影响发展凝聚力的因素

三、凝聚力发展所产生的结果

第三节学校体育中的攻击性行为

一、什么是攻击性行为

二、攻击性行为的特征

三、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分类

四、学生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分析

 

第九章 心理技能训练

[本章重点]心理技能训练的方法、学校体育中心理技能训练的原则

 

第一节心理技能训练概述

一、什么是心理技能训练

二、心理技能训练的作用

三、学校体育中心理技能训练的原则

第二节心理技能训练的方法

一、目标设置技能训练

二、表象技能训练

三、注意集中训练

四、应激控制技能训练

第三节心理技能训练与学生心理健康

一、心理技能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二、心理技能训练的同时,可提高学生的身心调控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

三、心理技能的掌握和应用可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长期的迁移效应

第十章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

[本章重点]教学重点:掌握体育教师心理健康及其维护

第一节教师心理健康概述

一、教师心理健康的意义

二、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第二节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一、教师心理健康的状况

二、教师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三、教师的职业倦怠

四、教师心理不健康的成因分析

第三节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及维护

一、体育教师的工作特点

二、体育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三、体育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考博咨询QQ 345526507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考研咨询 QQ 345526507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箱: 3455265070@qq.com
    公司名称:昆山创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考研秘籍网 版权所有 © kaoyanmi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