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档 >> 手术室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6篇)

手术室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22 00:31:35
手术室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6篇)
    小编:admin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手术室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6篇)

手术室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篇一

2、定期进行消防安全知识教育,树立并强化安全意识,做好防火防盗工作。

3、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4、消防设备、高压蒸汽消毒锅应定期检查,专人管理,并保持性能良好。本室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消防设备的使用。

5、节假日前更要做好安全检查,以防隐患。

6、定期对各项工作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手术室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篇二

1、门诊手术范围为小手术,不得超范围进行手术。

2、门诊手术由门诊首诊医师负责进行诊断与手术处置,因工作繁忙不能脱身时,应将病人交于本专科医师手术处置,不得随意交待门诊清创室护士手术。

3、为确保医疗安全,对门诊手术病人术前必须有血液全套检查及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血糖、胸透、心电图等相关检查。

4、凡侵入性的手术,病员在术前均应签写手术同意书。

5、护士在巡回工作中,要充分准备手术物品,严密观察病人的手术进展及病情变化,协助医师检查病人情况,把握好手术指征,督促医师填写手术同意书并妥善保管医疗文件,坚决执行各项医疗卫生规章制度,禁止护士为病人实施手术。

6、医护人员应在术前术后对病人进行健康知识宣教,以书面形式向病人履行告知义务,告知其手术方法、风险及术后注意事项,以使病人及其家属能够正确了解手术的风险性及并发症,对手术风险有充分的心里准备。

7、认真执行医德规范,转变服务理念,改善服务态度,热情周到地为病人服务,对病人进行良好的心理护理,耐心解释和安慰、体贴病人。

手术室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篇三

一、为了严格无菌技术,除参加手术的医务人员及与手术有关的本院工作人员、实习学生及进修人员外,其他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手术室。

二、进入手术室的人员,必须更换手术室的衣、帽、口罩、拖鞋。

三、手术室工作人员暂离手术室外出时,如到病房看病人,接送病人,送病理标本或取血等,一律更换外出衣,外出鞋。

四、患疖疮或急性呼吸道感染者,不准进入手术间,特殊情况下,须戴双层口罩方可进入手术间及配合手术。

五、手术室内须保持安静,严禁吸烟。

六、一般手术间先进行无菌手术,后进行感染手术,两台手术之间地面应采用湿式擦拭进行清洁,术后进行消毒。

七、手术室上午除有特殊紧急情况,一律不传私人电话及外出。

八、手术通知单应在手术前一天上午10点前填写并送至手术室,过时填写一定要取得麻醉科主任及护士长同意。感染、特殊手术应在通知单上注明。

九、手术室内一切物品用后归还原处,一切器械、仪器严格按操作程序使用,避免损害与浪费。

十、注意安全,做好预防工作。

十一、除值班人员外,一般人员不得在手术室留宿。

手术室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篇四

1、严格分离洁、污流线,设立手术室工作人员通道、手术患者通道和污物通道,严格区分、严格执行,流程符合手术需要,保持手术室清洁度。

2、实施手术必须有手术通知单,手术通知单必须于手术前一天上午11:00之前输入电脑,一般不改变手术时间,因故更改应预先与手术室联系,取得同意后方可更改。

3、按手术通知单在手术前30—60分钟由手术室工作人员去病房接患者,如有特殊情况改变,需及时通知手术室,以便及时调整。

4、接患者时,需携带病历并核对患者姓名、年龄、床号、住院号、手术名称、手腕带,防止接错。患者需更换患者衣裤进入手术室。

5、无菌手术和有菌手术在相对固定的手术室内进行,如无条件时,应先做无菌手术,再做有菌手术,手术后及时消毒。手术开始前、闭合创口前后手术护士和巡回护士应逐个详细清点手术器械、敷料的数量,前后数量必须相符。

6、专人负责保存和送检手术采集的标本。核对标本登记本与病理单,清点送检标本份数,登记并签名。

7、手术室应随时保持清洁状态,定期进行大扫除,每月进行手术室空气、无菌物品(不少于4种),物体表面(不少于2种),手术者手细菌检测,合格率100%。每周彻底保洁一次,包括室内地面、墙面、墙角及空调滤网,做到无死角、无积灰。

8、熟悉手术室的各种电器设备,遵守操作规程,手术结束后,应拔去所有电源插头。电器设备由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9、接送病人注意安全,防止碰伤、摔伤。

10、特异性感染手术使用过的物品、器械需严格消毒处理,行感染手术时,严格执行隔离技术。

11、污染的敷料、器械应及时进行消毒处理,特异性感染手术需行特殊处理。

12、各类药品、器械应放在固定位置,用后归原。手术器械应有专人保管,定期清点、擦拭和维修、毒、麻、剧限药品应有明显标志和专人保管。

13、各种器械、敷料包已灭菌和未灭菌应严格分开放置,杜绝未灭菌的物品进入无菌敷料室。

手术室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篇五

1、接病人工作人员每日检查手术推车性能,发现问题及时向护士长提出以便维修。

2、接病人前将手术通知单按所在科室楼层进行分类,有顺序接送,先接清醒配合的病人,后接有特殊情况的病人,如老人、小儿、精神异常者及脑科手术病人等。

3、到病房后,与病房护士点清术中所带药品、物品,并按手术通知单、病历认真核对病人的姓名、床号、住院号、手术名称及手术时间等,核对无误后在手术通知单上签字,并认真检查术前准备情况,如术前用药、试敏,检查假牙、首饰是否取下,嘱病人大小便。

4、协助将病人平移到手术推车上平躺,注意病人移动时要将手术推车一侧紧靠在床边,工人靠在手术推车另一侧将推车固定,防止病人移动时推车移位,摔伤病人。

5、所有病人(不合作的小孩儿除外)必须有手术推车接送,禁止不行。推车过程中要保护好病人,工人站在病人的头部,面对行驶的方向,将床挡扶起,嘱病人把手放在身体的两侧,不要握床挡。病人躺在担架车的正中,不要将病人的头或教露出车端,被子要将脚盖住,推车速度适中,动作轻、稳。尤其对老病人要注意询问病人的感受,以免晕车。

6、将病人接至换车室后,手术室接病人护士要再次认真查对病人的姓名、年龄、手术间等项目,给病人戴好一次性帽子,进行内外车交换,交换车子是特别注意:两推车对接,握住衔接的锁把并卡紧,将两推车的轮子均固定好。交换车时动作要轻、稳,车两边要有人保护。

7、接病人护士与工人一起将病人安全送到每个手术间,注意要将推车紧手术床并固定好,再嘱病人慢慢移至手术床,上好约束带,盖好被子,并做好心理护理与解释工作,减少其恐惧感。若病人解小便,护士协助病人并在外走廊便入污桶内,严谨不行去厕所解大小便,以免发生意外。

8、晨会期间接病人护士要将各手术间的门打开,经常迅速各手术间病人情况,小儿、老人、神志不清或病情严重的病人,应及时与护士长联系安排巡回护士到手术间守护病人,必要时及时与麻醉师、术者联系,以防止意外发生。

9、术毕有术者、麻醉师、巡回护士、工人一起将病人抬至手术推车上,搬动齐纳检查各种管路并固定好,以防搬动引起引流管滑脱。搬动病人过程中一定要将推车紧靠手术床并固定化,车、床两边均有人保护。

10、局麻病人手术结束后,巡回护士应与工人一同至换车室,以保证病人安全,然后由工人将病人送回病房。如有特殊情况,巡回护士应与工人一同将患者送回病房,并与病房护士交接用物及病人。

11、硬模外麻醉、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病人手术结束后,带好呼吸气囊,氧气袋,由术者、麻醉师、巡回护士共同送病人回病房,途中医护人员应守护在病人头侧,注意观察病情,有特殊情况及时处理。

1、手术前巡回护士应仔细检查病人皮肤,检查受压部位及手术区皮肤是否完整,对昏迷、消瘦、小儿(身体有无抓伤)、长期卧床及外伤病人尤其应该注意,如有异常及时与病房护士、手术医生沟通,在手术护理记录单上详细记录。

2、手术床单应平铺无折皱,病人的皮肤不能与托手板、尺布等橡胶物品直接接触,勿与金属床、头架、器械托盘等金属物接触,应用敷料阻隔以防使用电刀时导电灼伤。

3、摆放手术体位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暴露病人,并注意保暖。

4、给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病人眼睛涂眼药膏,防止角膜干燥划伤。头面部手术病人眼睛用保护膜保护,防止消毒液溅入眼内灼伤角膜。耳部手术病人用棉球堵塞耳道,防止消毒液流入耳内,灼伤鼓膜。

5、摆放体位时病人的骨隆突处应用软垫衬托,防止受压、破损。手术时间较长,如:心脏手术、断指再植等手术病人躯干及枕部应垫凝胶垫(圈)。

6、平卧位时颈下垫软垫保护颈椎,上肢外展不得超过900以免损伤臂丛神经。膝关节下垫软垫,避免膝关节过伸,造成术后疼痛或神经损伤。踝关节下垫软垫,防止足跟受压。

7、俯卧位时注意避免呼吸运动受限。在胸腹下垫俯卧位垫时注意腹部的位置置于垫子中空处,避免受压。小腿要垫高,使脚尖自然下垂,保持功能位。硬模外麻醉或清醒病人,巡回护士术中注意帮助病人变换面部受压位置,防止面颊部长时间受压。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颈椎手术病人,面颊受压处垫马蹄形凝胶圈,并确保眼球不受压。术中严密观察病人防止插管脱落。

8、侧卧位胸部垫软枕,在垫高手术部位的同时,注意舒展健侧肢体,避免大血管、腋神经受压,保证输血输液通畅。肾脏手术时腰桥要对准手术部位摇起10~15cm,不要过高,防止腰椎滑脱,手术结束将腰桥及时放平。

9、截石位时髋关节外展应小于900 在不影响暴露手术野的情况下,尽量减少腿部支架对肢体的牵拉,固定肢体时要衬垫,松紧适度,观察双下肢末端皮温,保持静脉回流良好,术后轻轻拍打下肢,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10、婴幼儿皮肤娇嫩,进行各种操作应轻柔,尽量避免拖、拉、推等动作。固定体位及束缚压脉带应用棉垫衬托,防止损伤皮肤。四肢不过分牵引,以防关节脱位。

11、体位固定好后,检查并妥善固定命脉通路,确保术中输血输液的通畅及静脉给药的方便。

12、手术结束应将病人手术区域皮肤的血迹拭净擦干,包裹敷料。

(一)确保清点物品数目的准确

1、清点物品时,洗手护士、巡回护士必须看清实物仔细清点,巡回护士复述一遍,确保首次清点准确无误,并规范、准确记录。

2、清点纱布时,应松开纱布外包裹,将纱布都开,分块仔细清点,防止纱布粘在一起影响清点的准确性。

3、清点纱布垫时,将垫子充分展开,分块仔细清点,防止两块纱布垫粘在一起。

4、清点器械时,需重复清点两遍,对点和单点各一遍。缝针清点两遍,第一遍从针尖清点,第二遍从针尾处清点,一确保清点数目的准确性。

5、清点时,注意检查器械的螺丝是否松动脱落,电刀头是否完整、缝针是否弯曲,仔细检查器械功能,保证器械的完整性。

6、棉球、头皮夹、脑棉清点:棉球一个个仔细检查后清点,防止两个粘在一起。

头皮夹数量较多,易滑动,应五个一组,分组清点。脑棉应检查棉絮的质量、脑棉的缝线是否牢固,是否两块粘在一起。

(二)防止器械纱布等遗留体腔

1、手术开始前,按物品清点要求仔细清点器械、敷料、缝针等,准确记录。

2、随病人带入手术间的敷料、绷带以及消毒区所用的纱布、纱布球等与手术台上能够混淆的物品,应在手术开始前,全部送出手术间。手术过程中任何人不得将纱布、缝针等物带入或带出手术间。

3、手术过程中,要时刻保持手术创口周围整洁,暂不用的物品应及时交还洗手护士,不得随意放置或堆积在手术创口周围。

4、手术过程中,手术台上增加或去取下的敷料及器械等,应由巡回护士及时、准确记录。

5、体腔和深部手术创口内填入纱布垫或留置器械时术者要及时通知助手和洗手、巡回护士,体腔内的纱布垫必须有长带或用巾钳夹住,留于创口外。体内留置的物品需要带回病房时,巡回护士应在手术护理记录单上详细记录,手术医师签字,并与病房护士详细交接。

6、从手术台取下或落在地上的纱布(垫)、器械、缝针等巡回护士要及时收回,放在固定的地点保养,便于巡回护士与洗手护士清点,术后交洗手护士刷洗或做好交接班。

7、缝合体腔和深部创口前,洗手护士要与巡回护士清点所有的器械、敷料,数量无误后方可关闭体腔。

8、缝合体腔和深部创口后,洗手护士与巡回护士要再次清点所有的物品。在护理记录单上双签字。

(一)病人的保护

1、使用绝缘、清洁和干燥的手术床布。

2、避免病人皮肤接触金属物品(皮肤暴露处用布巾包裹)及自身皮肤之间接触。

3、术中使用易燃性的麻醉剂、酒精类皮肤消毒剂或病人胃肠道在内存在生气体如沼气时使用电刀要慎重。

4、手术结束后将负极板整片水平自病人身体上揭除,揭除时一手固定皮肤、另一手慢慢揭除极片,负极片揭除后观察粘贴处皮肤情况。

5、避免在带电解质的液体内,如血液或生理盐水中使用高频电刀,因密集的电子束可传导其他处造成机体损伤。

(二)正确使用负极板

1、使用高质量的负极板:一次性使用,边缘完整,具有柔软度和较强的粘附力。

2、选择肌肉血管丰富的部位粘贴负极板,避免在骨隆突、瘢痕、皮肤缺损或受伤、脂肪较多的位置粘贴,并保证粘贴部位皮肤清洁、干燥、局部无毛发。

3、粘贴负极板时,其长轴应与身体的纵轴垂直,确保与粘贴部位皮肤完整而紧密接触。

4、负极板应尽量靠近手术区,避免越过身体的交叉线路,以便使电流通过的路径最短。

5、婴幼儿皮肤面积较小,注意负极板粘贴的位置,确保粘贴的效果。术中冲洗体腔时避免液体溢出浸湿极板处皮肤。

6、心电图电极片避免在电刀电流同路中,应远离活动电流至少15cm,安装心脏起搏器的病人,禁用高频电刀,以防心率失常的发生。

(三)正确使用电刀手柄

1、重复使用的电刀手柄开包前仔细检查包装的完整性、有效期、灭菌效果。

2、术前仔细检查电刀头、手柄及线的完整性,确保刀头无缺痕、弯曲,避免刀头段落体内。检查刀头、电线的橡胶外鞘是否缺损,以免漏电伤人。

3、使用过程中及时清除电刀头上的焦痂,以防止焦痂包裹电刀头,使绝缘性能增加,切割效果差,因此加大电流而造成切割部位组织烫伤。

4、停止使用电刀时,手柄放在安全的地方,不得将器械或其他物品压在手柄上,造成放电击伤病人。

5、电刀头未与组织完全接触前不要通电。

6、不可直接用水冲刷电刀线,可用湿纱布擦洗电刀头及导线,擦洗过程中不得用力拽拉导线。

(四)设备的使用及保养

1、正确连接相关组件并插牢,先连接好负极板线、电源线后,再开电源开关。

2、手术结束后控制面板上电切、电凝的功率应复零,先关电源开关,再撤电源线,整理好各组件后,电刀归位,注意保持设备的整洁、干净。

3、仪器应定期检测及保养,以免漏电伤及病人及医护人员。

(五)腔镜手术使用电刀注意事项

1、应定期检查电极有无绝缘不良,如有漏电禁止使用。使用前仔细检查腔镜器械与电极绝缘情况。

2、防止电传导引起热损伤:通电时间不可过长;电凝时电刀头不可接触金属器械及夹闭血管和管状组织上的钛夹;主要组织附近如大血管、胆管、神经等慎用或禁用电刀。

3、电凝损伤可波及5mm范围,在电凝时,注意保持与空腔脏器的间距应大于5mm,电凝离断时应尽量靠近需要切除的病变组织,如电凝胆囊动脉时应防止损伤胆管,电凝分离粘连的组织时防止损伤肠管、输尿管等。

4、使用脚踏开关时通电时间尽量短,不需要通电时应移开脚踏开关,以免烫伤患者。

手术室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篇六

一、手术室工作人员必必须严格遵守《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熟练掌握预防院内感染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防止感染的发生。

二、保持室内整洁,凡进入手术室必须更换手术室的鞋、帽、衣、裤及口罩,严格控制参观人员,未经许可不得擅入。

三、手术物品需定期消毒更换,并由专人检查。手术用器具及物品必须一用一灭菌。能压力蒸汽灭菌的应避免使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已灭菌和未灭菌的物品应分室放置,并有明显标识。

四、无菌手术与有菌手术应分室进行,无条件时,先做无菌手术,后做有菌手术。隔离病人手术通知单上应注明感染情况,严格隔离管理。

五、接送病人的.平车要定期消毒,车轮应每次清洁,车上物品保持清洁。接送隔离病人的平车应专车专用,用后严格消毒。

六、每月对空气、消毒器械、物品、工作台面及洗过的手进行细菌监测。

七、手术废弃物品必须置在有明显标识的塑料袋内,封闭运送,无害化处理。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2.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6.66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