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考研秘籍考研网!    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考博真题下载    考研真题下载    全站文章索引
文章搜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考研秘籍考研网 >> 文章中心 >> 专业介绍 >> 正文  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618中国文学(古代文学)

新闻资讯
普通文章 上海市50家单位网上接受咨询和报名
普通文章 北京大学生“就业之家”研究生专场招聘场面火爆
普通文章 厦大女研究生被杀案终审判决 凶手被判死刑
普通文章 广东八校网上试点考研报名将开始
普通文章 2004年硕士北京招生单位报名点一览
普通文章 洛阳高新区21名硕士研究生被聘为中层领导
普通文章 浙江省硕士研究生报名从下周一开始
普通文章 2004年上海考区网上报名时间安排表
普通文章 广东:研究生入学考试2003年起重大调整
普通文章 2004年全国研招上海考区报名点一览表
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宁夏大学04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大连铁道学院04年硕士接收调剂生源基本原则
普通文章 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04年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温州师范学院(温州大学筹)05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佳木斯大学04年考研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04年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05年硕士调剂需求
普通文章 第二志愿考研调剂程序答疑
普通文章 上海大学04年研究生招收统考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广西大学04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

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国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考研真题、考博真题、答案,部分学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费下载。 下载流程: 考研真题 点击“考研试卷””下载; 考博真题 点击“考博试卷库” 下载 

  《中国文学》科目大纲
   (科目代码:618)
  一、考核要求
  《中国文学》科目由“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现代文学”两部分构成。
“中国古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课程内容包括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近代等九个文学史时期,包括诗歌、辞赋、散文、骈文、词曲、戏剧、小说等多种体裁和各个时期的文学发展、嬗变和文艺思潮。要求考生对中国古代文学有比较全面的把握,有比较扎实的专业知识与专业理论基础。具体包括:主要的作家与作品,作家与作品的基本风格与艺术特色,文学流派及其形成的原因,文学不同时期划分的依据,对古代文学作家与作品及其相关问题能够进行有条理性和逻辑性的分析,有较好的审美能力与写作表达能力等等,同时能注意到中国古代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紧密联系。
 
  二、考核评价目标
《中国文学》科目“中国古代文学”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学习阅读和分析鉴赏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要求重点掌握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主要作家和代表作品,了解各个时期的文艺思潮、文学现象,以及各种不同的文体、风格与流派,以便为将来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和研究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本科目的考试命题,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课时比例来组配试卷,掌握好试题的重点、内容覆盖面、能力层次和难易度。考试采取闭卷笔试的方式,题型主要有填空、单选、多选、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阅读理解等,可酌情组合,以测试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主要考核评价目标。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现代文学”各75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试题量以中等考生能在规定时间内答完全部试题为限度。
 
  三、考核内容
  中国古代文学部分
  第一编 先秦文学
  绪论
中国文学史的分期;中国文学的起源;先秦文学的形态及作者的流变;先秦文化与文学发展的轨迹。
 
  第一章上古神话
神话的概念及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四大神话及其蕴涵的民族精神——忧患意识、厚生爱民意识、反抗精神;上古神话的思维特征;上古神话的散失和演化;上古神话对后世的影响。
 
  第二章《诗经》
《诗经》的编定和体制;《诗经》的内容——爱情婚姻、农事诗、征夫诗、思妇诗、民族史诗;《诗经》的艺术特点——赋比兴的手法、句式和章法、风雅颂不同的语言风格;《诗经》在文学中上的地位和影响。
 
  第三章《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的发展过程;《左传》的叙事和记言;《国语》的文学成就;《战国策》的文学成就;先秦叙事散文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第四章《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
先秦说理散文体制的逐步成熟;《孟子》散文的艺术成就;《庄子》哲学思想的诗意表现;《荀子》和《韩非子》的议论文;先秦说理散文的地位和影响。
 
  第五章屈原与楚辞
楚辞产生的文化背景;屈原的生平和作品;《离骚》的思想内容及美人香草意象、形式和语言;屈原的其他作品——《九歌》《九章》《天问》《招魂》等;宋玉及其作品的地位及影响;楚辞的流变与屈原的地位和影响。
 
  第二编 秦汉文学
  绪论
汉代作家群体的生成;汉代文学发展的基本态势;汉代文学与经学的双向互动;汉代文学样式嬗变及分期。
 
  第一章秦及西汉散文
《吕氏春秋》的成书及文学成就;李斯的散文及地位和影响;汉代初年的政论文;《淮南子》及其他散文。
 
  第二章司马相如与西汉辞赋
骚体赋及“九体”;枚乘《七发》和“七体”;司马相如的天子游猎赋;扬雄四赋;西汉其他赋家的创作。
 
  第三章司马迁与《史记》
司马迁的生平;《史记》的成书;《史记》的叙事艺术、人物刻画及风格特征;《史记》的地位和影响。
 
  第四章两汉乐府诗
乐府和乐府诗;乐府诗的内容与艺术成就:丰富多彩的艺术画面、娴熟巧妙地叙事手法、异曲新声与诗体演变。
 
  第五章东汉辞赋
班固、张衡的京都赋;述行赋和抒情小赋。
 
  第六章《汉书》和东汉散文
班固和《汉书》;《吴越春秋》;《论衡》和《潜夫论》。
 
  第七章东汉文人诗
班固、张衡、秦嘉的诗;郦炎、赵壹、蔡邕的五言诗;《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绪论
文学的自觉与文学批评的兴盛的情况;乱世与乱世文学;门阀制度与门阀观念下的文学创作;玄学、佛教对文学、文人的影响;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历程。
 
  第一章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曹操与曹丕;曹植的诗歌创作及其艺术成就;建安七子及蔡琰;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阮籍、嵇康与正始诗歌。
 
  第二章两晋诗坛
陆机、潘岳与太康诗风;左思、张协与刘琨;郭璞的游仙诗;王羲之、孙绰、许询与玄言诗。
 
  第三章陶渊明
陶渊明的生平经历与思想性格;陶渊明的诗歌创作及其艺术成就;陶渊明的散文与辞赋;陶渊明的地位及影响。
 
  第四章南北朝民歌
南朝民歌与吴楚风情;北朝民歌与北朝各民族的风习。南朝民歌与北朝民歌的差异。
 
  第五章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
谢灵运开启的新风与山水诗的兴盛;鲍照的诗歌创作及其对七言诗的贡献。
 
  第六章永明体与齐梁诗坛
沈约、谢朓与永明体;齐梁诗人集团;宫体诗产生的背景及其影响。
 
  第七章庾信与南朝文风的北渐
北朝文化与文学;南北文风的交融;庾信的诗歌创作及其艺术成就。
 
  第八章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与散文
别开生面的魏晋文坛;南朝美文的衍化:齐梁新变之风;《水经注》与《洛阳伽蓝记》。
 
  第九章魏晋南北朝小说
小说的起源与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兴盛;志怪小说与志人小说;《世说新语》的编撰及其文学成就。
 
  第四编 隋唐五代文学
  绪论
开放的文化环境与唐代文学的繁荣;漫游、入幕、读书山林之风、贬谪与唐代文学;佛、道二家对唐代文学的影响;唐代文学的风貌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第一章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
南北文学的合流与隋代文学;初唐诗坛:贞观诗风及上官体,王绩与四杰,文章四友;沈佺期、宋之问与五律的定型;陈子昂与唐诗风骨;张若虚与唐诗兴象。
 
  第二章盛唐的诗人群体
王维、孟浩然等人的山水田园诗;王昌龄、崔颢等人的作品;高适、岑参、王之涣等人的边塞诗。
 
  第三章李白
李白的生平、思想与人格;李白的乐府与歌行;李白的绝句;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李白的地位与影响。
 
  第四章杜甫
杜甫的生平;杜甫的律诗;杜甫诗的艺术风格;杜甫诗的地位及影响;杜甫诗的作品分析。
 
  第五章大历诗风
士人心态的转变与大历诗歌的冷落寂寞情调;大历诗歌的意象类型;大历十才子;顾况与李益。
 
  第六章韩孟诗派与刘禹锡、柳宗元等诗人
韩孟诗派的诗歌主张及艺术风格;韩愈、孟郊等人诗歌的意象类型与技巧的创新;李贺诗歌的艺术表现与怪奇特征;刘禹锡、柳宗元等人的诗歌风貌。
 
  第七章白居易与元白诗派
重写实、尚通俗的诗歌思潮与张籍、王建、元稹的诗歌创作;白居易的诗歌主张及其讽谕诗;《长恨歌》、《琵琶行》与元、白唱和诗;白居易的闲适诗;新乐府运动及其诗人;元和体。
 
  第八章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
政治改革与文体文风改革;倡导古文的理论主张与杂文学观念的复归;韩愈、柳宗元散文的艺术成就;晚唐古文的衰落与骈文的复兴。
 
  第九章唐传奇与俗讲变文
唐传奇及其嬗变;唐传奇的表现艺术;俗讲与变文。
 
  第十章晚唐诗歌
杜牧与晚唐怀古咏史诗;贾岛、姚合等苦吟诗人;爱情题材与艳丽诗风;隐士情怀与淡泊诗风;乱离之感与时世讽谕。
 
  第十一章李商隐
李商隐的生平与诗歌内容;朦胧多义与对心灵世界的开拓;凄艳浑融的风格。
 
  第十二章词的初创及晚唐五代词
燕乐的兴起及词的起源;温庭筠及其他花间词人;李煜词及其他南唐词人。
 
  第五编 宋辽金文学
  绪论
高度繁荣的文化及其对诗文的影响;忧患意识与爱国主题的弘扬;宋代作家的性格特征和审美情趣;城市的繁荣与词的兴盛;宋代文学的独特成就与历史地位。
 
  第一章宋初文学
宋初的散文和复古思潮;宋初白体诗人和王禹偁;宋初的晚唐体诗人;西昆体的盛衰。
 
  第二章柳永与北宋前期词风的演变
宋初词人对五代词风的因革;开拓词境的尝试;柳永词的新变。
 
  第三章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作
欧阳修的散文、辞赋和四六;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的诗歌;王安石等人的散文;王安石的诗歌。
 
  第四章苏轼
苏轼的人生观和创作道路;苏轼的古文和辞赋、四六;苏轼的诗;苏轼的词;苏轼的意义与影响。
 
  第五章江西诗派与两宋之际的诗歌
黄庭坚的诗歌;陈师道的诗歌;江西诗派的形成及演变;陈与义和曾几的诗歌。
 
  第六章周邦彦和北宋中后期词坛
黄庭坚、晁补之、晏几道、秦观、贺铸、周邦彦等人的词作及其文学成就。
 
  第七章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
李清照的词论及其作品;朱淑真的作品;朱敦儒、张元干、李纲、岳飞等词人及其作品。
 
  第八章陆游等中兴四大诗人
陆游的创作道路和诗歌渊源;陆游诗歌的特点与成就;陆游的影响;杨万里与诚斋体;范成大的使金诗和田园诗。
 
  第九章辛弃疾和辛派词人
辛弃疾的创作道路;辛弃疾对词境的开拓;辛词的艺术成就;辛派词人。
 
  第十章姜夔、吴文英及宋末词坛
姜夔及其词作;吴文英及其词作;宋末的其他词人。
 
  第十一章南宋的散文和骈文
南宋的政论文和笔记小品;南宋理学家的文论和散文;南宋的四六。
 
  第十二章南宋后期和辽金的诗歌
永嘉四灵和江湖诗派;宋末诗歌;辽代诗歌;元好问与金代诗歌。
 
  第六编 元代文学
  绪论
元代的社会与文学;叙事文学的兴盛;元代的抒情文学;元代文学的审美情趣。
 
  第一章话本小说与说唱文学
说话艺术;小说话本;讲史话本;说经话本;诸宫调;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第二章关汉卿
关汉卿的生平思想与创作旨趣;《单刀会》、《西蜀梦》、《救风尘》、《窦娥冤》等作品;关汉卿杂剧的艺术特色。
 
  第三章王实甫和《西厢记》
《西厢记》的作者及故事的创新;《西厢记》的戏剧冲突;《西厢记》的人物塑造、语言艺术和社会影响。
 
  第四章白朴和马致远
白朴的生平;《梧桐雨》、《墙头马上》;马致远和《汉宫秋》。
 
  第五章北方戏剧圈的杂剧创作
大都作家群的杂剧创作;河北作家群的杂剧创作;山东作家群的杂剧创作;山西作家群的杂剧创作。
 
  第六章南方戏剧圈的杂剧剧作
杂剧的南移与衰落;郑光祖、乔吉、宫天挺、金仁杰、秦简夫等人的作品。
 
  第七章南戏的兴起与《琵琶记》
南戏的形成与发展;《琵琶记》的悲剧意蕴及艺术成就;四大南戏及其他。
 
  第八章元代散曲
散曲的兴起及其体制风格;元前期散曲创作;元后期散曲创作。
 
  第九章元代诗文
元代诗文概况;元代前期、中期、后期的诗歌。
 
  第七编 明代文学
  绪论
商业经济的繁荣与城市文化形态的形成;王学左派的兴起及其对文学创作的推动;俗文学的发展与对文学特性认识的深化;众多的文学群体及文学的论争。
 
  第一章《三国演义》与历史演义的繁荣
《三国演义》的成书、作者与版本;《三国演义》的主旨;《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三国演义》的影响。
 
  第二章《水浒传》与英雄传奇的演化
《水浒传》的成书与作者;《水浒传》的主旨;《水浒传》的艺术成就;《水浒传》的影响。
 
  第三章明代前期诗文
明初诗歌与散文:高启、杨基、袁凯等人的诗作,宋濂、刘基的散文;台阁体与茶陵派;明代的八股制义文。
 
  第四章明代中期的文学复古
李梦阳与前七子的文学复古;王世贞与后七子的文学复古;前后七子文学复古的得失与影响;归有光与唐宋派。
 
  第五章明代杂剧的流变
明初宫廷派剧作家的杂剧创作:朱权、朱有燉、贾仲明、杨讷等;明代中后期的杂剧转型:王九思、康海等;徐渭及其讽世杂剧。
 
  第六章明代传奇的发展与繁荣
明初传奇概述;明代中期三大传奇;明代后期传奇的繁荣;吴江派群体与玉茗堂风格影响下的剧作家。
 
  第七章汤显祖
汤显祖的生平与思想;代表作《牡丹亭》;临川四梦;汤显祖的影响。
 
  第八章《西游记》与其他神怪小说
《西游记》的题材演化及其作者;寓有人生哲理的“游戏之作”;神幻世界的奇幻美与诙谐性;《封神演义》等其他神魔小说。
 
  第九章《金瓶梅》与世情小说的勃兴
《金瓶梅》的创作时代及其作者;封建末世的世俗人情画;白话长篇小说发展的里程碑;《金瓶梅》的续书及其影响。
 
  第十章 "三言"、"二拍"与明代的短篇小说
白话短篇小说的繁荣;市民社会的风情画;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明代的文言小说。
 
  第十一章晚明诗文
李贽;袁宏道与公安派;钟惺、谭元春与竟陵派;晚明小品文;明末文坛:复社与几社。
 
  第十二章明代的散曲与民歌
明代散曲;明代民歌。
 
  第八编 清代文学
  绪论
文化专制下的学术和文学;清代人文思潮与文学;清代文学的历史特征。
 
  第一章清初诗文的繁荣与词学的复兴
清初遗民诗及其影响;清初古文三大家:侯方域、魏禧、汪琬;钱谦益与虞山诗派;吴伟业和“梅村体”叙事诗;词的中兴:陈维崧和阳羡词派,朱彝尊和浙西词派,纳兰性德和“京华三绝”;王士禛与康熙诗坛。
 
  第二章清初戏曲与《长生殿》、《桃花扇》
清初戏曲:吴伟业、尤侗、李玉、李渔等;洪升与《长生殿》;孔尚任与《桃花扇》。
 
  第三章清初白话小说
小说续书与《水浒后传》;《醒世姻缘传》;李渔的短篇小说;才子佳人小说。
 
  第四章蒲松龄和《聊斋志异》
蒲松龄与《聊斋志异》的成书;狐鬼世界的建构与内涵;文言短篇小说的艺术创新。
 
  第五章吴敬梓和《儒林外史》
吴敬梓与《儒林外史》的创作;科举制度下的文人图谱;理想文士的探求;《儒林外史》的叙事艺术。
 
  第六章《红楼梦》
曹雪芹的家世与《红楼梦》的创作;贾宝玉和《红楼梦》的悲剧世界;《红楼梦》的人物塑造和叙事艺术;《红楼梦》的影响。
 
  第七章清中叶文学
袁枚和“性灵派”;桐城派和清代散文;骈文的复兴和汪中;浙派词的嬗变和常州词派的兴起;李汝珍与《镜花缘》;案头化的文人戏曲创作;地方戏的勃兴和京剧的诞生;讲唱文学的盛行。
 
  第九编 近代文学
  绪论
西学东渐的狂飙;作家的新旧分野与作家主体的转型;文学观念与作品形态的变化;文化下移与文体革命;近代文学的历史分期及其思想特点。
 
  第一章龚自珍与近代前期诗文词
龚自珍的思想与创作道路;龚自珍的散文与诗、词;魏源与林则徐;宋诗派、桐城派、常州派与近代前期词。
 
  第二章近代前期的小说与戏曲
侠义公案小说;人情世态小说;近代前期的戏曲。
 
  第三章黄遵宪、梁启超与近代后期诗文词
黄遵宪与“诗界革命”;梁启超与新文体;近代后期的散文、诗歌与词。
 
  第四章近代后期的小说与戏曲
  小说界革命与新小说的兴起;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民初小说:鸳鸯蝴蝶派小说,苏曼殊的哀情小说;戏剧改良运动与话剧的诞生。
  
  《中国现当代文学》部分科目大纲
  一、考核要求
  1、了解和认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性质、特点及发展过程。
  2、历史地、科学地分析评价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作家和代表作品及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3、系统了解“五四”文学革命以来的文学运动、文学思潮和文学创作发展演变的基本情况及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主要成就和经验教训。
 
  二、考核评价目标
考核评价目标分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能力层次,要求应考者理解相关的文学史知识,具备对文学现象和作家作品做概括性表述,或进行简单的分析、论证、评述,或运用已学理论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现代部分)
  第一章 晚清中国文学的近代化特征
  第一节晚清以来中国文化思想的发展过程(了解)
  第二节晚清以来的文字革新运动(了解)
第三节晚清的文学革命运动和文学创作的繁荣,晚清文学革命的意义和缺陷(理解)
 
  第二章 新文学第一个十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
  第一节 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了解)
   标志文学革命的开端的两篇文章,文学革命的发展过程,新文学阵营与复古派的斗争过程,新文学阵营的分化,文学革命的意义。
 
  第二节外国文艺思潮的涌入和新文学社团的蜂起(了解)
外国文艺思潮的涌入,文学研究会、创造社、新月社、语丝社、未名社、浅草—沉钟社、湖畔诗社、民众戏剧社、戏剧协社等文学团体。
 
  第四节胡适、周作人与新文学初期理论建设(熟练掌握)
新文学初期的理论建设,胡适、周作人的文论。
 
  第五节文学创作潮流与趋向(理解)
体现科学民主的理性精神,个性化的追求,多样创作方法的尝试。
 
  第三章 鲁迅(一)
  第一节 《呐喊》与《彷徨》——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标志(熟练掌握)
鲁迅前期小说的主要内容:对农民和知识分子精神状态的关注。鲁迅前期小说的艺术特色:现代小说的结构框架;看/被看与“归乡”等多种叙事模式;“白描”等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鲁迅前期小说在文学史上的意义。
 
  第二节《阿Q正传》(掌握)
  阿Q形象及典型意义
  第三节《野草》精神内涵与艺术特色(理解)
  第四节 散文集《朝花夕拾》(理解)
鲁迅的青少年生活,表现鲁迅思想发展历程。
 
  第四章 新文学第一个十年的小说创作
  第一节 从“问题小说”到“人生派”小说,叶绍钧、许地山的创作(理解)
  第二节 乡土小说与王鲁彦、台静农、废名的小说创作(理解)
  第三节 抒情小说与郁达夫的小说创作(理解)
  第四节 通俗小说(一)(了解)
通俗小说的概念,民国旧派通俗小说创作,张恨水与现代通俗小说。
 
  第五章 郭沫若
  第一节 郭沫若的诗歌创作(熟练掌握)
  《女神》的思想内容、艺术成就、文学史意义,赏析郭沫若的诗歌作品。
第二节  郭沫若历史剧的基本观念与创作成就(理解)
 
  第六章 新文学第一个十年的新诗创作
  第一节 “五四”新诗运动与早期白话诗(了解)
  五四新诗运动,早期白话诗创作,胡适与他的《尝试集》。
  第二节 冯至等人的诗歌创作(理解)
  湖畔诗社的诗歌创作,冰心、宗白华的“小诗”创作,杰出的抒情诗人冯至。
  第三节 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的新月诗派(熟练掌握)
  新月派的美学主张与创作特色,闻一多、徐志摩的诗歌创作,赏析闻一多、徐志摩的诗歌作品。
  第四节早期象征诗派与早期无产阶级诗歌(了解)
李金发诗歌的创作得失,蒋光慈为代表的中国早期无产阶级革命诗歌。
 
  第七章 新文学第一个十年的散文创作
  第一节 《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了解)
  杂文的形成及主要代表作家。
  第一节周作人与“语丝”派散文作家(理解)
  “语丝体”的特点,周作人散文的艺术特点。
  第二节朱自清、冰心与文研会作家散文(理解)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冰心《寄小读者》的内容与特色
  第三节创造社和“现代评论” 派散文(了解)
郁达夫、郭沫若、陈西滢等人的散文创作。
 
  第八章 新文学第一个十年的戏剧创作
  第一节 话剧的引入和“文明新戏”的兴衰(了解)
  春柳社、进化团的话剧演出活动,“文明戏”的概念,“文明戏”的兴衰。
  第二节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建设西洋式新剧的战略选择(理解)
  五四文学先驱对中国旧戏的否定,建设西洋式新剧的战略选择。
  第三节 “爱美剧” 与“小剧场运动”的倡导(理解)
  “爱美剧”的概念,提倡“爱美剧”的出发点。
  第四节 田汉与丁西林等人的戏剧创作(理解)
田汉、丁西林的剧作特点
 
  第九章 新文学第二个十年的文艺思潮与运动
  第一节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论争和与“左联”为核心的无产阶级文学思潮(了解)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论争的主要内容,“左联” 的成立,“左联” 成立后的主要活动及影响。
  第二节两大文艺思潮的对立(了解)
  自由主义文艺观的最主要观点与代表人物,两大思潮的对立。
  第三节文学创作的潮流与趋向(理解)
相对五四时期而言,三十年代文学在创作思维、写作题材、文学形式各方面的变化,左翼文学、京派、海派等几个文学潮流并存的局面。
 
  第十章 茅盾
  第一节 从文学理论工作到小说创作(了解)
  第二节 茅盾小说创作概况(了解)
  第三节 茅盾小说艺术成就(理解)
  茅盾小说的艺术成就和历史地位,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茅盾笔下的人物形象
  第四节长篇小说《子夜》(熟练掌握)
创作意图、主题思想、主要人物形象的塑造。
 
  第十一章老舍
  第一节 老舍小说创作概况(了解)
  第二节 老舍小说的艺术成就与历史地位(理解)
  文化批判视野中的“市民世界”,“京味”与幽默;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老舍笔下的人物形象。
  第三节 《骆驼祥子》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熟练掌握)
 
  第十二章巴金
  第一节前后期小说创作(理解)
  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巴金笔下的人物形象。
  第二节 长篇小说《家》的杰出成就(熟练掌握)
  《家》的反封建意义,杰出的艺术手法。
  第三节 巴金小说的艺术成就和历史地位。(理解)
 
  第十三章沈从文
  第一节 沈从文创作概况(了解)
  第二节沈从文小说的选材特点(了解)
  第三节沈从文小说独特的艺术追求(熟练掌握)
能够分析沈从文的主要作品
 
  第十四章新文学第二个十年的小说创作
  第一节 “左联”和左翼小说(了解)
  1蒋光慈、华汉、洪灵菲、戴平万等人的创作。
  2叶紫、柔石、胡也频的创作。
  3丁玲的创作。
  3张天翼、沙汀、吴组缃、艾芜等人的小说创作。
  4“二萧”与东北作家群的创作。
  第二节“京派”和其他独立作家的小说(理解)
  废名、萧乾、芦焚等人的创作,李劼人的创作。
  第三节海派的创作(理解)
  新感觉派的创作。
  第四节 通俗小说(二)(了解)
雅俗互动的文学态势,张恨水等言情写实小说的俗雅融合,武侠想象世界的多方拓展
 
  第十五章新文学第二个十年的诗歌创作
  第一节 殷夫和中国诗歌会诗人群的创作(了解)
  第二节 后期新月派的创作(理解)
  第三节 戴望舒、卞之琳等现代派诗人的创作(较熟练掌握)
第四节 臧克家等人的诗歌创作(理解)
 
  第十六章鲁迅(二)
  第一节 鲁迅杂文的重大意义(理解)
  第二节 鲁迅杂文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熟练掌握)
  第三节 鲁迅后期小说《故事新编》的艺术特色(了解)
 
  第十七章新文学第二个十年的散文创作
  第一节 林语堂与幽默闲适小品(理解)
  第二节 左翼作家的“鲁迅风”杂文和风格多样的散文(理解)
  第三节 “京派”与开明同人的散文(了解)
  第四节 报告文学与游记的丰收(了解)
 
  第十八章曹禺
  第一节 曹禺生平与剧作概观(了解)
  第二节 曹禺戏剧创作的艺术成就(熟练掌握)
  第三节 早期剧作《雷雨》(熟练掌握)
  分析曹禺作品《雷雨》的人物和作品的社会意义。
第四节 《北京人》与《家》(理解)
 
  第十九章新文学第二个十年的话剧创作
  第一节 左翼戏剧运动与创作(了解)
  第二节田汉、洪深的新剧作(理解)
  田汉、洪深剧作的艺术特点。
  第三节 夏衍、李健吾的戏剧创作(熟练掌握)
夏衍剧作的艺术特点。
 
  第二十章 第三个十年的文学思潮与文学运动
  第一节战争制约下不同政治地域的文学活动(了解)
  四十年代文学发展的基本脉络,几种文艺思潮的特征。
  第二节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及新的文艺方针的确立(理解)
  《讲话》的核心内容,党的文艺方针的确立。
  第三节 文学思潮与文艺论争(理解)
关于“民族形式”的讨论,关于文艺与政治、文艺与生活问题的讨论,关于现实主义和“主观”问题的讨论。
 
  第二十一章赵树理
  第一节 赵树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了解)
  第二节赵树理小说的题材与内容(熟练掌握)
  能够赏析赵树理的作品
  第三节 赵树理在中国现代文学民族化、大众化方面的贡献(掌握)
 
  第二十二章第三个十年的小说创作
  第一节暴露与讽喻(理解)
  张天翼的《华威先生》、钱钟书的《围城》、沙汀的“三记”等。
  第二节体验与追忆(理解)
  “七月派”小说与路翎等人的小说创作。
  第三节通俗与先锋(掌握)
  张爱玲、苏青、梅娘、徐訏、无名氏等人的创作。
  第四节 现实与民间(理解)
  孙犁等解放区作家的创作。
  第五节 通俗小说(三)(了解)
雅俗对立的渐趋消解,各种类型通俗小说的“现代化”,解放区的文学通俗化运动
 
  第二十三章艾青
  第一节艾青的历史地位(了解)
  第二节 艾青诗歌的题材选择(理解)
  第三节 艾青诗歌的艺术特色和主体意象(熟练掌握)
 
  第二十四章新文学第三个十年的诗歌创作
  第一节 “七月诗派”的创作(理解)
  第二节 冯至等校园诗人和“九叶诗派”的诗歌创作(理解)
  第三节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诗歌创作(理解)
  群众性的诗歌运动,民歌体叙事诗,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
  第四节国统区讽刺诗的兴盛(了解)
《马凡陀的山歌》等代表作品
 
  第二十五章新文学第三个十年的散文创作
  第一节 报告文学的勃兴(了解)
  第二节 继承鲁迅风格的散文(理解)
  第三节 小品散文的多样风致(理解)
 
  第二十六章 第三个十年的戏剧创作
  第一节 抗战短剧的风行(了解)
  第二节 历史剧的兴盛(理解)
  第三节 讽刺喜剧的蓬勃发展(理解)
  第四节 新秧歌剧与民族新歌剧(理解)
 
  第二十七章 台湾省的现代文学创作
  第一节 台湾省现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轮廓(了解)
  三个时期:草创期、创作期、凋零期。
  第二节 台湾省现代文学的代表作家(了解)
赖和、杨逵、吴浊流等人的文学创作。
 
 
  (当代部分)
  导言
  当代文学的性质、特点(了解)
  当代文学与文学传统(了解)
  第一章 文艺运动和文艺思想
  第一节 第一次文代会和50年代前期的文艺运动(了解)
  第二节 “双百”方针、文艺界的“反右”及“大跃进”时期的文艺运动(了解)
第三节 “文革”时期的文艺路线斗争(了解)
 
  第二章 十七年的诗歌
  第一节 概说(了解)
   十七年诗歌的颂歌倾向,诗歌创作的阶段性特点,老一代诗人的艺术困境及创作努力,七月派和九叶派的失落,《阿诗玛》等民间叙事诗的发掘整理,几种基本的抒情方式。
  第二节 主要诗歌群体的创作(理解)
李季、闻捷及“写实”倾向,郭小川、贺敬之与政治抒情诗,李瑛、公刘等新一代诗人的创作。
 
  第三章 十七年的小说
  第一节 概说(了解)
  十七年小说的题材内容,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农村现实生活题材的小说,工业题材的小说,其他题材的小说,十七年小说的艺术追求与成就,长篇小说创作概况,短篇小说创作概况,十七年小说创作的阶段性特点。
 
  第二节 长篇小说创作(掌握)
  1.杜鹏程、吴强、曲波等的创作
   革命战争题材长篇小说创作的繁荣,孙犁的《风云初记》,杜鹏程的《保卫延安》,吴强的《红日》,曲波的《林海雪原》,《红岩》。
 
  2.柳青、赵树理、周立波的创作
   农村现实题材长篇小说的巨大社会影响与历史认识问题,赵树理的《三里湾》、周立波的《山乡巨变》、浩然的《艳阳天》。
《创业史》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梁生宝、梁三老汉等人物的典型意义。
 
  3.梁斌的《红旗谱》、杨沫的《青春之歌》与欧阳山的《三家巷》。
  《红旗谱》对中国农民革命历史性转变的艺术展现,朱老忠形象的典型意义,梁斌融合东西方小说艺术的尝试及其意义。
  《青春之歌》的思想内容,林道静形象及林道静道路的典型意义,对《青春之歌》中有关小资产阶级倾向等问题的反思。
《三家巷》在人物塑造、表述方式上的特殊意义。
4。《上海的早晨》、《李自成》
 
  第三节 中短篇小说创作(理解)
  1.路翎、峻青、王愿坚、茹志鹃的创作
   十七年革命战争历史题材短篇小说的创作,峻青小说的思想艺术追求,王愿坚小说的思想艺术追求,茹志鹃小说的艺术特色,孙犁的小说思想艺术追求,路翎的《洼地上的战役》和《初雪》。
  2.“山药蛋”派及赵树理的小说创作
  十七年农村生活题材短篇小说的创作,“山药蛋”派的流派特征,赵树理的小说创作。
  3.李准、王汶石等的创作
   王汶石的《风雪之夜》、《新结识的伙伴》等小说,李准的短篇小说《不能走那条路》、《李双双小传》。
  4.王蒙、邓友梅等的小说创作
“双百”方针鼓舞下的短篇小说创作,“干预生活”的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爱情题材小说《在悬崖上》、《红豆》。
 
  第四章 十七年的散文
  第一节 概说(了解)
  十七年散文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十七年的散文作家。
  第二节 主要作家、作品(掌握)
  1.杨朔的散文
  杨朔散文的思想内容,杨朔散文的艺术特点,杨朔散文艺术追求在当代散文发展中的意义。
  2.秦牧与刘白羽
  秦牧散文的艺术特征及文学史意义,刘白羽散文的艺术特征,刘白羽散文美学风貌的当代意义。
  3.吴伯箫
  吴伯箫散文的艺术成就。
4.十七年的报告文学与杂文
 
  第五章 十七年的戏剧文学
  第一节 概说(了解)
  十七年话剧创作演出的繁盛状况与几个重要时期,十七年话剧主要表现的生活内容,重要戏剧家的创作,历史剧、现实剧创作,新歌剧与现代京剧。
  第二节 老舍及其《茶馆》(掌握)
  《茶馆》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
  第六章 “文革”时期的文学创作(了解)
“文革”时期公开文坛的文学作品的概况及特征,“文革”时期的地下文学活动与潜在创作。
 
  第七章 新时期以来的文学思潮
  第一节 思想解放运动与文学的新时期(了解)
  “四五”运动与“文革”的结束,十一届三中全会与思想解放潮流,第四次文代会,文学的新时期概念,阶段性特征。
  第二节 新时期以来文学发展的基本态势(了解)
现实主义传统的恢复,现代主义的兴起、论争及文学的多元化走势,人文精神论争与新世纪展望
 
  第八章 新时期以来的诗歌
  第一节 归来的歌(理解)
  艾青的创作,曾卓、牛汉等七月派诗人的创作,公刘、流沙河、邵燕祥等的创作,雷抒雁等青年诗人的创作。
  第二节 朦胧诗(掌握)
  朦胧诗的形成与论争,朦胧诗创作群体与代表诗人北岛、舒婷、顾城、杨炼等,朦胧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征,朦胧诗在当代诗歌发展中的意义。
  第三节 新生代诗歌潮流(理解)
新生代诗歌的形成与发展,新生代诗歌的主要倾向与审美追求,新生代诗歌的意义。
 
  第九章 新时期以来的小说
  第一节 伤痕文学与反思文学(掌握)
  伤痕文学产生与思想内容,伤痕文学的代表作家作品,刘心武的创作。
  反思文学,反思的内容与深度,反思文学的现实主义精神,反思文学的代表作家作品,王蒙、张贤亮、高晓声等人的创作。
知青文学,知青文学的独特反思。梁晓声、史铁生、叶辛等人的创作等。
 
  第二节 城市改革文学与农村生活小说(掌握)
改革文学,蒋子龙的小说创作,新时期农村生活的巨大变化与同类题材小说,高晓声、路遥、贾平凹的小说创作
 
  第三节 风俗文化小说与寻根文学(理解)
文化小说兴起的社会根源,寻根文学的由来与发展,寻根文学的意义和影响。
 
  第四节 现代主义文学尝试与先锋小说(理解)
新时期文学中的现代主义问题,王蒙的意识流与心理小说,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等“现代派”小说,先锋小说潮流。
 
  第五节 都市生活与新写实小说(理解)
当代都市生活小说的发展。新写实小说的兴起。新写实的代表作家作品。新写实的文学史意义。
 
  第六节 “女性文学”与女作家的创作(理解)
“女性文学”的概念,女作家的小说创作。
 
  第十章 新时期以来的散文
  第一节 新时期散文、报告文学的发展概况(了解)
  第二节 巴金、孙犁、杨绛、张中行等的散文(了解)
  第三节 余秋雨、周涛的散文(了解)
  第四节 报告文学创作(了解)
 
  第十一章新时期以来的戏剧、影视文学
  第一节 戏剧与影视文学走势(了解)
  第二节高行健的剧作,新时期的京华风俗戏(理解)
高行健话剧的艺术探索
 
  参考书目
  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严家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中下),高等教育出版社。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考博咨询QQ 345526507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考研咨询 QQ 345526507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箱: 3455265070@qq.com
    公司名称:昆山创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考研秘籍网 版权所有 © kaoyanmi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