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国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考研真题、考博真题、答案,部分学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费下载。 下载流程: 考研真题 点击“考研试卷””下载; 考博真题 点击“考博试卷库” 下载
日本早稻田大学一位教授曾经说,“没有中国学生,整个日本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就难以为继。” 事实也确实如此,中国留学生,现已成为日本各大学研究生院中的最大主顾。不论是东京还是偏远地区大学,中国研究生已成为当地不可缺少的一道风景线。
今天,尽管国内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但赴海外读硕、读博的中国学子仍如过江之鲫,目前仅在日本读书的中国研究生就有数万之众。这些学生的到来,给此间大学壮了门面,增添了活气。2012年的一门“东亚政治研究”课程,选修的8名硕士生竟全是来自中国。
为何我们中国学子一定要万里迢迢到国外读研?我想这可能与国内研究生教育形势有关。现在,中国考研人数连续8年超过百万,而近年,国内研究生院竞相扩招,设施、服务已近极限,难以应对日益增长的读研需求。就平均水平而言,日本高校不论在图书、设施或服务方面都要好过国内。记得,十多年前一名国内教授到日本研究,3个月后我问他感想,他说:“我最大的收获是对研究又有兴趣了。”以笔者国内研究机构工作的经验,很能理解他的意思。
上世纪80年代,考研基本属于那些有志向有学问的人的事儿,而今天,“读研”吸引了更多的群体:那些不想早日踏入社会的,或者又想重温大学校园生活的,那些生意成功的、仕途失败的,都会以考研给自己一个改换环境的理由。当然,今天的“硕士”乃至“博士”,“精英”这层光环已经黯然,对于许多老板、官僚来说,学位成了他们名片上的一种高雅装饰。
在日本考研,不比国内难。对外国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懂日语,很多日本研究生院要求考生有日语一级证书,此外考生还得写一份“研究计划书”,写你要学什么、研究什么。剩下的就是考试,一般来说笔试要考两门:一门专业、一门日语。此外再加一个口试。假如你有日语一级证书,学校可能会把日语考试免掉。有人问,难道英文不行吗?事实上很多理工科的研究生院,不要求考生懂日语,懂英文即可。很多理工科研究生院没有笔试,他们只是“书类选考”加面试,所谓“书类选考”就是看你申请书、“研究计划书”,而面试主要考察那份“研究计划书”是他人捉刀还是你个人的思考。
从成本上讲,在日本读研不比国内高太多。首先,国内硕士要读3年,而日本只2年甚至有的大学硕士课程只读1年,另外1年实习即可。此外,日本的研究生上课不多,留下时间给你读书、调查,写报告。至于学费,比美国相对便宜些。多数学校每年学费100万日元以下,相当于七八万块人民币,再加上住宿、饮食、交通等费用,总共200万日元可打住。两年下来,30万人民币基本可供出一个硕士来。
与中国学生相比,日本学生对读研十分慎重。这是因为日本职场盛行“年功序列”,你读硕后再去工作,自然比同期同学少两年工作经验,而硕士学历在公司对你的评价并无意义。而且,学费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日本学生的家长大多属于中产阶级,这个阶层的收入每项都有固定的用处,假如孩子突然提出考研,可能给家庭造成很大的支出压力。所以日本学生不会轻易动考研的念头。很多留学生以为,只要打工便可支付学费,但日本学生却不这样认为,他们觉得,那样读法,读与不读没有差别。
这是一个高学历就业难的时代,那些人文科学的博士找到理想工作的可能性越来越低了。这些年,任何一所日本大学,只要招聘一个“中文教师”,大多成百乃至数百名中国博士报名,至于专业是否对口,这些博士根本没空考虑。
今天,有太多想做学问的,在攻读硕士、博士之后依旧找不到工作;而不想读书的,却仅为名片增添“硕士”或“博士”的荣耀,而在研究生院空耗数年时光。如此研究生教育,是否还有价值、还有意义?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