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档 >> 2023年智慧城市管理平台建设实施方案 智慧城市平台app(4篇)

2023年智慧城市管理平台建设实施方案 智慧城市平台app(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6-06 10:38:41
2023年智慧城市管理平台建设实施方案 智慧城市平台app(4篇)
    小编:admin

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常常需要提前准备一份具体、详细、针对性强的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是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那么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方案策划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智慧城市管理平台建设实施方案智慧城市平台app篇一

2013年11月

目录

前言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党的十一届三种全会召开三十五年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锐意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不断扩大开放,决心之大、变革之深、影响之广前所未有,成就举世瞩目。

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坚持系统治理,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坚持依法治理,加强法治保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坚持综合治理,强化道德约束,规范社会行为,调节利益关系,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

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统一权威的公共安全监管机构,建立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包括食品药品安全、公共社会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等。深化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密防范和惩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坚持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加大依法管理网络力度,加快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确保国家网络和信息安全。

一、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平台

1.1.系统建设概述

城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是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交通枢纽、流通中心、信息中心,同时又是发展教育、科学技术和社会现代化的基地。而城市的发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集中表现。城市的发展不仅能提供舒适方便的现代化基础设施和多样化的学习、交往及就业机会,还容易形成更加开放、进取的社会风尚和城市精神文化氛围。推进城市化进程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是复杂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提高城市化水平,要重在提高城市化质量,核心问题是提高城市管理功能。

城市网格化管理新模式可有效整合了信息资源和管理资源,大大降低管理成本,有力推进了节约型管理和资源节约型城区建设。新模式可充分整合xx市的信息化资源和城市管理资源,设计了科学合理的城市管理系统,在管理方式发生巨大变革的同时,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城市网格化管理新模式可实现了市民与政府的良性互动,形成了市民与政共同管理城市的格局。

总之城市网格化管理新模式在城市科学管理方面迈出了一大步,具有广阔的拓展空间。新模式从功能设定、理念确立、组织设计、方法设计、激励约束机制设计、管理对象精确化、信息技术的应用等方面,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和广阔的拓展空间。

1.2.系统层次框架

1.3.系统建设思想

遵照数字化城管的指导思想,结合xx市城市管理的具体情况,在借鉴上海市、深圳市、德阳市等数字城市模式的基础上,提出xx市城市管理的新模式和运行机制。管理范围由区扩展至市、理顺市、区两级政府与专业管理部门的职责,切实发挥市、区两级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现有城市管理资源,加强市民与政府的良性互动,建立政府监督协调、企业规范运作、市民广泛参与,各司其职、各尽其能、相互配合的城市管理联动机制,在技术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1.4.系统建设目标 1.4.1.总体目标

保证城市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及时解决,逐步建立沟通快捷、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反映快速、处置及时、运转高效的城市管理和监督长效机制。

1.4.2.建设目标

1、建立适合中小城市的城市管理市、区两级协同的运行机制和科学合理、高效的管理模式。

2、建设城管员、群众电话、视频监控等集成的有线和无线的城市管理部件、事件信息发现收集网络,以及监控中心和指挥中心,构成稳定可靠运行的数字化城管系统。

3、整合现有城市信息资源、推动信息共享和充分应用,改善城市管理协调联动不足的现状,提高城市管理的水平和城市运行的效率,增强城市对突发的各种事件应急的能力。

建设过程中切实做到:(1)确立“整合联动”理念

以“数字城管”市、区两级联动系统建设为基础平台,进一步深化城市管理领域的信息化应用系统建设,实现信息传输畅通,信息资源有效共享,基本建成城市管理对象、管理过程和管理评价数字化的决策支持、执行支持、监控支持新模式。

(4)基本建成体制协调、运作高效、方式先进的现代化城市管理体系。

构建政府部门职能界定科学,层级管理有机协调,法规框架比较完善,综合执法效能突出,行政决策、执行、监督三分开的机制。基本形成城市管理中间组织较为活跃,社会市民参与管理广泛,监督有效,规范有序、结构合理、开放透明、富有活力的现代化城市管理格局。

(5)充分结合xx市的实际情况,在建设数字城管系统的同时,加快推进社区信息化的建设步伐。

国家倡导建设和谐社会,作为社会组成的最小组织单位——社区,在创建和谐社会中应起到核心作用,加大社区的信息化建设符合党和国家的相关精神和指导方针。社区作为与老百姓接触最密切的基层组织,其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可以为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服务,可成为实现集中反映老百姓的各种意见、建议的平台,方便各级政府进行汇总,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塑造一个高效、廉洁、奉公的阳光政府形象。根据上述目标,xx市“数字城管”的主要任务是:明确方向,实出重点,扎实推进,实现城管的跨越式发展。建设适合xx市实际的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建立市城市规划地理信息系统,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和提高管理精准化程度,以不断整合城市管理信息化资源,整体提升城市管理信息化水平。

1.5.系统建设内容

1.5.1.软硬件及网络环境建设

配置系统运行所需的硬件设备和软件平台,包括服务器、大屏幕、数据库软件、gis 软件等;在电子政务专网基础上,建设链接各区、城市管理相关部门、街道、社区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网络系统,各区、城市管理相关部门、街道、社区等相关单位建设必要的工作终端,市政府及各区领导桌面通过电子政务网建立监督查询终端。

1.5.2.无线监管数据采集设备建设

建立基于运用无线网络,对现场信息进行采集和传送的数据采集系统,实现城市监督管理的移动办公。

1.5.3.呼叫中心系统建设

建设接受城管监督员、街道、社区、市民呼入热线反映问题的受理接入、数据录入、问题分析和信息传输系统。

1.5.4.城市管理监督中心与指挥中心建设

完成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的办公场地装修、机房建设、硬件及网络设备的配置和集成、系统软件的配置等。

1.5.5.城市管理业务系统建设

基于电子地图技术的市级城市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建设以地理编码子系统、协同工作子系统、大屏幕指挥子系统、部件在线更新子系统、综合评价子系统、构建与维护子系统、数据交换子系统、基础数据资源管理子系统、视频监测与处理子系统以及卫星影像比照子系统等为主要内容的城市管理应用系统。规范基础信息采集、综合信息受理、部门协同办公、城市热线(xxxxx)、视频监控等在线业务流程,实现信息双向互动。

1.5.6.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从管理制度、软硬件环境等方面采取综合防范措施,保障数字化城管信息平台、基础数据和信息内容的整体安全。

1.5.7.系统与应用培训

组织对数据采集人员、信息系统建设人员、呼叫中心坐席人员、分析员、值

10

班长、系统操作人员以及监督员、协管员(督查员)的技术培训。

二、公共安全应急指挥平台

1.1.系统建设概述

中央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包含城市公共安全建设在内的人文和社会指标占了5个,而经济指标只占3个,此项执政新理念意味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开始从偏重于物质财富的增长转向以人为本的平安和谐社会发展转型。

目前全国正处于突发公共事件高发时期,而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还 将面临突发公共事件所带来的严峻考验。据统计,我国每年因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和社会安全事件造成上百万人伤亡,经济损失6500亿元左右,占我国gdp的6%。2005年,关于发生因自然灾害、事故灾害、社会安全事件和流行性传染病引起的经济损失达到近3亿元,占gdp的0.3%。同时各类突发事件不仅会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还会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因此在这具有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建立一个完善的城市公共安全应急指挥系统迫在眉睫。

我们根据xx市建设公共安全应急指挥系统的需求和我们了解到的其他情况,结合我们在公共安全应急指挥领域的丰富经验和实施案例,提出了目前xx市应急指挥系统一期项目建设的技术方案建议。

11

1.2.系统体系结构

1.3.系统建设思想

xx市公共安全应急指挥系统为了提升我市政府应急指挥信息化管理水平,落实应急指挥工作的指导方针,对原有的其他信息化资源进行整合,运用最新的理论与技术,拓展应急指挥应用范围,提升我市应急管理、指挥调度应用水平,体现应急指挥的预防为主、积极救援的方针,做到反应及时、准备充分、决策科学、措施有力,把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12

1.4.系统建设目标 1.4.1.总体目标

满足xx市应急指挥管理工作需要,建设市公共安全应急指挥系统,实现与省级应急平台、区县级应急平台的互联互通,重点实现对xx市范围内的各类突发事件的监测监控、信息报告、综合研判、指挥调度、移动应急指挥和异地会商等主要功能。同时,按照国务院应急平台建设要求完成有关任务,提供省级、国务院应急平台所需的相关数据、图像、语音和资料等。

为市政府领导提供应急决策和指挥平台,整合各种应急救援力量及政府服务资源,实现多警种、多部门、多层次、跨地域的统一指挥、联合行动,及时、有序、高效地开展紧急救援或抢险救灾行动,从而提高xx市政府的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控制和减少各类灾害事故造成的损失。

“效益驱动、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是863计划实施计算机集成系统的指导方针,也是实现应急指挥系统信息化的指导方针。我市应急指挥中心设计也将遵循这个指导方针,将使相关管理人员和领导能有效地把握xx市应急指挥中心建设的总体方向和未来建设远景,搭建整个xx市应急指挥中心建设项目的集成框架,为建设xx市应急指挥中心提供有效的战略指导,提高xx公共安全市应急指挥中心建设项目的水平和层次,推动政府应急指挥信息化向网络化、集成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1.4.2.建设目标

13

源的动态管理,为应急指挥调度提供保障。利用通讯调度平台形成多方位的调度功能,可为应对突发事件进行提供快捷指挥调度功能;利用视频会议系统实现具有语音、视频、数据等多功能的综合性视讯业务平台,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可与各局办、相关单位即时进行应急调查、判断、会商、指挥工作,并可利用该系统进行相关的多项行政会议、业务会商、业务培训等工作;结合现有运营商网络的建设情况、以及各专项应急指挥系统、各县区市政府的应急指挥系统的建设情况,将市政府管辖内包含公安、消防、交警、安全生产等多个工作部门接入;利用数字录音系统提供对应对突发事件的整个过程语音记录的功能,并可进行监听、查询、存储等各种管理工作;通过指挥大厅视频图像控制显示系统,对汇集到指挥中心的所有视频、音频信息以及计算机文字、图形信息进行显示、控制和管理,使指挥中心人员能够以最直观的方式快速了解和掌握现场情况、动态、预案信息、交通状况等信息,为指挥人员作出迅速准确的分析判断,进行有效的指挥调度并提供实时便捷的信息支持。

1.5.系统建设内容 1.5.1.应急指挥调度系统

1.5.2.预案管理与事件分级处理系统

14

作为一套能够被信息系统追踪的系统进行管理。

辅助决策系统

gis系统是应急指挥系统的必备应用系统。指挥系统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将决策者召集在一起,通过会商的途径,在分析资料的基础上获得相关的决策。

1.5.4.大屏及显示系统

建议在大屏系统外再专门设立相应的投影系统,作为开会时的资料显示屏。建议设立专门的摄像机,并和xx市内部的视频会议系统对接,作为视频会议系统的组成部分,可以召开纵向视频会议。

应急指挥中心的大屏幕显示要实现以下几项功能:

(1)可以动态进入(切换)各个职能部门的视频会议系统(如果已经建立);(2)可以进入(切换)各个职能部门的视频监控系统(如果已经建立);(3)可以显示和控制通过前线指挥车采集的现场画面(如果已经建立);(4)利用gis 数据库和gps定位系统实现的地理图像和人员、车辆定位显示的功能。

1.5.5.视频会议系统

在总控中心设置一套会议系统,与各部门现有的视频会议系统联通。包括投影系统、音响系统、电视会议系统及白板等。在应急指挥中心工作的时候,视频会议系统要能够根据需要,在现有各个部门的视频会议系统之间切换。

1.5.6.呼叫中心系统

15

(2)在平时可以将该系统逻辑上分割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呼叫中心,提供给相关业务部门作为他们的呼叫中心使用,避免了其他业务部门的重复建设。

1.5.7.视频监控系统

110、人防等子系统视频信号接入人防办信息平台统一处理后并经过物理隔离后将相关监控信息传送给政府部门,在应急指挥中心或领导办公室里可实时观看任意监控点的图像、并可对选定监控点的摄像机进行上、下、左、右、放大、缩小的远程遥控,供市领导及时迅速地了解各重点疫情/汛情/火灾/台风地区的实时信息,为科学决策、紧急调度指挥提供依据。

1.5.8.无线通信系统

无线通讯系统是应急指挥的“神经”,是命令下达的通路。目前xx市已经有了公安部门的350mhz模拟集群,用于公安部门的内部通讯,使用的时间比较长。人防部门有一台使用卫星通讯的指挥车,还没有建立能够支持多用户数字通讯的无线系统。

由于无线通讯系统的建设投资大,时间长,建议在项目一期使用人防部门的卫星通讯指挥车作为指挥中心的延伸,在指挥车内安装相应的电脑设备,通过卫星通讯线路连接到指挥中心,供指挥人员现场指挥使用。

16

三、公共卫生应急指挥平台

1.1.系统建设概述

为指导全国各地(市)建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与决策系统(以下简 称“应急指挥系统”),特制定本指南。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和能力建设的有关精神,我国开始建设以国家级应急指挥系统为中心,省级应急指挥系统为骨干,地市级应急指挥系统为节点的三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体系,拟在“十二五”期间将应急指挥系统节点拓展至县级卫生系统,建立必要的移动应急指挥平台,以实现对各级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管理的统一协调指挥,实现卫生应急数据及时准确、信息资源共享、指挥决策高效。

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地市级应急指挥系统作为重要的公共卫生业务应用系统,将在各地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成后,实现与医院信息系统、卫生监督信息系统、妇幼保健卫生信息系统 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发挥更大的作用。

应急指挥系统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除系统硬件和软件建设任务 外,还包括卫生应急信息管理规范建设、应急指挥决策制度建设、系统运营维护 体系建设等,本指南仅针对应急指挥系统硬件和软件建设提出必要且基本的内容 和要求。有关信息管理规范、工作制度建设等,卫生部将后续制订。

xx市应根据国家、本省、本地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和应急指挥体系建 设规划的综合要求,采用国家应急指挥体系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技术规范,因地制 宜,充分利用有关资源,进行应急指挥系统的设计与建设,按时完成建设工作。

17

1.2.系统总体架构

1.3.系统建设思想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经济与交流活动增加,人群流动日益频繁,这为疾病的传播与暴发提供了有利环境,使得我国面临的公共卫生健康问题越来 越严峻;同时社会与自然环境也发生了许多变化,比如:环境污染、自然灾害、恐怖活动等一系列影响公众健康事件的增多也增加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暴发的 可能性。

在此形势下,我市原有的公共卫生体系需要进行调整与建设,为了加强我市 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计划用 1~3 年左右的时间,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

18

1.4.系统建设目标 1.4.1.总体目标

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市应急指挥中心为核心,形成一个上连市政府突发事件应急指挥中心和卫生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下连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实现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动态监测与预警分析,能为决策指挥的领导和参与指挥的人员及专家,提供各种通讯和信息服务,提供决策依据、分析手段、指挥部署手段和监督监控方法,通过指挥中心能使决策指挥领导及时下达命令,迅速有效地掌握、调拨、利用各种资源,实施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力求最大程度地减轻突发事件对公众健康及生命安全以及社会经济稳定的威胁和破坏。

1.4.2.建设目标

(一)形成一个覆盖全市各级医疗机构的信息化网络,实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采集、传输、存储,危机判定、决策分析、命令部署、预案 启动、实时沟通、联动指挥、现场支持等功能的应急指挥与决策系统。

(二)形成一个分布式可逐级监测和处理全市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 的仿真信息管理网络,实现对全市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分析、鉴 别、应急方案制定的模型化。

(三)形成一套包括实时准确监测、科学合理预测、及时有效发布和动态反馈评估功能的层次结构群决策体系,在高效、科学、合理三方面实现对突发事 件应急处理的决策支持。

(四)通过网络化、信息化的管理,使全市范围内突发卫生事件得到及时控制与处理。

(五)通过系统对各类医疗卫生资源(包括机构设施、人员、仪器设备、物资等)进行针对特定突发事件的科学调度,充分保证应急所需资源的配置。

19

1.5.系统建设内容

1.5.1.建立健全指挥体系和应急机制

 应急预案与方案的准备与实施;

 建立健全应急指挥与决策系统日常管理及工作制度;

 建立健全应急指挥与决策系统管理队伍与应急组织;  完善后勤保障、技术保障和公共教育等相关保障体系。

1.5.2.建立支撑系统的技术平台

 大屏幕显示子系统;  信号处理子系统;  现场会议子系统;  会议跟踪摄像子系统;  视频会议子系统;  音响扩音子系统;  电话子系统;  照明子系统;  自动窗帘子系统;  集中控制子系统;  辅助参谋子系统。

1.5.3.应急指挥中心网络通讯环境

 服务器系统;  数据存储与灾备系统;

20

 网络系统;  安全保密系统;

1.5.4.建立应用软件系统

 建立信息管理与维护制度,包括:

 建立数据采集与维护制度;  建立信息交换制度与操作规程;  建立机房与设备管理制度;  建立系统操作与维护制度;  建立系统安全操作规范。

四、全市食品药品追溯平台

1.1.系统建设概述

食品、医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相结合,一、二、三产业为一体的产业。食品、医药行业对于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以及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1

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任务越来越繁重。在这种大背景下,中央财政对食品药品监管事业的投入不断增加,这其中也包括信息化建设在内。

根据《“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发改高技〔2012〕1202号)、《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国发〔2012〕5号)、国家局《2011-2015年药品电子监管工作规划》(国食药监办〔2012〕64号)将加快信息化建设作为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提升监管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党中央、国务院对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中央领导多次在不同场合指示,要切实加强药品研制、生产、流通、使用全过程的监管,加快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审评、审批权力的内外部监管监督制约机制。

1.2.系统总体架构

22

1.3.系统建设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国家和全省信息化建设基本框架和跨越式发展要求,紧密围绕全省食品药品监管发展的主要任务,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面向需求、深化应用,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突出重点、确保安全”的总体思路,加强顶层设计,坚持需求主导,强化统一标准,大力推进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有效提高我市食品药品科学监管能力和决策支持水平,为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有效和促进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信息技术保障和服务。

1.4.系统建设目标 1.4.1.总体目标

1.4.2.建设目标

(一)完善顶层设计,分步分头推进

在充分调研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统筹顶层设计,完善全省食品药品监管系统信息化与电子监管工作规划,出台信息化建设指导意见,努力形成全省统筹规划、各地分头实施、整体分步推进的信息化与电子监管发展新格局。

23

(二)统一数据标准,促进信息共享

按照全国食品药品监管系统信息化数据标准和省电子政务数据标准,结合系统实际,制定全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信息化数据标准,建立全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数据中心和数据备份中心。规范系统建设,促进系统整合,加强资源管理,实现信息共享,发挥整体效益。使全市各级监管部门和各业务系统的数据库都依据统一的数据标准进行建设,实现食品药品安全信息数据资源的充分共享、交换与利用。

(三)健全基础网络,实现互联互通

建设市县乡镇三级监管业务网络平台,实现市、县市和乡镇三级监管网络的互联互通。建设市、县、乡镇和社区(村组)四级监管信息虚拟专线网络平台,实现市、乡镇、社区(村组)、医药生产经营企业、医疗机构和主要餐饮单位信息的及时传递和查询,为在社区和乡镇实行食品药品安全网格化管理构建基础网络平台。

(四)推行电子监管,建立追溯体系

计划2015年底前在我市实现全品种全过程的药品电子监管,实现对药品生产、流通、使用全过程跟踪监管和重点餐饮、保健品及化妆品单位的电子监管,为药品的质量追溯、责任追究、问题药品召回和执法打假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支撑,为人民群众安全用药和保护企业的合法利益提供药品信息检索、监管码查询、真伪鉴别等信息服务,为商务、卫生、工商、质检、药监等部门之间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提供条件。

(五)扩大应用范围,提高应用水平

建立健全覆盖食品药品监管业务的市州局和县市局综合监管平台, 扩大在餐饮监管、保健品及化妆品监管、药品注册管理、药品生产经营监管、医疗器械监管、稽查办案、医疗机构药品监管的应用范围,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

(六)完善信息系统,强化公众服务

建设全市食品药品安全信息服务系统和投诉举报系统,为公众和企业提供食品药品信息查询与服务,及时受理有关食品药品安全的投诉举报。

(七)建立应急系统,确保信息安全

直观和快捷的应急指挥平台。按照国家关于加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和保密工作的要求,基本解决市局机关计算机网络安全方面的主要问题。认真落实软件正版化要求,确保计算机系统稳定可靠运行,确保信息安全。

1.5.系统建设内容 1.5.1.基础网络建设

将已经建成的国家局--省局直属单位的mpls-vpn视频会议专网,延伸至市州局,构建市州和县市监管网络平台;建设市、县、乡镇和社区(村组)四级监管信息网。采用vpn技术,建设市局--县局--乡镇―社区(村组)或主要医药生产经营企业、医疗机构及大型餐饮单位的虚拟专线网络,在乡镇、社区(村组)、企业和医疗单位通过电脑或手机上网实现信息的查询和传递,为在社区和乡镇实行食品药品安全网格化管理构建基础网络平台。

1.5.2.综合监管系统

建立餐饮监管、保健品及化妆品监管、药品注册管理、药品生产经营监管、医疗器械监管、稽查办案、医疗机构药品及器械信息采集等系统,完善及整合药品检验、药品不良反映、广告监控、职业药师管理、企业及产品信息直报、统计与分析等系统。

1.5.3.实时监控系统

从现在开始,逐步开展对重点企业、重点食品药品和重点环节的实时电子监管,逐步建立疫苗生产、冷藏及冷链运输监控系统、“麻精毒”药品生产及流通监控系统、基本食品药物和特殊药物重点品种生产过程、原辅料及仓储监控系统和经营企业药品仓储温湿度监控数据采集系统等。

1.5.4.信息统计系统

通过对统计直报系统的升级、改造,增加数据交换等硬件,扩展范围,完善

25

功能,使之成为覆盖全省食品药品监督业务、全省药品、医疗器械、保健品、化妆品企业和主要餐饮单位、功能完善、方便快捷的信息统计分析系统,实现智能表单统计报表在线填报、基本情况及时更新、监管部门在线审查、自动生成汇总数据,确保统计数据不漏不重,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为市县镇三级监管部门与监管对象构建信息交互平台,向社会公众及时提供最权威最准确的信息。

1.5.5.信息采集系统

在新兴科技发展的不断创新中,目前对食品药品的信息采集技术已经从纸质条码发展到了电子条码(rfid),我市将首次采用科技技术手段完成对食品药品流转质量监督。实现对数据的实时动态流转采集。预设预警、报警、跟踪等追溯功能。

1.5.6.行政审批系统

结合行政权力和服务事项规范清理工作,参照《市级行政权力和服务事项流程图》对现有行政审批系统及其内部电子监察系统进行改造、升级,并增加网上申报、网上预审和在线审批功能。

为了规范行政审批行为,保证分级管理后及时将企业基本情况、持证情况和生产经营范围等基础数据导入市局数据中心,在各地行政审批制证这个关键环节使用统一的制证软件,建设全市统一的制证软件系统,方便监管部门及时准确掌握辖区发证情况,方便公众随时查询企业基本情况、持证情况、生产经营范围、生产产品和经营品种。

1.5.7.协同办公系统

根据监管工作和发展的需要,对市局机关网上协同办公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实行远程办公,推行电子签章及无纸化发文。

1.5.8.预警应急系统

建设食品药品安全预警信息系统。在药品(器械)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基础

26

上,建立包括药品(器械)经营监管系统和餐饮食品安全事故监测的食品药品安全预警系统。

在视频会议系统的基础上建立应急指挥系统,把市局视频会议室建设成应急指挥中心;增加车载通讯设备等应急指挥硬件,开发应急指挥系统软件,形成方便、直观和快捷的应急指挥平台。

1.5.9.网络安全系统

按照国家关于加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和保密工作的要求,基本解决省市局机关计算机网络安全方面的主要问题。

省市局网络及机房入侵防护管理系统。落实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网络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国办秘函[2010]5号)》有关“各政府部门必须加强网站防篡改、防攻击、防瘫痪等措施”的要求,开展ids监测、ips防护、文件监控保护,建立省局机房、内网和门户网站防病毒、防篡改、防攻击的入侵防护监测管理系统。

1.5.10.数据中心建设

在市局现有数据库基础上扩容、改造和升级,建设由网络、存储、数据库、数据仓库等构成的全省食品药品监管数据中心,实现全省食品药品监管基础数据和业务数据的统一管理、汇集、存储、处理、共享、交换和整合,确保全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审批、许可、注册、安全监管、稽查、备案、审评、检验、不良反应等业务岗位产生的业务数据,按照统一的数据标准和固定的信息流向,由分布式数据库汇总到数据中心(数据仓库),解决目前全市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条块分割、信息孤岛现象,形成全系统基础性、战略性主题数据库,以支撑网站群、综合办公、行政审批、日常监管和公众服务等五个平台的运行,为食品药品科学监管、网格化管理、政府部门科学决策、相关企业合法经营、药品阳光招标采购、公众饮食用药安全等提供权威、及时和高效的数据支持。

27

级监管部门和各业务系统的数据库都依据统一的数据标准进行建设,实现食品药品安全信息数据资源的充分共享、交换与利用。

数据备份中心建设。逐步建立市级同城或异地灾备中心,依托市局实现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和数据的二级备份,以应对突发事件和灾难对全市食品药品监管业务、信息和数据所造成的重在影响,并可及时应急响应和恢复。

1.5.11.食品药品电子监管数据共享

把国家食品药品电子监管平台的相关监管数据通过安全、可靠的方式传输至市级食品药品电子监管平台,实现我市生产经营和市外企业在我省销售的基本药物的及时查询与追溯,为日常监管、广大社会公众安全用药和保护我市企业的合法利益提供药品信息检索、监管码查询、真伪鉴别等信息服务。

数据共享工程分三期建设:第一期数据落地与企业基本信息、品种信息和监管要求整合,搭建日常监管的基础平台;第二期建设市级监管平台数据接口及企业与公众服务平台;第三期建设省级全品种覆盖的药品电子监管平台。

28

智慧城市管理平台建设实施方案智慧城市平台app篇二

智慧城市和社会管理创新两者之间有着非常强的结合点。尤其信息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改变我们社会生活、生产、管理和服务方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依托工具。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社会管理创新上体现出非常重要的作用和价值。作为信息化典型应用的智慧城市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它为什么能够作为地方政府进行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在推进我们社会管理创新上有哪些基本的思路和做法?下面我就从这几个方面谈一谈。

一、信息化演进的基本趋势和前景

信息技术作为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非常重要的技术突破,对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人类历史上还没有哪一项技术这么普及,这么与每个人的生活、工作、学习息息相关。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一项重大技术的产生会带来社会形态的变革。信息技术带来信息社会,带来信息时代,不仅从工具层面上改变了我们的管理行为,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而且在理念层面、价值层面上也对社会管理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信息技术主要有三大方面的进展:一是关于技术产品的演进;二是关于网络环境的演进和融合;三是关于计算方式的演进和变化。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从这三方面对我们的管理、工作乃至理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些是我们进行社会管理创新必须要去思考、依托的一些基本的理念和基础。

(一)信息技术产品的演进。

我先简要介绍一下三大定律或者是三大法则。

第一是摩尔定律。摩尔定律:每18个月,集成电路的性能将提高一倍,而其价格将降低一半。它反映了信息技术或者信息技术产品在发展过程中的演进速度。信息技术产品在摩尔定律的作用下,性能迅速提高,但成本又在迅速降低。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法则,信息技术产品不再是一种奢侈品,每个人,甚至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都可以拥有最先进的信息技术产品。

第二是吉尔德定律。在未来25年,主干网的带宽将每6个月增加一倍。其增长速度超过摩尔定律预测的cpu增长速度的3倍,并预言将来上网会免费。

第三是麦特卡尔夫定律。网络的价值在于网络的互联。在农业社会,拥有了土地,就拥有了财富,拥有了社会地位。在工业社会,拥有了资本,就可以当老板,社会的分配机制就是以资本作为基础的。到了信息社会,信息是核心。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分享、信息传播本身就带来了非常巨大的价值。通过网络,通过麦特卡尔夫定律,网络一互联,每个接点的价值都在迅速提升。

不过,前几年有人预言这些定律一二十年就会失效。因为光刻技术(集成电路制造中的某种工艺技术)到极限了,已经到了分子级,甚至到原子极了,摩尔定律还能不能发挥作用?这时,有人提出新摩尔定律。最开始一台电脑可能需要占用好几间屋子,现在,一部手机、ipad就是一部完全意义上的电脑,而且性能比前几年电脑的性能还要高得多。甚至是手表、跑步记步器、洗衣机、电冰箱等也可以由一台微型电脑控制。这些事物的发展,一方面取决于芯片技术演进的情况,这遵循于摩尔定律。但如果这个设备不单单进行信息处理,还要进行信息感知,有传感设备等。而传感设备在原来的技术范畴里算是一个机械产品,不遵循摩尔定律。只有芯片遵循摩尔定律,这个设备却不能小型化,也不能移动化,不就对技术的发展产生制约吗?所以,不单单在微电子行业遵循新摩尔定律,在电源技术、生物技术、微机械技术等行业也遵循新摩尔定律。东西可以越做越小,性能越来越好,但价格越来越便宜。正是因为新摩尔定律起作用,又出现了所谓的智能技术、感知技术,让一个手机既可以在信息层面用来通话、发短信,又可以用来定位、拍照片。新摩尔定律使得信息技术产品越来越小型化,越来越智能化了,越来越移动化。这是一个基本的趋势。这个趋势为智慧城市奠定了一个非常好的技术基础。

以上是从产品本身来说,智慧城市之所以能够被大家作为城市管理的一个重要工具和平台,是和智能终端(如手机)紧密相关的。如果每人在处理信息的时候还背着一台电脑,而这个电脑的供电只有两个小时的话,那对智慧城市的发展则有非常大的制约。

(二)网络环境的演进和融合。

从网络环境来说,信息技术的价值不在于单个的产品,它的价值的最核心增长在于这些产品之间能够联网,能够有一个共同的网络平台,这种平台使人们分享、传播、使用信息变得更加可能。

一是计算机网络。就是传统意义上讲的基于计算机网络形成的互联网。曾经很多人都在思考:现在基于ipv4的第一代互联网,从带宽上、从用户的容量上、从安全性上,能否支撑未来那么大的网络需求?能否支撑网络安全的需求?就像我们的电话号码一样,原来六位,后来到七位,不够用了,又升到八位。第二代互联网的产生,既解决了容量的问题、用户规模的问题,也解决了网络安全的问题、传播速度的问题。我国目前拥有全球最大的第二代互联网,已在教学科研的范畴里使用,将来一旦扩展到社会,网络应用将会发展更快。在第二代互联网上下载一部电影可能只要几秒钟,比读取本地硬盘上的文件还要快。这些技术本身也是一会要说到的云计算产生的条件之一。如果网络存储技术不过关,很多东西还要装在自己的硬盘上,那么终端就不可能小型化,也不可能较好地移动化。

二是通讯网络。移动技术和互联网、城市宽带、wifi结合,将智能化的感知设备应用到网络之后,网络不仅让人跟人之间能够交流,而且人与物体之间也能够交流,就出现了物联网。物联网也是智慧城市的一个平台。人们在谈到智慧城市往往和物联网分不开。除了网络,现代通讯网络也在不断发展,从固定电话到移动通讯,从最早的模拟信号到gsm。gsm也就是所谓第二代通讯,语音通讯和简单的文本通讯都没有问题,但视频通讯或电话对讲等其他的多媒体通讯方式就变得越来越困难了,所以后来又出现了3g。现在,3g还没有完全普及,很多国家就开始普及4g了。我国在一些地区也开始试运行4g。计算机网络适合大规模、大容量、快速的传输,但主要应用于计算机之间。而通讯网络使手持终端之间有了非常快速的沟通方式。

三是广播电视网。相对于计算机网络来讲,它的覆盖范围更广。我们思考这三个网能不能联起来?让手机随时可以和电脑相联,让家里的收音机、电视机和计算机、手机都联起来。未来网络的规模所产生的潜在价值是非常巨大的。所以,各个国家都在发展三网融合。我国从2010年开始发展三网融合。三网融合在我国推行比较慢,是因为三网融合技术本身相对容易,但三网融合主要是管理上的问题,主要是部门之间的相互利益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好这些利益格局、权力配臵问题,单从技术层面促进三网融合很困难。但我们的目标已经确定为:2015年实现全面三网融合。

随着网络发展的演进,我们未来所面对的是一个无所不在的网络。现在有时都不提互联网了,而称为泛在网。所谓泛在网,即广泛存在的网络,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物都能有网络接入,任何人在这个网络上所分享、传播的信息是多媒体的、智能化的。

网络技术演进所带来的是什么?从技术层面上看,它可能带来的是一些工具层面的变化。很多人认为工具层面的变化不是我们管理和服务的核心,它只不过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手段。实际上,我想跟大家说的是,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正是因为工具的变化才导致社会形态的变化。虽然手机、电脑现在看来只是一个工具,但如果做个小测验,一个部门把电脑、手机全关掉一天,我们发现这个部门的工作可能无法正常运行;一个人几天不使用手机,不使用电脑,他发现他可能在社会上简直没法生活。你会发现你对这些工具的依赖越来越强,强到和它难以分离的程度,甚至我们的行为方式和理念等很多价值层面的东西都和它有关。这是网络不断演进给我们带来的一个非常大的变化。特别是越来越智能化、越来越移动化之后所产生的一些网络应用。比如微博、微信,这些应用使得政府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演化出一种新的形态。以前我给大家做报告,采用面对面的方式,即使我的话再没有用、再空泛、再毫无价值,讲完了之后大家一定都会鼓掌。但如果我们采取的是网络交流的形式,我的微博空话、套话连篇,我相信大家不仅不看,不会成为我的粉丝,而且还会给我带来一个巨大的网络灾难。现在,人们在网上都不敢随意笑,也不敢随意哭。这就是网络给大家带来的一个行为方式上的变化。

还有就是物联网,它不仅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多的是在互联网基础上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成了人和物之间的交流。以前看到西方警匪片有辆车带有导航,车开到哪里就能算出路径。当时我们觉得很神奇,现在已经很普遍了。为什么能够对移动的车进行准确定位?因为车里有一个装臵,通过卫星,这个装臵不仅可以把你的位臵信息给记录下来,还会把这个信息反馈到你的gps上,会以语音的方式、以图片的方式告诉你路该怎么走,而且这个过程是不需要人干预的,是靠卫星定位的感知装臵。所以,物联网不单单改变人的行为,还改变人和自然界的交流方式。

(三)计算方式的演进和变化。

大家在思考信息技术时,可能更多地从前两个层次出发,例如用的是什么样的新手机,使用的是2g还是3g网络等。其实,未来能让信息技术得到更广泛应用的是计算方式的改变。我们最早的计算机都是放在机房里的,因为成本太高,每人不可能拥有一台计算机。到后来,每家都可以有一台计算机,甚至是每个人有一台。再后来,有了互联网之后,设备之间可以相互连接,这个时候就涉及到一些问题,比如说要和别人分享信息的时候,要怎么获得信息呢?是拿u盘拷,还是把信息放到一个公共平台上,谁都能从上面获取,而且数据平台越来越虚拟化,最后就变成我们说的云计算。

云计算是什么?我们常讲,数据在云端,软件在云端,服务在云端,管理在云端,那云端到底是什么?是东西都在天空中飘着,现实生活中什么都没有吗?我想花钱了,在网上一敲,就把东西买了,就把钱支付了。我用百度搜索信息,信息从哪儿来的,对我来讲不重要,重要的是我通过这种搜索工具能够获得信息。

云是什么概念?我举个例子,就像家里自来水一样。为了喝上干净的自来水,我们家里有没有必要建一个自来水厂?显然不需要。只需要把水龙头打开就可以获得要喝的水。云计算给大家提供了一种模式,其实就类似自来水一样。未来你想获得什么东西,不需要有很大的硬盘,也不需要你的电脑有非常强的处理能力,只要需要,随时随地可以获得。这种新型计算,在无所不在的网络环境下给大家带来了一种新的信息获得方式或者是信息使用模式。另外,由于云计算,终端也发展。以前,我们要背个挺沉的笔记本电脑,现在只要带一个手机或是ipad。而且终端还在进一步演化。现在微软、谷歌、苹果都在研发智能眼镜。云计算甚至能让我们随时随地获得世界上的任何东西的想法变成现实。

正因为云计算的这种模式,使网络资源得到最大化的运用。而这种网络化资源一定是全球性的。个人的电脑配臵再高、硬盘再大,计算能力和存储量始终是有限的。以前,我们写论文、查资料,收集很多东西,就用硬盘存下来,越存越多,硬盘越换越大,但等真正要用的时候,就发现从硬盘里找太难,反而回头再到网上去搜索。将来移动硬盘的容量就没有必要那么大了,也没有必要什么都存,因为在网上就可以信手拈来,这就是云。有了云计算这种模式,那么全世界的资源就可以为我所用,而且这些信息不在我的个人电脑里。即使我的电脑坏掉了或者被偷走了,但由于信息都存在云端,就像家里的水龙头坏了,再换一个水龙头,水还是一样流出来。云计算使得全球性的网络平台变成个人的计算平台、分享模式。所以,云计算远远超过了单个设备的能力,使所有的扩展性资源实现按需服务。云计算是共享性的,加上在信息技术里的开放性意识,甚至开放原代码,甚至有人讨论这种网络分享形态到底是共产主义还是资本主义?是贡献的信息多,收益就多;还是所有知识都是开放的,对整个社会产生更大的效益。所以,有人说未来的网络、云计算会导致所谓的网络共产主义,实现按需服务、按需供给,这方面与共产主义的概念是一致的。

再举个例子,智能交通是智慧城市里很重要的一个内容。智能交通取决于道路基础设施、采集设备等。我们现在用的最多的就是摄像设备、电子指示牌,还有交警手持设备终端、gps等。这些东西要么是感知设备,要么是信息获取设备,而政府的管理都体现在后台非常巨大的数据系统,或者将来一种云服务的概念。虽然现在叫云,但更多的还是数据平台。如果真正是一个交通云,它就不单体现交通部门的信息,人口、道路情况,甚至是小区、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分布情况都集中在一个更大的平台上。在这个平台上,进行交通管理更容易、更方便,没有必要给每个人都配臵最先进的设备,没有必要使用一些昂贵的平台。云平台会给大家提供一个更加高效、更加廉价、更加有利于分享的平台。

云计算的成本如何?首先,它有更低的硬件成本。因为不需要那么大的硬盘了,也不需要那么快的处理速度,硬件可以做的更小、更省电、更容易携带。其次,云计算的资源是通过泛在的网络来提供的,因此有更高的利用率。如果使用云计算,成本将便宜30倍,这就带来了收益率。

总结一下,从信息技术看,信息技术产品本身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处理能力越来越高,存量越来越大,处理速度越来越快。从网络技术来看,带宽越来越宽,速度越来越快,性能越来越高,网络越来越泛在。再加上新摩尔定律,感知技术、电源技术、物联网等的发展,以及新计算的模式。信息化给大家展示了有以下特征的一个美好前景:第一,泛在性,无所不在;第二,虚拟化,是一种云计算的模式;第三,智能化;第四,交互性。这些特征将显著改变政府部门的管理与服务、个人的生活工作学习状态和模式。

正是因为有了信息技术层面的发展,未来会进入一个智慧时代。智慧时代既是一次发展浪潮,也是一种发展机遇。我们要把智慧的理念、工具、平台使用好,融入到我们政府管理里面去,改进政府管理服务,处理好政府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二、智慧城市的发展与前景

最早,ibm在2008年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智慧地球”是基于3s技术提出的,即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相结合。也就是通过一些传感器、感知设备把政府要管理的铁路、桥梁等基础设施联网,与人的系统连接起来,实现更加精细化的、更加动态化的管理。

2009年底,ibm提出了“智慧城市”的概念。人们开始关注智慧城市。

2010年上海世博会让人们对智慧城市的认识更进了一步。世博会的门票里有一张芯片。这个芯片不单只是进门刷卡做一个记录,芯片记录参观者信息,提供参观者在何处参观,各个场馆人流情况等信息。世博会就像一个示范区一样,让大家真正体验到智慧城市的理念。

ibm提出智慧城市有三个特征:物联化、互联化和智能化。

一是透彻感知的物联化。所谓智慧,首先是要有一个判断力,对周围的环境、状态能够自觉识别、检测,然后能分析、处理。就像交通管理的摄像头一样,把现场的情况记录下来,再通过互联网或政府专网或通信3g网络传到控制平台上。在控制平台上就可以对现场进行监测、控制。如果某处交通拥堵,就可以联系到距离较近的交警手持设备上,让交警到现场处理了。其次是更全面透彻的感知。例如,一个社区被分成很多网格,每个网格有自动化的感知设备。目前我们用的是摄像采集装臵,甚至用人工的方式进行感知,将来有其他的感知方式。比如,将来给社区里的每个老年人配一个终端,就可以掌握老年人的各种状态,如果独自在家的时候发生紧急状态,一个按键就能启动他家的摄像头。如果身体不舒服,老人身上的血压仪、心脏监视器等数据发送到社区医生那里,社区医生马上就可以进行有针对性施救。更加透彻的感知,这是物联网、智慧城市最具特征的特点。

二是更全面的互联互通。智慧城市光感知是不行的,现场的信息怎样和系统连接在一起?那就必须有广泛的连接。现在咱们用的就是城市宽带,或是互联网,或者有线网络。

三是更加集中有深度的计算。假设一个老年人在家里生病了,一个医生到现场给他处理,而他的身后有一个更大的平台,一旦有需要很多专家可以进行会诊。这种处理的方式会更加有效。

如果抛弃理论层面的定义,按照ibm的观点来讲,所谓的智慧城市,就是把城市功能的六大核心系统--组织(人)、业务(政务)、交通、通讯、水和能源,利用技术集成起来。比如,新闻里曾听说小孩被落在校车上,长时间没有发现,最后发生死亡的事故。如果每个孩子有带着感知设备,少一个小孩,系统就报警了,就能避免一些事故的发生。智慧城市应用促使我们在管理上的创新或者说做出一些新的技术选择。当然,这涉及到很多方面,比如说公共安全,包括社会管理创新,其中大家更加关注的是市民服务。

智慧城市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在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智慧城市的技术都在不断渗透、不断延伸。各级部门都在思考、利用一些新的管理技术、方式和手段来提升自己的管理、服务。我简单举几个例子,比如说智能医疗,因为有了网络,有了云计算的模式,可以实现一个整合的医疗平台,就像北京现在搞电子病历一样。电子病历一旦建好,今天在空军总医院看病,第二天跑到别的地方看,尽管看的不是一个病,但只要把我的病历打开,关于我的所有记录就全有了,那么就有助于医生做出诊断、进行治疗。当然不单单在电子病历上,在其他方面也可以利用这样更加有效率的、效果更加好的整合性平台。

“两会”后,国家开始对我们的房产信息进行登记管理。其实,一些与公民权利相关的信息比房产信息还重要,包括政府最基本的一些服务,比如说个人社会保障等,需要建立电子档案系统。目前,全国社保还不能联网,很多地方的系统还不全。将来一个人的社会保障号就能记录这个人一生享受到的各种基本的服务信息和各种个人信息。我们构建个人房产系统,更多是从政府管理角度,甚至是从反腐败的角度出发的,特别是一些名人一个人拥有多户籍的事情曝光后,大家开始重视这个问题了。其实房产登记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因为房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个人财产事项,从开发建设到居民购买,政府都有非常严格的管理手段和程序。按道理说,在此基础上搞信息化,比社会信息化来得容易多了,但目前我们没有这些基础的信息。就像现在的社保系统,数人头我们都数不准。

再比如中国移动开发的“车务通”。车务通主要是对公车进行管理。其实公车管理,从技术来看是非常容易的。不管是现成的gps,还是中国移动的车务通,还是电子车牌,只要在车上装上一个装臵,就可以随时管理监察,因为现在网络已经初步泛在化了。当然,公车管理不是技术本身的事,还牵扯到管理层面,甚至牵扯到利益分配等方面。

这些技术的应用,能够给政府的管理带来极大的便捷性或精准性。

智慧城市是在原来的数字城市或无线城市的基础上,逐渐扩展起来的城市信息化战略。现在国外智慧城市发展比较好的有首尔、纽约、伦敦、新加坡,以及欧盟的一些国家。2008年ibm提出“智慧地球”概念不久,温家宝总理到无锡去调研,提出一个“感知中国”的计划。“感知中国”计划提出来后,各个地方也纷纷推出数字城市的发展战略。北京的一些城区、上海浦东、宁波等地已经有一些较好的平台了。

对我国而言,智慧城市有很多层面,刚才讲的智慧城市更多是在产业层面,因为经济发展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选择,很多地方借助智慧城市这个发展机遇推动与智慧城市有关的各种产业、项目的引进,有的致力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因为智慧城市有非常大的技术依赖性、技术平台依赖性。就像智能交通光有摄像头还不行,还要有设备能反映道路的情况,并进行识别。但是,我们现在一提智能交通就限于摄像头,而没有往其他方面扩展。那是因为在道路建设的时候,我们并没有去思考怎么让道路、车辆具有感知功能。如果道路、车辆有感知功能,那么发展智能交通就更加容易了。所以,智慧城市对基础设施有很大的要求。而我国更多是应用导向性的智慧城市。我国基层政府来做智慧城市,主要是应用导向,关注于利用智慧城市为改进政府管理和服务所提供的应用性平台。

三、智慧城市与社会管理创新

信息技术作为一个工具对我们的管理和服务产生作用,这个工具日益与管理活动相结合,在某种层面上改变了我们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一方面是技术手段、环境、产品不断演进,另一方面是政府的理念也在不断转型。在社会管理创新领域,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原有模式越来越朝着管理—治理—善治的模式来发展。

善治的模式是什么?联合国概括了政府善治的八个特征:参与、法治、透明、回应式治理、共识、公平和包容、有效和效率、问责。这八个特征也贯穿于我国政府改革的目标之中。

第一,社会参与。这种理念使我们政府不再更多关注于政府自身,而是更多关注外部,尤其是关注政府和外部的关系,强调参与的治理。我们的社会管理是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下,强调公众参与,强调社会管理。在推动服务型政府改革过程中,这种理念得到彰显。比如,一些地方政府建设行风政风评议平台,让社会对政府的运作进行打分,进行评价。像政务公开,让政府文件、决策事项、决策过程向老百姓公开。公开,一方面是监督,另一方面更多的是让老百姓的诉求能够得以体现。另外,很多地方还搞了很多诸如听证会、网络问政平台、市长信箱、书记信箱,就是想建构一个渠道引入更多的社会参与。特别是web2.0出来以后,政府的管理从单向到双向互动式发展。而web2.0相当于政府实施管理从原来贴公告的模式转变为市长现场办公会模式,利用一个让公众都可以访问的微博平台、问政平台,像开现场办公会一样地解决问题。第二,依法行政。第三,透明化治理。政务公开和参与是相辅相成的。第四,回应性治理。北京市西城区构建全响应式社会服务管理平台。什么是全响应式社会服务管理平台?就是政府部门能够快速掌握服务对象的需求,并及时做出回应;服务对象也能够及时掌握政府部门发布的信息,并及时处理响应,特别是在紧急事件发生的时候。由于信息技术的推进和深入使用,如果不能很好地回应老百姓的诉求,政府可能在某些方面就会受到挑战。第五,共识取向治理。从政府合法性角度来讲,政府和社会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而是政府的合法性来自于社会。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这个理念在进一步得到强化,甚至在价值观念上也影响我们。网络一旦泛在化之后,每一个人都想表达,可以说每个人手上都有一个麦克风,使每个人都成为政治活动中的一员。将来政治的模式要转型,转向全民政治或全民参与的方式,任何人都可以进行网络表达。如果政府的一些做法不能形成共识的话,有时候会有风险。第六,公平公开。第七,效能效率。第八,尽职尽责。这就是信息技术给政府自身转型所带来的一个基本取向。

越来越融入更多的信息技术的一种善治的模式,就是利用信息技术来强调参与性、透明性,强调对公众需求的回应,强调一种共识取向,强调公平和效率。这是我们所面对的一个基本取向,它是一个社会规律,而且会随着网络越来越泛在化,这方面的诉求会更多。从最初的一些网络开发建设,到越来越多地强调资源共享,强调结构重组,进行管理上的创新,最后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工作方式的改变,更多的是政府一种运作模式的改变,一种范式的变迁。

信息化越来越强调更多的公众参与,更多的互动性、参与性。所以,智慧城市在这些方面越来越体现出它的优势和价值。信息技术电子化服务演进的趋势,从内部逐渐往外部扩展,从原来强调单向的业务越来越强调双向的业务,越来越强调对外部的支持和服务。在这个过程里面,我们在进行社会管理创新时,强调知识的共享,强调各种工具、业务的融合,强调政府机构的重组。以各级行政服务中心为例,为什么要把服务集中在一个办事大厅里面?每项职能、每项业务都由不同部门来管理,原来老百姓、企业办事要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地跑,现在强调管理的创新,实行一站式服务,不再让老百姓、企业四处跑了。这里面牵扯到信息的共享、业务的融合,还有组织结构的调整。说到大部制改革,大部制实质是什么?大部制的实质是减少行政事项,缩小行政权力,并在这个基础上精简机构。如果这些东西不改,那就是简单的合并。

信息技术促进社会管理创新,或者智慧城市促进社会管理创新有一个根本性理念的转变:从原来的管制型转变为服务型。在强调社会管理创新的时候,主要有两个观点。第一种观点是,之所以加强社会管理或者强调社会建设,根本目的是维稳。通过社区摄像头也好,各种信息采集也好,对人财物进行登记管理,就是为了掌握情况遇到问题好处理、好应对。第二种观点是,社会管理创新是给大家提供更好的服务,通过管理方式、服务理念、服务平台的改进,业务的整合,让老百姓花更少的时间得到更加便利、更加好的服务。在现实中,这两个方面的需要都存在。

所以,基于信息技术的社会管理创新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强调平等性。由于我们传统的管理方式是层级制,在西方也叫官僚制。纵向是分层的,横向是专业化划分的,是一个金字塔型结构。如果我们过于强化层级制,任何事情都要去审批,一旦有跨部门的事项需要合作、协商,事情就会变得更加困难。信息技术或智慧城市更强调网络化,而不是等级制。在一个网络平台里面,大家都一样。所以,我们在引入信息技术的时候,层级制在某种层面上和信息化的趋势是不太符合的。第二,强调非实体性。办事大厅、服务中心,往往有一些人员、一间房子、一套东西,还不可能做到上门服务。信息技术能够给我们提供非实体化的管理、服务,就是所谓虚拟化的。第三,强调集成化。纵向的每个部门就是条,横向的部门之间就是块,条块化管理上容易带来沟通和协调的问题。信息技术恰恰强调集成化。业务通过信息技术集成,利用网站或其他平台,提供一个非应急服务,上网或打电话各种问题都能在社区里解决。这是我们依托信息技术、依托智慧城市所强调的社会管理创新要思考的东西。

基于信息技术,政府进行社会管理创新,有一个新的概念叫做“政府2.0”。我国改革的目标是服务型政府,美国叫企业化政府,英国叫现代化政府。每个国家提法都不太一样,但实际上都蕴含着刚才提到的治理理念,强调回应、参与、公开、透明、公平、效率等。从研究信息技术角度来说,我们强调政府2.0。

政府2.0是一个什么概念?希望搭建一个什么样的平台?第一,智慧城市一定要以公民需要为中心,来思考社会管理原有业务模式、管理方式。第二,提供有选择性的服务,提供可行方案。因为在社区里很难做到完全统一化的服务,特别是很多社会矛盾化解机制往往都是个性化的。另外,还包括政府和公民之间的服务和互动,允许公民随时随地以各种设备完成与政府之间的交互。同时,在整个过程中要降低政府的成本。这是政府2.0的服务模式。

政府服务2.0的模式对应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些基本模式。从理念上,我们更多强调管理和服务,而不是监管。从服务的提供上,更多是靠一站式的服务、集成化的服务。从支撑平台上,强调智慧政府。所以,基于这些理念,地方政府依托智慧城市的理念,把信息技术产品、信息技术网络、资源管理、计算模式整合起来,为社会管理服务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撑。如果想要发展智慧城市,我们不一定一步到位,因为我们要有物联网,要有采集设备,网格化如何分布,如何采集信息,采集完信息,要有一个集中的信息平台或数据库的平台,这些数据平台要和移动终端结合在一起,一方面给领导提供一个管理决策的渠道,同时也为公众提供一个服务的管道,形成数字城市的基本理念。

我们现在应用最多的是平安城市建设。平安城市建设更多的是社区大街小巷的探头,这是智慧城市最基础的东西,或者是最浅层次的智慧城市。在某种情况下,它也叫智慧城市,但是它更多的是获取现场的信息,以便政府部门更多地了解当时的情况,并进行分析处理。平安城市建设更多是以维稳为主。现在城市里的摄像头不单单是公安系统的,如果这些信息能够集中、共享,对我们的管理服务将更加有利。智慧城市作为一个开放性、协同性、综合性的信息平台,将来一定能够很好地运用到社会管理创新里面来。

智慧城市管理平台建设实施方案智慧城市平台app篇三

按:9月15~16日,国际城市论坛2011年年会在北京市朝阳区规划艺术馆隆重举行。论坛以“建设智慧城市,创新社会管理”为主题,发布我国首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研究报告》。

9月15~16日,国际城市论坛2011年年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论坛以“建设智慧城市,创新社会管理”为主题,发布我国首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研究报告》。

围绕论坛主题,与会领导和专家分别从科学执政看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城市变革与城市管理创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着力点等方面发表主旨演讲。在第二天的圆桌论坛上,获得2011年度“中国城市管理进步奖”的城市代表围绕智慧城市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这一主题,以化解民怨和顺应民意为主线进行了深入研讨,取得了积极成果。

2011年被誉为中国智慧城市的元年。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已有上百个地区提出建设智慧(数字)城市的目标,28个省市将物联网作为产业发展重点,80%以上城市将物联网列为主导产业。

智慧城市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以数字信息基础设施为平台,以实现人口、产业、空间、土地、环境、社会生活和公共服务等领域智能化管理为目标的全新城市形态。智慧城市建设,不仅是以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城市改造工程,更是一个城市系统重新再造的过程。中央党校校委委员、组织部部长赵长茂在论坛发言中指出,社会管理的前沿性要求建设智慧城市。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和兴起,并推动了产业变革和社会转型。信息网络从一个技术工具正在变成与社会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科技的前沿性直接投射于社会层面,各种问题直接表现为社会矛盾,并呈现扩大化、关联化、整体化的趋势。在这一背景下,现有的社会管理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市场化、多元化、网络化、动态化的社会环境之间不相适应的矛盾和问题日趋严峻。

与会代表认为,智慧城市带来的不仅仅是生产力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带来了生产关系的变革,推动着城市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变革,是从根本上优化城市治理模式、优化城市运行机制的“解决方案”。同时,以信息技术引领城市变革,不断提升城市管理的效能和质量,这既是智慧城市的核心要义,也是推动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切入点。在此次年会上,“智慧城市实验室”首次公开亮相。作为我国首家智慧城市发展研究平台,该实验室将通过打造可视化的电子政务信息平台、智能化的领导决策支持系统和多元化的智慧城市共享空间,为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从化解民怨到顺应民意创新社会管理要抓住本质规律

山东泰安市从管理理念、管理主体、管理方式、管理手段等方面探索系统化的社会管理创新,改变了过去单纯管控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模式,从单纯重视政府作用向社会共同治理转变;从偏重管制、控制向更加重视服务,重视协商、协调转变;从偏重事后处置向更加重视源头治理转变;从偏重行政手段向多种手段综合运用转变,真正实现了社会管理惠及民利、保障民安。江苏淮安模式改变了传统事后被动处理的维稳工作方式,实现了事前主动预防,完成了对社会稳定问题由粗放式治理到集约式治理的转变,充分体现了基层基础,源头治理的现代公共治理理念。同时,把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此外,还有北京市朝阳区的“全模式”社会服务管理系统,上海市浦东新区的智慧城市指标体系,厦门市的“无讼社区”等等。

从建设智慧城市,到体制机制创新,从社会风险评价,到政府公共服务,从加强社会参与,到解民怨顺民意,这些来自基层的鲜活实践为我们梳理出未来城市社会管理创新的现实路径,那就是无论是决策层面、执行层面、监督层面还是参与层面,创新社会管理必须从化解民怨走向顺应民意。与会代表认为,民意才是需求,尊重民意才是社会管理创新的最本质规律。要把群众满意作为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顺应民意贯穿到社会管理的各个环节,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放在社会管理的首要位置

作为此次论坛的一项重要成果,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推出的国内首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研究报告》指出,我国城市整体上已进入一个典型的危机频发期,主要表现为五种不稳定因素与九大纠纷极易诱发和放大为社会危机。与此同时,“五全两信”问题正成为社会公众关心的焦点。食品安全、药品安全、医疗安全、生产安全、网络安全成为引发社会矛盾最敏感的“导火索”,而政府失去公信,社会失去诚信又成为隐藏在这些“导火索”背后的“炸药包”。

一是强化重大项目、重大政策和重大改革三大领域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确保发展的速度、政策的尺度、改革的力度与社会可承受的程度有机结合起来。二是着力构建“四位一体”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体系。围绕程序、政策、方案、诉求四个方面,对重大项目、重大政策、重大改革开展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控性评估。评估的关键是知情,诉求的本质是利益。三是建立健全五种社会稳定的长效机制,即通畅的社会流动机制、合法的利益协调机制、有效的民意诉求机制、健全的制度保障机制、敏捷的安全预警机制。这五种机制关键是构建一个以社会公平正义为核心的现代社会治理模式。通过健全机制,让老百姓有“民意”可以与政府有效对接,有“民怨”可以与政府平等对话。

智慧城市管理平台建设实施方案智慧城市平台app篇四

2011年07月04日 21:22:44 南方日报

未来的城市是什么样子?在布鲁斯·威利斯主演的好莱坞电影《第五元素》中,未来的城市是全立体交通,车辆在纵横交错的空中航道上井然有序地飞驰。很多科幻片,都以丰富的想象力为我们呈现了未来城市的摸样,个中特点五花八门,唯有一点不可或缺——— “智慧城市”,偌大的城市就像有大脑指挥一样,繁忙而有条不紊。

当我们从电影的光影虚幻中走向现实,会发现其实“智慧城市”离我们并不遥远。在近日举行的“四化融合 智慧佛山”成果发布会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持的《“智慧佛山”发展特色与模式研究暨阶段性成果评估》正式发布,佛山模式的智慧城市揭开面纱,“智慧佛山”建设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获得省主管部门的高度肯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罗文坦言:“佛山正处于智慧城市快速发展阶段”。

“智慧城市”脱胎于2009年初萌生的“智慧地球”战略,这是继“数字城市”和“智能城市”后,信息化城市的高级形态,指的是借助物联网、传感网,在家居、路网监控、票证管理、数字生活等诸多领域,构建城市发展的智慧环境,形成生活、产业发展、社会管理的新模式和新的城市形态。具体来说,就是城市越来越“聪明”,比如在成熟的“智慧城市”中,驾车上下高速路,根本不用在收费站前排队,也没有收费员,甚至连车都不用停,经过路口的时候通过智能系统就自动缴了费,这就是“智慧交通”。

佛山去年开始建设“智慧城市”,提出的“四化融合智慧佛山”发展战略被外界认为具有“丰富而独特的内涵”,一年多来的实践也被誉为“现代产业构建日臻完善、社会管理创新独树一帜、智慧民生发展率先突破”,并富有特色地提炼出了“超前引领、智造先行、高度融合、转型跨越”的“佛山模式”,外界评价不可谓不高。

佛山”,以“博交会”的平台吸引人才,打造引智品牌等,均是着力民生之举。但其中的关键,仍系于能否持之以恒地落实“社会管理创新独树一帜”。不管是构建现代产业,还是发展民生,都离不开软环境建设的支撑,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社会管理”。再“智慧”的产业,再“智慧”的城市,如果管理跟不上,服务跟不上,就会事倍功半,乃至徒劳无功。硬环境能否借“智慧”腾飞,关键要看软环境给不给力——— 行政效率是否提高了,社会管理是否创新了,服务理念是否紧跟时代了,等等。

“智慧城市”貌似是信息产业的范畴,是技术领域的革新,是经济层面的飞跃,但“智慧”到什么水平和程度,“智慧城市”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城市面貌和市民生活,归根结底,还得看“社会管理”的“智慧”状态。“智慧城市”确实有可能引发信息产业链的一场革命,影响产业布局和经济结构,但最深刻的改变,恐怕还是会在城市生活和社会管理方面。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2.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6.66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