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考研秘籍考研网!    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考博真题下载    考研真题下载    全站文章索引
文章搜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考研秘籍考研网 >> 文章中心 >> 招生简章 >> 正文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200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新闻资讯
普通文章 上海市50家单位网上接受咨询和报名
普通文章 北京大学生“就业之家”研究生专场招聘场面火爆
普通文章 厦大女研究生被杀案终审判决 凶手被判死刑
普通文章 广东八校网上试点考研报名将开始
普通文章 2004年硕士北京招生单位报名点一览
普通文章 洛阳高新区21名硕士研究生被聘为中层领导
普通文章 浙江省硕士研究生报名从下周一开始
普通文章 2004年上海考区网上报名时间安排表
普通文章 广东:研究生入学考试2003年起重大调整
普通文章 2004年全国研招上海考区报名点一览表
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宁夏大学04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大连铁道学院04年硕士接收调剂生源基本原则
普通文章 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04年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温州师范学院(温州大学筹)05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佳木斯大学04年考研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04年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05年硕士调剂需求
普通文章 第二志愿考研调剂程序答疑
普通文章 上海大学04年研究生招收统考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广西大学04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

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国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考研真题、考博真题、答案,部分学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费下载。 下载流程: 考研真题 点击“考研试卷””下载; 考博真题 点击“考博试卷库” 下载 

一、学校概况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是2008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在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和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合并的基础上设立的一所具有工、管、文、理、经、法等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学校现有六个校区(研究生主要在清河小营校区和健翔桥校区),另外学校将征地1000亩规划建设一个现代化、园林式的新校区。 北京机械工业学院是由陕西机械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和北京机械工业管理专科学校1986年合并而成,隶属原国家机械工业部,1998年9月,划转北京市管理;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前身是北京大学第二分校,1985年1月,经国家计委、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先后隶属原电子工业部和信息产业部。2000年2月,划转北京市管理。合并组建前,两所学院都是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北京市管理为主的普通高等学校。 学校从1981年就以陕西机械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名义招收硕士研究生,1994年取得三个学科的硕士学位授予权,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学校目前已有工、管、经、理、法五个学科门类共19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3个工程硕士授权培养领域;全日制在校研究生610余人,其中国家计划生(公费)近50%。全校硕士研究生导师126人,其中许多教授被其它重点高校、科研单位聘请为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联合培养博士生。 学校设有机电工程学院、光电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计算机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信息管理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外国语学院、理学院、研究生部和继续教育学院等教育教学机构。共设有31个本科专业、19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以及机械工程领域、仪器仪表领域和工业工程领域3个工程硕士授权培养领域,还具有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学位授予权 学校现有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3个,信息产业部和机械行业重点实验室3个,财政部与北京市共建的开放实验室3个,北京市重点学科和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10个,信息产业部重点学科2个。近三年我校完成了一大批国家和北京市科技攻关、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等重要课题,荣获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及一大批科研成果。学校在精密测量、机械CAD/CAM、机械结构和模态分析、传感技术、中文信息处理、汉字识别、图像重建和处理、工业控制技术等方面的多项研究成果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 学校学生除完成学习任务外,还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科技活动,并取得优异成绩。近年来,800多名学生在全国及北京市各类学科、科技、文体竞赛中获奖,其中包括第九届、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与计算机应用竞赛(甲组)二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嵌入式系统专题竞赛三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第22届全国部分地区大学生物理竞赛非物理类B组二等奖,Autodesk Inventor杯首都高校第三届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特等奖。 学校与美国、日本、爱尔兰、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高校建立了校际关系,共同协作开展科学研究、互访讲学和联合培养研究生、本科生,互派本科生等交流活动。学校每年聘请一定数量的外籍教师担任教学和科研工作。 新组建的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将面向未来,抓住机遇,锐意进取,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挑战。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热烈欢迎广大考生踊跃报考我校! 二、招生录取条件 (一)全国统考 2009年我校面向全国招收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信号与信息处理、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国民经济学、数量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应用数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等19个专业硕士研究生共约240名。欢迎符合报考要求的各界考生垂询并踊跃报考。 招生对象:应届本科毕业生、本科毕业的人员以及具有与本科生同等学力的人员;国家承认学历的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拿到本科毕业证书后才能以本科毕业生资格报考;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可以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的考生须具备以下条件:①获得国家教育部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两年或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的9月1日);②进修过普通高校相关专业本科主干课程(五门以上,并提供正式成绩单)。同等学力报考者由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负责组织有关人员对其报考资格进行审查后,方准许报考并发放准考证。同等学力的考生初取后,复试时须加试两门本科专业基础课,加试合格后方可录取。 (二)推荐免试 我校接收有推荐权院校的推免生报考我校,具体要求见我校校园网“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关于接收推免生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实施办法”。 三、报名和资格审查 2009年全国继续实行网上报名网址为http://yz.chsi.com.cn/。具体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时间以教育部规定的统一时间为准。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考生须到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北京地区报考我校的考生直接到我校研究生部报名点现场确认;外埠报考我校的考生请到当地设立的报名点现场确认。考生报考前,应登陆“北京市研究生招生信息查询系统“主页http://yjs.bjgz.edu.cn),认真阅读《北京高等学校、科研机构2009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查阅“2009硕士研究生专业目录”,了解报考信息。 四、入学考试及复试 我校将在考前组织专业任课教师进行专业课答疑,并备有近两年专业课考试试题。具体事宜请与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联系。 五、几点说明 1.   2009年我校招生规模拟定为240人,待教育部2009年招生计划下达后,若有调整,我们将及时更新。 2.   对于同等学力考生,初试成绩达到复试分数线后必须加试两门报考专业的本科主干课程,具体考试科目及考试时间由所在学科组指定。 3.   如本简章与教育部2009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规定冲突,将按照教育部文件要求执行。 其他与报考有关的问题,请与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联系。       学院、专业介绍 机电工程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具有长期办学历史和优良传统,多年来学科专业建设持续发展,形成规模,具有特色。现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是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下设有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其中机械电子工程学科是北京市重点学科;还具有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学院具有职称、年龄、学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师人数72人,正教授占教师比例26.4%,副高职以上教师占教师比例39%;博士学位教师占教师比例40%,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教师比例90.3%。有硕士生导师25名,兼职博士生导师4名。 学院的学科建设与科研水平不断提升,在光机电系统测控及智能仪器、先进制造技术、机电系统装备与工业机器人等领域形成了稳定的科研发展方向,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为北京市的科技与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学科研究基地机电系统测控实验室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机床数控技术实验室是中国机械工业协会的行业重点实验室。近五年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课题5项、北京市科委项目1项、北京市教委课题23项,各类横向课题70余项。近五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在各类重要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5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与教材40余部。 机械电子工程学科 本学科设有三个研究方向: 机电系统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机电系统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与趋势预测技术、测控系统的集成及远程网络监控技术、智能监测仪器与虚拟仪器技术。 光机电一体化测控技术与系统:提出面向现代仪器制造的柔性研发系统理念,创建开放式柔性研发平台,完成对仪器系统的快速集成、实验研究和性能测试,提高仪器制造企业适应市场的快速动态响应能力。研制光电分析仪器装备、产品和成套工程应用软件。 机器人技术:涉及机械电子学、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嵌入式控制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技术等,在水下机器人技术的研究方面积累了研究基础和经验。 本学科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作为第一完成单位于200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 本学科设有三个研究方向: 数控技术与装备:机床设计技术与智能控制研究,机床创新设计开发、机床性能分析计算、特种设备研发、高速加工技术、机床智能控制研究。 制造信息化技术:CAD/CAM/CAE集成技术,包括计算机制造系统的信息建模技术、计算机制造系统单元技术及集成策略,现代制造系统的研究。 计算机辅助制造:制造单元及生产线的计算机仿真、生产线系统的静、动态性能预测、系统布局、配置及调度控制策略、生产线规划设计研究 本学科承担了北京市科委的重大科技专项,在机床设计技术研发方面取得显著成果。 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 本学科设有三个研究方向: 机械现代设计方法学:现代设计技术与方法研究、产品数字化动态设计、虚拟设计与仿真技术、产品设计优化及可靠性分析、产品创新设计。 机械传动学:现代传动技术与理论的研究、新型机械传动设计制造技术,包括非圆齿轮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产业化研究、非圆传动节能抽油机、新型限滑差速器等。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及应用:机电系统设计与性能分析的研究,在机器人工程应用技术、液下机器人和管道机器人技术研发方面取得进展;机械系统动力学与控制研究,包括多体系统动力学与控制、机器人运动规划与控制、航空器姿态动力学与控制、复杂缆索非线性动力学与控制等。 该学科目前完成和承担进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多项课题。   车辆工程学科 本学科设有三个研究方向: 车辆系统动力学:车辆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建模,整车系统动力学可视化仿真分析、车辆系统性能分析及系统关键元件的分析研究;以现代电子技术、测试技术、虚拟样机技术为手段,研究车辆及各种集成系统的控制技术、车辆综合性能的测试与虚拟试验技术。 智能车辆:机器视觉的车辆道路环境感知技术和车辆控制技术,特种车辆无人驾驶技术,辅助驾驶系统;线控制动、线控转向技术。 现代汽车设计方法与制造技术:逆向工程理论及技术,与快速成型技术相结合的汽车零部件及车身覆盖件CAD/CAM/CAE一体化技术、壳体类零件的液压成型技术。        光电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光电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下设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信息工程、光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4个系,以及精密测试技术与仪器研究所和信息微系统研究所。与机电工程学院共建的机电系统测控实验室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学院具有一级学科“仪器科学与技术”以及“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精密仪器及机械”、“信号与信息处理”等二级学科的硕士学位授予权,其中“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信号与信息处理”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 学院有一支业务素质高、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高级职称占师资队伍比例为67.35%,硕士及以上学位的占教师比例的87.8%。近年来,学院参与或独立获得了国家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北京市教学成果奖等多项奖励及研究成果,获批北京市人才强教学术创新团队一个。承接国家级项目5项,省部级和北京市基金项目20余项,以及横向项目7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到款额100余万元,发表论文数百篇。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学科 本学科设有三个研究方向:精密测量技术、视觉与光电检测技术、电子测量技术 精密测量技术研究方向主要研究精密测量技术及理论、精密测试系统精度理论与评定,并进行相关测量仪器的研究视觉与光电检测技术研究方向主要研究综合利用各种光电传感器,通过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摄影测量等多学科交叉技术,实现对产品轮廓、三维面形、或其他物理量的高精度测量电子测量技术研究方向主要进行电参量和时间频率量的测量技术研究和测量系统的设计、电子设备的电气安全性能测试方法和测试技术的研究 本学科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纳米级激光偏振干涉测量误差分析”、“阵列透镜全息术研究”、“基于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的大尺寸三维测量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北京市自然基金项目“双波长全息干涉术”、“大型曲面三维摄影测量方法和技术研究”;国家八五攻关项目“大轴同轴度测量”、机械部科技发展基金项目“大型机械零部件同轴度测量技术研究”;科技部专项项目“仪器仪表安全性能测试系统研制”;北京市教委项目“异型材断面尺寸视觉检测技术研究”。研制的石英晶体频率微调机和石英晶片自动频率分选机在国内生产企业得到广泛应用。 精密仪器及机械学科 本学科设有两个研究方向:精密测试系统与仪器研究机电一体化测控系统 精密测试系统与仪器研究主要研究精密测量技术及理论、精密测试系统设计、精密测试系统精度理论与评定、超声检测技术与系统设计、生物医学检测技术与仪器机电一体化测控系统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光机电一体化测控系统集成、光机电一体化测量仪器设计、生物和医疗仪器设计 本学科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螺旋曲面统一测量理论的研究”;合作完成铁道部重大装备预研项目“大型高速钢轨探伤车研制”;铁道部科技开发子项目“多参数行车状况自动检测系统研制”;北京市教委项目“多层复合材料超声检测技术研究”;合作完成国防科工委军工计量“十五”计划重点项目“大型球径球度高准确度测量技术研究”;合作完成国防科工委项目“大直径多滚压轮高精度测量系统研究”;机械部科技发展基金项目“非牛顿流体流变学特性测量系统研究”。 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 本学科设有四个研究方向:信号检测与处理基于网络的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信号处理、图像识别与处理 信号检测与处理研究方向主要以系统工程、信息科学和信号检测与处理理论为指导,综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重点研究导航制导、通信以及语音信号处理领域涉及的一些信号检测与处理技术基于网络的信号与信息处理研究方向主要融合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两个学科领域,将网络信息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相结合,研究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的特点、方法和应用通信信号处理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无线通信、光通信以及复杂高速互连系统中的信号处理技术,包括信源编码与译码、信道编码与译码、信号传输的抗干扰设计、基于微机械的通信技术、软件无线电技术等;图像识别与处理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数字图像及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图像的理解与表示方法、数字产品保护和认证方法等。 本学科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体硅工艺的微机械可调微波滤波器”、“语速自适应参数模型及其在语音识别中的应用”、“基于听觉时间机理的语音识别新参数的研究”;北京市教委项目“嵌入式IPv6网络多媒体通信技术研究”、“用于DVB、DAB发射机的数字式非线性校正器研究”、“语速自适应语音识别新参数的研究”等;一项科研成果“无驱动结构的硅微机械陀螺”通过了中国电子学会鉴定;设计完成了识别率较高的说话人识别和数字连接词识别系统、基于Davinci处理器(DSP+ARM)的网络可视电话系统、基于Xscale处理器的移动IPv6视频会议终端等。在国内首次开展了对微机械滤波器及可调信号处理网络的研究,并取得自主知识产权,提出了基于真空微电子技术的、可片上集成的THz信号传输网络。                                               自动化学院 自动化学院现有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科学与技术3个本科专业;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等3个二级学科的硕士学位授予权。其中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两个学科为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 各学科的研究方向紧密结合国家科技发展规划、工程实际需要与本学科的特长,在国家与国防的重点研究项目中,在车辆、舰船、飞行器的定向、定位及其姿态控制领域的关键技术与理论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 近5年来我院各学科共承担各类任务60余项,其中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省部级重点项目3项,北京市创新拔尖人才项目3项,军事预研项目及型号配套任务15项,北京市教委项目20余项,北京市委优秀人才专项基金资助项目6项。科研经费达2000万元以上。2007年科研经费600余万元。多项研究成果的水平已进入国际先进行列。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6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二项。研究成果已在航天、兵器、舰船、机器人、交通和工业自动控制等领域广泛应用,其中有12项成果用于军工型号任务,有7项成果被有关单位采用,累计合同金额达2.3亿元以上。出版专著4部、教材4部。发表论文300多篇,其中有100多篇被SCI、EI及ISTP收录。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1997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被批准为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本学科现有硕士生导师 12人,其中教授有7人(其中1人为重点大学兼职博士导师),北京市创新拔尖人才1人,副教授5人。另外,一些副教授和具有博士学位的年轻教师也参加了学科相关工作。 本学科设有四个研究方向:非线性系统控制与鲁棒控制;智能控制理论及应用;运动控制系统;计算机测控系统及现场总线技术。 在非线性系统控制的研究方面,以电弧炉这样一个具有非线性、随机性、三相耦和的典型工程对象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控制方法。在鲁棒容错控制方面,提出了一些有新意的研究方法,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发表了多篇论文。在计算机测控系统与现场总线技术方面,跟踪国际工业自动化仪表的发展,在高低压电器开关的监测系统和嵌入式系统方面, 承接多项课题,取得多项应用成果。在计算机测控系统与现场总线技术方面,跟踪国际工业自动化仪表的发展,在高低压电器开关的监测系统和嵌入式系统方面, 承接多项课题,取得多项应用成果。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学科 本学科现有三个研究方向:智能检测技术;自动化装置;多传感器信息融合。 智能检测技术研究方向主要以统计估计理论、控制理论、人工智能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为基础,进行智能传感器及智能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特色在于以压电效应为基础,研究机敏材料及其换能器,进行压电式传感器及其阵列的研究、应用与开发,以及智能故障诊断与容错技术的应用和可靠性设计与评估自动化装置研究方向主要以数字化技术和惯导技术为基础,特色在于数字化微惯导系统和组合导航技术在运动体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致力于基于嵌入式计算机的测控系统设计,导航、制导、测控、仿真等系统的信息传输与处理,以及模糊变结构执行器在空间运动体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研究方向主要以信息融合算法与组合导航设计理论为基础,特色在于多传感器组合系统中的信息模糊推理系统,基于卡尔曼滤波的信息融合、故障检测、人工智能算法,包括SINS/GPS导航设备、微型IMU的信息处理系统和基于磁敏感原理的组合导航设备的研究与应用。 近5年来,本学科共承担科研任务40余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军事预研项目及型号配套任务15项,北京市教委项目15项,北京市委优秀人才专项基金资助项目6项。科研经费达1793万元。在研科研经费937万元。多项研究成果的水平已进入国际先进行列。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6项,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排名第三),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二项。研究成果已在航天、兵器、舰船、机器人、交通和工业自动控制等领域广泛应用,其中有12项成果用于军工型号任务,有5项成果被有关单位采用,累计合同金额达2.3亿元以上。出版专著3部、教材5部。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有40多篇被SCI、EI及ISTP收录。 目前本学科在智能检测技术、多传感器融合技术、数字化测试技术、智能仪表、控制技术、嵌入式计算机技术及可靠性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与成果转化和应用,在国内同类学科中处于先进水平。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学科 本学科现有两个研究方向:智能控制与智能系统;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视觉。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是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是在控制理论、人工智能、计算机技术、信号处理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以信息处理与模式识别的理论技术为核心,以数学方法与计算机为主要工具,探索对各种媒体信息进行处理、分类、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构造具有智能特性的系统。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结合、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控制科学与工程的重要学科分支。学科目前拥有类人型机器人和Mirosot轮式机器人实验平台,图象采集与处理实验系统和多种相关的仿真软件,实验条件可以满足研究生培养的基本要求。本学科已经在智能控制和机器人动力学与控制理论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较高水平的成果;完成国家自然基金等研究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SCI、EI检索50余篇。并且在图形图像处理的理论与应用方面达到很高的水平。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学院于现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四个本科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授予权。学院现拥有硕士导师20人。计算机应用技术为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 计算机学院现有教职工71人,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11人、副高级职称18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11人,硕士学位的26人。本院有多名教师评为 北京市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北京市高校青年学科带头人、北京市优秀教师等,形成了优良的师资队伍。 学院近年来投入大量经费进行实验室建设。目前实验室的设备达到国内高校的较好水平。计算机学院实验教学中心下设微机与接口技术实室、计算机原理实验室、EDA/单片机实验室、计算机软件技术实验室、嵌入式系统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安全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工程实验室,集群机实验室、计算机应用实验室。科研机构有软件工程研究与开发中心、计算机开放系统实验室、虚拟现实与系统仿真研究室和智能信息处理实验室。近年获得超过千万元专项资助,在计算机学院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计算机学院建立起学科带头人、研究方向带头人、青年学术骨干和硕士生为梯队的学科队伍,引进了高级人才,挖掘学科潜力,充分发挥多学科交叉和跨领域应用的综合优势,以及与产业界紧密结合的优势,2003年以来在已有学科点的基础上,建设起有特色的、前沿领域的学科研究方向,围绕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置标语言和多媒体应用技术、软件工程技术、虚拟现实与仿真技术、信号处理与嵌入式系统、网络与信息安全等方面,深入开展研究,逐渐形成了专业特色和优势。培养了一批硕士和本科毕业生,取得一批科研成果并部分实现科研成果的产业转化。 近五年中科研项目总经费287万,其中国家科学自然基金(含子项)8项,863课题(含子项)1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3项,软件著作权7项,国家发明专利4项,发表论文248篇,其中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99篇,学术会议发表论文49篇,三大检索论文34篇,出版专著2部。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国内合作,与爱尔兰都柏林格林菲斯大学、澳大利亚邦德大学等签署了合作办学和合作培养研究生的协议。与国内数十家研究机构和著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共建单位——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中文信息处理研究中心成立于1983年,是校级专职科研机构,经原电子工业部批准、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资助建立。TRS软件开放实验室成立于2002年,是中央和地方共建的实验室,面积300平方米,拥有先进的科研环境和条件,是中文中心教师和研究生的科研基地。 中文信息处理研究中心2007年被批准为北京市教委人才创新团队。近年来,中文中心承担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防科技预研项目等30多项,每年科研经费达数百万元。 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中文全文检索技术研究,在国家和学校的支持下,经过20多年的积累,中文中心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在中文信息处理、信息检索、内容管理、文本挖掘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居于国内领先水平,得到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一致认可。其技术成功产品化,在国内企业搜索、Web内容管理等领域市场占有率多年处于第一名。TRS信息检索软件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十大创新软件等荣誉。TRS文本挖掘软件获国家重点新产品称号。TRS系列软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搜索引擎等多项国家级信息化工程中得到应用。 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 计算机应用学科为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本学科设有四个研究方向:智能信息处理、信息检索与Web应用、多媒体与置标语言技术、软件工程技术与应用。 智能信息处理研究方向主要研究中文信息处理技术、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智能机器人、机器学习理论、信息抽取与信息过滤、智能物流等。目前在中文信息处理技术、智能机器人、智能物流技术等研究和应用方面处于国内领先位置;信息检索与Web应用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海量数据信息检索、信息挖掘技术以及Internet应用技术。目前已经在信息检索、自动分类、信息过滤、互联网应用等方面居于国内领先水平,其智能中文全文检索技术得到学术界、产业界和用户的一致公认,被誉为自主核心技术的品牌软件,我们推出了达到实用化水平的中文知识管理软件包,居于国内外领先水平,并得到实际运用;多媒体与置标语言技术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多媒体信息的表示模型,通过结构化表示多媒体信息并对之进行有效检索,多视点视频为重点的流媒体技术,虚拟现实与虚拟场景以及现代置标语言的语法、语义和结构;以置标语言为基础的信息共享技术、文档标注及转换技术;国际化/本地化技术和信息标准化技术;格式与内容分离的信息描述方式与“所见即所得”文档处理模式的结合;按需出版和跨媒体出版技术,包括数字媒体,数字版权、内容管理、图形图像处理等方面;办公文档的结构模型和格式描述、格式转换技术;办公软件基础标准体系;置标语言技术及其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方面的应用;软件工程技术与应用研究方向旨在现代软件工程思想和技术体系的框架下,重点研究程序建模语言与模型驱动程序设计理论与方法、基于程序模型的重构理论与方法,及其支撑工具与环境。软件工程技术与应用主要研究在现代软件工程思想和技术体系的框架下,重点研究程序建模语言与模型驱动程序设计理论与方法、基于程序模型的重构理论与方法,及其支撑工具与环境。                           经济管理学院简介 经济管理学院拥有经济学和管理学两大学科门类,设有经济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6个本科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技术经济及管理、企业管理、国民经济学、数量经济学等5个硕士授权学科,以及1个工业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授予权 基于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了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包括会计实验室、财务与投资实验室、企业管理实验室、营销管理实验室、经济与贸易实验室、实验经济学实验室和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还包括藏书丰富的专业资料室和8个专业实习基地。 经济管理学院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现有专职教师98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36人,占教师比例49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2人,占教师比例21%;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85人,占教师比例87%。教师中拥有跨世纪学科带头人、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政府津贴专家、北京市政府顾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带头人、北京市创新拔尖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以及中国注册会计师,国家注册审核员、国家高级职业指导师等,他们分别在数量经济、科技管理、证券投资、质量管理、资产评估、人力资源、企业成长与并购、财务会计教学与科研领域颇有建树,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学院利用北京市专家人才优势,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中国科学院等著名科研机构,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著名高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与政府职能部门,以及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聘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等著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 学院拥有稳定的北京市市级学科科研平台;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北京知识管理研究基地、北京市人才强校计划学术创新团队——知识管理研究创新团队、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和企业管理。在平台基础上,建立了两个校级研究机构——知识管理研究所和企业成长研究中心;还建立了实验经济学研究中心、科技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知识工程研究所、职业与信息工程研究所等8个研究机构。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和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与爱尔兰都柏林格林菲斯大学签署了2+2模式的合作办学协议,与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合作签署了举办了国际商务硕士课程班(本硕连读)的协议;与英国桑德兰大学、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和巴尔蒂摩大学进行知识管理研究学术交流,举办了全国重要的学术会议,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 学院取得了丰富的学术成果。近五年来,科研经费达1000多万元,完成了10多项国家级项目和28项省部级项目,荣获1项中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项北京市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发表国家核心期刊论文300余篇。获得软件著作权30余项。 国民经济学学科 本学科设有三个研究方向:金融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产业经济与政策。 金融理论与政策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内容有金融理论、金融政策、投资决策、信息产业金融政策、科技金融政策;国际贸易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国际贸易理论、现代服务贸易、信息产业贸易、制造业贸易;产业经济与政策研究方向主要研究产业经济理论、产业政策、信息产业政策、现代制造业政策。 该学科师资队伍雄厚,产业经济研究特色明显。近3年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出版专著6本,在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产生了积极的学术影响。 数量经济学学科 本学科设有三个研究方向:宏观经济理论与模型、微观经济理论与模型、经济模型技术及应用。 宏观经济理论与模型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宏观经济理论、经济计量模型、投入产出模型、实验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微观经济理论与模型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微观经济理论、微观定量分析与决策、微观计量模型;经济模型技术及应用研究方向研究经济模型技术比较、研究与应用。 该学科师资队伍雄厚,实验经济学研究特色明显。近3年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出版专著5本,在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获得省部级奖1项,产生了积极的学术影响。培养的学生主要在政府、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与企业从事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产业经济分析与预测、企业经济分析与预测,以及证券与投资分析与预测等方面的研究与管理工作。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 本学科设有三个研究方向:科技管理与知识管理、系统工程、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 科技管理与知识管理研究方向主要研究科技管理理论与应用、知识管理理论与应用、知识工程与知识挖掘;系统工程研究方向主要研究项目管理、优化理论与方法、决策理论与方法;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研究方向主要研究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信息管理理论与应用。 该学科师资队伍雄厚,知识管理研究特色明显。近3年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出版专著8本,在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获得省部级奖1项,产生了积极的学术影响。培养的学生主要在政府、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与企业从事科技管理、知识管理、系统工程、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与管理工作。 企业管理学科 本学科设有三个研究方向:生产运作与管理、财务与会计、营销管理。 生产运作与管理研究方向主要研究生产运作管理与优化、现代质量管理与应用;财务与会计研究方向主要研究会计理论与实践、财务分析与决策;营销管理研究方向主要研究现代营销管理理论、方法与应用。 该学科师资队伍雄厚,生产运作与质量管理研究特色明显。近3年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出版专著4本,在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获得省部级奖1项,产生了积极的学术影响。培养的学生主要在政府、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与企业从事企业生产与运作、质量管理、营销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与管理工作。 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 本学科设有三个研究方向:科技管理与科技政策、技术经济理论与方法、技术创新管理与决策。 科技管理与科技政策研究方向研究科技管理理论、方法与政策、科技评价;技术经济理论与方法研究方向研究技术经济理论、分析与方法;技术创新管理与决策研究方向研究技术创新管理理论、方法与应用。 该学科师资队伍雄厚,科技管理与政策研究特色明显。近3年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出版专著3本,在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获得省部级奖1项,产生了积极的学术影响。培养的学生主要在政府、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与企业从事科技管理、科技政策、技术创新与管理、技术经济评价等方面的研究与管理工作。 信息管理学院

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Hart Will教授应邀来我校作学术报告前,与信息管理学院李忱院长、蒋文保副院长亲切交谈。
信息管理学院现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电子商务、审计学(计算机审计方向)和管理科学5个本科专业,已经形成交叉渗透、协同发展的专业建设格局和专业群落;学院拥有信息系统与信息安全教学实验中心,该中心目前设有信息系统实验室和信息安全实验室,2个专业实验室支撑我院的系统开发与应用、信息安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企业信息化(ERP)和计算机审计5个专业实验教学平台。

信息管理学院现有教职工60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4人,占42.9%;博士后3人、博士18人、硕士17人,占77.6%;50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46人,占93.9%的比例。 近年来,信息管理学院加大了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同时推动了学院的专业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近三年来,我院科研工获得了快速发展,学院不断举办学术讲座和学术交流活动,科研经费总量保持良好的逐年增长势头,科研成果和学术水平在不断地迅速提高。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 信息管理学院目前拥有跨学院共建的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研究方向主要为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 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研究方向主要开展智能决策系统、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安全等方向的研究生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 近三年来,我院教师主持或参加在研的国家级项目16项,省部级项目22项,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和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达200多篇,其中有60多篇被SCI、EI和ISTP检索。                               人文社科学院简介 人文社科学院设有行政管理、传播学两个本科专业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硕士点。人文社科学院设有公共管理系、信息传播系、哲学史学部、政治经济学与法学部4个教学系部,下设行政管理教研室、网络传播教研室、中文教研室、史学教研室、法学教研室、哲学教研室、政治经济学教研室7个教研室。目前共有专职教师59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22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全体教师的46%;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7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38人,共占全体教师的76%。人文社科学院在教学上突出实践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除原有“办公自动化演示室”等实验条件外,2007年投资400余万元新建了传播学实验室。人文社科学院拥有固定的校外实践实习基地。近三年人文学院教师共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科研课题27项,发表学术论文179篇,出版著作、教材8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 本学科设有三个研究方向: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代化研究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研究。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研究方向主要以政治文化的基本理论为基础,从政治文化与政治行为的关系,尤其是隐性政治行为和显性政治行为的关系入手把握我国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切入点,探索国人认知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规律,并以此为依托探讨提高思想教育效果的技巧和方法;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代化研究主要研究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方面面入手,探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规律,包括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宏观规律和微观规律,为中国现代化航船前行提供修正航向的坐标和数据;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研究主要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探讨中国文化发展的规律,探讨中国文化与政治、经济、科技等的互动关系,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借鉴意义,尤其是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在建设先进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成果:近几年来,本学科在《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科学社会主义》、《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科学管理研究》、《中国科技论坛》《理论前沿》、《求索》等刊物发表了相关学术研究论文230多篇和编写出版了《理想信念60题》、《国民素质论》、《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中国现代化建设理论与实践》、《国民素质论》、《中国文化名著导读》等学术专著和教材;承担各级各类课题20多项。                 理学院 理学院现有信息与计算科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统计学三个本科专业,具有应用数学和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两个二级学科的硕士学位授予权。学院设有数学系,统计学系,电子信息科学系、大学物理教学部、传感器技术研究中心和应用数学研究中心,培养信息与计算科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和统计学方面的专门人才。 现有5个实验室,即传感器技术实验室、电技专业实验室、信计与统计专业实验室、科学计算与研究生教育实验室和大学物理实验室,其中传感器技术实验室为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现有专任教师和科研人员88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5人、副高级职称27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教学和科研人员总数的48%,教师中25人具有博士学位,41人具有硕士学位,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教学和科研人员总数的75%,中青年教师占专任教师的70%。现有硕士生导师10人,博士生导师2人;归国留学人员7人。学院入选北京市属高校学术创新团队1个,入选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一个,入选北京市名师一人,入选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7人,入选北京市优秀人才2人。 先后承担了国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考博咨询QQ 345526507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考研咨询 QQ 345526507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箱: 3455265070@qq.com
    公司名称:昆山创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考研秘籍网 版权所有 © kaoyanmi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