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考研秘籍考研网!    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考博真题下载    考研真题下载    全站文章索引
文章搜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考研秘籍考研网 >> 文章中心 >> 考研经验 >> 正文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回顾与展望

新闻资讯
普通文章 上海市50家单位网上接受咨询和报名
普通文章 北京大学生“就业之家”研究生专场招聘场面火爆
普通文章 厦大女研究生被杀案终审判决 凶手被判死刑
普通文章 广东八校网上试点考研报名将开始
普通文章 2004年硕士北京招生单位报名点一览
普通文章 洛阳高新区21名硕士研究生被聘为中层领导
普通文章 浙江省硕士研究生报名从下周一开始
普通文章 2004年上海考区网上报名时间安排表
普通文章 广东:研究生入学考试2003年起重大调整
普通文章 2004年全国研招上海考区报名点一览表
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宁夏大学04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大连铁道学院04年硕士接收调剂生源基本原则
普通文章 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04年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温州师范学院(温州大学筹)05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佳木斯大学04年考研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04年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05年硕士调剂需求
普通文章 第二志愿考研调剂程序答疑
普通文章 上海大学04年研究生招收统考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广西大学04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

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国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考研真题、考博真题、答案,部分学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费下载。 下载流程: 考研真题 点击“考研试卷””下载; 考博真题 点击“考博试卷库” 下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大地度过了二十个春秋,这是拨乱反正、改革开放、民族振兴、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奋进的年代。正是在这激流滚滚的年代里,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奋发进取,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崇高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的日子里,对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进行回顾和展望,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一、不
 
  1978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国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做出了把党的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决策,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十一届三中全会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指引着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二十年,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遵循党的基本路线,适应党的工作着重点的转移,紧密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不断进行调整改进的二十年;是面对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新情况,不断探索,开拓前进的二十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可大体分为具有不同特点的两个阶段:
 
  从1979年初到1989年夏约十年期间,是拨乱反正、恢复发展、曲折前进的阶段。一方面高等学校要克服过去历史时期“左”的指导思想影响,恢复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重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广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又面临种种错误思潮的冲击、思想理论界的某些混乱、社会舆论的某些误导,以及国内外敌对势力的干扰破坏。加上两任中央主要领导人的失误,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作用,几度面临被削弱的困境。这正是邓小平同志后来指出的,“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削弱了,……”在高等学校的反映。这一切,在大学生中造成了思想混乱,导致连年学潮迭起,不少学校的正常秩序难以维系。在这种困难的形势下,教育部门、高等学校的党组织和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遵循邓小平同志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和发展,坚守岗位,历尽艰辛,同舟共济,奋力工作,开拓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和渠道,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不懈的努力;面对历次学潮、特别是国内和国际发生政治风波的严峻考验,坚持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为关心爱护学生、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尽了职责。十年中,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取得的成绩和进展,为新时期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19896月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近十年期间,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稳步、健康发展的阶段。十三届四中全会确立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重申了全面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出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大政方针,把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作为四中全会确定的四件大事之一。高等学校认真贯彻十三届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旗帜鲜明地开展了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特别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教育。通过对89年“政治风波”和苏东剧变的反思,广大学生的思想认识趋向冷静、理智,提高了对党的基本路线的认识和分辨是非的能力。党的十四大以后,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日见成效,社会大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遵照中央关于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和部署,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的党组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武装全体党员和广大师生,加强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力地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加强和改进,激励了广大学生奋发进取的精神,高等学校普遍呈现持续稳定的局面。当前,广大学生的思想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拥护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拥护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对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逐步实现满怀信心,学习邓小平理论的自觉性逐步提高,爱国主义热情和建功立业的使命感增强了,校风、学风普遍明显改善。这一切都标志着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迎来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最好时期。
 
  二、实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二十年,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经历过曲折,付出过艰辛,遭受过困扰,享有过喜悦。通过长期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集中起来,最基本的有以下几方面:
 
  (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是否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否愿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祖国服务,这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高等学校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排除“左”和右的干扰。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高等学校面临着既要克服“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习惯势力和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又要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右的错误倾向的复杂形势。粉碎“四人帮”以后,邓小平同志对“四人帮”炮制的“两个估计”进行了严厉的批判,为正确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成就和教训,为新时期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也解除了强加在教育工作者身上的精神枷锁。高等学校开展了对“四人帮”在教育战线推行的极左路线的批判,克服“左”的思想影响,平反大量冤、假、错案,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逐步恢复了正常秩序。在纠正“左”的错误的过程中,社会上又出现了一股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一些人张贴大字报,否定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宣扬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人权”思想。还有人公开鼓吹实行多党制和“全盘西化”的政治主张。在部分学生中造成了极大的思想混乱,对党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发生动摇。加上舆论宣传中相继出现鼓吹抽象的人道主义、“异化”理论和崇尚个人主义、自我中心的“尼采热”、“萨特热”等等。导致一些学生陷入迷惘,思想政治教育受到严重干扰。
 
  邓小平同志针对当时出现的错误思潮,多次旗帜鲜明地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要同怀疑四项基本原则的思潮作坚决的斗争。要批判“左”的错误思想,也要批判右的错误思想。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高等学校坚持不懈地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一次又一次地引导学生深入剖析错误思潮的实质,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广大学生,提高分辨大是大非的能力,增强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已有明显的变化。据19983月对北京市大学生的调查,75.2%的学生赞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依然具有指导作用,74.5%的学生认为在当代中国坚持邓小平理论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82.7%的学生同意在整个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广大学生思想政治上取得的积极变化,为他们的进一步健康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高校普遍呈现持续稳定的局面、深化高教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
 
  (二)、以改革创新求加强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为贯彻中央确定的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方针和目标、要求,积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日益丰富,方法、途径不断拓展,更具有时代精神,增添了新的活力。制订和颁布了《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这是在当前条件下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方面迈出的可喜的一步。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方面,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进展。最主要的是:
 
  两课”建成主阵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高等学校迅速恢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80年代初,有的学校针对学生在人生观、道德观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尝试,收到好的效果。1982年教育部正式要求全国高等学校逐步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程。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形势的发展,根据中央的要求,教育部门先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简称“两课”)进行了几次重大改革。现在,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对高等学校以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为主要任务进行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作出了新的部署,特别是在高等学校普遍开设《邓小平理论概论》课,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两课”以邓小平理论为中心内容,课程设置、内容体系、教学要求、教学方法等,都更加切合新形势的要求和时代特征。对于指导学生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确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提高品德修养等,日益收到积极的效果。“两课”已成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是实施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重要途径和保证。
 
  以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八十年代以后进入高等学校的学生,大多缺少与社会的深入接触,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缺乏了解,缺乏实践知识和劳动锻炼。从80代中期开始,在教育部门和共青团的倡导和推动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全国高等学校以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在实践中,广大学生发挥自己的知识技能优势,为两个文明建设作贡献,同时增进了对国情、民情的了解,加深了对邓小平理论的认识,增强了社会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
 
  高等学校还广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校园管理,美化校园环境,动员学生参与校园文明建设,树立校园新风;开展积极向上的文艺、体育、娱乐活动,陶冶情操,健全体魄;进行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培养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等等。这些校园文化活动,改善了学校的育人环境,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文化素质的提高,激励了努力学习、奋发成才的热情,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积极开拓新途径。教育体制的改革,特别是招生与就业制度改革、实行学分制、收费制以及专业设置的调整等,引起了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变化。原有的学生班组集体有所松散,按兴趣爱好组合的群体迅速发展,学生中的人际关系呈现许多新特点,部分学生心理和精神障碍增多。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渠道不畅,收效不如以往。面对这些新情况,必须积极探索、开拓与学生交往沟通、为学生服务和教育引导学生的新途径。许多学校建立了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心理咨询中心、学生活动中心等,积极开展工作,收到了好的效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学生活动场所、阵地的建设,也有很大进展。高等学校普遍加强了对学生社团活动的指导,探索学生宿舍社区化管理新模式,组织学生参与管理,也取得了成功经验。不少学校还借助现代化手段改善德育条件,开发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先进的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建立校内电视台及将电视机配置到学生宿舍等等,使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拓展了,方法更新了,有效性增强了。
 
  明确德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在过去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由学校党委直接担负第一线组织实施德育工作的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要求。党委应对学校实行全面领导,在把握办学方向、制订发展战略和规划、推动教育改革及其他重大决策中,都应发挥核心领导作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规定,级各类学校的校长都要对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负责;在党委(总支、支部)的统一部署下,学校要建立和完善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的德育管理体制。”党委要研究思想、政治、理论动态,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负责制定德育工作计划,担负起德育工作的领导责任。校长要对学生德智体全面负责,学校行政要在教学、管理、服务各个环节具体落实德育计划,制定规章、制度,提供物质保证。这一实施管理体制的转变,既有利于党委更好地发挥核心领导作用,也有利于校长及行政系统充分行使应尽的职责,从管理体制上进一步克服德育、智育“两张皮”的不正常现象,把德育真正纳入学校教育的整体之中。这是新时期高等学校德育管理体制的一项重要改革,必将推动德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三)、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建国以后,高等学校逐步建立起一支政治素质好、思想作风正、继承了党的优良传统、忠诚教育事业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为培养千百万有社会主义觉悟的专门人才做出了重大贡献。“文化大革命”中,这支队伍遭到全面破坏,不少人遭受迫害与摧残。粉碎“四人帮”后,高教事业的恢复和发展,迫切需要重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80年代初,社会上曾一度出现极少数人否定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鼓吹取消思想政治工作机构和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但是,历史经验使人们深深地懂得,这种错误主张只会导致模糊学校的政治方向,贻误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组织保证和骨干力量。越是改革开放,越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决不能削弱。为此,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采取了许多切实有力的措施,收到了显著的成效。
 
  坚持专、兼职结合的队伍结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科学,是一项专业工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对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知识的、处在成才关键时期的学生,在社会变革的进程中,又不断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懂得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和业务,熟悉学生思想、心理发展的特点,有较强的工作能力。这支队伍必须以精干的专职人员为骨干,悉心从事本职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离不开广大师生员工的共同参与。因此,选聘优秀青年教师、研究生、高年级本科生兼职做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是十分必要的。实践证明,以精干的专职人员为骨干的专、兼职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对于促进德育与智育的结合,专职人员向专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以及兼职人员加强政治锻炼,增长组织管理才干等,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确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教师地位。高等学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专职人员,与从事智育、体育的专业人员共同担负着培育人才的重任,都应当是教师队伍的一部分。将他们排除在教师队伍之外的不合理现象,除了历史原因外,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人们对德育的某些偏见。1987年,《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专职人员,是教师队伍的组成部分,应列入教师编制,实行教师职务聘任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教师地位的确立以及教师职务聘任制的实施,体现了德育在学校教育中应有的地位,也体现了对专职人员的公正评价和待遇,进一步激励了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忠诚教育事业的信念和决心。这是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改革,实践表明是成功的。
 
  创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正规培养专门人才。教育部门始终把提高师资素质作为加强队伍建设的重点,为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培训制度和培养体系,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19844月教育部作出决定,在部分高校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采取正规化的方法培养具有适应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的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到19985月为止,全国共有70所高校设置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形成了从本科生到博士生的专业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高素质人才。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997年止,为适应社会需要,已培养本科毕业生近万人。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职队伍完善知识结构,提高专业水平,有2000余人攻读了第二学士学位,充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知识;近千人攻读了硕士学位;还从1989年开始,选派优秀思想政治教育骨干人员200余人,以访问学者身份到国外进行研修或短期考察,开展德育比较研究,增进对国外情况的了解,吸取有益的启示。队伍素质的优化,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为各级党政部门和高等学校培养输送了许多优秀干部。
 
  十多年来,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积极开展德育研究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教育主管部门的决策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建议,对高等学校德育实践的改进起了推动作用,也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自身的建设。
 
  建立、健全政策、制度保证体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迫切的任务。中宣部、教育部等有关部门发布了一系列有关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政策和规定,对人员的选拔标准和办法、培训要求及有关待遇都作了明确的规定,为加强队伍建设提供了政策依据和制度保证。高等学校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热情关心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使他们在职务评聘、住房以及其它方面与条件相当的业务教师享有同等待遇。还普遍建立了奖励制度,定期对优秀人员进行表彰。这些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队伍的稳定和发展。
 
  (四)、加强党的建设是根本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坚持高等学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根本,也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
 
  改革开放以来,高等学校党的建设面临着许多新情况。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以及国际局势的变幻,对高校党组织和党员必然产生种种影响,对党的建设也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更高的要求。
 
  1990年以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高等学校党的建设不断得到加强。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原国家教委)连续联合召开了七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着重就反思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国内和国际的政治风波、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反对和平演变;贯彻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做好加快和深化高校改革的思想工作;贯彻十四大精神、加强党对高校改革和发展的领导;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贯彻十五大精神,兴起学习邓小平理论新高潮等问题进行研究和部署,构成了新的历史时期高校党的建设的系统工程,有力地推动了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高等学校积极贯彻历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创造了许多重要经验。如,坚持以社会主义政治家、教育家为目标,以邓小平理论武装领导干部,努力建设高素质的校级领导班子,不仅注意优化领导班子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而且注重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与培训,全面提高政治业务素质和驾驭学校全局的能力;注意引导广大党员同违反党的基本路线的错误倾向作斗争,在政治上同中央保持一致,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学校的贯彻落实;坚持把党的建设落实到基层,充分发挥党总支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保证和促进高校的改革和发展;注重在知识分子中建党,积极慎重地做好在青年教师和学生中培养、发展党员的工作,采取多种形式着重引导积极分子从思想上入党。全国高校已建立党校900多所,数以百万计人次的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党校培训,大批优秀学生和青年教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大学生中的党员比例有了明显增加。据统计,1990年,全国高校本专科学生中党员的比例为0.81%1997年,上升到4.1%。为党增添了新鲜血液。
 
  实践证明,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只能加强,不能放松。坚持不懈地加强党的建设,才能切实地加强党对高等学校的领导,有力地推动高等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有力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改进和加强。
 
  三、任
 
  党的十五大和第九届全国人大胜利召开以后,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进一步实现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新形势,必将推动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的步伐。这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更高的要求。
 
  面向21世纪新的历史条件下,高等学校如何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的要求,保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崇高目标全面实现,高等学校的社会主义本质特征永不褪色,这是关系到民族命运、国家前程的历史性课题,是新时期赋予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已有很大的改进和发展,但是,从开创适应新世纪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来讲,还是任重道远的。我们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推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和发展;以邓小平理论武装广大师生的头脑,这是培养跨世纪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保证。必须认真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进一步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为此:
 
  一定要从我国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这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这一实际国情出发,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从这一实际国情出发。
 
  人们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受一定社会条件的影响和制约,适应一定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要求。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思想政治教育脱离社会主义性质或者超越初级阶段的要求,都是脱离社会实际,都是不正确的。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局面将长期存在,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具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鲜明特征。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立足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实际,允许和承认人们在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针对学生思想道德现状,科学地制定分层次的教育目标,以现实合理的方式,将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邓小平理论武装学生,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既要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积极引导广大学生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又要积极进行共产主义理想和共产主义道德的宣传教育,在大学生中培养和造就一批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也要引导广大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现状,增强分辨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为投身社会生活作必要的思想、精神准备,正确地选择人生道路和实现人生价值,成为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有益贡献的人。
 
  一定要从我国尚处于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程之中的实际出发。改革开放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进程。二十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虽已取得巨大成就,但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成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还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改革开放的进程还将在今后的实践中继续下去。经济体制改革要有新的突破,政治体制改革要继续推进,其他方面的改革要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将会不断地面临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方针和基本原则是我国经济、政治基本制度的性质和要求所决定的,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是相对稳定的。但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内容、方法、途径,则随着一定客观条件的发展变化,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和改革。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大学生思想品德成长的规律和实施思想品德教育的规律。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经济体制转变引起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的深刻变化,对外开放提供的与多元思想文化广泛交流的机会,教育改革的深化形成的学校学习、生活新格局,以及独生子女在家庭养成的个性心理和习惯等等,都会使学生思想品德的成长呈现许多新特点,给思想品德教育提出许多新课题和新要求。深刻揭示和准确把握新的历史条件下客观规律的发展变化和新的规律性,要经历一个渐进的、逐步深化的过程。因此我们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不断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善于创新,而不能囿于陈规,安于现状。只有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方法,不断地给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主导作用,逐步开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一定要从还存在不同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社会实际出发。党的十四大以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得到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先进榜样不断涌现,社会风尚、舆论导向、文化品位等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凝聚力和激励作用正在日益增强,人们对社会全面进步满怀希望。
 
  对外开放,有利于青年学生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知识,吸取国外的有益思想文化,放眼世界,面向未来。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还有广泛影响;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还会存在文化垃圾的传播,腐败现象的滋生,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时起时落,敌对势力对我国“西化”、“分化”图谋的时隐时现。青年学生的成长不能不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这在实际上形成了对青年一代的无情争夺。对此,我们不能丧失警觉性,而应以高度的革命事业心和历史责任感,忠诚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积极启迪引导广大学生反对封建主义残余影响,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警惕敌对势力的渗透,维护国家利益与尊严,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这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职责,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成败的重要分界线。任何时候都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切不可忽视和掉以轻心。
 
  一定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出发。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我们的大学应该成为科教兴国的强大生力军。教育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这是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从实施跨世纪人才战略的高度审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着眼于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人才的培养,调整和充实教育内容,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求的德育内容体系。
 
  在注重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培养的同时,要十分重视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学有专长,立志成才。思想政治教育要密切结合教学科研的实际,渗透到业务领域中去。
 
  要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广泛接触社会,了解国情民情,增强国情意识,培养群众观点、劳动观点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引导他们坚定地走与工农相结合、与实践相结合的成长道路。还要注意启迪和激励开拓进取、自强自立的创业精神,培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竞争意识、忧患意识、风险意识、责任与成就意识等,为面对社会的选择和接受实践的检验作必要的精神准备。
 
  总之,进一步实现德育、智育的协调发展,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条件。
 
  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之际,正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迎着新世纪蓬勃发展之时。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灿烂光辉指引着全国人民,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努力奋斗。高等教育事业必将以崭新的面貌进入21世纪,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定会遵循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引的方向,开拓适应新世纪要求的新局面,在为祖国培养造就千百万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创造性人才的崇高事业中,做出应有的贡献。
 
  原作者:徐文良等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考博咨询QQ 345526507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考研咨询 QQ 345526507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箱: 3455265070@qq.com
    公司名称:昆山创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考研秘籍网 版权所有 © kaoyanmi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