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考研秘籍考研网!    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考博真题下载    考研真题下载    全站文章索引
文章搜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考研秘籍考研网 >> 文章中心 >> 新闻资讯 >> 正文  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将并入清华大学 变革由此展开

新闻资讯
普通文章 上海市50家单位网上接受咨询和报名
普通文章 北京大学生“就业之家”研究生专场招聘场面火爆
普通文章 厦大女研究生被杀案终审判决 凶手被判死刑
普通文章 广东八校网上试点考研报名将开始
普通文章 2004年硕士北京招生单位报名点一览
普通文章 洛阳高新区21名硕士研究生被聘为中层领导
普通文章 浙江省硕士研究生报名从下周一开始
普通文章 2004年上海考区网上报名时间安排表
普通文章 广东:研究生入学考试2003年起重大调整
普通文章 2004年全国研招上海考区报名点一览表
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宁夏大学04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大连铁道学院04年硕士接收调剂生源基本原则
普通文章 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04年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温州师范学院(温州大学筹)05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佳木斯大学04年考研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04年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05年硕士调剂需求
普通文章 第二志愿考研调剂程序答疑
普通文章 上海大学04年研究生招收统考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广西大学04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

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国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考研真题、考博真题、答案,部分学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费下载。 下载流程: 考研真题 点击“考研试卷””下载; 考博真题 点击“考博试卷库” 下载 

在金融界享有“黄埔军校”美誉的“五道口”(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学府,要并入清华大学的风声在清华大学校庆期间再次引起金融界关注,或许这已成定局,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在金融界享有“黄埔军校”美誉的“五道口”(即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学府,正在面临即将并入清华大学的十字路口抉择。

虽然“‘五道口’在清华大学校庆当天宣布并入”这一传闻落空,但据新金融记者调查,二者联姻已成定局,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早在4月17日,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就在微博上透露,称“清华即将迎来百年校庆,央行可谓送了一份大礼,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将并入清华”。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1983届校友,现任瑞银投资银行中国区副总经理的张化桥,26日则向新金融记者证实了这一传闻。“原证监会主席刘鸿儒跟新老同学通过气,(并入清华)这可不再是传闻。这是很快发生的事。”

与此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国家外管局原局长吴晓灵,在4月26日给“五道口”学生讲课时,再次确认了并入传闻。“跟清华合并的细节还没有谈妥,时期尚不确定。”

这所刚刚过完30岁生日的学府,内部正孕育着变革。

困惑

合并之后,教师队伍配置势必会发生变化。会不会换老师,课程进度能否对接,这是学生们焦虑的问题;而对教师来说,能不能继续任教,事关饭碗以及职业生涯。

从五道口地铁站出口,向西行几十米,便能看到一栋7层的教学楼静静地直立在道路一旁。上面标注的“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表明了它的身份,而在金融行业和学界内,因其地理因素,则被冠以“五道口”之名。这里北边与清华大学毗邻,西边与北京大学接壤。 “北沐清华情,西承燕园风”,借着便利的地理条件,研究生部在教学、科研方面与北大、清华等高校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2010年,抱着对“五道口”的向往,李荣清考入了这所学校,在这里度过了近一年的研究生生活。身为金融经济学方向学生的她,正坐在208教室里,聆听着吴晓灵老师的《中国金融制度分析》的授课。

此时是4月26日晚上6点30分。

作为“五道口”81届校友、原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管局原局长吴晓灵,这天到来后并没有急于讲课,而是向来自金融经济学方向以及货币经济学方向共71名同学们,讲述了一些与教材无关的内容。

这些“题外话”,正是71名同学眼下最为关注的内容。“五道口”的命运走向,可能直接关系着他们的前途。

“跟清华合并的细节还没有谈妥,时期尚不确定。”她向同学们解释道。

此前校园里面一直流传着“清华校庆的时候会正式宣布,‘五道口’与清华合并,组成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的传闻。

“作为学生的你们,要理解央行的决定。合并是为了结合清华的资源与‘五道口’在业界的地位,促进双方更好地发展。”吴晓灵讲道。

记忆中,这是李荣清第二次听到老师谈“五道口”并入清华的话题。此前的一次,是在去年,一位本部的老师在讲课的时候,“漏”了点口风,谈起合并的事情。“老师当时的语气明显带着失落感。”李荣清记得很清楚。

去年12月份,自称“五道口”深圳校友会的人士在网上发帖称:“五道口”已经并入清华,从此,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不存在了,“五道口”在读的学生将会成为清华学子。

这条网帖在校园里迅速传开,同学们纷纷猜测议论。这让李荣清感到无所适从。第一时间内,她向家人、朋友告知了这一消息。

“当时一名高中同学听到清华之名后,就立马拍手叫好,他根本不懂金融学界。”她为自己的“五道口”金融血统感到自豪。

然而,导师们的三缄其口、学校行政部门的沉默,让她无法确切看清学校未来的走势。

“大部分消息都是听师兄师姐说的,他们与老师接触的多,能够多多少少获得一些消息。”李荣清对新金融记者说道。

从去年12月至今,合并便成为她们宿舍夜里讨论频率最高的话题之一。“合并之后,清华会以怎样的态度对待我们,会以一个院的规格对待我们,还是会以一个专业,毕竟我们这一届只有71人。”

内心深处,即便李荣清有些抵触去想象未来的人生走向,然而合并的传言,还是让她不得不开始设想自己的职业规划。同学们私下里都在讨论着关乎切身利益的就业问题。假若合并,新组成的“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在北京金融圈是否具有一定的竞争力,毕业后工作会不会好找的问题。

她则在考虑着要不要推翻之前的打算——从“五道口”毕业后,考公务员,进银行工作。“五道口”并入清华,这让她的就业选择增加了不确定性。

“我们的老师大部分都是外聘的,本部专职的老师很少,这是我们学校办校的传统。”李荣清说道。

据介绍,“五道口”有着自己独特的师资力量。近水楼台的优势,使得来自于央行的司局长和各专业银行行长向学生传授实务操作;教授外聘制的开放特色,大量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来校任教,使得学生能够博采众家之长。合并之后,教师队伍配置势必会发生变化。对此,新金融记者曾以学生的身份询问教授《公司理财》课程的“五道口”本部老师张伟,他同样存在着这样的担忧,表示不确定自己还能否继续执教下去。

李荣清并不希望学校被并入清华,虽然她多少也感觉到,相比其他高校的竞争,“五道口”近几年略显乏力。

她已经习惯了“五道口”的一花一木,已经习惯了走出宿舍,便是课堂的学习生活。她的足迹已经遍布这座小小的校园。教学楼通往宿舍的一条窄窄的长廊旁边,那四五个简单的健身设施,静静地陪伴着她往返的身影。

长廊中,校友们捐赠的甘培根(原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主任)的半身像,在注视着整个校园。这个仅仅只有一栋教学楼、一栋宿舍公寓的“五道口”,却已经融入了她的人际、她的成长、她的情感。“我们的校园不大,圈子也很小,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所以同学们之间的联系都很紧密。”

跟大多数高校学生一样,她也会对学校的师资、就业前景产生怀疑甚至抱怨,但“五道口”或将消失的传言,让她有些心酸。她不由自主地产生了身为“道口人”的归属感。“学校并入清华,应该是不久就会发生的事情了。或许能够获得清华配套的学科资源,从而使自己的知识更全面。”李荣清尽量使自己积极地向前看。

辉煌

在“五道口”老三届的研究生中,大部分从田间、地头、马路和车间里出来,而直接从学校考进来的占少数。

1981年9月,隶属与中国人民银行管辖的高等学府——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在北京海淀区五道口东升公社尚未启用的一个小院内宣布成立,当时仅有几栋简陋的小楼。短短的30年时间,“五道口”之名便在整个金融界如雷贯耳,有金融界的“黄埔军校”之美誉。

“在那个特殊时期的特殊经济环境下,‘五道口’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至于今后的路该怎么走,还是留点时间去选择吧。”“五道口”1985届校友王焕斌对新金融记者说。

王焕斌话中“特殊时期”,是指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正在面临经济体制改革的难题,需要重建现代银行体系和货币经济。不过,财经作家柳红在《道口有道》的文章中提到:从1949年到1970年代末,我国彻底断绝了现代货币银行业,既没有中央银行也没有商业银行。

于是在当时的金融改革领域,人才奇缺。国家面临着两难选择,是改造现有银行人的知识结构和思想,还是先通过高校教育改革继而完成金融人才培养?

经验证明,这两条路都行不通。前者较之培育新人要付出更大的时间和教育成本,而后者将遇到更大的改革阻力,远水解不了近渴。

当时时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的刘鸿儒提出一条新路,自己办学。于是,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应运而生,挂在由刘鸿儒分管的金融研究所下。

以“非常思路、非常速度、办非常学校”为办学思路的“五道口”,要培养出适合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应用型人才,“这就是它成立的历史使命。”校友王焕斌说。

1982年的3月和9月,刚刚成立的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在偏居京城一隅的北京“五道口”,先后迎来18名和22名学生,在“五道口”历史上,他们分别按年份,被称为81级和82级,但事实上同在一年入校,几乎分辨不出谁和谁不是同班同学。次年,又一批22名学生入校。这一共62名学生,成为“五道口”的“老三届”。

这62名学生在毕业后大多进入正处在大变革前夕的中国金融界,在以后的十多年里,他们这一群不安分的青年,在按部就班的中国金融领域搅起了一波波创新实践浪潮。他们发起或参与创办了中国第一家证券公司、中国第一家法人股份制银行、中国第一家上市银行、中国第一只基金、中国民间最大信用社、中国第一家柜员制银行……深圳、海南、北海、香港,哪里最火热,哪里就一定有他们最活跃的身影。今天中国的金融产业的格局与版图,留下了他们的诸多拓展的印记。

考“五道口”之前,王焕斌并不是刚毕业的本科生,而是有过金融相关工作经历,因十年动乱被下放到基层实践的知青,“正因为这段经历,我才有种在改革浪潮中闯出名堂来的紧迫感。”在“五道口”老三届的研究生中,大部分和王焕斌有着同样的经历和愿景,直接从学校考进来的占少数。

“经历了数年荒芜的青春之后,那个年代的我们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都是有目的地来学习。”所以,王焕斌们对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极为珍惜,加上之前的从业经历,所以专业知识掌握得很快,实践上也容易触类旁通。

从第一届的18人到现在的一届70多人,截至去年,成立于1981年的“五道口”共培育了1600多名结业生。这中间,金融界名人数不胜数,如著名的老三届,有81级的胡晓炼、吴晓灵、夏斌、金琦、魏本华,82级的王巍、万建华、蔡重直、魏迎宁,83级的张化桥、唐旭……

在“五道口”最辉煌的时期,一位投资行业的人士笑称,“五道口人”治理着中国一半的基金资产。

用“五道口”85届校友、现证大投资董事长戴志康的话来说就是:“我们在创造历史”。

务实

能够缔造如此辉煌的历史,自然离不开“五道口”自身务实的办学特色。“这里更注重实务操作性、更接近金融改革前沿”,这是王焕斌选择就读“五道口”的理由。

“五道口”开办之初,刘鸿儒没有大量聘请专职的专家来校任职,而是请各大学水平较高的教授来讲课;同时邀请一些银行行长、公司经理或者相关部门的高官来给学生讲课。

这使得“五道口”在实务操作方面,胜于其他同类院校。

1984年起,“五道口”开始聘请外籍专家,他们来自欧洲投资银行、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美国加州大学、英国伦敦经济学院、日本安田火灾海上保险公司等,为让当时的学生开阔国际视野,在理论和实践中都与国际接轨。

而刘鸿儒自己,则主讲金融体制改革专题。要建立中央银行时,讲中央银行;通货膨胀来了,讲通货膨胀。他还把工作中遇到的理论问题拿来和学生们讨论,组织理论研讨小组。在探讨金融改革的1985、1986年,刘鸿儒常常是白天在国务院开会,晚上到五道口和学生们继续白天的话题,以至于五道口的学生因如此贴近改革实务而产生出一种优越感。

业内人士认为,当时“五道口”的办学思路有点“建制外”:聘请大学及国外名牌教授,搞“杂交”优势,不像其他高校教师“近亲繁殖”。王焕斌说:“有点类似现在的MBA,但在当年的教育界绝对是一支奇葩。”

王焕斌对当年的股票课程记忆犹新。“1985年,学校没有电脑,我们的美国老师每天都把前一日的美国股市信息抄在黑板上,让我们进行虚拟炒股演练。”两个星期后,王焕斌“输”得一塌糊涂,“不过,当时‘股票’是个新鲜词,国内1990年才有了真正的证券交易所。”

得益于“五道口”的超前教育,毕业后,王焕斌也先后在国家外汇管理局和商业银行中担任要职。

务实的课程,让张化桥也受益匪浅,让他接触了很多方面的人。“跟很多当时在前沿的同行学习,结交了很多了不起的朋友,有些高人还帮助了我们大家后来的就业和事业。”

张化桥出生于湖北荆门,于1983年考入“五道口”,因特别关注内地赴港上市民企而在业界引起争论和震动,曾连续两年当选“香港最佳分析员”,现任瑞银投资银行中国区副总经理。不仅如此,“五道口”的小校园让不同年级和专业的学生联系更紧密,之后在工作中也容易形成交流圈子。

“同学圈子也很重要,有些互帮”,张化桥在内地媒体很少露面,但对五道口的学弟学妹却照顾有加,他言传身授成为优秀分析师的秘诀,刊登在五道口网站的论坛上。

他告诉新金融记者,当时他和他的同学甚至还会讨论“社会主义国家能否让利率自由化、汇率自由化以及中国有无通货膨胀”这些今天看来非常可笑的问题。

“五道口”以务实的办学作风,圆满完成了时代使命,但随着经济环境和教育体制的变化,“五道口”的优势却难以为继,并出现一些发展瓶颈。

王焕斌表示,当时“五道口”在实务操作方面占有优势,不过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后,经济总体形势趋于稳定,其他院校也逐步有能力去重视实践教学,“五道口”此前的优势就不再明显了。

一位“五道口”同学坦言,相比其他综合性高校,由于五道口人过“专”,在做行业分析时资源难免不足。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部务委员会副主席焦瑾璞,去年曾对媒体道出“五道口”的困境。他总结了三点,一是其他高校金融专业正在蓬勃发展,大有追赶、赶超之势;二是配套不够、底蕴不足,没有配套的相关学科;三是人数少、培养成本高且达不到规模效应。

“现在五道口如果不作出改变,保持四五年的国内优势是可以的,但再长则很困难。”焦瑾璞当时说道。

郭田勇也在微博中提到:“五道口,在金融界可谓一个响当当的品牌,但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方面的确难与正规大学相比。”张化桥也深有同感,他认为“五道口”与其他高校教学相比,存在“课程不系统,缺乏规模。长此以往,不可不改”。

合并

关于“五道口”并入清华之后的命运,业内有两种猜测,一是在清华大学内单独成立金融学院,二是被融入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的相关专业中。

新金融记者对此致电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陈章武,他表示没有听说过此事,不予置评。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部务委员会副主席焦瑾璞也对此事保持缄默。

眼下,李荣清的课程安排依然如旧,监督听课考勤的司老师告诉新金融记者,目前研究生部还保持着正常的教学和运营工作。

“清华没有金融学院,合并的目的应该是资源互补吧。”李荣清说道。

高校合并能够实现对教育资源的重组与改进,使许多高校的规模效益、经济效益有明显的提高,而单一性学科被复合性学科所取代,则使高校结构趋于合理。

事实上中国高校合并的声音己响了10年之久。前苏联的高教模式已不适应中国市场经济建设对人材的培养要求。单一学科人才已无法立足社会,时代呼唤复合型人才。国家也不再提倡办学太专门化、太行业化,不支持各部委搞行业办学、部门办学,而主张综合性、多元化、立体化。

清华大学在合并浪潮中,一直扮演着相当积极的角色。1999年11月20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清华大学,更名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就这样,看起来格格不入的艺术院校并入了向来以工科著称的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前校长王大中曾评价过此次合并:两校合并符合科学艺术结合的人类思想文化发展趋势,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需要。”

然而不容忽视的是,两校的传统校园文化需要一个互相适应的过程。进入清华大学学习的中央工艺美院的学生明显不适应清华大学严谨、务实的校风。因为美院的学生多数艺术气质很强,专业要求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清华的传统理工科的校园生活对其来说有点单调刻板。

这是“五道口”与清华联姻的前车之鉴。

“研究生部是在中国经济金融改革中诞生,并伴随着中国经济金融改革的发展而发展。适应经济社会的需要和发挥自身优势特色是金融学科建设的两个原则。” 焦瑾璞曾透露道。

那么现阶段,为适应当代社会发展,促进五道口本身金融学科建设,在金融领域形成国际领先地位,借力清华,未尝不是“五道口”的明智之举。

而对另一方清华来说,也同样不是坏事,在4月7日的清华百年校庆新闻发布会上,清华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陈旭宣布了清华大学新的目标,清华计划在2020年达到世界一流大学水平,并在2050年跻身世界一流大学前列。

合并则是壮大力量的直接方式。“五道口”并入清华能让清华的金融学科实力大大增强,进一步向综合性大学转型。需要指出的是,原武汉大学校长刘道玉曾在致清华大学的一封公开信上,指出我国大学都追求“大而全”,互相攀比,容易失去个性和特色。

“五道口”并入清华的传闻由来已久,但始终没有确定的合并时期,同样也反映了合并细节协调之难。

教育部有官员在总结高校合并的经验时说,高校合并的核心问题是“三子一情”即牌子、位子、票子和“历史情结”。

牌子,也就是校牌,这是名分,也是无形资产,是你吞并了我,还是我们共同组建新校名。位子问题,不仅涉及领导干部的位子,还涉及普通教师的位子。票子问题,由于各个学校创收能力不一样,有的富有的穷。另外,还有一个历史情结。奋斗了许多年,为这个牌子付出了许多心血,一下子没了,有一种失落感,心里不平衡。

那么“五道口”究竟会以怎样的形式并入清华;“五道口”还能不能保持自己的传统;央行愿不愿意放弃自己的管辖;学生们能否适应清华的生活……

所有这一切,答案终将揭晓。

(文中李荣清、王焕斌均为化名)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考博咨询QQ 345526507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考研咨询 QQ 345526507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箱: 3455265070@qq.com
    公司名称:昆山创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考研秘籍网 版权所有 © kaoyanmi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