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考研秘籍考研网!    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考博真题下载    考研真题下载    全站文章索引
文章搜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考研秘籍考研网 >> 文章中心 >> 专业课 >> 正文  2018年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语文)考研大纲

新闻资讯
普通文章 上海市50家单位网上接受咨询和报名
普通文章 北京大学生“就业之家”研究生专场招聘场面火爆
普通文章 厦大女研究生被杀案终审判决 凶手被判死刑
普通文章 广东八校网上试点考研报名将开始
普通文章 2004年硕士北京招生单位报名点一览
普通文章 洛阳高新区21名硕士研究生被聘为中层领导
普通文章 浙江省硕士研究生报名从下周一开始
普通文章 2004年上海考区网上报名时间安排表
普通文章 广东:研究生入学考试2003年起重大调整
普通文章 2004年全国研招上海考区报名点一览表
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宁夏大学04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大连铁道学院04年硕士接收调剂生源基本原则
普通文章 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04年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温州师范学院(温州大学筹)05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佳木斯大学04年考研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04年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05年硕士调剂需求
普通文章 第二志愿考研调剂程序答疑
普通文章 上海大学04年研究生招收统考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广西大学04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

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国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考研真题、考博真题、答案,部分学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费下载。 下载流程: 考研真题 点击“考研试卷””下载; 考博真题 点击“考博试卷库” 下载 

2018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考研大纲
学院代码:010
学院名称:文学院
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45103 学科教学(语文)
初试科目代码及名称:913 语文教学论
考研大纲
科目名称(代码) 大纲内容


语文教学论
考查目标(复习要求)
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语文教
学论科目考试内容包括语文教育学原理、语文教学
技能理论与实践等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
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
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语文教育和语文
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
语文教育学原理
一、语文课程性质和理念
1.语文课程性质
2.语文课程理念
二、语文课程目标和结构
1.语文课程目标
2.语文课程结构
三、语文学科教材
1. 语文教材概述
2. 现行代表性语文教材比较
四、语文教学过程
1.语文教学过程系统与教学原则
2.正确处理语文教学中的多种矛盾关

五、语文课堂教学类型
1.阅读教学
2.写作教学
3.口语交际教学
4.语文综合性学习
六、语文课程资源
1.语文课程资源概述
2.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利用
七、语文课程评价
1.量化课程评价与质性课程评价
2.语文课程标准中评价思想与评价建

八、语文教师专业发展
1.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概述
2.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与实现途

语文教学技能理论与实践
一、教师备课技能
二、学法指导技能
三、教材分析技能
四、选用教学策略技能
五、教案编写技能
六、提问与讲授技能
七、现代多媒体运用与板书技能
八、课堂教学评价技能


汉语基础知识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
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内容结构(考试的内容比例及题
型)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第一部分 现代汉语知识 约占 30 分
第二部分 古代汉语知识 约占 70 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简答题: 2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
语法分析题: 1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20 分
文言文标点、翻译题:2 小题,每小题 25 分,共
50 分
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
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汉
语基础知识科目考试内容包括现代汉语、古代汉语
等 2 门汉语言文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
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
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语言问题的能力。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
《现代汉语》:
第一章 绪 论
现代汉语。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现代汉语方言。
现代汉语的特点。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任
务。现代汉语规范化的内容。
第二章 语 音
语音的性质。语音单位。汉语拼音方案。国际
音标。声母韵母的分类、辨证。押韵。声调。音节
的结构。音节的拼读和拼写。声母和韵母的配合关
系。音变现象的内容与规律。语调的主要内容。语
音规范化。
第三章 文 字
汉字的性质、特点和作用。汉字形体的演变。
汉字的结构。汉字的造字法。汉字的标准化。规范
汉字的含义。纠正错别字的方法。
第四章 词 汇
词汇的定义。语素的种类。语素和汉字的联系
和区别。词和短语的联系和区别。词的构成。词义
的性质和构成。义素分析的运用。义项的定义及分
类。多义词和同音词。语义场的定义和种类。同义
词和反义词。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一般词的特殊
成分(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行业语等)。熟
语(成语、惯用语、歇后语)。熟语与文化的关系。
成语与惯用语的区别。词汇的发展变化。词汇的规
范化。
第五章 语 法
语法的含义。语法的性质。词类划分的依据及
结果。各类实词和虚词的语法特点。词的兼类。短
语的含义。短语的结构类型和功能类型。多义短语。
句子成分的分析。句型和句类。几种动词谓语句的
特点。复句的含义及类型。多重复句的分析。紧缩
句的含义。单句与复句运用中的常见错误。单句与
复句常见的分析方法。
第六章 修 辞
修辞的含义。修辞的原则。修辞和语境的关系。
修辞同语音、词汇、语法的区别与联系。词语的锤
炼。句式的选择。常见辞格的构造与特点。几组容
易混淆的辞格的联系与区别。辞格的综合运用。修
辞中常见的问题。语体风格。
《古代汉语》:
第一单元 词汇
1.古今词义的异同
2.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
3.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4.文选和常用词
第二单元 文字
1.汉字的构造
2.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3.文选和常用词
第三单元 语法
1.句法。
2.词类活用
3.文言虚词
4.文选和常用词。
第四单元 音韵
1.汉语音韵学常识。
2.《诗经》的用韵
3.文选和常用词
第五单元 古注
1.古书的注解(上)
2.古书的注解(下)
第六单元 诗律
1.诗律(上)
2.诗律(下)
同等学力
加试
写作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研究生招生考试是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照已确定的招生计
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研究
生考试应有较高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
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
总体要求:要求考生在了解和掌握写作学基本
概念、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了解写作学研究的
对象、任务、方法及其于其他学科的关系;认识写
作的本质特征和写作规律;培养写作主体的素养和
能力;熟悉写作活动过程,掌握文章写作构成要素、
表达方式、写作方法与技巧,正确地表情达意,提
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和阅读、评论、鉴赏文章的
能力以及整体文化素质。
第一章 绪论
1、考试内容
⑴现代写作的含义与作用。
⑵现代写作的特性。
⑶写作学的研究方法。
⒉考试要求
⑴掌握写作学概念。
⑵理解现代写作的含义、特性和作用。
⑶认识写作学和其他学科的密切关系。
第二章 写作主体与客体
⒈考试内容
⑴写作主体的素质。
⑵写作主体的能力。
⑶写作客体的构成。
⑶写作主客体的关系。
⒉考试要求
⑴写作主体所需要的素质和能力。
⑵写作客体的构成要素。
⑶掌握写作主体与客体的含义。
第三章 写作载体与受体
⒈考试内容、
⑴写作载体的内质(材料、主题)。
⑵写作载体的外形(结构、语言)。
⑶写作受体解读的特征。
⑷写作受体与写作载体的关系。
⒉考试要求
⑴掌握材料、主题、结构、语言等基本概念。
⑵掌握写作载体的内质、外形和写作受体解读
的特征、以及受体与载体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基本
理论。
⑶了解写作受体的有关概念和知识。
第四章 写作行为过程
⒈ 考试内容
⑴写作感知。
⑵写作运思。
⑶写作行文。
⒉ 考试要求
⑴了解感知、运思、行文的交叉递变过程。
⑵辨识感知与采集、运思与构思、行文与表述
三组概念。
⑶认识写作行为过程是认识和表达的矛盾统
一过程。
第五章 写作表达方式
⒈ 考试内容
⑴叙述的视角与方法。
⑵描写的类别与要求。
⑶抒情的方式与要求。
⑷议论的要素与方法。
⑸说明的分类与方法。
⒉考试要求
⑴理解叙述的含义、作用,第一人称和第二
人称的特点,顺序、倒叙、插叙、分叙、和叙、具
体叙述和概括叙述的特点,叙述的要求。
⑵描写的作用,对描写对象(人物描写、语
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
写、细节描写)的理解,对描写方法(白描、工笔、
直接描写、间接描写)的理解,描写的要求。
⑶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方法,抒情的要求。
⑷议论的三要素及其作用,立论的方法和反
驳的方法。
⑸对说明的方法(定义说明、诠释说明、比
较说明、数字说明、分类说明、举例说明、引用说
明)的理解,说明的要求。
第六章 文章的修改
⒈考试内容
⑴文章修改的重要意义。
⑵文章修改的内容。
⑶文章修改的方法。
⒉考试要求
⑴掌握文章修改的相关知识和格式规范
⑵常见的文章修改方法
Ⅲ.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试卷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
二、试卷题型比例
简答或分析题:约占 40%
作文题:60%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考试时间及适用对象
本试卷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
本试卷用于参加学科教学(语文)研究生考试
加试的同等学力考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
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第一部分 约 40 分
第二部分 约 30 分
第三部分 约 30 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简答题(2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40 分)
论述题(2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60 分)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
1、全面认识理解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基础知识、
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2、系统掌握中国现代文学从 1917 到 1949 年
文学思潮、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的发展轨迹,
各阶段的名家名作,各重要流派的特点及其代表作
品。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
第一部分 第一个十年(1917-1927 年)
1.文学思潮与运动(一)
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
新文学社团的蜂起
胡适、周作人与新文学初期理论建设
文学创作潮流与趋向
2.鲁迅(一)
《呐喊》、《彷徨》
《野草》、《朝花夕拾》
3.小说(一)
从“问题小说”到人生派写实小说
“自叙传”抒情小说
4.郭沫若
《女神》的产生和影响
历史剧创作
5.新诗(一)
新诗的诞生
早期白话诗
“开一代诗风”的新诗创作
前期新月派诗歌的贡献
纯诗及早期象征诗派
早期无产阶级革命诗歌
6.散文(一)
《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
周作人与“言志派”散文
冰心、朱自清和“文学研究会”作家散文
“语丝”派和“现代评论”派的散文
7.戏剧(一)
田汉、丁西林的早期话剧
第二部分 第二个十年(1928-1937 年 6 月)
1.文学思潮与运动(二)
30 年代文艺运动发展的基本线索
革命文学和以“左联”为核心的无产阶级文学
思潮
文学创作的潮流与趋向
2.茅盾
开创新的文学范式
茅盾的小说成就
3.老舍
文化批判视野中的“市民世界”
《骆驼祥子》:对城市文明病与人性关系的探

老舍作品的“京味”与幽默
4.巴金
巴金前期小说创作
《家》的杰出成就
巴金后期小说创作
5.沈从文
边地湘西的叙述者、歌者
乡村叙述总体及其对照的世界
文学理想的寂寞
6.小说(二)
“左联”和左翼小说
京派小说
海派小说
7.新诗(二)
中国诗歌会诗人群的创作
后期新月派的创作
现代派诗人的创作
8.鲁迅(二)
鲁迅杂文
《故事新编》
9.散文(二)
幽默闲适小品的创作
10.曹禺
曹禺现代名剧
曹禺剧作的命运
11.话剧(二)
“广场”戏剧概况(田汉、洪深)
“剧场戏剧”创作(夏衍)
第三部分 第三个十年(1937 年 7 月-1949 年 9
月)
1.文学思潮与运动(三)
战争制约下不同政治地域的文学分割并存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2.赵树理
赵树理出现的文学史意义
赵树理小说创作
3.小说(三)
暴露与讽喻
体验与追忆
通俗与先锋
现实与民间
4.通俗小说(三)
解放区的文学通俗化运动
5.艾青
艾青的历史地位
艾青的诗歌创作
6.新诗(三)
七月诗派的诗歌创作
校园诗人群与“中国新诗派”
敌后根据地的诗歌创作
7.戏剧(三)
大后方、上海孤岛戏剧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考博咨询QQ 345526507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考研咨询 QQ 345526507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箱: 3455265070@qq.com
    公司名称:昆山创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考研秘籍网 版权所有 © kaoyanmi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