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档 >> 美术教育的创新与发展范文(14篇)

美术教育的创新与发展范文(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4-14 23:54:02
美术教育的创新与发展范文(14篇)
    小编:文锋

社会责任感是一个人的品质,我们应该积极投身公益事业。总结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和目标,清晰地传达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接下来,我们将展示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和灵感。

美术教育的创新与发展范文(14篇)

美术教育的创新与发展篇一

2.“审美素质教育”——中小学美术教育应解决的问题。

3.浅谈小学美育。

4.中学美术教学探究--中学美术课应解决的两个问题。

5.试论美术课中轻松愉快氛围的营造。

6.中小学美术课应解决的问题。

7.从激发兴趣入手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

8.如何正确对待儿童美术素质教育。

9.浅谈中小学美术绘画技能的训练。

10.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绘画创作中增强美术素质。

11.提高中小学美术教学,塑造完美人格。

12.如何才能当一名合格的美术教师。

13.中学美术欣赏课学习方法研究。

14.浅谈培养儿童学画。

15.谈谈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意义。

16.怎样搞好美术特长生培养。

17.怎样才能提高中学生美术教学。

18.中学美术教育与提高素质教育的关系。

19.中学美术如何渗透环境意识。

21.怎样体现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价值。

22.谈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意义。

23.保持儿童美术的原创性。

24.美术课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思考。

25.谈美术教育在中小学全面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26.中小学美术教学改革的初步设想。

27.做现代中学美术教师。

28.培养儿童绘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9.中小学美术课应解决的问题。

31.素质教育观下的早期美术教育浅论。

33.浅谈对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美术常识与欣赏课的几点认识。

34.中学美术教育改革初探。

35.浅论美术课堂中轻松愉快的气氛营造。

36.试论初中美术设计应用课的教学方法。

37.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发现美创造美。

38.美术课中如何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39.浅谈怎样搞好中学素描教学。

40.论儿童个性化的发展。

41.中小学美术教学中速写作用之散论。

42.对现今中学美术教学的思考。

43.浅谈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品德。

45.如何迈向开放式教学新格局——论素质教育与美术。

46.中小学美术课的再评价与再创造。

47.浅谈中学色彩教学。

48.浅谈风景写生教学。

49.素描静物在基础教学中的重要性。

50.从“像不像”看美术教学。

1.中国画创新的道路探索。

2.浅谈中国工笔人物画的“传神写意”

3.浅谈素描写生。

4.简论书法用笔与中国画笔墨。

5.谈画好素描的窍门。

6.浅谈艺术中的“目视”与“神遇”

7.浅谈中国山水画的意境。

8.论水粉画写生“水”和“白,粉”的运用。

9.素描作为独立的艺术形式的魅力。

10.浅析中国画的美学理念。

11.中国画设色中的变色。

12.重视眼、脑、手的训练。

13.浅论中西绘画中的线条艺术。

14.浅谈美术的功利价值早于审美价值。

15.浅谈中国山水画。

16.浅谈中国画的”形“与”神”

17.浅谈素描创新——造型、审美、感知能力。

18.略论中国画的构图。

19.浅谈写意花鸟的赋彩。

20.如何看待“笔墨等于零”

21.浅谈中国画的“笔法”和“墨法”

22.浅谈中国画的气韵生动。

23.试谈当代油画的写意特征。

24.浅谈自然色彩写生。

25.浅谈中国古代人物画——敦煌壁画“飞天”

26.水墨画的美学特色。

27.中国水墨画的现状与出路。

28.浅谈中国人物画。

29.浅谈对山水画的认识。

30.浅谈中国画“线”的艺术。

31.面对未来的中国水墨画。

32.浅谈色彩写生。

33.中西绘画色彩比较。

34.浅谈中国画的构图特点。

35.浅谈中国传统绘画的造型观念。

36.浅淡“书画同源”

37.浅谈中国画的空白。

38.头像素描学习的要求是什么。

39.简论中国画与书法艺术的关系。

40.浅谈文人画对中国画之影响。

41.中国画贵在创作。

42.浅谈中国画中的“气韵生动”

43.谈徐渭的杂花图卷。

44.如何对待西方现代派美术。

45.线描艺术的魅力。

46.传统水墨与都市水墨。

47.浅论山水画写石方法。

48.论"线"在素描绘画中的作用。

49.浅谈中国画空间的创新。

50.论白描仕女画。

51.谈中国画的现状和出路。

52.浅谈国画百年之变迁。

53.浅谈色彩与人的心理。

54.论白描。

55.笔精墨妙与意趣心契。

56.浅谈基督教对米勒的影响。

57.古代书法论所涉“道”“理”“法”三者关系。

58.论写生与创作的关系。

59.“线条、色彩、构图”——绘画美的本质。

60.散谈中国画的特点----作为阅读符号的中国画。

61.线——造型艺术的独特语言。

62.谈临摹。

63.对中国水墨画传统技法的几点认识。

64.油画之我见。

65.散论中国画的继承与发展。

66.速写与创作情感。

1.装饰美在中国古代雕塑中的作用。

2.试谈对古典建筑艺术的认识。

3.数字媒介与艺术融合。

4.室内景物的光与色处理。

5.论装饰性书法。

6.论居室设计空间分割。

7.浅谈职业学校开设艺术设计课程的重要意义。

8.平面构成教学中的情智培养。

9.浅谈现代中国城市雕塑。

10.雕塑时空。

11.浅论标志设计特征和表现方法。

12.现代装饰艺术——装饰画。

13.浅谈绿色包装设计。

14.浅谈图案的创作与应用。

15.艺术与环境。

16.浅谈色彩与室内设计的关系。

17.建筑装饰中空间划分的设计探究。

18.小户型住宅装修设计方案探讨。

19.手绘墙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20.影视动画后期特效制作分析。

21.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现状思考。

22.虚拟城市开发技术的探讨。

23.浅析影视动画后期特效制作。

24.标志在打造企业品牌中的战略地位。

25.浅谈文字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26.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对平面设计的影响。

27.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在企业中的作用。

28.浅谈白色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29.浅谈现代商业展示空间设计要素。

30.视觉传达在网页设计中的表现。

31.商业插画的市场发展。

美术教育的创新与发展篇二

摘要:教育是一门艺术,美术教育更是一门艺术中的艺术。如何把握中等职业学校美术课堂的天平,怎样发挥学生的潜能,成为一个值得研究和思索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度调整教学目标及内容,以学生活动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加强专业实践技能训练,使学生在实践中成长。

关键词:职业学校美术教育策略。

职业学校美术教育的方向,应以适应就业的发展方向为前提,结合当前就业形势培养学生对实用美术的应用能力。教学应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使学生能树立良好、正确的审美观,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成为对社会的有用之才。本文剖析了当前职业学校美术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现状阐述了自己的思考与对策。

一、当前美术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剖析。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人文教育的功能。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职业学校的美术教学往往无法发挥这样的功能。这是因为:

1.职业学校学生入学录取分数线低,大部分学生成绩不好,生源素质相对较差。就读美术专业的大部分学生没有什么美术基础,甚至对美术没有什么兴趣。学生成绩差会影响纪律和思想品德,如果学生对美术没有兴趣,又没有目标和追求,很难将美术学好。

2.由于应试教育思想深入人心,并且作用于当前普通中小学教育的各个方面,中等职业教育素质教育的实施也遇到了相当多的困难,因此美术学科难逃成为“附属品”的命运。

二、素质教育理念下对美术课地位的认识。

职业学校的美术课堂教学应有自己的特点。美术课程要适应全体学生的发展,不能将美术看作专业课的辅助,更不是为了培养专业的美术家。因此职业学校的美术教育更要体现美术的人文教育功能,体现对学生浓郁的人文关怀色彩,并将教育教学活动放在一种人文背景中加以理解,努力从中发掘人文内涵。

另外,我们不可误认为美术课就是教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美术技能,提高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而忽视其美育功能。我们要从教学实践中突出美术课对培养人的高尚道德情操、陶冶人的心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特殊功效,和它对人的智能发展的重要作用,把培养全面发展的、独立完整的人作为根本目的。

三、新形势下美术课教学策略初探。

1.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美术”

我们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的、无权威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敢于向权威挑战。职业学校的学生,因其文化基础的薄弱,能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已经是很困难,更不要说对教学教材提出质疑了。因此,我们必须告诉学生,教材中的许多作品并不是完美无缺的,而需要学生进一步的探索、发现及适当的评价,在这个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从而使他们顺利成长为一个个优秀的新时代人才。

3.促进学生情商和智商协调发展。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只见知识和分数,不见人的激情和创造力,学生的智商可能得到了发展,情商却贫乏。这一点,表现在职业学校的`学生身上尤为明显。因此,美术教学中更应特别注意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渗透到教学内容中去,并有意识地贯彻于教学过程中,使其成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

4.重“教”向重“学”转变。

传统教学重教不重学,师生之间缺少交往、缺少互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便成了教师对学生的单向“培养”活动。在教学研究中,研究的内容也多是教师“怎么教”,而很少有人去研究学生“怎么学”。这种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变得被动、压抑、缺少自信,自然也就窒息了人的创造性。有鉴于此,我们要彻底改变原来的不平等的师生关系,改变教师的“导演”和“唯一主角”的地位,让学生和教师成为戏中的“主角”,共同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指导他们学会观察、学会表现、学会思考、学会分析,从而掌握开启美术大门的钥匙。

总之,美术教师要与时俱进,具备以人为本的思想,把握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悉心研究教法,改进教学,这样才能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质量,真正让美术教育从泥沼里走出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世菊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与高校美术学(教师教育)关系研究[j].美术大观,,(01)。

[2赵伦信息技术与高中《美术鉴赏》课程整合的实践与思考[j].美术大观,2009,(03)。

美术教育的创新与发展篇三

摘要: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教育是中外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培养了大批的人才。本文通过研究西南联大教育的教育理念、办学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得出西南联大对当代高校创新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西南联大;创新教育;启示。

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是在我国抗日战争期间,由北平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天津私立南开大学南迁联合办学的学校。西南联大(包括之前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时期)成立于1937年8月,到1946年秋季返平津复校,共9年时间。在艰苦卓越的9年时间里,弦歌不缀,培养出了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大批杰出人才,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西南联大培养和造就了大批的人才,其中有许多是蜚声中外的第一流科学家、哲学家、史学家、文学家以及党政领导干部。”

据统计,从1938年至1946年,先后在西南联大就读的学生约8000人,毕业生约3800人。在他们中间,有1000多人先后在国内外诸多领域做出突出贡献并取得杰出成就。截止到1996年6月,西南联大的学生中有80人被评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有6人被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另外,有5名西南联大的毕业生后来成为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和美国工程师学院院士。对西南联大研究了十年之久的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史学教授约翰依色雷尔说:“西南联大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意思的一所大学,在最艰苦的条件下,保存了最完好的教育方式,培养了最优秀的人才,最值得人们研究。”

一、西南联大的成功教育模式。

西南联大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培养出众多创新人才,与联大的教育理念、办学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有密切的关系。

(一)继承和发扬“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精神。

从三校沿革来看,三校校长都强调民主管理,实行教授治校。西南联大的最高行政领导机构为常务委员会,原定主席由三校校长轮流担任,实质上常委会的工作一直有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主持。在一些办学的重大措施上,他注意听取有威望的教授的意见,确立了“教授治校”的制度。蔡元培先生倡导的“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精神,在联大岁月一直得到坚持和发展。“学术自由,兼容并包”思想落实到联大教学环节中去。西南联大的教授、副教授多是二三十年代留学归来的博士、硕士,人文和科学素养极高。自然科学方面有吴有训、陈省身、华罗庚、吴大猷等;社会科学方面有朱自清、沈从文、金岳霖、闻一多、陈寅格、冯友兰等著名学者。他们各有独特的学术观点和师承流派,教学风格各异。但由于学校提倡兼容并包、学术自由,他们都能发挥各自专长,开出多种选修课。这不仅调动了教师的任课积极性,而且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

(二)教学科研并重,注重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抗战时期物质条件极差,西南联大教授们并未因此放松科研工作。据不完全统计,西南联大物理系师生,包括清华两个研究所在内,在联大时期发表于国内外学术期刊上的论文共108篇。在战时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取得如此多的科研成果是十分难得的。在教学中,尽管教授们授课风格各异,但皆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多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在课堂上讲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同时,由于当时的教学条件十分艰苦,缺乏必要的实验仪器设备,但许多系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西南地方丰富的自然和社会资源,增加了社会实践的机会,学生从中获得了大量的实际知识,提高了动手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教学设施的不足。

(三)注重文理兼修,培养“通才”的教育目标。

联大在教育目标上,提倡“通才教育”,主张加强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上。联大全校性的共同必修课主要集中在一年级,一般包括:国文、英文、三民主义、伦理学、中国通史、世界通史、一门社会科学基础课目(可任选:社会学概论、法学概论、政治学、经济学)和1门自然科学基础课目(可任选:地学概论、普通心理学、普通地质学、普通生物学、普通物理学、普通化学、普通数学、微积分)。原则上共同必修课是所有学生必修的,不过各院又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如文法学院对上述社会科学基础课目必修2门,理工学生对上述自然科学基础课目必修2~3门,工学院则可以不修中国通史。西南联大选修课门类众多,而且专业限制较少。学生可以按照课程表选本学期的各门选修课,如果学分不足规定数,可以选本系或外系的课程,或从本人研究方向或兴趣出发选择有关课程。

(四)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模式,注重实践能力培养。

联大实行以学分制为主体,必修课、选修课并举和严格要求、严格管理相结合的教学制度,注重文理交叉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对选修课有很大的自主权。这一方面为扩大学生知识面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也促使教师勤奋治学,永不停步。联大对基础课的要求非常严格。设有一年级生课业指导委员会。一年级结束时,有些系规定,某一两门基础课,成绩达不到某个标准(70分或65分不等)不能进入该系二年级。学校配备的基础课的师资力量也十分雄厚。一二年级的基础课程,也有知名教授参加任课。理工科,特别是工科,课程负担重,每周都有考试,甚至周末也有考试,暑假也安排课程。考试评分极为严格,不及格率很高。因此,能够顺利完成低年级的基础课程进入高年级学习是很不容易的。理工学院除了在理论课程方面要求严格外,也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化学系的定量分析实验,实验数据得不到一定的`精度,教师拒绝签字,必须重做。联大各系科的专业范围比较宽阔,基础方面也有一系列的要求,使学生受到了扎实的科学训练,有利于进一步的发展,可以创新,可以开展边缘学科和新学科的研究,有较宽阔的发展前途。

(一)专博并济,培养通才的教育目标。

目前,我国高校基本沿袭传统的专才教育模式,专业门类划分过细,致使学生就业面窄,专业发展受限,不能满足社会和自身发展的需要。现代脑思维科学研究表明,创新思维过程是左右脑配合才是完成的,要提高创造力,离不开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相统一的能力。结合西南联大通才教育思想和人脑四象限模型,为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提倡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并重的通识教育,培养专博并济的人才,是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

(二)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服务地方经济。

教学与科研是高校教师两项重要任务。教学促进科研,科研提高教学。知识经济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教学水平,而且应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在高校从教,如果没有科研的实践,完全从书本到书本,从课堂到课堂,就很难形成创新能力,没有创新能力,就培养不出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同时,教师科研应该结合当地实际,挖掘地方特色,形成独特的研究方向,这样才能富有鲜活的生命力,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三)营造良好的教师培养的环境,培养创新型的教师。

知识经济时代,对高校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具有创造性的人格特征、科学的教育理念、合理的知识结构、娴熟的创新教育能力。创造型教师的培养是个长期的复杂过程,高校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和构建有利于教师培养的环境与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教师的培训。邀请专家、学者和企业行业专家对在岗教师进行培训;鼓励在职教师到高层次的大学、研究机构进行进修。营造宽松的创造环境氛围,形成创造激励机制和建立创造评价制度。联大非常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不仅从抗战开始前后学成归国的学者中新聘了一部分年轻教授,如华罗庚、陈省身、王竹溪等。而且重视对已有教师的学术提高,联大规定:教师在联大任职满五年,而学校又有意续聘的,教师提出申请并经过教授会同意,可以带薪到国外大学或研究机构访学休假。

(四)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加强教学模式改革。

创造性教学强调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必修与选修、主修与辅修、基础理论方面与实践能力方面、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多层次、多维度、多样化的课程体系,给学生提供广泛自由选择的机会,以便适应不同学生的能力倾向、兴趣、择业意向和实际,并促进他们各自的特长充分发展。在教学内容上,注意及时改革、更新、充实和丰富教学内容,增加反映现代科学发展新成就的即时信息,以及边缘学科和综合性学科的有关知识,扩大教材信息量,开阔学生视野,帮助学生建立最优化的知识结构。此外,在注重基本知识教学的同时,而且要及时了解大量的科技新发展的即时信息,以掌握时代脉搏,跟上讯息万变的科学技术步伐。

参考文献:

[1]西南联合大学北京校友会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一九三七至一九四六年的北大、清华、南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

[2]罗玲玲.大学生创造力开发[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7.

[3]高雪莲.国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j].高等农业教育,2007(1).

[4]杨绍军.西南联大教育思想与当代中国高等教育[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

[5]黄欣.西南联大课程设置的特点及启示[j].江苏高教,2003(2).

文档为doc格式。

美术教育的创新与发展篇四

三、浅谈自然色彩写生。

四、浅谈中国古代人物画——敦煌壁画“飞天”

五、水墨画的美学特色。

六、中国水墨画的现状与出路。

七、浅谈中国人物画。

八、浅谈对山水画的认识。

九、浅谈中国画“线”的艺术。

十、面对未来的中国水墨画。

十一、浅谈色彩写生。

十二、中西绘画色彩比较。

十三、浅谈中国画的构图特点。

十四、浅谈中国传统绘画的造型观念。

十五、浅淡“书画同源”

十六、浅谈中国画的空白。

十七、头像素描学习的要求是什么。

十八、简论中国画与书法艺术的关系。

十九、浅谈文人画对中国画之影响。

二十、中国画贵在创作。

二十一、谈徐渭的杂花图卷。

二十二、如何对待西方现代派美术。

二十三、线描艺术的魅力。

二十四、传统水墨与都市水墨。

二十五、浅论山水画写石方法。

二十六、论"线"在素描绘画中的作用。

二十七、浅谈中国画空间的创新。

二十八、论白描仕女画。

二十九、谈中国画的现状和出路。

三十、浅谈国画百年之变迁。

三十一、浅谈色彩与人的心理。

三十二、论白描。

三十三、笔精墨妙与意趣心契。

三十四、浅谈基督教对米勒的影响。

三十五、古代书法论所涉“道”“理”“法”三者关系。

三十六、论写生与创作的关系。

三十七、“线条、色彩、构图”——绘画美的本质。

三十八、散谈中国画的特点----作为阅读符号的中国画。

三十九、线——造型艺术的独特语言。

四十、谈临摹。

四十一、对中国水墨画传统技法的几点认识。

四十二、油画之我见。

四十三、浅谈美术的功利价值早于审美价值。

四十四、浅谈中国山水画。

四十五、浅谈中国画的”形“与”神”

四十六、浅谈素描创新——造型、审美、感知能力。

四十七、略论中国画的构图。

四十八、浅谈写意花鸟的赋彩。

四十九、如何看待“笔墨等于零”

美术教育的创新与发展篇五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在不断选择中走着自己的路。我的大半辈子,虽然总是在教育天地里打圈子,然而,只有当我深深置身于孩子们的艺术天地之后,才真正找到了自己的路。

杨景芝老师把科研重心转向基础教育,并且认认真真地去做这件事,是因为生活里一些事的触动和思考。这些事来自她自己的孩子、朋友家的孩子。

她说,人们的文化艺术修养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整体的文化水平和素质。而全民族的素质提高,的确要从娃娃抓起。美术教育对人的素质发展,是一项十分有利的活动,它对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尤为重要。她从身边儿童成长的实例,看到了形象思维能力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性,也使她认识到,基础美术教育对儿童来说,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人才发展中的一项必修科目。

杨景芝老师一直保持着一种开放的心态,既关注国际艺术教育的变幻风云,同时也没有忘记中国特殊的国情和人情,试图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儿童美术教育途径——一方面,不赞成脱离儿童市级的以传授知识技能为目的的美术教育学科中心论,反对用模仿的教学方法压抑儿童的创造力,另一方面,她有感到教学内容完全从儿童兴趣出发存在不足,它缺乏科学系统的教学体系,致使教育产生放任自流的不良后果。她主张美术教育依靠发展儿童知觉、美感和创造性,促进儿童成长。

杨景芝老师长年累月地坚持研究文献资料,做实验和调查。她发现,儿童绘画发展的高峰期不是在8岁,而是在5岁、6岁时。因为这一时期儿童的认识发展不受真实生活约束,无论在造型表现方面、色彩运用方面或画面空间表现方面,儿童一概按自己的主观认识去画。因此,他们的绘画表现出具有非凡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她还通过写生实验教学,对以往国内外心理学界对儿童绘画能力发展研究中的某些论断作了修正,并从艺术创作发展的角度,对中国儿童实际发展的特点作了新的界定。她认为,如果在儿童早期美术教育中,经常注意引导儿童学会观察生活,从写生入手发展造型表现能力,这样,儿童思维的主观和客观认识发展就不是在9岁以后,而是从6岁、7岁甚至更早时期开始。那些初步具有通过观察进行写生的孩子,他们的知觉能力方面会得到超前发展。

杨景芝老师在观察自己女儿的写生的过程中意识到,儿童写生不仅能提高他们的感受能力,而且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造型能力,也能使他们通过写生积累创作素材。同时,儿童在对物象进行精细描画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写实能力,而且也锻炼了耐心和毅力,培养起做事踏实认真的品格。

儿童画写生没有一定章法,常常从自己认为最方便的地方起手画。他们观察了眼前的复杂形象,经过大脑的综合分析,再创造一种表现符号画出来。因此,儿童写生的过程也是创造思维发展的过程。

儿童写生教学与专业教学不同,不需要给儿童讲过多的知识,只要认真启发观察,帮助儿童分析对象特征,激发儿童的表现欲望,增强他们自己大胆果断地去画的信心,儿童就能自己画。我们不需要教儿童怎样画,而是引导他们学会怎样自己画。

第一,杨景芝老师50余年对美术基础教育进行持续深入的研究,这个过程中一定有很多枯燥乏味的工作,但是她却一直坚持研究。这种工匠精神值得我学习。

第二,杨景芝老师研读了很多文献资料,请教了很多牛人,参加了很多研讨会,总之,她通过各种机会学习。这种学习精神值得我学习。

第三,她理论联系实践,从实验中、长期的观察中得出结论。这种实证精神值得我学习。

第四,她善于思考、总结,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形成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这种质疑精神值得我学习。

美术教育的创新与发展篇六

[3]骈岑。3~6岁儿童绘画表现能力发展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

[4]林颖。中国高等师范院校中国画教育的若干问题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2012。

[5]黄菁。民间美术在水墨人物画创作中的运用与拓展[d]。福建师范大学2012。

[6]王雅欣。探寻学龄前校外儿童水粉画教学的新思路[d]。福建师范大学2014。

[7]王艳梅。清代杨柳青人物题材吉祥画的艺术特色[d]。福建师范大学2012。

[8]王盼美惠。5-6岁幼儿绘画表征特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9]陈艺红。男权世界中的女性世界[d]。福建师范大学2010。

[10]刘德宾。中国画与中国戏曲的艺术特征探微[d]。福建师范大学2005。

美术教育的创新与发展篇七

1、始终保持创新意识,用自己的眼光注视世界,而不随波逐流。

2、诚心人为本,创新争第一,卓越求超越。

3、一些陈旧的、不结合实际的东西,不管那些东西是洋框框,还是土框框,都要大力地把它们打破,大胆地创造新的方法、新的理论,来解决我们的问题。

4、凡是创新的时代总会有人死在半路上,但是这些失败或者遇到困难的公司并不代表他没有价值,他的价值就是告诉大家其实这个领域是能够一试的。

5、掌握新技术,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创新。

6、凡能独立工作的人,一定能对自己的工作开辟一条新的路线。

7、有没有创新能力,能不能进行创新,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决定因素。历史上的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无一不是创新的结果。

8、商品开发离不开创新构想,创新构想是人类智慧中最美丽的花朵。

9、在创造家的事业中,每一步都要三思而后行,而不是盲目地瞎碰。

10、个人不创新,会被公司淘汰;公司不创新,会被行业淘汰;行业不创新,会被社会淘汰;社会不创新,会被历史淘汰。

11、蓝海战略是以创新为中心的战略,强调的是无人竞争的、全新的市场空间和全新的商机。

12、科学的存在全靠它的新发现,如果没有新发现,科学便死了。

13、在科学研究中,是允许创造任何假说的,而且,如果它说明了大量的、独立的各类事实,它就上升到富有根据的学说的等级。

14、创新不是由逻辑思维带来的,尽管最后的产物有赖于一个符合逻辑的结构。

15、人应当使自己的面貌日新月异,要像坚硬而有韧性的金属那样经得起任何斗争的锻炼。

16、我们要记着,作了茧的蚕,是不会看到茧壳以外的世界的。

17、创新有时需要离开常走的大道,潜入森林,你就肯定会发现前所未见的东西。

18、创新是石,擦出星星之火;创新是火,点燃希望之灯;创新是灯,照亮前进之路;创新是思路,引导我们前行。

19、或者创新,或者消亡。尤其是在技术推动型产业,再也没有比成功消失得更快的了。

20、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没有了创新,整个民族就是死水一滩;没有了创新,一个民族前进的脚步将步履维艰;没有了创新,一个民族就会被历史遗弃。

21、要创新需要一定的灵感,这灵感不是天生的,而是来自长期的积累与全身心的投入。没有积累就不会有创新。

22、创新是科学房屋的生命力。

23、科学决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乐。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

24、创新,可以从需求的角度而不是从供给的角度给它下定义为:改变消费者从资源中获得的价值和满足。

25、若无某种大胆放肆的猜想,一般是不可能有知识的进展的。

26、有人认为,只有诗人需要幻想,这是没有理由的,这是愚蠢的偏见!甚至在数学上也需要幻想的,甚至没有它就不可能发明微积分。

27、生活的真谛在于创新,生活的理想在于远大,生活的艺术在于选择,生活的乐趣在于追求。

28、将爱形容为美丽的,是不了解爱的人;将爱形容为丑陋的,是自以为了解爱的人。

29、创新将是以知识融合经验,提升制造科技的核心竞争力。

30、在人类日超拥挤的生存空间里,唯一可以使人摆脱拥挤感觉的,不是别的什么,而是创新之路。

31、要开创新路子,最关键的是你会不会自己提出问题。能正确提出问题,就是创新的第一步。

32、以空前未有的热情,焕发青春的创新功能,激发人人独特的创新精神,使民族的国家的创新智慧来一个总发动!使个体的群体的创新潜能来一个大爆发!

33、知道事物应该是什么样,说明你是聪明的人;知道事物实际是什么样,说明你是有经验的人;知道怎样使事物变得更好,说明你是有才能的人。

34、可持续竞争的唯一优势来自于超过竞争对手的创新能力。

美术教育的创新与发展篇八

近年来我国的公路工程建设数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在传统的公路工程管理体制中依旧存在有比较多的不足之处,并会直接影响到整个项目的施工质量以及施工效益。针对这一问题,也就要求各施工企业能够做好公路工程管理体系的不断创新与优化处理,借此给予高效高质的公路工程建成创造出良好的条件。本文主要就公路工程管理体系的创新跟发展对策进行了探究。

:公路;工程管理体系;创新;发展。

公路工程管理作为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主要环节,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往往还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施工效益以及施工质量。这也就要求相关施工企业能够做好公路工程管理体系的研究力度,并需要通过不断创新跟完善的模式来促使公路工程管理体系的作用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从而为我国公路工程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1.1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需要。

现阶段公路工程施工都采用招标承包的形式,公路工程行业正逐步走向市场经济,因此投标施工企业必须尽快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再一味的依靠传统坐在家里等工程、要工程的方式,则很难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获得生存。施工企业应该不断的更新自己的思想观念跟上时代的步伐,运用现代企业管理方式进行工程项目管理,进一步处理好目前很多企业内部责任利益不明、约束和激励机制不完善、监管不力内部关系复杂等众多矛盾和问题。

1.2是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

众所周知,创新思想是企业进步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在当下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发展的重点应该是不断提升自身的内部管理水平,不断进行创新、改革和发展,积极研发新型的施工管理模式,力求在市场中得到更大的收益。

1.3是公路市场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要求。

近年来,我国的公路建设市场过度竞争现象严重,施工单位为了中标不惜过度的进行压价,低价施工,同时中标后施工合同中往往存在众多不合理的要求,不平等的条款。施工设计职能和设计监管职能发挥不了应有的效果,各地区间的行业保护和地域保护现象严重,好的施工企业不能得到公平的选择权,另外现阶段我国公路施工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市场经济规律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综上所述,对公路工程管理进行是不可阻挡的,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2.1融资体制现状。

一般情况下公路工程建设的融资机制多是由投入到社会资金、金融部门的信贷、民间资本以及引进外资等多种模式所形成的投资,并会对公路工程后期的建设组织实施模式造成比较大的影响。但是现阶段的融资模式管理以及公路工程管理的相关法律体系还不够完善,其制度规范中也存在有比较多的问题,并导致了现有的融资模式不够完美,也难以充分满足公路工程管理过程中的实际需求。

2.2管理制度实施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公路工程管理模式处于不断的创新跟改革过程之中,而通过该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还能够使得公路工程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得以约束,并能够有效避免管理过程中受到的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从而促进整个公路工程得以顺利施工。但是我国各个区域的实际建设情况还存在有比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在进行公路工程的施工之前,也就需要进行行之有效的公路工程管理制度的合理制定。但是我国部分区域所制定的公路工程管理制度还存在有制度内容缺乏完善性以及法律依据不够明确等诸多问题,并直接影响到了其管理效果。

2.3合同管理现状。

在工程工程项目的具体施工过程之中还需要进行一系列建设合同的签订,参与到各方合同的履行则需要通过多种管理制度跟管理方法来进行有效的约束,才能够保障整个公路工程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行。但是现阶段大部分的公路工程项目业主所指定的管理制度跟管理方法还与管理合同有着比较大的差异性,并导致了公路工程的建设工作难以按照合同管理上的内容来进行,对于整个公路工程的建设质量以及建设效率也会造成较大的影响。

2.4信息管理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跟科学技术的不但发展,使得公路建设部门也充分认识到了信息管理的重要意义。在公路工程管理过程中通过信息管理模式的应用,其能够实现整个公路工程的信息化管理,并且能够促进该工程的建设效率以及建设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在进行公路工程管理过程中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还能够实现对整个建设流程的全方位掌控与管理,并能够促进公路建设的规划以及有序开展。但是我国现阶段的信息技术水平有限,也无法充分满足公路工程建设信息管理的具体需求,这也就需要公路建设部门能够进一步加强对该方面的研究工作。

3.1进行执行控制理论体系的构建跟完善。

在进行公路建设过程之中需要面临非常复杂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以及技术环境,这也就需要保障管理工作能够具备有鲜明的社会型以及协调性,才能够使得公路工程管理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可以说执行控制理论体系的构建对于公路工程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支撑意义,该理论主要是由目标子系统、组织子系统、合同管理子系统、程序化子系统。信息化子系统以及评价子系统等系统所构成的,并能够在结合项目建设核心目标的基础上,来对整个项目缓解进行规划跟调整,借此来获得良好的施工效果。因此说通过执行控制理论体系的构建能够促使公路工程管理体系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并能够促进该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3.2合同管理的创新。

建设合同作为保障公路工程建设的一项基本条件,只有对现有的合同管理模式进行不断的优化与完善,才能够保障合同双方都能够严格遵循施工合同中的相关要求来进行施工,并为公路工程的顺利推行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为了获得良好的合同管理效果,也就需要在将事前控制理论作为指导的基础上,来将公路工程建设合同双方所描述的职责跟义务作为重要管理内容,然后对公路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来进行公路工程合同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从而促进整个公路工程的顺利推行。

3.3加强目标管理的创新。

目标管理主要是针对质量、安全、进度以及投资等方面来进行具体目标的制定,借此来促进公路工程建设计划方案的有效落实。公路工程建设有着工程量大以及难度大的特点,这也就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目标管理,并在结合了公路工程建设期望的基础上,来进行质量目标、进度目标、安全目标以及成本目标的合理制定。此外在具体的目标管理过程之中还需要就工程项目的建设进度以及建设质量等环节进行严格的监督跟控制,借此来达到预期的施工目标。通过cfpi成套控制技术来进行公路工程的目标管理工作时,其还能够促使目标管理的全面性、详细性以及合理性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对于整个公路工程的高质量高效率建成也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

3.4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应该对施工现场的安全因素做充分的调查,其中包括用电安全、用水安全、施工设备搭建安全、施工现场防火工作等。同时要保证施工人员全部配有安全保护措施和安全防护设备。最后建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组,进行全时段全方位的对人员的安全和施工设备的安全进行监督管理。

3.5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

建立完善的竞争激励机制,施工单位应该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内部员工进行考核,在竞争的同时提高员工的待遇水平以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必要的时候可以进行一定的奖惩制度,提高员工的遵章守矩意识。

借助于公路工程管理体系的合理应用,其能够促进该工程的施工科学性跟合理性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借此来获得良好的公路工程施工效果。但是我国现阶段的公路工程管理体系在运用过程中还存在有比较多的问题,并难以获得良好的工程管理效果,针对这一问题,也就需要通过进行执行控制理论体系的构建,对合同管理跟目标管理模式进行不断的创新跟优化等模式,来促进公路工程的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并且为我国公路工程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1]刘小川.公路工程管理体系的对策研究[j].交通世界(工程技术),20xx(6):22~23.

[2]丁加明,张智慧,丁力行.公路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xx(3):62~65.

[3]周明利.对施工企业安全管理转型创新的思考探索[j].建筑技术开发,20xx(1):145~146.

[4]程晓森.公路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与进度管理研究[j].价值工程,20xx(4):55~56.

美术教育的创新与发展篇九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建筑行业取得了突破飞猛进的发展,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带动着其他行业的发展。本文主要分析当前我国建筑经济发展的目前状况与存在的诸多理由,并在此基础上谈谈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我国建筑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旨在与同辈交流,为我国今后建筑经济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建筑行业经济发展建筑经济。

近几年来,我国的建筑行业取得了突破飞猛进的发展,其自身的产业效益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目前,它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所以,我们要从全局出发,重视建筑经济的发展,并且能够针对当前建筑经济的发展目前状况和在发展中存在的理由,研究解决的办法,避开这些理由给建筑经济的发展带来的阻碍,以激发国民经济活力,使我国的建筑经济始终沿着更快更好的方向发展。

一、建筑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建筑经济包括国有建筑经济与非国有建筑经济,非国有建筑经济又包括民营建筑经济与私营建筑经济,国有建筑经济与非国有建筑经济是相辅相成的,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共同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建筑经济的发展可以为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提供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并为我国增加大量的财政收入。目前我国的建筑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终极力量。

二、当前我国建筑经济发展的目前状况与存在的理由。

(一)发展目前状况。

1.工程建设成就辉煌。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自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的工程建设成就辉煌,目前,建筑业不仅在设计理念、结构造型上有所创新,而且在技术含量、施工难度上也不断提高,近几年来,我国完成了许多令世界瞩目的重大工程,为改善我国居民的居住条件做出了重大贡献。

2.产业规模不断提高。

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而且产业规模不断提高,据有关人士统计,在,我国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完成的建筑业总产值已突破9万亿元,全国工程勘察设计企业的营业收入达到9千多亿,而全社会建筑业实现的增加值也有2万6千多亿元,建筑业产业规模已经超过了“十一五”规划的发展目标,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3.非国有建筑经济不断崛起。

国有建筑经济在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而近几年来,我国的非国有建筑经济不断崛起,例如,集体建筑经济、私营建筑经济,这种建筑经济使劳动者自主合作、自筹资金、自主经营以及自负盈亏。目前,这种非国有建筑经济正在不断发展壮大,并在容纳劳动就业、完成建筑总产值和经济效益方面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4.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的建筑业不仅在设计理念方面还是在施工技术方面都有明显的提高,而且已趋于世界领先水平,目前,我国的建筑企业正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据有关资料显示,近几年我国的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正在逐年增长,而且年均增长都在30%以上。许多大型建筑企业都在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施工技术,为开拓国际市场,提高产业规模积极备战。

(二)存在理由。

1.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

目前,一些国有建筑企业和私营建筑企业们没有考虑到长远的利益,在管理上缺乏系统完善的规章制度与管理体制,而即使一些单位制定了,也是着眼点较近,在制度的制定上不能对工程建设做长远的统筹和规划,而有些建筑企业的管理制度与实际工作脱节,使规章制度不能真正的落实,因为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缺少必要的监控与指导,从而影响建筑经济的发展。

2.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

建筑行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着高速增长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而目前一些建筑企业的工业化、信息化水平偏低,技术水平落后,并缺少专业的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不能合理利用资源,浪费现象严重,污染严重。这些因素也在不同程度上阻碍了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市场主体行为不够规范。

一些建筑企业为了自身利益,不能按照国家规定的正确的方针政策施工,他们有的违反法定建设程序进行虚假招标或恶意压价;有的不严格按照工程建设进度任意压缩工期;有的出卖出借资质坐收渔翁之利;有的质量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导致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因为市场主体行为的不规范,不仅影响建筑企业自身的发展,更不利于我国建筑经济的发展。

4.缺乏高素质的人才。

我国建筑业的从业人员大多是农民,他们不仅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而且技术水平也不高。而一些建筑企业为了节约资金与时间,也不对建筑工人进行素质与技术培训,这使一些刚走向建筑行业的农民工无法应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从而导致工程进展的速度慢、质量差。

5.一些民营建筑企业的认识不足。

目前民营建筑企业逐渐发展壮大,和国有建筑企业一起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着贡献。但一些民营建筑企业,不能按照国家规定的方针政策行事,不能准确理解民营建筑经济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他们为了自身利益互相排挤,互相打击,而且有些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不惜缩短工期、减少质量安全生产的投入,使建筑工程不能有效保证施工质量,这不仅制约民营建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影响我国建筑经济的整体发展。

三、加快我国建筑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

(一)创新和完善建筑市场体系。

建筑工程要遵循“质量第一,安全至上”的原则,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是建设工程的生命线,确保工程质量安全,不仅是建设理由、经济理由,更是民生理由、政治理由。建筑经济要想发展创新,首先要确保工程质量安全,为此,建筑企业要制定并完善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例如,完善监管立法体系,进一步完善立法和规章制度建设;完善联合监管机制,提高监管执法水平;加强监管队伍建设,对工作人员玩忽职守等违法行为,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只有制定并完善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才能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的有效管理,才能推动我国建筑经济的发展。

(三)政府及建筑企业应加强规划和政策引导。

为了保证我国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政府要加大管理力度,首先要根据国家科技与经济发展规划组织制定建筑业中长期技术研发与应用规划,为建筑业的技术与科技创新指明方向。其次要通过正确的政策引导、宣传教育来规范建筑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及其行为的价值取向,推动建筑业技术进步与科技创新。通过技术扩散等相关法规政策,推动我国建筑业在国际建筑市场的传播与应用。

(四)培养从事建筑业的高素质人才。

我们知道科技进步的关键在于科技人才的培养,建筑行业要想更快更好地发展,就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这里所说的高素质人才是指参与整个建筑工程的每一个人,上到企业经理,下到建筑工人,只有打造高素质施工队伍,才能在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的基础上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提高整个建筑经济的产业效益,推动我国建筑经济的发展。基于这一点,政府和建筑企业要重视人才的培养,要不断通过教育、培训、技能训练以及国际人才交流等多种形式,提高建筑企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使其更好地为建筑经济的发展做贡献。

(五)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进入国际市场既是我国建筑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最佳选择。因此,我国建筑企业首先要加快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发挥比较优势,增强参与国际建筑市场竞争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紧迫性。其次,要联合商务、外交等相关部门,为开拓国际市场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此外,要大力发展越南、柬埔寨等亚洲新兴市场和南非、西非地区的市场,争取扩大中东市场覆盖率,而对于欧洲、北美等壁垒较高的地区,可以利用我国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积极与国际知名承包商合作,学习较为先进的管理经验,为挺进欧美建筑市场做准备。只有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才能为我国的建筑经济注入更多的资金。

三、小结。

总之,当前,我国的建筑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不仅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也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为了保证我国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政府要加大对建筑业的重视,给予建筑业更多的支持。建筑企业也要加强管理,提升建筑工业化水平和建筑质量,使我国的建筑经济始终处于有利的发展态势。

参考文献:

美术教育的创新与发展篇十

《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的作者是我国具有近四十年的教学实践经历的著名的儿童艺术教育家杨景芝。是一本儿童美术教学法研究方面的专著,书中具体介绍了通过美术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儿童全面和谐发展的教学经验,以及通过长期探索而建立的儿童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作者在书中根据自己切身经历和进行的教育实践研究,以美术教育发展的新观念,全面系统地分析和论述她对儿童美术教育的认识和体会。

本书作者以经过近二十年对儿童绘画能力发展的教学实验研究,她总结的教学理论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倡导意义、作用。杨老师在儿童艺术教育实践中一直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每前进一步,心中都装着国际艺术教育变幻的风云,同时也没有忘记与中国特殊的国情和人情相结合。正如杨老师表示的:“我试图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儿童美术教育途径,我不赞成脱离儿童实际的传授知识技能为目的的美术教育学科中心论,反对用模仿的教学方法压抑儿童创造力。另一方面,我又感到教学内容完全从儿童兴趣出发存在不足,它缺乏科学系统的教学体系……致使教育产生放任自流的不良后果……我主张美术教育依靠发展儿童知觉、美感和创造性,促进儿童成长。”杨老师不管对她的理论还是实践,都浸透着一种爱心,诚如她在书中指出的“爱与尊重是教育的出发点。”这里不仅有对其从事的艺术教育事业的爱,还有对她的教学对象的爱,对儿童作品的爱、对儿童在绘画中表达的天真烂漫的个性和情感的.爱。另外,杨老师的艺术教育和实践还具有严肃性和认真性。本书洋洋20余万字,涉及了艺术教育的方方面面,凝聚着杨老师多年心血的结晶。

《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一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从走进基础教育天地谈起,到具体阐述美术教育与人的素质发展。从儿童接受美术教育的心理特征分析,到构建开放性教学实践体系的具体做法。下篇是儿童美术教学方法研究。具体论述了杨老师的教育观和教学方法,以及多年来总结的“教的艺术”。杨老师通过上下篇理论与实例的论述,让我们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艺术教育特点,及儿童艺术教育的一些科学教育方法。

在书中,我特别欣赏的是杨老师提出的“从爱心出发进行教育”的主张,她在书中指出“在儿童稚嫩的心里最看重教师对他的态度,教师的爱最具有吸引力,它能激发儿童的学习热情。儿童的学习动力常产生在对教师的眷恋。”确实,爱就是力量,它能给人勇气,它能催人奋进。所以在我们的教学中,作为教师应当主动接近学生,以自己对美术的热爱,激励学生对美术的热爱,以自己对学生点滴进步的由衷高兴,点燃学生对艺术的兴趣,以自己平等参与学生活动的行为,增加学生对她的美术课堂的眷恋,真正做到用爱心和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相信,我们的美术教育一定能芝麻开花节节高,也会培养出更多艺术的花朵。

这是一本好书,一本可以成为美术老师办公桌上的专用书。杨老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理论成果,为艺术教育开辟了一片净土。

美术教育的创新与发展篇十一

美术教育其实就是教会学生从生活中表现美,创造美。用一句话说就是:“只要在生活中发现别人所不能发现的就是美丽。”最近我学习了杨景芝老师的著作《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这书是一本儿童美术教学法研究方面的专著,书中具体介绍了通过美术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教学经验,以及通过长期探索而建立的儿童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作者在书中根据自己切身经历和进行的教育实践研究,以美术教育发展的新观念,全面系统分析和论述她对美术教育的认识和体会。

杨老师在儿童艺术教育实践中一直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每前进一步,心中都装着国际艺术教育变幻的风云,同时也没有忘记与中国特殊的国情和人情相结合。正如杨老师表示的:“我试图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儿童美术教育途径,我不赞成脱离儿童实际的传授知识技能为目的的美术教育学科中心论,反对用模仿的教学方法压抑儿童创造力。另一方面,我又感到教学内容完全从儿童兴趣出发存在不足,它缺乏科学系统的教学体系……致使教育产生放任自流的不良后果……我主张美术教育依靠发展儿童知觉、美感和创造性,促进儿童成长。”杨老师不管对她的理论还是实践,都浸透着一种爱心,诚如她在书中指出的“爱与尊重是教育的出发点。”这里不仅有对其从事的艺术教育事业的爱,还有对她的教学对象的爱,对儿童作品的爱、对儿童在绘画中表达的天真烂漫的个性和情感的爱。另外,杨老师的艺术教育和实践还具有严肃性和认真性。本书洋洋20余万字,涉及了艺术教育的方方面面,凝聚着杨老师多年心血的结晶。

美育一般通过艺术审美的方式达到教育目的。美术课对学生进行美育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就是直观性,包括对自然美的直观,社会美的直观,艺术美的直观。确实,爱就是力量,它能给人勇气,它能催人奋进。相信我们的美术教育一定芝麻开花节节高。

美术教育的创新与发展篇十二

《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一书是一本儿童美术教学法研究方面的专著,书中具体介绍了通过美术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儿童全面和谐发展的教学经验,以及通过长期探索而建立的儿童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作者在书中根据自己切身经历和进行的教育实践研究,以美术教育发展的新观念,全面系统地分析和论述她对儿童美术教育的认识和体会。

本书作者杨景芝是我国著名的儿童艺术教育家。具有近四十年的教学实践经历,以经过近二十年对儿童绘画能力发展的教学实验研究,她总结的教学理论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倡导意义、作用。杨老师在儿童艺术教育实践中一直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每前进一步,心中都装着国际艺术教育变幻的风云,同时也没有忘记与中国特殊的国情和人情相结合。正如杨老师表示的:“我试图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儿童美术教育途径,我不赞成脱离儿童实际的传授知识技能为目的的美术教育学科中心论,反对用模仿的教学方法压抑儿童创造力。

另一方面,我又感到教学内容完全从儿童兴趣出发存在不足,它缺乏科学系统的教学体系......致使教育产生放任自流的不良后果......我主张美术教育依靠发展儿童知觉、美感和创造性,促进儿童成长。”杨老师不管对她的理论还是实践,都浸透着一种爱心,诚如她在书中指出的“爱与尊重是教育的出发点。”这里不仅有对其从事的艺术教育事业的爱,还有对她的教学对象的.爱,对儿童作品的爱、对儿童在绘画中表达的天真烂漫的个性和情感的爱。另外,杨老师的艺术教育和实践还具有严肃性和认真性。本书洋洋20余万字,涉及了艺术教育的方方面面,凝聚着杨老师多年心血的结晶。

《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一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从走进基础教育天地谈起,到具体阐述美术教育与人的素质发展。从儿童接受美术教育的心理特征分析,到构建开放性教学实践体系的具体做法。下篇是儿童美术教学方法研究。具体论述了杨老师的教育观和教学方法,以及多年来总结的“教的艺术”。杨老师通过上下篇理论与实例的论述,让我们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艺术教育特点,及儿童艺术教育的一些科学教育方法。

在书中,我特别欣赏的是杨老师提出的“从爱心出发进行教育”的主张,她在书中指出“在儿童稚嫩的心里最看重教师对他的态度,教师的爱最具有吸引力,它能激发儿童的学习热情。儿童的学习动力常产生在对教师的眷恋。”确实,爱就是力量,它能给人勇气,它能催人奋进。所以在我们的教学中,作为教师应当主动接近学生,以自己对美术的热爱,激励学生对美术的热爱,以自己对学生点滴进步的由衷高兴,点燃学生对艺术的兴趣,以自己平等参与学生活动的行为,增加学生对她的美术课堂的眷恋,真正做到用爱心和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相信,我们的美术教育一定能芝麻开花节节高,也会培养出更多艺术的花朵。这是一本好书,一本可以成为美术老师办公桌上的专用书。杨老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理论成果,为艺术教育开辟了一片净土。也是我们的一位良师益友。

美术教育的创新与发展篇十三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

02-。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03-。

我们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04-。

世界经济长远发展的动力源自创新。

05-。

体制机制变革释放出的活力和创造力,科技进步造就的新产业和新产品,是历次重大危机后世界经济走出困境、实现复苏的根本。

06-。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目前正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正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必须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好。

07-。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坚持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坚持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源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08-。

要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

09-。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我们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通过创新培育发展新动力、塑造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做到人有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优。

我们要坚持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坚持和完善现有制度,从实际出发,及时制定一些新的制度,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提供更加有效的制度保障。

把党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的重要成果体现到党章中,从而使党章在推进党的事业、加强党的建设中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

单纯依靠财政刺激政策和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增长不可持续,建立在过度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基础上的增长得不偿失。

我们既要创新发展思路,也要创新发展手段。

要打破旧的思维定式和条条框框,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要不断提高创新能力,用创新培育新兴产业,用创新发掘增长动力,用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

当今世界,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

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同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拼投资、拼资源、拼环境的老路已经走不通。

在一些科技领域,我国正在由“跟跑者”变为“同行者”,甚至是“领跑者”。

国际科技竞争,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啊!

很多科研也许是明天的工作,但今天不开始干,需要时就真的成“远水”了。

我国科技如何赶超国际先进水平?要采取“非对称”战略,更好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

当前,从全球范围看,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一些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已经呈现出革命性突破的先兆。

物质构造、意识本质、宇宙演化等基础科学领域取得重大进展,信息、生物、能源、材料和海洋、空间等应用科学领域不断发展,带动了关键技术交叉融合、群体跃进,变革突破的能量正在不断积累。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主要国家抓紧制定新的科技发展战略,抢占科技和产业制高点。这一动向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创新的核心要素。

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为了加快形成一支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型人才队伍,要重点在用好、吸引、培养上下功夫。

走创新发展之路,首先要重视集聚创新人才。

要充分发挥好现有人才作用,同时敞开大门,招四方之才,招国际上的人才,择天下英才而用之。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积极探索集聚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体制机制,完善相关政策,进一步创造人尽其才的政策环境,充分发挥优秀人才的主观能动性。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要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勇于创新、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让他们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

广大青年一定要勇于创新创造。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正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从不等待不思进取、坐享其成者,而是将更多机遇留给善于和勇于创新的人们。

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理应走在创新创造前列。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宣传思想工作创新,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努力以思想认识新飞跃打开工作新局面,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办法,把创新的重心放在基层一线。

要坚定不移走军民融合式创新之路,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把军事创新体系纳入国家创新体系之中,实现两个体系相互兼容同步发展,使军事创新得到强力支持和持续推动。

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在国防和军队建设改革中负有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都要以积极主动的精神支持军事创新,为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改革作出贡献。

文艺创作是观念和手段相结合、内容和形式相融合的深度创新,是各种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的集成,是胸怀和创意的对接。

要把创新精神贯穿文艺创作生产全过程,增强文艺原创能力。

对新闻媒体来说,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创新都重要,但内容创新是根本的。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一个地方、一个企业,要突破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

要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搭建创新服务平台,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努力实现优势领域、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创新是多方面的,包括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制度创新、人才创新等,但科技创新地位和作用十分显要。

51-。

随着要素质量不断提高,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必须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

52-。

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破解发展难题的力度,因此必须勇于推进改革创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转换经济发展动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努力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53-。

创新要实,就是要推动全面创新,更多靠产业化的创新来培育和形成新的增长点。创新不是发表论文、申请到专利就大功告成了,创新必须落实到创造新的增长点上,把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

54-。

要增强对创新驱动发展的认识,全面研判世界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大势,从实际出发,确定创新的突破口,努力形成新的增长动力。

55-。

政府要加快转变职能,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创造更好市场竞争环境,培育市场化的创新机制,在保护产权、维护公平、改善金融支持、强化激励机制、集聚优秀人才等方面积极作为。

56-。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57-。

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关键是要依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

58-。

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创新的竞争。

59-。

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等,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60-。

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性战略调整,把创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深化改革开放,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61-。

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62-。

我们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63-。

世界经济长远发展的动力源自创新。

64-。

体制机制变革释放出的活力和创造力,科技进步造就的新产业和新产品,是历次重大危机后世界经济走出困境、实现复苏的根本。

65-。

我们应该抓住机遇,把推动创新驱动和打造新增长源作为二十国集团新的合作重点,重视供给端和需求端协同发力,加快新旧增长动力转换,共同创造新的有效和可持续的全球需求,引领世界经济发展方向。

66-。

要发挥创新引领发展第一动力作用,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加快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全面提升经济发展科技含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本回报率。

67-。

要坚持创新驱动,推动产学研结合和技术成果转化,强化对创新的激励和创新成果应用,加大对新动力的扶持,培育良好创新环境。

68-。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69-。

出处 KaoYAnmiJI.CoM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全党全社会都要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巨大作用,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

70-。

我国经济发展要突破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是要靠科技力量。

71-。

72-。

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73-。

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响应党中央号召,坚定信心,坚韧不拔,坚持不懈,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实施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74-。

要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

75-。

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76-。

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立足自身优势,加强改革创新,努力闯出新路,奋力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77-。

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要牢牢抓住战略机遇,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勇攀科技高峰,谱写中国航天事业新篇章,为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和增进人类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78-。

应该鼓励和支持企业成为研发主体、创新主体、产业主体,鼓励和支持企业布局前沿技术,推动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创造和把握更多机会,参与国际竞争,拓展海外发展空间。

79-。

要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下好创新这步先手棋,激发调动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

80-。

提高创新能力,必须夯实自主创新的物质技术基础,加快建设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创新基础平台。

81-。

更加自觉地投身改革创新时代潮流,坚决破除一切顽瘴痼疾。

82-。

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

83-。

84-。

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

85-。

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

86-。

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87-。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88-。

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89-。

增强八项执政本领: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

美术教育的创新与发展篇十四

美术教育其实就是教会学生从生活中表现美,创造美。用一句话说就是:“只要在生活中发现别人所不能发现的就是美丽。”最近我学习了杨景芝老师的著作《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这书是一本儿童美术教学法研究方面的专著,书中具体介绍了通过美术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教学经验,以及通过长期探索而建立的儿童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作者在书中根据自己切身经历和进行的教育实践研究,以美术教育发展的新观念,全面系统分析和论述她对美术教育的认识和体会。

在书中,我特别欣赏的是杨老师提出“从爱心出发进行教育”的主张,她在书中指出的“在儿童稚嫩的心里最看重教师对他的态度,教师的爱最具有吸引力,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爱好、性趣、个性、人格,因此,在感悟生活中的过程中可谓千差万别。他们站在各自的立场、环境中,从不同的角度、方位,会有自己独特的感悟与发现。我觉得应该给学生一个宽松、自由、没有心理压力的`环境。正如杨老师表示的:”我试图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儿童美术教育途径,我不赞成脱离儿童实际的传授知识技能为目的的美术教育学科中心论,反对用模仿的教学方法压抑儿童创造力。另一方面,我又感到教学内容完全从儿童兴趣出发存在不足,它缺乏科学系统的教学体系……致使教育产生放任自流的不良后果……我主张美术教育依靠发展儿童知觉、心得体会美感和创造性,促进儿童成长。“杨老师不管对她的理论还是实践,都浸透着一种爱心,诚如她在书中指出的”爱与尊重是教育的出发点。“这里不仅有对其从事的艺术教育事业的爱,还有对她的教学对象的爱,对儿童作品的爱、对儿童在绘画中表达的天真烂漫的个性和情感的爱。要培养儿童对观察的性趣和深入细致观察的品质,在深入细节中抓住实物的特征,准确的用图像表达出来。杨老师通过上下篇理论与实例的论述,让我们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艺术教育特点,及儿童艺术教育的一些科学教育方法。儿童的学习动力常产生在对教师的眷恋。”对学生美术作品的评价应多进行一些过程性评价,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培养学生对自己创新能力的自信和欲望。教师一定要保护学生刚刚建立起来的那一点点自信,使他们经常处于一种追求创新的心态。

美育一般通过艺术审美的方式达到教育目的。美术课对学生进行美育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就是直观性,包括对自然美的直观,社会美的直观,艺术美的直观。确实,爱就是力量,它能给人勇气,它能催人奋进。相信我们的美术教育一定芝麻开花节节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2.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6.66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