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考研秘籍考研网!    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考博真题下载    考研真题下载    全站文章索引
文章搜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考研秘籍考研网 >> 文章中心 >> 同等学力 >> 正文  2021年赣南师范大学《区域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同等学历加试考研大纲

新闻资讯
普通文章 上海市50家单位网上接受咨询和报名
普通文章 北京大学生“就业之家”研究生专场招聘场面火爆
普通文章 厦大女研究生被杀案终审判决 凶手被判死刑
普通文章 广东八校网上试点考研报名将开始
普通文章 2004年硕士北京招生单位报名点一览
普通文章 洛阳高新区21名硕士研究生被聘为中层领导
普通文章 浙江省硕士研究生报名从下周一开始
普通文章 2004年上海考区网上报名时间安排表
普通文章 广东:研究生入学考试2003年起重大调整
普通文章 2004年全国研招上海考区报名点一览表
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宁夏大学04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大连铁道学院04年硕士接收调剂生源基本原则
普通文章 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04年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温州师范学院(温州大学筹)05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佳木斯大学04年考研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04年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05年硕士调剂需求
普通文章 第二志愿考研调剂程序答疑
普通文章 上海大学04年研究生招收统考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广西大学04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

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国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考研真题、考博真题、答案,部分学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费下载。 下载流程: 考研真题 点击“考研试卷””下载; 考博真题 点击“考博试卷库” 下载 

2021年赣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考研大纲

社会文化地理与规划同等学力加试大纲及参考书

《区域经济学》考试大纲

一、考查目标:

重点考查考生对区域经济学基础理论和分析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区域发展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对基本理论有较深入的理解,对区位论、产业空间组织与区域发展的影响因素及经济规律有系统的认识,能较好地掌握区域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关键技术,具备综合分析区域经济问题的能力。

二、考查主要内容及要求

(一)区域、区域系统与区域经济学

主要内容:区域、区域系统、区域经济系统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区域经济学。

要求:

1、掌握区域的概念、类型与特征。

2、掌握区域系统的组成、特征与功能;理解区域系统的结构分析方法与演

化方向、方式及机理。

3、掌握自然禀赋的差异性、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与空间距离的不可灭

性等区域经济系统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因素。

4、掌握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性质和任务;理解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了解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前沿与方向。

 

(二)区域发展与科学发展

主要内容:区域发展概述、促进区域发展的途径和措施、区域科学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

要求

1、掌握区域发展的内涵与形式。

2、掌握自然条件、人口与劳动力、资金、科技进步、资源配置、贸等影响

区域发展因素的作用机制和资源开发、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区域生产布局的调整与优化、重大工程项目的组织建设等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途径。

3、掌握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理解区域的类型与可持续发展、

区域的层次性与可持续发展、不认同层次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模式。

4、掌握提高经济发展能力、增强自然与环境支撑能力及机构优化和管理创

新等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作用机理。

 

(三)区域经济发展的时间过程和机制

主要内容:区域经济发展的时间过程规律、区域经济发展的波动性与周期性、区域经济

发展的过程机制、区域经济管理运行机制。

要求:

1、掌握胡佛—费希尔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罗斯托经济成长阶段论及我国学者关于区域发展阶段的研究等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了解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与方向;

2、掌握经济周期波动的含义、理解经济周期波动的有关学说及经济周期的主要类型。

3、掌握增长极理论和因果循环累积效应、哈罗德—多马模型、乘数效应等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机制理论。

4、了解从企业家眼中和政府角度的区域经济运行机制。

 

(四)区域产业结构演化与优化

主要内容:三次产业与产业结构、制造业在区域发展中地位的变化、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建设、投入产出分析。

要求:

1、掌握三次产业的划分方法;掌握配第—克拉克定律、区域经济发展阶段与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库茨涅兹对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研究等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化规律理论;理解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

2、了解工业经济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制造业的地位变化。

3、理解地区生产专业化和地区生产专业化部门的内涵、地区专业化部门的判定及专业化水平判断;掌握产业生命周期原理及先导产业、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夕阳产业的相互关系。

4、掌握投入产出模型及其应用。

 

(五)区域发展的空间过程与布局

主要内容:经济地域运动论、空间扩散与空间相互作用、经济区划论、产业布局论

要求

1、掌握经济地域运动的内涵;理解费里德曼的“核心—边缘”学说与产业结构—空间结构协同演化规律等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理论;掌握梯度转移理论、增长极理论、点轴开发模式等区域空间发展理论。

2、理解空间扩散的原理、方式及集聚与扩散的关系;掌握距离衰减原理与近邻效应原理;掌握空间相互作用的条件。

3、掌握经济区的概念、类型、划分的原则与方法;掌握主体功能区内涵、特点及不同类型主体功能区的发展对策。

4、掌握杜能农业区位论和韦伯工业区位论的基本原理;了解高新技术产业布局和第三产业布局理论;理解产业集群理论和产业布局的区位指向与合理性评价。

 

(六)区域分工与合作

主要内容:区域差异论、区域分工论、区域协调发展论

要求:

1、掌握区域差异的概念、区域绝对差异与相对差异;理解区域差异产生的必然性和长期性;掌握基尼系数、泰尔系数、威尔逊不平衡系数与库兹涅茨比率等区域差异测度方法;掌握非均衡增长理论、新古典增长理论和倒U型学说等区域差异演化过程理论;了解区域差异调控的措施及中国缩小区域差异的措施;理解区域增长趋同的原理与影响因素。

2、掌握区域分工的概念、意义及形式;理解区域分工的影响因素;掌握绝对成本学说、比较成本学说、要素禀赋学说、技术差距理论、产品周期理论等区域分工理论;理解区域优势产业的概念、识别方法及选择。

3、掌握解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理解区域经济竞争的内在原因、表现形式、效应和区域合作的客观基础、原则、形式;掌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与实现方式;了解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与评价方法。

 

(七)PRED—人口、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

主要内容:人口在区域发展过程中的两重性、资源开发与区域发展、环境建设与区域发展、以人为本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区域。

要求:

1、掌握适度人口和人口数量过多分别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理解坎南、威克塞尔和索维等学者的适度人口理论;了解区域经济因素对人口容量的影响;掌握人口迁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理解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掌握不可更新资源和可更新资源的开发对策。

3、理解物质条件、非物质条件、生态环境等因素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4、掌握三项基本国策与三大发展战略;理解循环经济理论与模式及在循环经济理念下的资源开发战略;掌握建设两型社会的意义、目标及具体措施。

 

(八)城市与区域发展

主要内容:城市经济区、城镇化与区域发展、城市职能与规模分布、城市体系与区域发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要求:

1、掌握城市的概念、特征及城市产生与发展的区域基础;理解城市经济区的内涵与特点;掌握城市经济区的结构域功能。

2、掌握解城镇化的概念与基本类型;理解城镇化的一般规律;掌握城镇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掌握中国城市职能分类与演化;理解城市首位度理论、城市金字塔理论等城市规模分布理论;了解中国城市规模分布的特点;掌握大都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及总部经济理论。

4、理解中心地理论、城市带理论与点轴开发及城市群和都市圈开发城市空间体系理论。

5、掌握城乡协调发展的含义、意义、目标、对策。

 

(九)区域发展决策与政策

主要内容:区域发展战略、区域发展规划、区域经济政策

要求:

1、掌握区域发展战略的含义、特征、类型及区域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理解区域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2、掌握区域开发方向的确定依据、原则、区域开发目标的确定及指标体系;理解区域开发重点部门和重点地域的选择。

3、掌握区域经济政策的含义、特征、目标;理解区域经济政策的内容;理解区域经济政策的手段及手段的运用。

(十)区域系统分析方法与技术

主要内容:区域系统分析原理、区域经济比较与评价方法、区域发展的预测方法、区域发展规划方法。

要求:

掌握区域系统分析的一般原理,理解区域经济比较与评价方法,了解区域发展的预测方法和区域发展规划方法。

 

三、参考书目

1、吴殿廷主编. 区域经济学(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09

2、孙久文,叶裕民.区域经济学教程(第二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郝寿义.区域经济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中国地理》考试大纲

 

一、考查目标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本学科理论问题及实际问题。

二、考查内容

第一章  中国的地理位置与地貌特点

第一节  中国的国情与国际地位

第二节       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评价

第三节       中国的行政区划

第四节       中国地貌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

第一节   气候条件及其评价

第二节   土地资源结构及其评价

第三节   水资源结构及开发评价

第四节   矿产资源结构及其开发评价

第五节       风景旅游资源结构与开发评价

第三章  中国的海域与海洋资源

第一节   海域与海域环境

第二节   海洋资源及其评价

第三节   海岸

第四节   海岛

第四章  中国的人口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   人口及其问题

第二节   土地利用与大农业开发

第三节   水利及其开发建设

第四节   矿产开发与能源工业

第五节   工业建设与布局

第六节   交通建设运输、邮电业

第七节   旅游业

第八节   城乡建设

第五章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空间进程

第一节   中国文化的空间透视

第二节   民族与宗教

第三节   区域文化

第四节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第六章  灾害与环境

第一节   自然灾害与减灾建设

第二节   环境保护和建设

第三节   生物多样性和环境保护

第七章  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战略

第一节   国土整治

第二节   区域发展战略

第八章  景观与区划

第一节   研究简史

第二节   地域分异规律与景观划

第九章  华北区华北区

第一节   地理概况

第二节   首都经济圈

第三节   水资源问题

第四节   黄淮海平原治理与农业开发

第十章  长江中下游区

第一节   自然条件分析

第二节   经济特征与产业结构

第三节   生态环境建设与区域发展

第四节   长三角经济圈

三、参考书目

赵济主编. 中国地理(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考博咨询QQ 345526507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考研咨询 QQ 345526507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箱: 3455265070@qq.com
    公司名称:昆山创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考研秘籍网 版权所有 © kaoyanmi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