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考研秘籍考研网!    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考博真题下载    考研真题下载    全站文章索引
文章搜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考研秘籍考研网 >> 文章中心 >> 专业课 >> 正文  2018年沈阳理工大学80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研大纲

新闻资讯
普通文章 上海市50家单位网上接受咨询和报名
普通文章 北京大学生“就业之家”研究生专场招聘场面火爆
普通文章 厦大女研究生被杀案终审判决 凶手被判死刑
普通文章 广东八校网上试点考研报名将开始
普通文章 2004年硕士北京招生单位报名点一览
普通文章 洛阳高新区21名硕士研究生被聘为中层领导
普通文章 浙江省硕士研究生报名从下周一开始
普通文章 2004年上海考区网上报名时间安排表
普通文章 广东:研究生入学考试2003年起重大调整
普通文章 2004年全国研招上海考区报名点一览表
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宁夏大学04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大连铁道学院04年硕士接收调剂生源基本原则
普通文章 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04年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温州师范学院(温州大学筹)05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佳木斯大学04年考研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04年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05年硕士调剂需求
普通文章 第二志愿考研调剂程序答疑
普通文章 上海大学04年研究生招收统考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广西大学04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

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国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考研真题、考博真题、答案,部分学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费下载。 下载流程: 考研真题 点击“考研试卷””下载; 考博真题 点击“考博试卷库” 下载 

沈阳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801 科目名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适用专业:03050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一、考试基本内容
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一)西方列强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和特点
(1)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鸦片战争开使了中国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演变
(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4)近代中国的阶级状况
(二)近代中国的基本矛盾和主要任务
(1)掌握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2)理解近代中国人民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一)了解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和文化
渗透,明确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二)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和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掌握近代中国人民
反侵略战争的意义。
(三)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四)甲午战争后民族意识的觉醒。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一)戊戌维新运动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三)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四)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第二节 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一)封建帝制的覆灭
(二)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三节 辛亥革命的失败
(一)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
(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中编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19——1949)
中编综述 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一)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
(二)“三座大山”的重压
(三)两个中国之命运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一)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二)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三)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一)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三)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历史特点
第三节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一)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
(二)实行国共合作,掀起大革命高潮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第一节 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二)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三)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第二节 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一)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
(二)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
(三)总结历史经验,迎接全国性的抗日战争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一节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

第二节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一)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
(二)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
(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四)全国性抗战的开始
第三节 国民党与杭日的正面战场
(一)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
(二)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一)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
(二)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
(三)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
(四)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
(五)推进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
(六)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第五节 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一)抗战胜利前夜国共两党的主要活动
(二)抗战胜利的伟大意义及基本经验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一)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二)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
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
(一)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二)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
(三)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
(一)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发展
(二)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
(三)第三条道路的幻灭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
第四节 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
(一)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二)人民政协与《共同纲领》
(三)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下编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49—2006)
(一)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二)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人民政府面临的严峻考验及出现这些问题
的原因。
(三)理解为了解决建国初期面临的迫切问题,党和人民政府采取的措施及
其成效。
(四)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四个发展阶段,掌握每个发展阶段的发展线索
及简略进程。
(五)掌握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历史成就,并理解这些历史性成就的巨大
历史意义。
第八 — 十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一)理解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二)理解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背景、内容;理解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国
内外条件。
(三)理解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四)理解《论十大关系》发表的背景,其基本方针及重大历史意义;掌握
中共八大召开的时间、主要贡献及历史意义;理解《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的问题》发表的背景,其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
(五)理解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背景及意义;掌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
会的内容及其伟大转折意义。
(六)理解《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
想的科学评价。
二、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较系统地掌握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知识,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
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规律性,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题型
(一)辨析题,共 4 题每题 5 分满分 20 分;
(二)简答题,共 8 题每题 10 分满分 80 分;
(三)论述题,共 2 题每题 25 分满分 50 分。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考博咨询QQ 345526507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考研咨询 QQ 345526507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箱: 3455265070@qq.com
    公司名称:昆山创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考研秘籍网 版权所有 © kaoyanmi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