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考研秘籍考研网!    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考博真题下载    考研真题下载    全站文章索引
文章搜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考研秘籍考研网 >> 文章中心 >> 招生简章 >> 正文  北京农学院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学科简介

新闻资讯
普通文章 上海市50家单位网上接受咨询和报名
普通文章 北京大学生“就业之家”研究生专场招聘场面火爆
普通文章 厦大女研究生被杀案终审判决 凶手被判死刑
普通文章 广东八校网上试点考研报名将开始
普通文章 2004年硕士北京招生单位报名点一览
普通文章 洛阳高新区21名硕士研究生被聘为中层领导
普通文章 浙江省硕士研究生报名从下周一开始
普通文章 2004年上海考区网上报名时间安排表
普通文章 广东:研究生入学考试2003年起重大调整
普通文章 2004年全国研招上海考区报名点一览表
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宁夏大学04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大连铁道学院04年硕士接收调剂生源基本原则
普通文章 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04年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温州师范学院(温州大学筹)05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佳木斯大学04年考研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04年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05年硕士调剂需求
普通文章 第二志愿考研调剂程序答疑
普通文章 上海大学04年研究生招收统考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广西大学04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

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国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考研真题、考博真题、答案,部分学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费下载。 下载流程: 考研真题 点击“考研试卷””下载; 考博真题 点击“考博试卷库” 下载 

北京农学院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学科简介

090100 作物学

作物学科为北京农学院重点学科。学科现有教授 12 名,副教授 7 名。北京市创新人才 1 人,北京市优秀教师 1 人,北京市科技新星 1 人,北京市教委青年拔尖人才 1 人,北京市青年骨干教师 2 人。近几年,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 30 项,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 7 项,育成品种 11 个。

本学科有 4 个研究方向:作物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作物抗逆遗传,作物基

因组学和作物栽培与耕作。主要从事小麦、玉米、小豆、甘薯、杂粮等作物分子

遗传学、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比较基因组研究、抗逆和品质改良等研究。 针

对我国发展“节粮型”畜牧业对优质青贮玉米需求旺盛、专用青贮玉米品种资源

缺乏的现状,在国内率先提出了青贮专用玉米的育种目标、制定了青贮玉米的试

验技术和品质评价体系,先后审定青贮玉米新品种 8 个,研究水平处于国内领

先地位。

针对市民膳食结构的变化和健康理念的提高,为满足首都市民对食用豆类和

彩色甘薯的需求,加强了对小豆、大豆和甘薯资源的搜集利用及新品种的选育。

在国际上,率先完成了小豆全基因组序列的测定,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美国科

学院院报》(PNAS)杂志上,率先开展了小豆理化诱变突变体库的构建和筛选

工作。

090200 园艺学

1.学科的定位与目标

北京农学院园艺学科立足于北京都市型现代园艺产业发展前沿,以培养应用

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为建设目标,以创建现代都市园艺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为

支撑,在园艺产品生态安全生产技术及应用、特色园艺种质资源创新、果实成熟

机理及调控技术、设施园艺技术集成与应用等方面形成鲜明特色,为京津冀地区

鲜活园艺产品保障供给和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障与技

术支撑。

2.学科的优势与特色

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本学科在以下几个方面形成了明显的优势与特色:

24


 

(1)围绕园艺产品优质生态安全生产,在园艺产品品质改良、化肥农药控

制、林果生态环境调控等方面,建立了园艺产品优质生态安全生产的理论与技术

体系。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省部级科技奖励 8 项;编制地方标准近

20 个;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60 余个;发表论文 50 余篇(SCI 论文 30 篇);经济

社会效益显著。

(2)以草莓为模式材料,研究发现 ABA 在草莓果实成熟中发挥着重要的

作用,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非呼吸跃变型果实成熟调控的分子机制,研究结果

于  2011 年发表国际著名期刊《Plant Physiology》上,并于当年被《植物学报》列为中国植物科学若干领域重要研究进展之一。

(3)结合首都园艺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引进及应用观赏海棠、生菜、西洋梨、无花果、甜柿、樱桃等品种 80 余个,选育出观赏海棠、板栗、枣、生菜

20 余个,新品种推广面积达到 100 万余亩。

3.人才培养目标

园艺学科以培养高质量的专业人才为目标,以开展应用基础与应用技术创新

研究为特色,以服务于都市型现代园艺产业为宗旨,培养具备园艺学以及相关学

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立足于都市型现代农业,从事园艺科学研究、技术应

用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应用型卓越农林人才。

4.学科方向设置

(1)园艺产品优质生态安全:重点研究优质园艺产品形成的生理生态机制

及调控技术,在园艺产品安全栽培理论与技术、园艺生产环境安全及生态修复等

方面突出特色。

(2)园艺植物发育生态学:重点研究园艺植物果实等重要经济器官发育调

控的生理及分子机制,研究果实成熟的激素信号转导网络调控机制,揭示果实等

重要经济器官品质形成的分子基础并研发果实衰老调控技术。

(3)设施园艺关键技术:以园艺植物环境生理为重点,以设施环境因子调

控为核心,研究园艺植物在胁迫条件下的生理生化变化规律。以设施为依托,以

都市观光园艺为核心,研究观光园艺植物栽培、育种关键技术以及观光园区规划

设计。

(4)园艺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重点研究北京特色园艺品种资源的优选改

良技术,构建园艺种质保存、选育和繁殖技术体系和引进推广的技术体系。

25


 

5.国内外影响

园艺学科现有教师 25 人,副高级以上职称 18 人,博士学位教师 64.5%;获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2 人,科技部巾帼科技特派员 1 人,北京市人民政府顾问 1

人,获市级突贡专家 1 人,高层次及创新人才 2 人,市级教学名师 1 人;长城学

者 2 人,市级优秀青年学科带头人 2 人,科技新星 9 人,市级百千万人才 1 人,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 1 人,市级优秀教师 3 人,博士生导师 7 人,市级产业体系专家 3 人,拥有国家级、省级学会理事以上人员 26 余人次,企业特聘专家 26

人,市级教学及学术创新团队 3 个,在首都园艺产业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

学科以首都园艺产业应用复合型人才培养为中心,以都市型园艺学课程体系

和教学内容改革为重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建立了“3+1”

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培养质量,其成果获得了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学科以全面服务和有效提升首都现代化园艺业为宗旨,以“三委两局”共建

为机制,以协同创新中心为平台,建立了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技术推广模式。

近五年,承担国家级及省部级重大、重点科技专项 30 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

二等奖 2 项,省部级科技奖励 20 余项;出版著作与教材 60 余部,发表论文 1000

余篇,SCI 论文 110 余篇;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60 余项,制定国家和地方标

准 20 余项,培育新品种 20 余个,累计推广技术成果 130 余项;培养博士(联合)

与硕士毕业生近 200 人,其中村官 40 余名,已成为首都园艺产业建设的主力军。

学科与康奈尔大学、瓦赫宁根大学、日本千叶大学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与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院、河北农业大学等单位建立了

协同创新中心,其中 Jocelyn Rose、Ton Bisseling、方智远院士、尹伟伦院士任

学科兼职教授,与合作单位共同在 Science、Nature Genetics 等期刊上发表了高

水平论文 10 余篇。

090600 兽医学

基础兽医学方向:基础兽医学为北京农学院重点建设学科,2005 年由国务院

学位办批准为硕士研究生授权点。该学科是以运用现代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

等相关理论知识和实验研究技术研究动物形态结构与功能、生命活动规律、疾病

发生机理及药物作用及病原耐药机理。经多年建设和发展,形成了中药药理与药

物残留检测、动物源食品安全、动物解剖与组织胚胎三个研究方向。

26


 

本学科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 6 名,有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等 3 个专业实验室。

基础兽医学的导师主持多项国家自然基金委项目、北京市自然基金、北京市教委、

北京市农委项目和国家“十三五”科技支撑计划。总经费达 200 余万元,近 3 年申

报国家发明专利 5 项,在 SCI 及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60 多篇。

临床兽医学方向:临床兽医学为北京市教委的重点建设学科,是北京农学院

最早一批招收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该学科是以现代医学(西医)理论为基础,应

用最先进的现代医疗仪器设备,对动物疾病病因、病程、诊断与治疗技术进行系

统的研究,并注重实践训练培养的一个重要技术学科;临床兽医学由于拥有北京

农学院动物医院这一特殊实验室,而奠定了其都市农业特色与方向;该医院有最

先进的诊疗设备和一流的医护人员,年接诊病例达到 4000 例以上,为研究生的

实验和教学实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临床兽医学主要研究的方向为动物的内科疾

病、动物的外科疾病和动物的产科疾病等,并经过多年的努力,其在宠物疾病诊

疗,特别是动物产科与生殖方面已具备一定的影响力。

临床兽医专业有导师 5 人,有专业实验室 4 个,有直属动物医院 1 个,附

属动物医院 22 个,分布于北京市各城区;还拥有多个教学实践基地,包括奶牛

场、肉牛场、赛马场、种猪场、养鸡场、养犬场等;近五年来,临床兽医的导师

共主持国家科技部项目、国家自然基金委项目、国家农业部项目、北京市教委项

目、北京市农委项目十多项,年均到账经费 200 多万元,获得专利三项,其中一

项“猪冷冻精液的研究与开发”已被中国农学会评为“国际先进水平”,近三年共发

表论文 50 多篇以上。

预防兽医学方向:预防兽医学着重应用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微生物学等

相关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来研究动物疫病的病因、致病与免疫机理、流行规律、

及其诊断与防控技术。该方向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 6 名,有动物疫病研究室、疫

病分子生物学实验室,2 个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P2),近 5 年主持科研项目 30

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6 项,总经费 600 余万,获省部级奖励 1 项、国家

发明专利 3 项,在 SCI 等期刊发表论文近 200 篇。

中兽医学方向:本方向现为北京农学院的优势学科,2003 年由国务院学位

办批准为硕士研究生授权点。本学科在中兽医药学防治疾病的现代科学内涵研究

方面,在中兽药防治动物疾病的研发方面,在中兽药防治宠物疾病方面,在国内

外均有较大的影响,并且已形成鲜明特色。

27


 

本方向着重结合现代兽医学理论、实验方法和诊疗手段,以揭示中兽医学

理论的现代科学内涵、中药的效应机理和针灸的作用机制。与此同时,专注于畜

禽规模化养殖中疾病的中兽医诊断和防治药物的研发,采用中西兽医结合的方法

重点研究宠物老年性疾病的治疗。

本方向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 6 名,有兽医学(中医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中兽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传统兽医学国际培训中心、中西结合国际

动物诊疗中心为支撑。本学科还与日本麻布大学建立了姊妹校关系,自 2007 年

起每年选派 4 名研究生赴日深造。本方向近五年共承担 36 项国家及省部级项目,

在研究经费上具有充分的保障。

120300 农林经济管理

农业经济管理学科是北京农学院传统优势学科,现已成为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目前共有导师36名,其中教授15名,副教授21名,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北京市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1人,北京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5人,北京市教学名师3人,北京市优秀教师9人,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3人,北京市长城学者2人,北京市青年骨干教师9人。近三年主持省部级课题累计60多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4项,国家社科基金4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项,农业部软科学课题5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6项,北京市教委重点项目1项,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2项;科研成果采用40多项,经费达到2500多万元;荣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0多项;出版专著60多部,主编教材4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共800多篇。经过多年的发展,该学科已

经搭建起了完善的软硬件人才培养平台,并已形成五个稳定的研究方向:都市型

现代农业方向、农村社会发展方向、农产品市场与贸易方向、涉农企业管理方向

和农林业技术经济。

都市型现代农业方向:主要侧重于都市型现代农业理论体系、运行机制与模

式、政策与措施等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同类学科中有较强的影响力。获得国家科

技进步二等奖 1 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 6 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 1 项、国家自然

基金 1 项,近三年科研经费达 800 多万元,发表学术论文 200 多篇,出版专著(含

教材)20 多部,荣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 8 项。

28


 

农村社会发展方向:主要研究全国及北京市新农村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建设与农村社会保障等。近三年科研经费达 300 多万元,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 5

项,先后主持了县、乡、村新农村规划和山区“百千万”工程规划、农村科普基地规划、农业科技园区规划 40 多个,出版专著和教材 15 部,发表学术论文 90 余篇,荣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 2 项。

农产品市场与贸易方向:主要研究大都市农产品高端市场的组织、功能与农

产品贸易创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 2 项,近三年科研经费 400 多万元,出版学术

专著 8 部,发表学术论文 200 余篇,荣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 4 项。

涉农企业管理方向:主要研究涉农企业管理的理论、模式与运行机制。本方

向将现代企业管理的理论、方法与涉农企业的实际紧密结合,深入研究涉农企业

的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重点研究涉农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政策等问题。

近三年科研经费达到 200 多万元,在国内重要学术会议和学术刊物上发表专业论

文 150 篇,出版学术专著 20 多部,荣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 3 项。

农林业技术经济方向:主要侧重农林业技术经济评价,研究内容有技术经济

理论与方法、农林业技术经济及管理、农业循环经济与资源利用、农产品供应链

风险评估与管理等,突出涉农项目可行性分析、风险论证及投资规划与资源利用

管理等研究特色。主持国家级项目2项,中国软科学项目1项,近三年科研经费达到500多万元,在国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1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 20 多部,荣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5项。

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始终以理念创新为先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加强研究生培养体系建设,优化导师队伍结构,努力培养具有学农、爱农和献身“三农”情怀,能够扎根基层,服务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高层次农林经济管理领域的理论和实践人才。

083400 风景园林学

北京农学院风景园林学一级学科经过园林专科、园林本科的发展,到 2011

年获批风景园林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历经了近 30 年发展历史。本学科硕士点现

有教授 5 人,副教授 10 人,讲师 8 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 8 人。

学科多年来立足北京,面向全国,在城乡风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方面具备了

一定的科研基础。近 3 年来承担国家级、市级纵向课题以及横向工程设计项目约

29


 

49 项,项目总经费约 1280 万元。

该学科已形成了 4 个具有鲜明特色的研究方向:①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进行

小、中、大尺度的室外空间环境的应用性研究,主要领域包括各种类型的园林绿

地、城市公共空间,以及区域景观规划、污染土地生态修复、旅游区规划、绿色

基础设施规划、城镇绿地系统规划等方面。②乡村景观与游憩规划设计:以国内

外风景园林理论及都市型现代农林业理论为基础,重点研究乡村景观、传统乡村

风貌保护、乡村休闲游憩、都市型现代农业景观等方面的理论和方法,尤其是围

绕北京地区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出现的人居环境建设问题进行针对性研究。③风景

园林历史、理论与应用:是研究风景园林起源、演进、发展变迁及其成因,以及

研究风景园林基本内涵、价值体系、理论及其应用。其中重点研究北京地区(京

津冀地区)风景园林历史、理论,并将相关理论应用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实践中。

④园林植物应用:进行园林植物选育、种苗产业化等方面的研究,进行园林植物

在景观营造及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应用。

风景园林学一级学科 2013 年获批“北京市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工程技术研究

中心”省部级科研平台一个。工程中心将顺应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的形势,响应北

京市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建设美丽乡村的需要,为北京乡村景观生态规划建设提供

理论、方法、技术与实践示范。

风景园林学一级学科设有风景园林景观设计室、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室、园

林制图实验室、景观模型实验室、陶艺及丝网印刷实验室、园林景观虚拟实验室、

园林植物生态实验室、园林植物栽培生理实验室等研究室及本科教学实验室。实

验室总面积达到 4000 ㎡,仪器设备值合计 3300 万元。同时,建有校内外实践教

学基地多处,为教学科研提供了有力支撑。

090700 林学

林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共有教师 21 人,其中教授 6 人,副教授 9 人,讲师 6 人,具有博士(后)学位 18 人。

林学一级学科近三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项目、北京市教委项目、北京市科委项目、北京市农委项目、北京市园林绿化局

项目及其它横向项目 40 余项,总经费 1560 多万元。

林学一级学科已形成“林木遗传育种”、“园林植物”、“森林培育”、“城市林

30


 

业”四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

方向一:林木遗传育种

收集、评价特色林木花卉资源,采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结合常规育种技术培育新品种;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林木花卉发育、性状与品质形成机制。目前研究的林木花卉种类包括花楸、金露梅、海棠、丁香、百合等。

方向二: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进行具有观赏植物资源的调查、收集与保存、评价与利用研究,进行园林植物新品种培育研究;开展园林植物繁殖理论研究,进行产业现代化、标准化、规模化、高效制种和种苗繁殖等技术研究;进行园林植物花期调控、高效栽培等方面技术研究。目前研究的园林植物种类包括百合、牡丹、报春花、火鹤、宿根地被花卉、芳香植物、彩叶树种等。

方向三:森林培育

进行具有重要经济价值、观赏价值或者生态价值的林木种苗培育技术研究;在开展林木抗逆生理、栽培生理、群落生态等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困难立地条件造林和生态修复、植物群落构建、森林健康经营等方面的研究。

方向四:城市林业

研究城市森林建设、城市森林经营管理、城市森林生态服务及评价、城市森林景观规划与设计等理论与技术。

林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现有园林植物种苗繁育实验室、园林植物栽培实验室、园林植物细胞生物学实验室、园林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室、园林植物分子生物实验室、森林生态实验室等科学研究实验室;同时还有植物学实验室、树木花卉实验室、林学种苗实验室、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实验室、组织培养实验室等本科实验室。

实验室总面积达到 3000 ㎡,仪器设备值合计 2820 万元。校内建有现代设施花卉

实践基地 20 亩(其中含温室 6000 ㎡)、园林苗圃实践基地 20 亩、林业种苗实践

基地 20 亩;校外建有万亩实习林场。这些为研究生的科学研究及专业实践技能

训练提供了良好场所。

083200 食品科学与工程

北京农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始建于 1985 年,2011 年成为食品科学与工

程一级学科硕士点。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是学校重点建设的学科之一,现已建立

31


 

了一支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合理,学术梯队完善的师资队伍,学科专任教师中副

高及以上职称占 66.7%,拥有博士学位教师占 66.7%。学科引进 1  名高级人才

和 5 名博士,学科 2 人入选北京市长城学者资助计划,1 人获得北京市拔尖人才计划资助,1 人获得北京市青年英才计划资助,师资队伍为推动学院学科建设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基础。

学科教学、科研并重。近 5 年承担国家自然基金 4 项,国家及科技部课题(子

课题)及公益类项目 5 项,北京市自然基金 4 项,市教委课题 19 项,市其他委

局课题 20 项,其他横纵向课题 100 余项,累计科研进账 3746.829 万元,科研成

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31 项,实用新型专利 3 项,发表学术论文 500 余篇,其中

SCI、EI 收录论文 90  篇,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 5 项。

学科下有农产品加工与技术推广、食品微生物及功能产物的研究与利用、农

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与健康食品、果蔬贮藏加工营养安全研究、食品加工与贮藏中

化学物安全控制研究、农产品加工及安全控制等 6 个科研创新团队。

2011  年“农产品有害微生物及农残安全检测与控制实验室”被认定为北京市

重点实验室。在此基础上,学科与校内其他实验室、校外兄弟院校、科研单位和

企业共建农业生物制品与种业中关村开放实验室、食品质量与安全北京实验室、

蛋品安全生产与加工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微生态制剂关键技术开发北京市工程

实验室、北京市食品安全免疫快速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现有本科生、硕士研

究生共 800 余人。

以服务北京都市农业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宗旨,以满足人们对安全、营养、功

能性食品日益增长的需求为目标,目前已形成四个稳定的学科方向:食品营养与

生物技术,农产品安全检测与控制,农产品加工工程,农产品贮藏、包装及物流。

1.食品营养与生物技术

以提高北京农产品及食品的经济附加值为目标,以北京市主要特色果品蔬菜、

谷物、豆类、乳制品等为对象,分析其营养、功能成分、生物活性物质并对其进

行功能性评价,利用现代提取、分离纯化、加工及生物技术开发功能性食品,包

括抗氧化、降血压、降血清胆固醇、降血糖、调节肠道微环境等功能食品,具有

明显特色;以现代食品科学技术为基础,应用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酶工程、

发酵工程等食品生物技术,研究食品中的功能性因子;研究以拮抗菌为基础的食

品防腐保鲜机理与应用。

32


 

2.农产品安全检测与控制

围绕农产品及食品安全检测与控制技术开展研究,包括:农产品安全控制理

论与技术,果蔬病虫害生物防治关键技术与生物源农药及保鲜剂等;通过调节饲

料营养配比,减少兽药使用,降低动物产品兽药残留;食品加工过程的安全控制

技术,食品卫生质量控制、危害分析与评价技术等;应用免疫学和生物技术检测

农产品及食品中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抗生素、农兽药残留等,研发相关快速检

测产品;非热杀菌技术等。

3.农产品加工工程

围绕特色农产品的加工特性、加工关键技术、品质控制技术、高新技术(超

临界流体技术、超高压技术、膜分离技术)等领域开展科学研究、产品开发和技

术服务,在提高农产品加工品质、加工深度以及综合利用水平,增加农产品附加

值,服务都市型现代农业等方面在北京市属高校中具有鲜明特色。

4.农产品贮藏、包装及物流

以北京市主要果品、蔬菜为对象,研究果实采后衰老理论、果肉软化和风味

丧失等品质劣变机理;研究冷敏感果实采后冷害发生发展的规律;研究果蔬采后

流通运输中延缓衰老、减轻果实冷害、延长贮藏期和货架期的无污染保鲜处理技

术,以减少采后损失,并提高贮藏运输后果品和蔬菜的品质和安全性;研究方便

型生鲜果蔬品质保持的生理基础与处理技术;研究食品新包装材料及食品包装材

料中特定物质迁移;研究包装新的技术以及特殊包装;研究包装新工艺;研究包

装新设备和装备;研究简易包装和食品包装外观设计;研究食品流通中的包装保

鲜技术以及与食品流通和销售的移具关系等。

北京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广大消费者对食品的安全、营养及功能性的需求与

日俱增。本学科发展符合北京都市农业建设的需要,将为北京市食品行业提供更

多的人才及技术服务,为保障首都食品安全和食品行业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33


 

北京农学院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领域简介

085238 生物工程

生物工程是北京农学院重点培育和建设学科。目前共有导师 25 名,其中教

授 9 人,副教授 14 人,讲师 5 人,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市突出贡献专家、北京市高层次人才、北京市优秀留学归国人才各 1 人,北京市科技新星

4 人,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 7 人。导师队伍中 9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80%以

上具有海外留学和工作经历。

经过多年建设,已经形成 3 个稳定的二级学科方向:细胞培养与代谢工程、

功能基因发掘与遗传改良工程、生物资源与环境工程。在天然产物提取、生物合

成及利用、农产品安全与农药残留分析方面形成自身优势,近年来,先后主持国

家“973”、“863”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等各类省部

级项目 57 项,共计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90 项,发表高水平 SCI 研究论文近 80 篇。

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3 项。

学科依托农业部华北都市农业重点实验室,拥有先进的大型仪器公共平台

和齐全配套的学科方向研究平台。相继在大北农集团公司、首农集团、先正达生

物技术有限公司及爱德药业(北京)有限公司等 29 家企业建立了实习实践基地。

学科内部建有设备先进的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和组织培养中心,可为高素质的生

物工程研究生培养提供支持。

生物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方针,着眼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面向生物工程行业及相关工程部门,培养专业

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生物工程应用型、

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就业去向主要涉及农业、医药、发酵制

品、环保等相关企业,以及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机关事业单位等,从事生物工

程相关的科学研究、技术创新、新产品研发和项目管理等工作。

095131 农艺与种业

农艺与种业领域依托作物学一级学科和园艺学一级学科,所支撑的园艺专业

为国家级和北京市特色专业,农学专业为北京市特色专业。农艺与种业领域立足

于京津冀和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将服务于北京打造"种业之都"的根本目标为农

34


 

艺与种业建设的出发点,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级现代农艺与种业人才为建设目

标,培养掌握关键技术与高新技术,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够从事本领域科研、推广、

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农艺与种业领域现有教师 43 人,副高级以上职称 29 人,博士学位教师 64.5 %;

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2 人,科技部巾帼科技特派员 1 人,北京市人民政府顾问

1 人,获市级突贡专家 1 人,高层次及创新人才 2 人,市级教学名师 1 人;长城

学者 2 人,市级优秀青年学科带头人 2 人,科技新星 10 人,市级百千万人才 1

人,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 1 人,市级优秀教师 3 人,博士生导师 7 人,市级产

业体系专家 3 人,拥有国家级、省级学会理事以上人员 26 余人次,企业特聘专

家 26 人,市级教学及学术创新团队 3 个,在首都农艺与种业产业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

农艺与种业领域导师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与市级在研科学研究项目共计 65 项,均是针对京津冀农业研究为主的应用基础或应用技术研究项目,与京津冀及北京郊区经济发展密切相关。5 年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1

项、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1 项、省部级科技奖励 8 项,论著 3  部,发表

科研论文 300  余篇,具有较强的教学、科研和服务种业产业化发展的能力,能

够满足培养综合能力人才的需求。

095132 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

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领域包括农业资源环境方向和植物保护方向。

农业资源环境方向:

农业资源环境方向硕士在培养过程中,涵盖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农产品质量

安全控制、农业环境监测评价与污染治理、农业资源环境信息技术、土地资源管

理等方面。服务于农业生产中的土壤培肥与改良、新型肥料研发与科学施肥、水

资源利用与节水农业、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农业废弃物利用、农业及农村环境

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土地资源管理等相关领域。侧重于交叉学科综合知识的

运用和能力培养,为北京市培养适应都市型现代农林业发展中资源与环境专业岗

位需求,掌握农业资源节约利用与环境友好的高新技术,主要为本领域相关行政

部门、行业与企事业单位和农村发展培养从事农业资源(包括水、土、气、生物、

肥及废弃物资源和社会资源)高效与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应用型、复合

35


 

型高层次人才。

农业资源环境方向的硕士培养依托资源与环境系的师资力量,现有教授 3 名,副教授 2 名,讲师 4 名,所有教师都具有博士学位。其中硕士生导师 9 名,归国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 3 人,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 1 人,青年骨干教师 3 名。导师队伍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合理,目前有两个学校科研创新团队:

“水肥资源高效利用及其环境污染控制团队”和“城市景观生态与面源污染防控

团队”。导师目前主持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学研

究项目共计 30 余项,主要是针对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为主的应用

基础或应用技术研究项目, 具有较高的教学与科研水平,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

能力,先后共培养硕士研究生 20 余人,在培养合格的农业资源环境人才方面积

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

植物保护方向:

植物保护方向隶属于植物保护一级学科,通过对优质安全生产理论和支撑

技术体系的研究,培养具有生态安全理念、掌握现代植物有害生物绿色防控理论

与技术的高级人才,为都市农业产品安全和质量监控提供可靠保障。现有专任教

师 17 人,其中教授 6 名,副教授 5 名,具有博士学位人员 12 人,硕士生导师

15 名。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 3 人,北京市百千万人才工程 1 人、北京市百

千万创新计划领军人才 1 人、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 1 人,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

1 名,北京市委组织部优秀人才 3 名,北京青年拔尖人才 1 人,北京高等学校青

年英才 1 人,拥有省部级学术创新团队 1 个。

植物保护学科包括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和农药学 3 个方向。以服务都

市型现代农业为宗旨,着重开展了主要园艺、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机理、周年辗转发生规律、绿色防控技术等领域的研究。近年来共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项目 72 项,发表论文 470 篇(SCI 63 篇),获省部级奖 13 项,发明专利 23 项,成果转化或应用 8 项。

“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领域依托北京市农业应用新技术重点实验室、植

物生产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北京市果树重点学科实验室。实验室仪器设备

齐全,有配套的技术支撑体系。校内具有教学实践基地,校外有 1 个市级人才培

养基地,并与北京市郊区和各部委所属科研院所建立了广泛的联系,能够满足培

养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需求。

36


 

095133 畜牧

北京农学院动科专业是学校重点发展学科。该学科共有教授 5 名,副教授 7

名,师资力量雄厚,学科齐全,设备先进。同时与美国宠物食品协会、华都集团、

法国皇家宠物食品公司等 10 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办学的关系,有 5 家企业

设立专业奖助学金。50 多年来,为北京市培养输送高级养殖人才上千人,大多

数毕业生已成为北京市政府部门和农业科技战线上的骨干和专家,为北京市的发

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改革开放以来,在学术上不仅拥有享誉海内外的老一辈专

家、教授,而且培养了一批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有 2 人获北京市中青年专家称号,

1  人选北京市长城学者计划。多人次先后出国进修、开展国际合作研究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与美国、日本、法国、英国等多个国家的学校建立了长期的学术交流关系。承担并已完成的国家、市级科研和教改课题 20 余项,其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十五”、“十一五”攻关项目、北京市自然基金等科研项目。有 100 多项科研成果获奖,市级以上的科研成果 10 多项。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已成为北京市培养动物科学高级应用人才的教学基地和科研中心。

农业硕士的培养坚持面向基层、服务北京、重在应用的教育理念,培养高层次、多学科、懂经营、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095200 兽医硕士

北京农学院兽医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该专业学位依托北京市重点实验

建设学科-临床兽医学和校重点学科-基础兽医学两个硕士点。学科内尚有北京

市重点实验室-兽医学(中医药)实验室,中国传统兽医学国际培训中心,动物

医院及标准的实验动物房,并有北京市动物疫病防控中心、宠福鑫动物医院有限

公司,美联众和动物医院联盟等 12 个教学实习基地。学科师资力量较雄厚,目

前共有 23 名导师,其中教授 10 名,副教授 13 名,博士学位或在读博士者占 90%

以上,目前有科技部“十一五”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北京市重点科研项

目 30 余项,在研经费 1000 多万元。学科内拥有流式细胞仪,核磁共振,荧光定量 PCR,高效液相色谱,气-质联机等大型仪器设备 30 余台(套),可满足实验需求。设有临床兽医学、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等方向,并在中兽医学宠物临床、人畜共患病研究领域有较好基础。与日本麻布大学有姊妹校合作关系。

37


 

主要招生对象:动物诊疗结构、疫病防控、兽医专业一线工作的执法、检

验检疫人员、兽药厂、畜牧兽医站、饲料厂、畜牧与水产养殖等企业工作人员及

应届大学本科毕业生。

095137 农业管理

农业管理是依托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发展起来的新型研究领域,现有导师 42

人,其中教授 17 名,副教授 25 名。近三年主持省部级课题累计 40 多项,其中

国家自然基金 4 项,国家社科基金 4 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项目 1 项,教育部

人文社科基金项目 1 项,农业部软科学课题 5 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

项目 2 项、一般项目 8 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6 项;科研成果采用 40 多项,

经费达到 2500 多万元;荣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 10 多项;出版专著 60 多部,

主编教材 40 多部,发表学术论文共 600 多篇。

农业管理领域将致力于培养能够胜任各级农业发展部门相关政策制定、解

释、执行,以及农、林、牧、渔业新型经营主体管理、加工企业管理,涉农金融

机构业务管理,农业科技组织管理,以及农业技术推广、农业标准化、农产品物

流与电商等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层次人才。

095300 风景园林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向:进行城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建设、保护和管理

基础理论和实践研究。本方向拥有 17 名理论与实践兼备的专职教师。其中教授

5 人,副教授 8 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达到 88%。其中北京市园林绿化评

标专家 7 人,北京市绿化美化积极分子 3 人,北京市青年骨干教师 3 人,北京市

优秀人才 3 人,全国与北京市级学会理事以上人员 3 人次。本专业学位授权点校

内与校外行(企)业共建导师团队。现有校外导师 8 人,多数为企业工程师、企

业高管、CEO,具有丰富的生产研发实战经验或管理经验。近年来,本方向导师

承担了大量规划设计项目。城区方面,承担了大量的居住区绿地、道路绿地、校

园景观、厂区景观等绿化景观规划设计项目;乡村方面,承担了大量的新农村景

观规划、乡村旅游规划、农业观光园规划、沟域经济规划、风景区规划等项目。

本方向实验室硬件条件完善,拥有专用美术实验室 4 个、平面设计与立体构

成实验室 1 个、园林工程实验室 1 个,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室 3 个,风景园林制

38


 

图室 3 个、建筑模型建造实验室 1 个、雕塑模型制作室 1 个、景观设计虚拟现实

实验室 1 个。本方向还与中城国合(北京)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世纪立成园林

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北京麦田国际景观规划设计事务所、宝佳丰(北京)国际建

筑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等单位建立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将为专业学位研究

生提供良好的校外专业实训场所。同时,北京市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工程研究中心

技术坐落在园林楼,将为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提供重要支撑。

园林植物方向:进行园林植物资源与育种、园林植物生产理论与技术、园林

植物生理与栽培、园林生态等方面的研究。本方向共有教师 21 人,其中教授 6

人,副教授 9 人,讲师 6 人,具有博士(后)学位 18 人。现有校外导师 6 人,

多数为行业精英,具有丰富的生产研发实战经验或管理经验。近来年,本方向导

师承担北京市教委、北京市科委、北京市农委、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及社会企业应

用科学研究项目共计 36 项,项目经费 1220 万。多数是针对北京市林业、园林花

卉产业、城乡园林景观规划及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应用基础或应用技术研究项目。

研究涉及的林木花卉有彩叶树种、观赏海棠、丁香、花楸、金露梅、百合、报春

花、朱顶红、火鹤、菊花、景天、宿根花卉、芳香植物等。本方向拥有研究生培

养专用实验室 1000 平米,仪器设备值合计约 2100 万元。校内建有现代设施花卉

实践基地 20 亩(其中含温室 6000 ㎡)、园林苗圃实践基地 20 亩、林业种苗实践

基地 20 亩;校外建有万亩实习林场。同时,还与北京市黄垡苗圃、北京市大东

流苗圃、北京市花木公司、北京市花乡花木集团顺义基地、北京市植物园等 20

余家企事业单位签订有校外实践基地或校外联合培养基地。上述基地将为本方向

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良好的专业实训场所。

095135 食品加工与安全

“食品加工与安全”农业硕士点以学校重点支持和发展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一

级学科为依托。目前拥有农产品有害微生物及农残安全检测与控制北京市重点实

验室、食品质量与安全北京实验室、蛋品安全生产与加工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共

建)、微生态制剂关键技术开发北京市工程实验室(共建)、北京市食品安全免

疫快速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建)和北京北农葡萄酒工程技术中心。教授(研

究员)16 名,副教授(副研究员)18 名,目前主持各类在研项目均是针对首都

39


 

农产品资源利用、农产品加工技术与工程、食品安全与控制为主的应用基础或应用技术研究项目。

学院在广泛与郊区合作的基础上,与中国农业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北京发酵工业研究所、北京食品研究所、北京营养源研究所、食品科学研究院、北京理化分析中心等兄弟院所的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实现科研与教学的相互促进;与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都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和美科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京味坊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勤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伟嘉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市房山区莱恩堡酒庄、北京德青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北京市多家大中型企业紧密合作,共建产学研基地、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和教授工作站,为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农业硕士的培养坚持面向基层、服务北京、重在应用的教育理念,培养高层次、多学科、懂经营、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095136 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

北京农学院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专业学位硕士点现有硕士生导师 16 名,教

授 5 名,副教授 11 名。其中,北京农业信息化学会理事 1 人,北京物联网研究会理事 1 人,粮经作物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岗位专家 1 人,1 人入选北京高校“青年英才计划”。

硕士点依托北京农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北京市农村远程信息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奥智能化农业联合实验室,重点开展数字农业技术、农业物联网、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农业应用系统、计算机视觉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在广泛与郊区合作的基础上,在延庆、门头沟等区县建立了教学实习基地;在北京农林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软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东软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教学实习基地。同时通过与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兄弟院所的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实现科研与教学的相互促进,为农业信息化学科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近年来该硕士点的主要科研方向如下:1.特色果业精准化管理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2.研建农业资源信息平台;3.生态城概念规划信息平台建设;4.蔬菜生

40


  产模型研建;5.虚拟现实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6.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果树虫害特征识别技术研究;7.农业生物信息分析技术与应用研究。

095138 农村发展

农村发展是依托文法学院而建设的农业硕士专业领域。

文法学院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组成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教职员工 31 人,其中高级职称 14 人,博士学位 10 人。教师中有北京市优秀教师 1 人、首都教育创新先进 1 人、北京市“三育人”标兵 1 人、北京市社会

工作领军人才 1 人、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 5 人、有海外留学经历的教师 11 人,均可开设双语教学课程。此外,学院聘请了 16 位国内外著名学者和实务部门专家担任客座教授。学院与美、日、英等国家的教学科研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多批次学生赴美国班尼迪克大学、日本岛根大学、札幌学院等院校交流学习。

文法学院高度重视凝练学科特色。根据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的大背景和学校都市型现代农林大学的办学定位,将法学和社会工作两个专业和学科发展定位与学校传统的农科优势实行有机结合,以研究“三农”法律问题和农村社会工作为专业特色和学科发展方向。近年来,以北京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北京都市农业研究院“三农”法律研究咨询中心为平台,在农村发展规划、农村公共管理、农村自然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领域取得了有影响的成果。学院教师近三年主持国家级课题及省部级课题二十余项,年度科研经费百万余元。出版专著二十余部,发表论文百余篇。

农村发展专业领域是培养能够熟练掌握社会学、管理学、法学等与农村发展相关的学科理论及方法,能够解决和应对农村发展过程中的问题的实践型、应用型高级人才,就业面向各级政府行政机关、事业单位、非政府组织、科研机构等部门和单位,发展前景广阔。学院高度重视研究生培养,建设发展海外实践基地,输送海外访学教师,创设人才培养平台,为培养就业能力突出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打造坚实的发展平台。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考博咨询QQ 345526507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考研咨询 QQ 345526507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箱: 3455265070@qq.com
    公司名称:昆山创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考研秘籍网 版权所有 © kaoyanmi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