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考研秘籍考研网!    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考博真题下载    考研真题下载    全站文章索引
文章搜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考研秘籍考研网 >> 文章中心 >> 笔记讲义 >> 正文  东北大学教育学A卷2004年考研真题及试题答案考研试题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新闻资讯
普通文章 上海市50家单位网上接受咨询和报名
普通文章 北京大学生“就业之家”研究生专场招聘场面火爆
普通文章 厦大女研究生被杀案终审判决 凶手被判死刑
普通文章 广东八校网上试点考研报名将开始
普通文章 2004年硕士北京招生单位报名点一览
普通文章 洛阳高新区21名硕士研究生被聘为中层领导
普通文章 浙江省硕士研究生报名从下周一开始
普通文章 2004年上海考区网上报名时间安排表
普通文章 广东:研究生入学考试2003年起重大调整
普通文章 2004年全国研招上海考区报名点一览表
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宁夏大学04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大连铁道学院04年硕士接收调剂生源基本原则
普通文章 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04年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温州师范学院(温州大学筹)05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佳木斯大学04年考研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04年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05年硕士调剂需求
普通文章 第二志愿考研调剂程序答疑
普通文章 上海大学04年研究生招收统考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广西大学04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

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国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考研真题、考博真题、答案,部分学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费下载。 下载流程: 考研真题 点击“考研试卷””下载; 考博真题 点击“考博试卷库” 下载 

东北大学
2004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试题
考试科目:教育学(A 卷) 316
一、解释概念(每题 5 分,共 30 分)
1.教育
2.学校教育制度
3.教学组织形式
4.教育能力
5.德育
6.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二、简答题(每题 15 分,共 60 分)
1.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之关系?
2.如何改革教育的管理体制,调动各方面办学的积极性?
3.教师的职业素养?
4.测验的质量指标?
三、论述题(每题 30 分,共 60 分)
1.如果你是一所大学的管理者,你将如何进行管理?
2.谈谈你对东北经济振兴过程中高等教育的责任及其自身发展的认识?
东北大学
2004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试题
考试科目:教育学(A 卷) 316
一、解释概念(每题 5 分,共 30 分)
1.教育:指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
基本途径。从广义上说,凡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
有教育作用;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
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他们发生某种变化的活动。教育是人类特
有的现象,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教育为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
提供了保证,同时,社会和人的发展又不断向教育提出了更高、更新的内容。
2.学校教育制度:即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
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国家形成了不
同的学校教育制度。按教育程度来划分,有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机构;
按教育类型划分,有普通教育、专业教育等教育机构;按受教育的时间来划分,有全日制、
半日制、业余教育等机构;按主要教育手段和场所划分,有面授、函授、巡回、广播、电视
等教育机构;按教育对象的年龄划分,有学龄期教育、成人教育机构;按主办单位划分、有
国家办、地方办、企事业办和私人办的教育机构,组成了一个纵横交叉的学校教育网。学制
是整个教育制度的主体。学制首先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学
制的建立又受社会制度的制约,反映一个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学制的建立还要依据青少年
儿童的年龄特征;学制的建立还要吸取原有学制中有用的部分,参照外国学制的经验。
3.教学组织形式: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
的结构。教学组织形式不是固定不变的东西。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发展及其对培养
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教学组织形式也不断发展和改进。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
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班级上课制、道尔顿制和分组教学制等。当前我国学校的教学
以班级授课为基本形式。除了班级授课制以外,还要采用一些辅助的教学形式,以巩固、加
深和补充课堂教学的知识,弥补上课在照顾学生个别差异中的不足。这些辅助教学形式主要
有:作业、参观、讲座、辅导等。
4.教育能力:指教师所必备的、直接影响教师完成教育任务的心理特征。教育能力是一
种综合能力,也是教师的业务能力。主要包括理解和处理教材的能力、表达能力、组织管理
能力、科研和创新能力以及教育机智等。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必须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深入
钻研教材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在此基础上,将教材做恰当处理,力争做
到概念准确、重点突出、难易适度、条理清晰、论述透彻。教师的表达能力主要包括口头表
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教师根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全面安排自己
工作的程序的能力,即教育教学工作的计划能力。同时,教师还需要参加科研,培养创新能
力以及探索教育教学规律。
5.德育: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
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
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简单的说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德育是我国
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进行德育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教育学上的德育范
围广,包括培养学生一定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
6.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集中体现在教育目的的双重性上。教育目
的的双重性表现在教育既有内在目的又有外在目的,或者说,教育既有直接目的又有间接目
的。由于立足点不同形成了两种本位论。个人本位论者主张教育目的的提出应当根据受教育
者的本性,而不是从社会需要出发。他们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人,充分
发展受教育者的个性,增进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评价教育的价值应当以教育对个人的发展
所起的作用来衡量。社会本位论者主张,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个人只是教育加
工的原料,他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教育目的就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
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和延续。
二、简答题(每题 15 分,共 60 分)
1.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之关系?
答:教育为社会政治制度所制约和决定。第一,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第二,
政治制度决定着受教育者的权利。第三,政治制度制约和决定着的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
德的内容。一定性质的教育被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但是,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
又有积极的反作用。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培养所需要的人才。通过培养人才,来作用于政治、经济,这
是教育对政治、经济作用的一个主要的方面。自古以来,任何一种政治、经济制度,要想得
到实现、巩固和发展,必须有一定的人才作支柱,而这些人才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
学校教育。
教育可以通过培养大批的领导和管理人才,直接为政治制度服务。尤其在现代社会,在
社会管理已经高度专门化的条件和趋势下,培养具有专业化的政治和社会管理人才就成为现
代教育的一个日益重要的功能。
(2)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一个国家的政治是否民主,这由该国的政体所决定,但
与人民的文化水平,教育事业发展的程度也有关系。一个国家普及教育的程度越高,人的知
识越丰富,就越能增强公民的意识,认识民主的价值,推崇民主的措施,在政治生活和社会
生活中履行民主的权利,推动政治的改革和进步。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在建设一个社会的特定政治文化和政治意识形态的宏大工程中,
教育有着特殊的功能和影响。正因为如此,当今世界各国都很重视教育对政治的这种功能和
影响。许多西方学者把这种运用教育的力量培养青年—代具有某种政治意识形态的过程称之
为“政治社会化”过程。
(3)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学校是知识分子和青少
年集中的地方,他们有知识、有见解,思想敏锐,勇于发表意见,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
言论、行动、讲演、文章、学校中的教材和刊物等,来宣传一定的思想,造成一定的舆论,
籍以影响群众,为一定的政治、经济服务。
教育会对整代人的精神风貌和政治素质发生深刻影响,并进而“化民成俗”,改变社会
的道德风尚及思想潮流,从而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发生间接的影响。
另外,教育部门特别是高等院校,作为社会政治思想的重要发源地,会对各种政治决策
产生影响。现代高等学校一般都担负着教学和科研的双重任务,许多国家都把大学看成是重
要的思想库和决策咨询机构,聘请学有专长的学者作为政府部门的专家、顾问,征询来自高
等学校方面的见解。高等学校已成为政治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一支重要力量。
2.如何改革教育的管理体制,调动各方面办学的积极性?
答:随着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要采取综合配套、
分步推进的方针,改革包得过多、统得过死的体制,初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考博咨询QQ 345526507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考研咨询 QQ 345526507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箱: 3455265070@qq.com
    公司名称:昆山创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考研秘籍网 版权所有 © kaoyanmi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