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档 >> 数学教案-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热门17篇)

数学教案-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热门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9 09:37:28
数学教案-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热门17篇)
    小编:翰墨

编写教案过程中需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差异和兴趣特点,以提高教学针对性。在编写教案时,教师应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差异化学习需求。以下是一些经过教师反复实践、不断改进的教案,希望能够为你提供一些启示。

数学教案-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热门17篇)

数学教案-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篇一

1.通过创设情景并加以操作,让学生体会余数除法的意义。

2.在除法公式中用余数表示商和余数。

3.通过独立查询,明确余数必须小于除数。

4.将余数除法的知识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余数除法的计算,了解余数与除法的关系,学会在书面表格中除法,余数除法。

难点:体验将生活经验与数学问题联系起来的过程,加深对除法与余数除法的理解。

教学设计。

一、旧知识的铺垫。

把这12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个苹果里有多少个?

1.学生独立行列式,明确平均除法计算。行列式是:12_4=?

2.学生可以自己回答。你的食谱是什么?3412年_4=3。

2.新课程教学。

1.假设盒子里有12根棍子,最多可以放置多少个独立的方块?

(1)如何用公式表示?12_4=3。谁能说出这个除法公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12是被除数,4是除数,3是商。

(2)除法公式和我们之前学过的加减法公式一样,也可以用竖直公式来计算。我们看一下除法的纵坐标。

首先写除法符号,然后写股息12。把股息12写在除号里面,把4写在除号外面。

我现在要写什么?商3。你认为《尚书3》应该写在哪里?我能把它写在1上面吗?

总结:有34个,所以写在一个地方。34是多少?

我把它写下来,这个12是3和4的乘积。共有12根木棒和12根方形木棒。你还有吗?(不)也就是说,钟摆的平方减去了12块,用了12块,等于0。

(3)谁会再说一遍,股息下面的12和0是什么意思?(全部使用完毕,无剩余)。

当你试图挥动手中的木棍时会发生什么?(最多三个,还有一个)。

(1)13_4=如何以竖直形式计算?

明确:除号、股息和股息的书写位置;4根木棒放一个这样的独立方块,最多可以放3根,所以商是3,写在股息数字3的上面,3根这样的独立方块分享12根木棒,在股息下面写12根,13根木棒用12根木棒,还有剩下的吗?你为什么不留下一个呢?如果没有足够的余数来放置一个独立的正方形,或者一个不能再得分的数字,我们将其称为“余数”,并将其写在水平线以下。

谁会再说一遍,股息下面的12和1是什么意思?

(3)余数除法的结果如何以水平形式表示?先写3,然后点6,再写剩下的1。这个公式可以这样理解:13除以4商3加1。

三世。巩固和提高。

你想知道这个盒子里有多少根棍子吗?实际上,有18个。谁猜对吧?20根棍子最多可以放在几个独立的方块里,没有棍子。

能计算出来吗?如何用公式表示?如何用竖直公式计算?(学生独立完成)。

总结。

你从这一课中学到了什么?你能说说吗?

5.布置的作业。

独立完成教材《想做》。

数学教案-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篇二

1、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有余数的除法”这部分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

2、学生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让学生比较熟练的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会解决有余数除法的问题。

多媒体、图片。

一、(课件出示:120页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还存在什么问题,及时纠正。

二、复习:

(课件出示:2组练习题,每组5道)。

56÷974÷825÷436÷841÷6。

80÷963÷813÷727÷566÷7。

学生练习。

男生女生分别进行比赛(横竖式都写),评出优胜组。

应用:指名学生板演第121页第4题,并根据这一题要学生了解列式及单位名称写的对不对,让学生结合题意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解决问题的。

三、巩固练习。

四、小测试:

板书设计:

数学教案-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篇三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一)下面各题中应该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

1.花手绢的块数是白手绢的。

2.白手绢块数的正好是花手绢的块数.。

3.花手绢的块数相当于白手绢的。

4.白手绢块数的倍相当于花手绢的块数。

(二)教师提问。

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的.几分之几用什么方法?

2.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什么方法?

3.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什么方法?

(三)谈话导入。

二、讲授新课。

(一)教学例3。

2.比较.。

(1)我们把这三道题放在一起比较,它们有什么相同点?

相同点:三个数量是相同的;需要找准单位“1”来分析.。

(2)它们有什么区别呢?

不同点:已知和所求不同;解题方法不同.。

3.小结:分数应用题主要有以上三类:

(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2)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3)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抓住分率句;找准单位“1”;画图来分析;列式不必急.。

三、巩固练习。

1.一个排球36元,一个篮球40元,一个排球的价钱是一个篮球价钱的几分之几?

(1)学生独立分析列式。

(2)要求根据这道题的数量关系,改编出一道分数乘法应用题和一道分数除法应用题.。

2.学校有故事书36本,是科技书的,科技书有多少本?

3.学校有故事书36本,科技书是故事书的,科技书有多少本?

(二)补充条件并列式解答.。

一条路长15千米,修了全长的,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正确答案。

1.修一条长240千米的公路,修了,修了多少千米?

2.修一条长240千米的公路,已经修了150千米,修了的占全长的几分之几?

240×240÷150÷240240÷150。

(四)思考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进行了三类题的对比练习.解决这三类题的关键是什么?

五、课后作业。

(一)解答下面各题。

1.六一班有学生45人,其中女生有20人.女生人数占全班的几分之几?

2.六一班有学生45人,女生占.女生有多少人?

3.六一班有男生25人,占全班的.全班共有学生多少人?

(二)校园里栽了杨树144棵,栽的松树的棵数是杨树的,校园里栽了松树多少棵?

(三)学校买了蓝墨水30瓶,红墨水24瓶.蓝墨水是红墨水的几倍?

六、板书设计。

数学教案-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篇四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二、学习新知。

(一)出示例8的4个小题.。

1.学校有20个足球,篮球比足球多,篮球有多少个?

2.学校有20个足球,足球比篮球多,篮球有多少个?

3.学校有20个足球,篮球比足球少,篮球有多少个?

4.学校有20个足球,足球比篮球少,篮球有多少个?

(二)学生试做.。

1.第一题。

解法(一)。

解法(二)。

2.第二题。

解:设篮球有个.。

解法(一)。

解法(二)。

解法(三)。

3.第三题。

解法(一)。

解法(二)。

4.第四题。

解:设篮球个.。

解法(一)。

解法(二)。

解法(三)。

(三)比较区别。

1.比较1、3题.。

教师提问:这两道题中的第二个已知条件有什么不同?解题思路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

什么不同的地方?

(1)观察讨论.。

(2)全班交流.。

(3)师生归纳.。

这两道题都是把足球看作单位“1”,单位“1”的量是已知的,求篮球有多少个?

2.比较2、4题。

(1)观察讨论.。

(2)全班交流.。

(3)师生归纳.。

三、巩固练习.。

(一)请你根据算式补充不同的条件.。

学校有苹果树30棵,________________,桃树有多少棵,

1.2.。

3.4.。

5.6.。

(二)分析下面的数量关系,并列出算式或方程.。

1.校园里有柳树60棵,杨树比柳树多,杨树有多少棵?

2.校园里有柳树60棵,杨树比柳树少,杨树有多少棵?

3.校园里的杨树比柳树多,杨树有25棵,柳树有多少棵?

4.校园里的柳树比杨树少,杨树有25棵,柳树有多少棵?

四、归纳总结.。

五、板书设计。

数学教案-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篇五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理解有余数的实际意义,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2.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积累观察、操作、讨论、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抽象思维,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考的过程和结果。

3.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愉快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培养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态度和习惯。

教学重点:

2.能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教学课时:

五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第1~2页的例题、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3题。

教学要求:

使学生通过平均分的活动抽象出有余数的除法,初步体会和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重点:

使学生通过平均分的活动抽象出有余数的除法,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小棒、圆片、三角形。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自我加减。

一。动手操作,初步感知。

1.出示10÷2。

1)请学生口算,师板书。

问:如果这里的10根小棒,每2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

2)学生动手分,并完整的说说10除以2等于5的含义。

2.分组操作,进行记录。

1)如果把这里的10根小棒,每人分3根可以怎样分?

学生动手操作,师指名说自己分小棒的过程、结果。

2)出示表格,并填完整。

每人分几根分给几个人还剩几根。

2

3

………………。

4)如果还是这10根小棒,每人分4根、5根、6根,分得的情况又会怎样呢?同桌分,再将表格填好。出示:

每人分几根分给几个人还剩几根。

250。

331。

4

5

6

3.汇报。

1)指名汇报,同时将表格填写完整。

有剩余的情况出现时,你们为什么不再继续分下去呢?

4.交流。

(生独立列式)。

2)说明:像这几种分后有剩余的情况,仍然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如:把10根小棒,每人分3根,分给了几人,还剩几根?(生答)。

问:按要求列式。(板书:10÷3)。

为什么可以用除法计算?10和3分别表示什么?

问:最多可以分给几人?也就是说明10里面最多有几个3?有没有全部分完?还剩多少?(板书:……1(根))。

说明:没有分完的,在商的后面写上6个点,再把剩下的数写上,这个数叫余数。(板书:读作“10除以3等于3余1”)。

教学过程自我加减。

3)生齐读算式,指名说说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问:这题为什么要写余数?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6.小结。

1)通过刚刚的学习,如果每人分4根或6根,你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吗?(生独立完成)。

2)汇报填写情况,板书。

3)指名说说各个算式的意思。

(生讨论,再指名说)。

小结:在平均分时,如果分到一定程度,剩下的已经不够再分为一份时,就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表示。

二。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1。

1)出示题(1),请学生按要求分一分,再将括号填写完整。

指名口述分的过程。

问:为什么剩下的2个圆片不再分5份?

填写算式,指名板演,说说算式中各个数的意思。

2)出示题(2),学生分一分,再将算式补充完整。

指名说说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及算式的含义。

问:为什么有余数?

2.完成2。

1)出示图,请学生说说图意,再出示(1)(2)题。

2)生根据不同的描述完成填空。

3)比一比:14÷4=3(瓶)……2(朵)与14÷3=4(朵)……2(朵),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小组讨论)。

师小结。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获得了什么?

四。作业设计。

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板书设计:

10÷2=510÷3=3……1(根)。

读作:10除以3等于3余1。

教学内容:

课本第3~4页的例题、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要求:

通过分一分、摆一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综合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分一分、摆一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小棒。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自我加减。

一。复习。

1.笔算:6÷3。

指名笔算,反馈是请学生口述计算过程及竖式中各部分名称。

2.分一分,说一说。

1)把10根小棒,每2根一份。

2)把10根小棒,每3根一份。

生动手分一分,回答以下问题:分成了几份?能不能分完?剩下的为什么不再分一份?

生根据分得的结果,分别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说说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以及她们所表示的意思。

3.揭题:在平均分一样东西时,结果可能是正好分完,也可能分了之后不够再分成一份,有剩余的。这两种情况都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有剩余的情况就叫做有余数的除法。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如何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出示课题)。

二。新授。

1.出示例题,指名读题。

1)学生用小棒代替桃,按要求分一分。指名请学生将分的过程完整的口述。

指名列式:7÷3。

问:为什么用除法计算,算式中的7和3分别表示什么?

2)写出竖式问:分成了几份?这就说明7里面最多有几个3?商写几?(板书)。

7个桃子,分掉了6个,还剩几个?那么竖式中怎样得到余下的1。

教学过程自我加减。

问:在竖式中,“1”叫什么?(完成横式的板书)。

3)生完整的说说竖式计算的过程。

2.小结:

1)问:算式中2……1表示什么?想想,如果不摆学具,怎样得到商2?(生讨论,指名说)。

2)因为7里面最多有2个3,所以这里商2比较合适。

问:为什么要用“最多”?

3.教学“试一试”

1)出示“试一试”,生读题。

2)师:能不能用刚刚学到的方法,找到合适的商呢?(生试做)。

指名说,师指出:计算18÷5时,可以想18里面最多有几个5,最多有几个,商就是几。

3)出示竖式1问:这个列的对不对?为什么?

指出:商2,要减去2和5的积10,余下的8里还有1个5,所以18里不只有2个5,商2就小了。

出示竖式2问:这个对吗?为什么?

指出:商4,就要减去4个5的积20,不够减18里没有4个5,所以商4就大了。

小结:商2小了,商4大了,那怎样找出合适的商呢?

4.观察:例题7÷3中的余数1比除数3大还是小?18÷5的余数比除数怎样呢?

通过观察比较,你发现了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了吗?

(生思考、汇报)。

小结: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板书,生齐读)。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1。

第(1)题:

1)读题,学生按要求动手分。

问:分成了几份?还剩几根?9里面最多有几个2?还余几?

2)生填写竖式。

3)问:商4是怎样算出来的?表示什么?余数1呢?

第(2)题:

生独立完成,指名说试商的过程。

2.完成2。

1)生分组完成,指名板演。

2)生说说每题的计算过程。

比一比:每组中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对比说说怎样得到的商?

3.完成3、4题。

引导学生观察图意,弄清题意后再独立完成。

四。全课小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在计算有余数除法的时候怎样又快又准确的。

教学过程自我加减。

找到商呢?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7÷3=2……1(个)。

教学内容:

课本第5~6页、练习一第1~6题。

教学要求:

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进一步掌握用竖式计算的方法,能正确的进行有余数除法的计算。

教学重点:

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进一步掌握用竖式计算的方法,能正确的进行有余数除法的计算。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自我加减。

一。揭题。

1.口算。

7×79×621÷33×4。

24÷812÷235÷74×7。

6×948÷818÷256÷7。

2.回忆上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

二。计算练习。

教学过程自我加减。

1.完成练习一第1题。

1)出示题目,生弄清题意。

2)学生独立完成。

3)反馈,指名说说自己是怎样写的,每个算式的意义是什么?

2.完成练习一第2题。

1)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2)生说说怎样想到商的。

3.完成第3题。

1)生找出错处,并改正过来。

2)指名说说错误的原因。

3)问:如何才能找到合适的商?计算有余数除法时还要注意什么?

4.完成第4题。

1)生口答商是几。

2)分组计算检验。

5.完成第6题。

1)学生分组计算,指名板演。

2)反馈。

3)比一比:每列火车中的三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练习了有余数的除法,在计算时要想被除数中最多有几个除数,还要注意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四。作业设计。

练习一第4、5题。

教学内容:

课本第6~7页、练习一第7~12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有余数除法的计算。

2.能运用有关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有余数除法的计算。

教学难点:

能运用有关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自我加减。

一。基础练习。

1.口算。

2×363÷92×856÷8。

7×46×436÷45×6。

28÷712÷63×935÷5。

2.口答:

15里面最多有()个4。

53里面最多有()个7。

44里面最多有()个8。

33里面最多有()个6。

3.指名说说在计算有余数除法时,要怎样想,商才能很快求出?

二。计算练习。

1.分组练习,指名板演。

63÷967÷9。

40÷847÷8。

1)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2)反馈,说说计算过程。

2.完成练习一第7题。

1)明确要求,先口答商及理由。

2)学生分组计算,以检验刚才所说的商是否正确。

指出:看余数是多少,可以想几个几是多少,被除数里还多几,余数就是几。

教学过程自我加减。

小结: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3.完成练习一第9题。

1)出示题目,思考:除数最小应是几?

2)指名回答,说明理由。

3)问:如果将“最小”两字去掉,你认为除数可以是几,为什么?完成练习一第2题。

三。解决实际问题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10题。

1)出示第(1)题。

生弄清题意,完整口述题意。

生独立完成。

指名反馈,说说这题为什么要用除法计算?这道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2)其余3题,生弄清题意后独立完成。

指名板演,再说说理由。

2.完成练习一第11题。

1)学生了解图意》。

2)学生独立完成。

3.完成练习一第12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交流、反馈。

四。全课小结。

第五课时实践活动:我们去植树。

教学内容:

课本第8~9页。

教学要求:

以植树活动作为背景,通过学生的对话、提问,使学生获得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直接经验,发展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仔细观察、积极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以植树活动作为背景,通过学生的对话、提问,使学生获得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直接经验,发展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仔细观察、积极思考的习惯。

教学难点:

以植树活动作为背景,通过学生的对话、提问,使学生获得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直接经验。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自我加减。

一。情景引入,信息整理。

1.课件演示,创设情境。

同学们,你们知道3月12日是什么意思吗?

对。这天是植树节,中山小学二年级的同学们将要组织植树活动,大家看这幅图。(出示)。

1)问:通过观察,你得到了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完成这张统计表吗?

2)学生独立完成统计表。

指名反馈,说说自己是根据哪些信息得到的相应结果。

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对于每个班的植树中的问题进行解决。

3.进一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提出问题,并有选择的解决问题。

4.想一想,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还有那些时候回遇到类似的问题?

(小组讨论、汇报)。

数学教案-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篇六

教学内容:

第10页信息图及丰收园。

教学目标:

进一步理解、巩固本阶段所学的知识,加深知识间的联系,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经历整理复习的过程中,体验整理知识的方法,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逐步形成回顾和反思的好习惯;通过观察画面提出数学问题。

重点难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投影出示:口算并说出各部分名称。

578507648。

416729469。

2、看图填算式。

(1)94=(盘)(个)。

92=(个)(个)。

203=(个)(个)。

206=(束)(个)。

(2)学生先看懂图意再计算。

(3)交流计算方法。

二、教学:我学会了吗?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并说说看到了什么;

仔细读题目的要求,先自己进行探索。

1、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这一情景,对自己学习的基础知识进行自我检测。

(先回想学过的知识,在根据要求思考题目)。

(1)二年级有46个学生来看足球赛,至少需要乘几辆车?

师: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知道那些数学信息?

(鼓励学生说一说)。

这些数学信息你是怎样知道的?

有46人每辆车限乘8人。

468=5(辆)6(人)需要6辆车。

(2)50元最多能买多少张c区的票?

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知道那些数学信息?

这些数学信息你是怎样知道的?

鼓励学生按照上述方法进行分析计算。

(3)你还能提出那些问题?

鼓励学生从多具角度进行观察,只要问题提的合理,教师就要给与肯定。

三、作业设计。

将自己的收获和爸爸妈妈说一说。

板书设计:

丰收园。

(积极、合作、会想、会问、会用)。

数学教案-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篇七

三年级上册教材49-51页上的内容。

2、经历由生活经验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通过操作、观察、讨论,掌握有余数的除法。

3、体会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1、重点: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理解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学会笔算表内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

2、难点:经历生活经验和数学问题的联系过程,加深理解有余数除法的除法。

小棒。

一、旧知铺垫。

把12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几个?

(1)学生独立列式,明确平均分用除法计算。列式为:12÷4=?

(2)学生自主解答,说一说你用的哪句口诀?三四十二12÷4=3。

二、讲授新课。

1、假设盒子里面有12根小棒,那么最多可以摆几个独立的三角形?

12是被除数。

3是除数。

4是商。

(2)除法算式和我们前面学过的加、减法一样,也可以用竖式来计算。我们一起来看看除法的竖式怎样列。

先写一个除号,再写被除数12,把被除数12写在除号的里面,除数3写在除号的外面。

我现在要写什么了?商4你们觉得商4应该写在哪里呢?我能把它写在1的上面吗?

总结:有4个3所以写在个位。4个3是多少?

12我把它写下来,这个12就是4与3的乘积。原来有12根小棒,摆三角形用了12根,还有没有?(没有了)也就是原来有12根减去摆三角形用掉了12根等于0。

(3)谁再来说说,被除数下面的12和0表示什么呢?(全用了,没有剩余)。

(3)有余数除法的计算结果在横式上怎样表示呢?先写商5,然后点6个小圆点,再写余数2。这个算式读作:17除以3商5余2。

例1的除法算式没有余数,例2有余数。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内容,有余数的除法。(揭题:板书有余数的除法)。

三、巩固提高。

会算吗?用算式怎样表示?用竖式该怎样算?(学生独立完)。

四、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有哪些收获?能说一说吗?

五、布置作业。

数学教案-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篇八

练习内容:

教材p54第5、6、7、8题和补充题。

练习目的:

通过巩固,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提高口算和笔算有余数除法的能力。

练习过程:

一、复习:

1、4×7-28=34-5×6=4×8-24=。

2、在()里最大能填几?(略)。

3、根据题意写出横式。

(1)有8个苹果,平均放在4个盘里,每盘放2个。列式:(略)。

(2)有8个苹果,平均放在3个盘里,每盘放几个?还余几个苹果?

(3)有8个苹果,平均放在2个盘里,每盘放几个?还余几个苹果?

4、计算:(用竖式计算)。

37÷449÷632÷525÷7。

5、完成教材p54第5题。下面的计算对吗?

(1)48÷5=9…………3()。

(2)33÷7=5…………2()。

(3)63÷8=7…………7()。

(4)5×6+4=34。

6、当师傅。(完成教材p54第6题:有29片扇叶,每台电扇装3片,这些扇叶可装多少台呢?)。

7、把计算卡片分一份。(p54第7题)。

8、求彩带的长度。

一个8边行,每边长3厘米,一条彩带围一周后还剩下2厘米,求这条彩带长多少厘米?

二、全课。(略)。

三、补充思考。(与家长同学习)。

(1)把10枝笔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人得几枝?还剩几只?

(2)有羽毛球23个,如果每盒里装5个,可以装几盒,还剩几盒?

(3)有42个萝卜,每袋装8个,可以装几袋?还剩几个?

四、下课。

教学反思:

数学教案-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篇九

国标本苏教版第四册p1-2页的内容。

1.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感受有余数的平均分,并能根据图正确列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1.每人分2枝铅笔。

同学们,我们先一起来做一个分铅笔的游戏。

学生小组活动。

谁来汇报一下你们组分的结果?

分完了没有?

其他组和他们分得一样吗?

我们把这一次分铅笔的结果填在这样的一张表里。

出示表格(用黑板出示):

每人分几枝分给几人还剩几枝。

10枝铅笔,每人分2枝(填2),分给了几人?(填5)。

还剩几枝?没有剩余,我们就画上一短横。(划横线)。

2.每人分3枝.4枝.5枝.6枝铅笔。

10枝铅笔,每人分2枝,5个人正好分完。10枝铅笔,每人分3枝(填3),会怎么样呢?每人分4枝(填4).5枝(填5).6枝(填6)呢?我们一起试着来分一分。

从2号同学起,每人试着分一种,并把分的结果告诉组长,组长把它记录在这样的一张表里。(出示学生的表)当一个人分的时候,别人要注意他分得对不对,组长填的时候,大家要注意组长填对了没有。

学生小组活动。

指名小组汇报,教师把学生汇报的结果填在表格里,其中剩下的枝数用红色填写。

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提问:

这里剩下的1枝还够不够分给1个人?为什么?

这里剩下的2枝还够不够分给1个人?为什么?

其他组有没有不同?

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每次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把你的发现告诉你同组的小朋友。

学生小组内交流。

全班交流,谁来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如学生说:我发现前两个数想乘,再加上后面的数都等于10。师提问:为什么都等于10呢?)。

(如学生说:我发现每人分的枝数越多,分的人数就越少。师:反过来每人分的枝数越少,分的人数就越多。)。

如学生没有发现,教师引导:

请同学们看(指最后一拦),10枝铅笔,在分的时候,有的怎么,有的怎么。

对!10枝铅笔,在分的时候,有时正好分完,有时分不完有剩余。

你看出哪几次分的时候有剩余吗?

如学生说第1次,教师引导:第2次也就是每人分3枝,还有每人分,还有每人分都有剩余。

分完的这几次,你能根据分的结果写出除法算式吗?

学生回答,教师在表格左面写出相应的除法算式。

102=5。

105=2。

指第1道算式,谁能说出这道算式中各部分名称?

指第2道算式,在这道算式中,除数是几,商是几?

这三次没有分完的,我们也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先来看每人分3枝的这一种分法。

出示在表格右面:10枝铅笔,每人分3枝,可以分给(3)人,还剩(1)枝。

学生自由说。

对,这个剩下的1就叫作余数。板书:余数。

这个算式(在算式下划红线,单位名称不划出)就读作10除以3等于3余1,跟我一起读一读,再齐读。

把单位名称带进去,谁会读?(指2人读)。

这个1叫作什么?

生:这个1叫作余数。

根据刚才分的结果,103=3(人)1(枝)表示什么意思?

生:10除以3等于3余1在这里就表示10枝铅笔,每人分3枝,可以分给3人,还剩1枝。

每人分4枝,每人分6枝,也都有剩余,你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吗?先小组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

讨论好的把书上第2页试一试中的除法算式填写完整(出示写在小黑板上的题目)。请一个同学填在小黑板上。

都填好了吧,我们来看同学填写的,填得对不对?

谁来把第1题读一下?表示什么意思?

第2题谁来读?表示什么意思?

指第一个除法算式,谁来说出这道算式中各部分名称?

第二个算式的除数是几?商呢?余数是几?

3.揭示课题。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对!这三个除法算式都有余数,像这样的除法我们把它叫做有余数的除法,今天这一堂课,我们就共同研究了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4.练习。

(1)下面我们进行练习,先看想想做做第1题。

小黑板出示第1小题。

师读:8个圆,每3个一份,分成了()份,还剩()个。

请同学们拿出8个圆片摆一摆,再把摆的结果填在括号里,并且把下面的算式填写完整。(请1个学生上黑板摆并填写)。

我们来看同学摆的,他摆得对不对?算式呢?谁来把这个算式读一遍?

第二题,谁来读题?

小黑板出示第2小题。

生读:11个三角形,平均分成2份,每份()个,还剩()个。

我们用圆片代替三角,先摆一摆,再填空。

学生摆好后,再填。(请1个学生上黑板摆并填写)。

都填好了吧,看同学摆的,对不对?算式呢?

谁来读这个算式?

这2题都对的同学请举手。(帮有错的同学纠正,哪一题不对,错在哪里)。

(2)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这道题。

小黑板出示第2题。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

根据这幅图请同学们完成下面的2道题,我请一个同学上来写,其余同学填在书上。

学生填写,指名两位同学在黑板上填写。

我们看同学填的,他填得对吗?表示什么意思?

第二题对不对?表示什么意思?

仔细看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3)最后看第3题。

小黑板出示第3题。

学生说完后全班交流。

5.全课总结。

今天这一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掌握了哪些知识?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平均分一些东西时,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正好分完,另一种是有剩余。这两种分东西的方法都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有余数的我们就把它叫做有余数的除法。

6.课后延伸。

请同学们看这幅田园风光图,说说上面都有些什么?(西瓜,小兔,猪,小朋友)请每个同学先想一想,根据这幅图你能说出哪些除法算式?想好了就下位找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学生自由说,全班交流。

数学教案-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篇十

1、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感受有余数的平均分,并能根据图正确列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1、每人分2枝铅笔。

同学们,我们先一起来做一个分铅笔的游戏。

老师给每个小组发了10枝铅笔,请每组的1号同学分一分,每人2枝,可以分给几个人?

谁来汇报一下你们组分的结果?

分完了没有?

其他组和他们分得一样吗?

我们把这一次分铅笔的结果填在这样的一张表里。

出示表格(用黑板出示):

每人分几枝分给几人还剩几枝。

10枝铅笔,每人分2枝(填2),分给了几人?(填5)。

还剩几枝?没有剩余,我们就画上一短横。(划横线)。

2、每人分3枝、4枝、5枝、6枝铅笔。

10枝铅笔,每人分2枝,5个人正好分完。10枝铅笔,每人分3枝(填3),会怎么样呢?每人分4枝(填4)、5枝(填5)、6枝(填6)呢?我们一起试着来分一分。

从2号同学起,每人试着分一种,并把分的结果告诉组长,组长把它记录在这样的一张表里。(出示学生的表)当一个人分的时候,别人要注意他分得对不对,组长填的时候,大家要注意组长填对了没有。

指名小组汇报,教师把学生汇报的结果填在表格里,其中剩下的枝数用红色填写。

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提问:

这里剩下的1枝还够不够分给1个人?为什么?

这里剩下的2枝还够不够分给1个人?为什么?

其他组有没有不同?

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每次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把你的发现告诉你同组的小朋友。

学生小组内交流。

全班交流,谁来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如学生说:我发现前两个数想乘,再加上后面的数都等于10。师提问:为什么都等于10呢?)。

(如学生说:我发现每人分的枝数越多,分的人数就越少。师:反过来每人分的枝数越少,分的人数就——越多。)。

如学生没有发现,教师引导:

请同学们看(指最后一拦),10枝铅笔,在分的时候,有的怎么……,有的怎么……。

对!10枝铅笔,在分的时候,有时正好分完,有时分不完有剩余。

你看出哪几次分的时候有剩余吗?

如学生说第1次……,教师引导:第2次也就是每人分3枝,还有每人分……,还有每人分……都有剩余。

分完的这几次,你能根据分的结果写出除法算式吗?

学生回答,教师在表格左面写出相应的除法算式。

10÷2=5。

10÷5=2。

指第1道算式,谁能说出这道算式中各部分名称?

指第2道算式,在这道算式中,除数是几,商是几?

这三次没有分完的,我们也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先来看每人分3枝的这一种分法。

出示在表格右面:10枝铅笔,每人分3枝,可以分给(3)人,还剩(1)枝。

学生自由说。

对,这个剩下的1就叫作余数。板书:余数。

这个算式(在算式下划红线,单位名称不划出)就读作10除以3等于3余1,跟我一起读一读,再齐读。

把单位名称带进去,谁会读?(指2人读)。

这个1叫作什么?

生:这个1叫作余数。

根据刚才分的结果,10÷3=3(人)……1(枝)表示什么意思?

生:10除以3等于3余1在这里就表示10枝铅笔,每人分3枝,可以分给3人,还剩1枝。

每人分4枝,每人分6枝,也都有剩余,你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吗?先小组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

讨论好的把书上第2页试一试中的除法算式填写完整(出示写在小黑板上的题目)。请一个同学填在小黑板上。

都填好了吧,我们来看xx同学填写的,填得对不对?

谁来把第1题读一下?表示什么意思?

第2题谁来读?表示什么意思?

指第一个除法算式,谁来说出这道算式中各部分名称?

第二个算式的除数是几?商呢?余数是几?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对!这三个除法算式都有余数,像这样的除法我们把它叫做有余数的除法,今天这一堂课,我们就共同研究了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1)、下面我们进行练习,先看想想做做第1题。

小黑板出示第1小题。

师读:8个圆,每3个一份,分成了()份,还剩()个。

请同学们拿出8个圆片摆一摆,再把摆的结果填在括号里,并且把下面的算式填写完整。(请1个学生上黑板摆并填写)。

我们来看xx同学摆的,他摆得对不对?算式呢?谁来把这个算式读一遍?

第二题,谁来读题?

小黑板出示第2小题。

生读:11个三角形,平均分成2份,每份()个,还剩()个。

我们用圆片代替三角,先摆一摆,再填空。

学生摆好后,再填。(请1个学生上黑板摆并填写)。

都填好了吧,看xx同学摆的,对不对?算式呢?

谁来读这个算式?

这2题都对的同学请举手。(帮有错的同学纠正,哪一题不对,错在哪里)。

(2)、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这道题。

小黑板出示第2题。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

根据这幅图请同学们完成下面的2道题,我请一个同学上来写,其余同学填在书上。

学生填写,指名两位同学在黑板上填写。

我们看xx同学填的,他填得对吗?表示什么意思?

第二题对不对?表示什么意思?

仔细看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3)、最后看第3题。

小黑板出示第3题。

学生说完后全班交流。

今天这一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掌握了哪些知识?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平均分一些东西时,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正好分完,另一种是有剩余。这两种分东西的方法都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有余数的我们就把它叫做有余数的除法。

请同学们看这幅田园风光图,说说上面都有些什么?(西瓜,小兔,猪,小朋友)请每个同学先想一想,根据这幅图你能说出哪些除法算式?想好了就下位找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学生自由说,全班交流。

数学教案-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篇十一

教学目标:

1.理解余数的含义,并知道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

2.通过实际操作感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知道除数和余数的大小关系。

3.体验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性。

重点难点:

教学工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授引入。

师:这样的题要怎样思考?

生回答。

师:请学生依次任选一样物品平均分给组内4人。

小组活动。

师:平均分给4个人,分完了吗?

生回答。

二、新授与探究。

探究一。

师:现在有14个草莓,平均分给4人,你会分吗?

生交流。

生回答。

出示表格。

师:这里也有一些小朋友分草莓的情况,请你观察一下,能不能列出算式呢?

生回答。

9÷4=2……1。

15÷4=3……3。

14÷4=3……2。

师:我们把不能再进行平均分的部分叫做余数。请你观察,余数有什么特点?

生回答。

小结:余数比除数小。

师:是不是所有的余数都比除数小呢?

探究二。

师:有17个圆片,5个一圈,能圈几次?还剩几个?

学生操作。

生:能圈三次,还剩两个。

师:怎样列式呢?

生:17÷5=3……2。

师:怎样检验自己做得对不对呢?

生回答。

小结:余数要比除数小。

师:35÷4,请你自己圈一圈,算一算。

生:35÷4=8……3。

师:算得对不对呢?

小结:余数要比除数小。

师:27÷7呢?

生:27÷7=3……6。

小结:余数要比除数小。

三、练习与巩固。

练习一。

出示大雁图片。

师:请你说说你看到的。

生:一圈大雁飞过,每5只一圈,能圈几次?

师:请你说出算式。

生:32÷5。

师:谁能算一算?

生:32÷5=6……2。

师:你用的哪一句口诀?

生回答。

出示企鹅图片。

师:这幅图呢?

生回答。

师:谁来列式?

生:52÷6=8……4。

师:说说你的想法。

出示小鱼图片。

师:可以怎样圈?算式:

生回答。多种算式。

练习二。

师:谁知道余数最大能填几?为什么?

学生讨论。

生:最大填5,因为余数要比除数小。

小结:余数要比除数小。

师:谁来说说除数可能是几?为什么?

生回答。

多种算式。

练习三。

师:说说你的想法。

生回答。

课后小结。

四、本课小结。

1.知道分不完,剩下的数就是余数。

2.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必须小于除数。

数学教案-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篇十二

教学内容:

第8、9页的练习及补充练习。

教学目标:

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考的过程和结果。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积累观察、操作、讨论、交流、概括等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抽象思维。

重点难点:

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考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有余数的除法。谁能举例说明?指名回答。

2、出示投影:你知道余数它藏在哪里吗?请你把它找出来。

14÷4=3……2。

8÷5=1……3。

16÷3=5……1。

10÷4=2……2。

3、小组内说说算式的意义。

二、练习巩固。

1、自主练习4。

把余数是2的涂成红色。

2、解决实际问题:快乐的星期天。

题目给了4幅图,分别画的是小男孩星期天做的事情,根据图画,找到有关的'数学信息,并根据找到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3、游戏:蚂蚁躲雨。

27÷836÷622÷748÷9。

37÷448÷849÷733÷5。

想一想蚂蚁到哪去躲雨?分组讨论。

(1)没有余数的算式。

(2)余数是3的算式。

(3)余数是1的算式。

4、把20枝铅笔分给几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同样多,可以怎样分?

小组里分一分,统计有几种分法。

三、小结。

四、作业设计。

回家与父母一起分糖果,记录分的结果,列出相应的算式;

思考:一堆苹果,如果6个6个地分,最后余3个,那么3个3个地分,最后余几个?(鼓励学生回家先用小棒摆一摆,还可以与父母一起进行,最后再回答)。

板书设计:

27÷836÷622÷748÷9。

37÷448÷849÷733÷5。

数学教案-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篇十三

科目:数学上课教师: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课本第51页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等活动,使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读有余数除法的算式。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题。

1、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2、用竖式计算。

18÷3=42÷6=。

3、谈话:新年到了,同学们都想把教室装扮得很漂亮,请同学们看课本第51页的情境图,说说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揭示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列竖式计算。

三、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标杆题、反思、训练、展示、点拨。

(一)出示标杆提。

一共有23盆花,每组摆5盆,最多可以摆几组?还剩几盆?你能列式吗?

1、用圆片代表盘花摆一摆。

第1页。

2、根据摆的结果写出得数,再读出算式。

3、你能列竖式把摆的过程表示出来吗?试试看。

4、想一想:剩下的3盆还够摆一组吗?3可以叫什么?

(被除数写在除号里面,除数写在除号外面,商写在被除数上面,对着个位,除数与商的乘积写在除数下面,数位要对齐,余数写在横线下,对齐个位。)。

(二)类比题用竖式计算。

21÷637÷5[反思]列竖式计算有余数除法时要注意什么?(商和余数都要对齐被除数的个位。)。

四、题组训练,拓展延伸。

1、教材p51“做一做”。

2、练习十二第1、4题。

五、课堂小结。

2、余数与除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第2页。

数学教案-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篇十四

1、通过情境感知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草莓图、小棒。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第59页情境图,观察引出活动:同学在做什么?想不想参加这个活动?

2、让学生拿出11根小棒自己摆一摆。

学习方式:师生互动。

学习内容:课本第59~60页的例1。

1、(出示6颗草莓图)这是什么?一共有几个?每2个摆一盘,你能摆几盘?用小棒摆一摆。(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2、引导学生说出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一共可以摆几盘?有剩余吗?学生自由回答。

4、这是平均分的问题,你能把刚才摆的过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

5、学生汇报,教师板书:6÷2=3(盘)。

引导学生说出各个数字在除法算式里的名称及读法。

学习方式:动手操作感受平均分出现有剩余的情况。

学习内容:出示7颗草莓图。

1、每2个摆一盘,看看能摆几盘?(学生动手摆一摆)。

说一说,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

师:剩下的还能再平均分吗?(学生自由回答)。

2、你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

出示算式:7÷2=3(盘)……1(个)。

说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让学生回答。

3、师:每道题中的商和余数分别表示什么,强调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及读法。

4、比较归纳。

今天我们分了两次草莓,这两次分草莓的过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观察比较6÷2=3(盘)和7÷2=3(盘)……1(个)这两道算式,引导学生再次认识到:在生活中分东西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全部分完没有剩余,另一种是分后有剩余,但不够再分的部分那就是余数。

1、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1。

(1)、让学生在书上圈一圈,填一填。

(2)、根据圈的结果填空,完成练习。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有哪些收获?

数学教案-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篇十五

教学重难点:进一步巩固除法笔算中的重难点,打好基础。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题:

1、做p10(3)先出示题目后,让学生观察,并指出错在哪里。

再在书上改正三道题,指名板演。

2、做p8(6)出示题目后,先估计第一题的商是几十多。并指名说说估计的方法。

再在书上写出各题的商是几十多。

二、综合练习题:

1、做p8(4)先看图,自己读题。说说你会解答吗?

2、做p8(5)先独立思考,再指名提问题。其他学生口答算式。

3、做p10(5)。

先看图,读题。

解答第一问。说明解答格式。

思考第二问:怎样安排?

在黑板上列表帮助解答:

4、做p10(6)。

先看图,读题。

自己在草稿本上试算。学生分小组进行交流。

提问:为什么10顶帐篷还得加上1顶?

三、教学后记:

数学教案-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篇十六

初步学会用乘法口诀求除数、商都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通过乘法口诀的试商、比较、调商、定商的过程,感悟用乘法口诀进行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体验数学知识的趣味性并培养学生的探究、归纳能力。

通过乘法口诀的试商、比较、调商、定商的过程,初步掌握用乘法口诀进行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师方面的准备:口算卡片、多媒体。

学生方面的准备:能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一、引入。

1.用乘法口诀求商。

12÷6=()40÷5=()21÷3=()24÷8=()。

师逐一出示口算卡片,学生用手势表示或抢答。

24÷8=()一题,说说算理:因为8×3=24所以24÷8=3。

2.看图计算。

17÷5=学生独立圈一圈、算一算,交流核对。

师问:在做有余数的除法时,要注意什么?(余数要比除数小)。

3.出示:25÷8=()。

问:这题该怎么做?

二、探究。

1.例题:25÷8=?

(1)自由讨论: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

全班交流:摆小棒、画圆圈……。

(2)出示小兔欢欢的问题:有余数的除法也能用乘法口诀来做吗?

小组商议:用几的乘法口诀?哪一句?

师问:为什么哪一句都对不上?怎么办?

(3)媒体演示。

熊猫乐乐:除数是8,用8的乘法口诀来试商。

小胖想到:三八二十四、四八三十二、五八四十。

小巧:四八三十二,积是32已超过被除数25,不行!

小丁丁:三八二十四,积24小于被除数25,商是3,余数是1,余数小于除数,行!

师问:为什么不用二八十六呢?积十六也小于被除数25?

学生讨论、交流(若商是2,余数就是9,余数大于除数,不行!)。

(4)板书算式:25÷8=3……1(5)。

说说计算过程:指名或同桌互说。

2.试一试:21÷5=?

(1)独立尝试或同桌合作。

(2)交流计算过程。

(3)错误分析。

如果口诀中的积超过被除数,商应该调小;

如果口诀中的积比被除数小,还应该算出余数,并将余数跟除数比,若余数小于除数就能定下商,否则应再试商,即将商调大。

三、巩固。

1.练一练。

(1)独立完成数学书p57习题。

(2)交流核对。

2.找朋友。

(1)出示算式与答案。

(2)小组合作——找朋友。

(3)展示结果——核对。

3.错在哪里?

31÷8=4……129÷4=6……5。

(1)独立观察思考。

(2)交流纠错。

四、拓展。

1.填入适当的数。

(1)问:怎么做?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

(2)交流想法——怎样快又好?

(3)独立完成其余习题。

(4)交流核对。

2.编一个符合算式36÷7的应用题并解答。

(1)独立或找伙伴合作。

(2)交流编的题。

数学教案-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篇十七

1.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2.借助用小棒摆图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3.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使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理解余数及有余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一、复习引入。

上课——开始上课之前,问大家几个问题:看看谁比较聪明,好不好?

第一,这学期到目前为止,我们重点学习了什么知识?(除法)。

第二,除法呢,我们经常用哪一个词来形容(平均分),对于平均分的问题,我们经常用哪些语言来说明呢?或者说是怎样的题目是平均分:

1、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几个;2、每几个为一份,能分成几份。

下面,我们来看这几道题目:

1、48个梨,平均分成6份,每份多少个?(除法算式是?)。

2、36颗糖,每4个分一袋,能分几袋?(除法算式是?)。

3、11朵花,每3朵摆一盘,()。

a、有剩余b、正好分完。

你知道摆了几盘吗?还剩下几朵?

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把这道题完整的描述一遍呢?

11朵花,每3朵摆一盘,摆了3盘,剩余2朵。

二、观看图片,引出活动。

(主题图)用11根小棒摆出下面的图形,各能摆几个?

问题:1.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摆一摆,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

2.能把摆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7÷2=3(盘)……1(个)。

余数。

你能用语言来描述下这个算式所表示的意思吗?(也就是说你能不能把这个算式结合这道题组成一段话)。

在很久很久以前,人刚刚从猿猴转变成人,他们以打猎为生.可是猎物常常太少,他们必须把食物平均分开,否则就会有人饿死.但是在分食物的时候,人们经常发现:每个人分到相同数量的食物以后,还会剩下一些,可是这些食物又不够再分一次,于是这就启发了后来的人们认识到数学除法运算中的余数。

(三)比一比,初步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把下面这些,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2.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6.66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