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考研秘籍考研网!    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考博真题下载    考研真题下载    全站文章索引
文章搜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考研秘籍考研网 >> 文章中心 >> 新闻资讯 >> 正文  本科“刹车”硕博“摊饼” 研究生扩招难喝彩

新闻资讯
普通文章 上海市50家单位网上接受咨询和报名
普通文章 北京大学生“就业之家”研究生专场招聘场面火爆
普通文章 厦大女研究生被杀案终审判决 凶手被判死刑
普通文章 广东八校网上试点考研报名将开始
普通文章 2004年硕士北京招生单位报名点一览
普通文章 洛阳高新区21名硕士研究生被聘为中层领导
普通文章 浙江省硕士研究生报名从下周一开始
普通文章 2004年上海考区网上报名时间安排表
普通文章 广东:研究生入学考试2003年起重大调整
普通文章 2004年全国研招上海考区报名点一览表
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宁夏大学04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大连铁道学院04年硕士接收调剂生源基本原则
普通文章 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04年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温州师范学院(温州大学筹)05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佳木斯大学04年考研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04年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05年硕士调剂需求
普通文章 第二志愿考研调剂程序答疑
普通文章 上海大学04年研究生招收统考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广西大学04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国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考研真题、考博真题、答案,部分学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费下载。 下载流程: 考研真题 点击“考研试卷””下载; 考博真题 点击“考博试卷库” 下载 

日前,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联合下发了《2012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计划招生规模达到584416人,人数是2003年的2.18倍,这意味着我国研究生年度招生规模10年扩招一倍多。

  就在今年的4月20日,教育部明确提出,今后公办普通高校本科招生规模将保持相对稳定,持续长达13年的高校本科扩招将画上句号。

  教育部在对大学本科扩招踩刹车的同时,又摊大了研究生教育的“大饼”。 而当前大学教育质量下滑,形成了“一蟹不如一蟹”的贬值链也是不争的事实。人们不由得想问:研究生不断扩招,高校如何保住教育质量?我们的人才培养,如何才能越来越好?

  “掺了水”的教学质量

  就读北京某理工大学的王霖博士,签约了航天部下属的研究院,现在他天天盼的是拿到毕业证,早点去工作。“现在的日子是倒计时了。”一想到不用给“老板”(导师)打工了,王霖心里就泛起隐隐的快意。由于当初在本校读硕博连读,王霖已经给“老板”打了五年工,现在还在带着导师门下的学弟学妹一起开工。几年来,王霖及其同门帮导师完成了不少项目,每个月导师会按照他们的劳动情况发几百到两三千元不等的酬劳,“大头都被‘老板’赚去了”。

  王霖留心观察,发现不少导师都会经常在外边接项目,并把项目分解给门下的博士,每个博士再带领老板门下的一些研究生形成一个小团队工作。

  与王霖有着类似烦恼的在读研究生不在少数。到研究生层次,有的师生关系已经异化为一种赤裸裸的“雇佣关系”,学术水平根本就难以提高,这已经成为人们公认的事实。

  王建民教授曾经就“扩招中的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问题”做过专门的调研。在对高校导师的调查问卷中发现,经济、法律、管理等热门专业,一位导师名下的在校研究生数超过20人的比较常见。另外,一些教师为了增加收入忙于在外“走穴”,开办或参与各种培训班、辅导班,一身兼多职。这种结果,只能使研究生的质量下降。

  一位大学的中文系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起上世纪80年代末读研究生的时光,“那时候导师总共才带4名学生,我们经常在导师书房聆听老师授课,到饭点大家围在一起吃饭,其乐融融。现在我每级带三四个研究生,总共带了15名学生。我自己还要做学术研究,分身乏术,实在做不到对每个学生都悉心培养,并且现在研究生自身的能力也有很大问题,能踏实做学问的太少。”

  这位教授指出,扩招给高校研究生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教育资源紧张,包括师资力量、科研设备、经费等;二是生源门槛降低,学生整体水平下降。

  与本科生的培养模式不同的是,对于研究生培养质量来说,核心的保障措施不是形式上的各种规定,而是真正的导师负责制,即导师对学生的招生、培养方式、培养内容、培养质量真正负责。然而,我国高校对老师的评价缺乏合理的监督和评价机制,并不看带学生的质量如何,而是看“参加过科研工作或发表一定水平的论文、著作”。

  研究生扩招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了教育质量,在导师越来越“忙”的同时,研究生的论文也越来越“水”。在教师层面,他们共同的感受是很多研究生无心向学。5月17日,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鸣发表博文《走过场的大学》,称“无论是设计,还是论文,都是糊弄,而且已经糊弄很长时间了”,“ 很多答辩会,就变成恭维大会,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张鸣认为,出现这样糊弄式的教育,关键是体制原因,高等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个严进宽出的结构,“加上这些年扩招,大学膨胀,萝卜快了不洗泥,宽出,就更加宽得没边”。

  就业不乐观凸显定位之惑

  距离毕业仅剩下不足一个月,北京某大学历史系硕士林彦还在为工作纠结:选择在北京做社工还是到山东老家一所县中学当历史老师。

  林彦有些后悔当初的选择,本科毕业时,一门心思考研,当年没考上还在家拼了一年。现在林彦想当老师,结果发现不仅北京的学校招老师标准苛刻,连老家临沂市的中学也拒绝她,仅有一所县中学向她抛出橄榄枝,林彦自嘲道:“没想到兜兜转转,以为自己飞高了,结果4年以后还得回到原点。”历史之类基础文科专业在市场并不受欢迎,林彦及其同学能选择的面比较窄。“当社工,好歹户口能解决,可是这么多年的专业就这样荒废,我有些不甘心。”

  近日,北京青年压力管理中心发布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报告显示,从近4年的数据看,大学生就业压力呈下降趋势;与去年相比,今年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期望月薪普降千余元。

  研究生降低了期望月薪,但是用人单位对学历的期望值越来越高,人才高消费成为就业市场的普遍现象,不少单位甚至出现学历“查三代”的情况。

  “现在是招硕士干以前本科生干的活,招博士干以前硕士干的活,尽管单位新人学历高了,技术水平却并没有上升一个层次。”一家软件公司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他的话也得到一位媒体总编的认同。这位总编讲到,以前报社招聘的学历要求是本科及以上,这两年都要求是硕士研究生,应聘者络绎不绝,“招六七个人能收到两三千份简历”,不过有的新人业务能力堪忧,“新闻系硕士连消息导语写得都不规范,真不知道现在的学生都学什么了?”

  麦可思研究院的最新调研数据显示,2012届本科毕业生计划国内读研的首要理由是“就业前景好”。然而,读研后找工作真的会容易吗?《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表明,自考研人数首次突破百万的2005年开始,一直到2009年,硕士生就业率连续下降。2009年和2010年,硕士生的就业率均不及本科生。有很多硕士研究生就业层次与本科生就业范围重合,无疑导致了就业竞争更加激烈。

  前几年,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一些高校将部分硕士研究生三年制培养模式改为两年为基础的弹性学制,其“探索”的结果是学生学术水平下降,同时也没有受到市场的过多青睐,到现在大多数已经悄悄改回三年制。

  不过,日前,中国农业大学宣布拟将农大硕士研究生的修业年限将一律变为两年制。农大校长柯炳生表示,这些年硕士生就业率低于本科生和博士生,存在“高不成,低不就”的状况。未来硕士生培养定位,要从学术型转为应用型。

  对于研究生,高校培养人才的定位摇摆不定。是按市场规律办学,还是按教育规律办学?培养学术型人才还是应用型人才?两种办学思路一直在打架。大多数读研的学生,他们的初心并不是要从事学术,不少高校对扩招进来的研究生仍按学术型培养,毕业出去后却与社会需求脱节,造成学术资源、社会资源的浪费,也是学生青春的浪费。

  切勿走上本科扩招的老路

  如今,考不考研,成为摆在很多本科生面前选择的难题。考研大军浩浩荡荡,考研热高烧不退。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考,考生总人数达到169.6万人,相比去年有了9.6%的增长幅度。

  在研究生持续扩招的鼓励下,不少学生为了考研,本科时期继续延续着应试教育,虽然踏入研究生之门,学术研究水平却不高,让学术资源无限摊薄,高校对其“宽进宽出”的做法,也让学术标准不断降低。而令人忧心的是,这些人中有很大一部分又顺利进入博士阶段,走上学术研究之路,做出的学问极其平庸,与人们对创新型人才的期望相差甚远。

  研究生扩招在满足社会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教育部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提出建立动态调整机制,限制毕业生就业压力大、社会需求不足的学科和专业的招生规模,坚决限制科研项目和经费缺乏、培养能力明显不足的招生单位和学科专业的招生规模。

  从本科生13年扩招之路来看,扩招不是提高人才素质、缓解就业压力的灵丹妙药。大学本科生扩招之后,中国一跃成为世界上高等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但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开始出现,高等教育走上了粗放型发展的路子。

  如今,研究生扩招似乎正在重复着本科扩招的老路。学者杨东平担忧地指出,研究生扩招应与培养质量相联系,如果没有培养制度和教育内容的改革,仅仅是数量的增加,容易导致学历贬值。

  的确,如果大学不做好内涵提升,还无限扩大在校生规模,这就偏离了大学的原来意义。高校由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型,不能片面追求数量,还需要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入手。本报记者 于忠宁

(责任编辑:kaoyanmiji.com)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考博咨询QQ 345526507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考研咨询 QQ 345526507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箱: 3455265070@qq.com
    公司名称:昆山创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考研秘籍网 版权所有 © kaoyanmi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