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档 >> 最新传统与创新的作文 传统与创新作文800字实用

最新传统与创新的作文 传统与创新作文800字实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4-06 00:08:51
最新传统与创新的作文 传统与创新作文800字实用
    小编:admin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传统与创新传统与创新实用篇一

传统值得我们继承,因为它的文化丰富,但在不断发展的社会中,我们更要懂得去创新,去发现。

传统让我们领略到先辈们的辛苦劳作,传统也要求我们继承先辈们的美好品德,传统的生活方式告诉了我们什么是最不冒险的方式,什么是最佳的生存环境。让我们学着循规蹈矩,沿着先人们一路子、踩着前人走过的脚印一步步地到达先辈们给我们的目标。

但是,不,是每一人却愿意一味地追求传统,他们又有新兴的一些想法,那就是想要创新。他们确信传统的路子也是经过创新而通,也是追求冒险的人走出来的。

小蜘蛛因为对外界的无限好奇,她决定要创新,脱下灰暗的衣服,换上五彩斑斓的礼服,慢慢地开辟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生存之道。

动物如此,人不是更应该有冒险精神,明白前进的社会需要创新。

在这充满竞争的大社会下,发展迅速,作为竞争者之一,优胜劣汰,就需要创新。在创新之下,而你也需要保持传统,创新与传统,就像房子与根基,要想有漂亮的房子,首先就需要有稳固的根基,要想出类拔萃,那就需要有创新的气魄。

新一代人应该有新一代的想法,新一代的追求,我们不该仅满足于父母给予我们的天空,我们应该追求自己的那片天地,坚持自己的信念,到前人未到之路。

到源于内心深处,我们需要不断地去挖掘,去实践,才能有所成就。

还记得那分明电灯的爱迪生吧!他的创新意识源于有一颗好奇、爱钻的心。一个喜欢思考的头脑,和一颗永恒的心。电灯是他的创新结晶。也许曾经受到很多嘲笑,甚至遭到白眼,但他敢于创新,不会安于油灯的岁月,在经过999次的失败之后,第1000次检验钨丝的成功,爱迪生做到了,他给我们带来了新发明,也带来了光明,照亮了我们,也照亮了他自己的人生。

敢于创新并不是放弃传统,传统与创新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但一味的墨守成规,他的人生一定会是默默无闻,终被世界遗忘。

传统与创新传统与创新实用篇二

故宫又一次“火”了!这一次,不是因为“我在故宫开大奔”的丑闻,而是因为故宫的文创,又一次突破了销量记录。从《我在故宫修文物》借助新媒体平台火遍全网,到故宫淘宝店掀起“国潮”风潮,我们真真切切地看见,原先锁于高墙之内的故宫文物已然走了出来,以层出不穷的创新在新时代做得风生水起。

事实上,像故宫这般以新科技、新方法、新思路延续传统的例子不在少数:李子柒的走红、《琵琶行》的流行化改编、3d打印在传统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互联网时代,万物互联,如果还紧抱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那么传统只能成为古籍中的几行记载,化为老人们的一声叹息。由此可见,继承传统,创新当举!

创新于传统的意义,就如同为积重难行的航船装上了风帆,让其伴着新时代的大风,扬帆起航。正好像子夏以“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给儒学家说带来了跳跃式的发展,我们当下对于传统的传承,也同样需要这样的“创新性传承”,即在保留其文化内核的同时,以一种更符合时代的更能令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出来,只有这样,才能让传统于当下重获新生。

同时,互联网时代的特殊性也为传统的创新增添了便利。网络中,人人都有表达意见的权利与条件。乡土社会,“酒香也怕巷子深”,传统被陷于已有的圈子里,外人了解的机会几乎为零;而互联网时代,发布的信息能快速传遍全球。且如前文提到的故宫文创,倘若创新无人问津,文创作品又怎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正是因为网络提供了“被看见”的机会,群众的关注与传统的努力创新,才能形成一个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让新的成果源源不断地产生,阻止传统逐渐淡出生活的命运。

当然,创新不是“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般的决绝,有的传统天生不适合创新,有的传统则应选择性地创新……怎样恰到好处地让传统融入生活,又不损失它的精神内核,便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了。

或许唯有借助互联网技术进行创新,才能拯救传统文化中千千万万个正在消失的“四堡”。

传统与创新传统与创新实用篇三

2、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孟子离娄下》

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

4、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王守仁《改过》

5、不师者,废学之渐也。《吕衡州文集与族兄皋请学春秋书》

7、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8、改身之过,迁(发扬)身之善,谓之修身。颜元《颜习斋先生言行录》

10、古之学者必有师。韩愈《韩昌黎集师说》。

11、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苟子》。

12、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觏《易论第九》

13、疾学在于尊师。《各氏春秋劝学》。

1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16、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17、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朱舜水集劝兴》。

18、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篇》。

19、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吕氏春秋》卷四《尊师》。

20、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佚名

22、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写怀》

23、贫而无诌,富而无骄。子贡

24、其交也以道,以接也以礼。孟子

25、谦逊是美德的色彩。提奥格尼斯

26、秦恶闻其过而亡,汉好谋能听而兴。薛瑄《读书录》卷十

27、让一得百,争十失九。马克

28、人不可以不就师矣。王符《潜夫论赞学》

29、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唐〕韩愈《师说》。

31、若要好,问三老。唐海《中山狼》第三出。

33、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吕氏春秋用众》

35、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劝学》

36、最革命者,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成为最古老的传统的人。罗曼罗兰

37、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增广贤文》

38、这种落于俗套的高贵和风雅是再平庸低劣不过的。雨果

3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40、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卷一》

4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白居易《与元九书》

42、学至乎没而后止。《荀子劝学》:学习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才算中止。

43、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潜书讲学》

44、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德行由于深思而有所成就,因随声附和而毁掉。

45、无论哪里,原则的基础就是传统。美国

46、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陆九渊《与傅全美》

47、师者,人之模范也。杨雄《法言学行》。

48、师哉!师哉!桐子之命也。杨雄《法言学行》。

49、师友贵隆亲,古学当自反。(宋)刘过《湖学别苏召叟》。

50、师以质疑,友以折疑。师友者,学问之资也。(清)李惺《西沤外集冰言补》。

51、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敬学。(汉)韩婴《韩词外传》。

52、师道立则善人多。《海瑞集赠陈元山任古田司训序》。

5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55、圣人无常师。韩愈《师说》

传统与创新传统与创新实用篇四

中国,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源远流长达5000年之久,从远古的孔孟思想到当今的社会主义文明,从甲骨文到简体汉字,华夏人民的千古智慧筑造了一个辉煌的中国。

首先,不得不说,现今中国发展迅速,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提高,但在这背后,中华文化却陷入了一个难堪的境地:如中国某些大学自主招生不考语文,语文即中文,中国人的母语,却糟的如此待遇,何尝不让人痛惜。

再者,中国向来以“礼仪之邦”为著名,而现金各国有几人会去注重所谓的礼仪:公交车上,许多中年人坐在座位上老年人只能瞅着上方的“老弱病残孕坐席”而叹息,抑或破口大骂,打架斗殴,聚众闹事。中国人如此“注重”礼仪,还有何脸面打着“礼仪之邦”的名号去面向世界。

还有,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本来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好政策,却造成了家长溺爱孩子之风,家长说不愿让孩子过以前的苦日子,但中国有句古话“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经历风雨的锤击怎练得一身正气。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是世人眼中的宝藏,却成了中国人眼中的垃圾,这让听着不得不捧腹大笑,但这是事实,是不可更改的事实。

再此,我希望诸位中华骨肉同胞可以认真学习研究中国文化,弘扬发展中华文明,让中国这个文明古国可以再次以文明的面貌站在世界之巅!

传统与创新传统与创新实用篇五

“有鱼吃还捉老鼠?”一个貌似简单的问题,却引来我们无尽的思考。

可以说,这些新科技的产物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传统的生活模式!当年跨海远航的哥伦布和郑和,一定不会想到千百年的后的超音速飞机,可以轻松到达地球上的任何一个国家。而当年怀揣八百里加急公函快马飞驰的驿卒,更是不会想到千百年后的今天,只需指头动动,信息就可以飞速进入对方的眼帘……这就是科技进步的直接表象!

但是,当我们尽享这些科学技术所带来的便捷与愉悦时,又何曾想到——在这享受的背后,我们又失去了什么?大海最美丽的难道只是海天一色、万里无云的美景吗?透过飞机的舷窗,只能看得到波澜不惊的蓝色汪洋,却感受不到一丝海风的吹拂,更不可想象在船头看到鱼儿跃起的那种欣喜!而当我们新年时看到那苍白的不过几十个字符的短信祝福时,又怎能想象得到当年驿卒驰骋于山水之间的那种酣畅淋漓?胯下飞驰的骏马、耳畔回荡的铃铛声和周围的崇山峻岭组合在一起,这本身就是一幅悠然惬意的画卷!而这种美丽,在手机铃声响起的那一刻,早已荡然无存!有情调的生活,才算得上是真正的生活!

所以,在如今电灯早已普及的年代,我们依然要在生日和圣诞时点燃蜡烛!在那样特殊的时刻,我们所需要的不只是光明,更需要一种温馨的氛围!曾几何时,全国很多城市都禁放烟花爆竹,于是电子爆竹应运而生,很是畅销了几年!但是最终的结果呢?却是各地的禁放令在逐步放宽甚至不了了之。因为人民群众依然希望在除夕之夜看到被烟花照亮的夜空,听到震耳欲聋的爆竹声响、闻到空气中弥漫的烟花喷射出的硝烟的味道!这样的视觉、听觉和嗅觉,是电子爆竹永远所不能比拟的!北京奥运开幕之夜,夜空中由烟花所构成的大脚印一步一步走进鸟巢,这样的感觉和氛围就是中国所独有的!这就是民族文化力量的充分彰显!

鱼与老鼠的关系,显然和鱼与熊掌的关系不同!后者不可以兼得,而前者,却都是猫所喜爱的食物,完全可以兼得!这就与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一样,完全可以在当今社会中共同存在、共生共荣。比如各种铅笔、钢笔、中性笔,早已应用在我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不可或缺。但是,传统的毛笔却依旧散发着它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因为它所蕴含的,并不只是一支笔而已,而是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黄庭坚的《砥柱铭》拍出了四亿元天价,就很明确地告诉我们——即使我们已经生活在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依然需要毛笔和卷轴来铭记和传承先人的书法艺术!打开电视机、广播和网络,最新的影片和各种流行歌曲在撞击着我们的视网膜和耳膜。但是,诸如相声、评弹、皮影戏这些传统艺术形式,却依然在民间具有广阔的受众群体!这些发源自最底层群众的艺术表现形式,本身就承载了太多的文化信息,代表了太多的文化符号,所以,它们才有资格成为受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那只抛下鱼不吃,却辛苦捕捉老鼠的猫咪,从一个侧面去理解,其实就是在向我们表达着一种对于文化的积极态度——即使有了新的,依然不可以忘却旧的!我们只有从传统文化中不断汲取有益的养分,并将之在当今文化中发扬光大,才可以使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继续向着积极、良性、健康的方向发展!

捉老鼠固然很累,肯定没有坐在那里吃鱼那么舒服;发掘和保护传统文化,也必然不是一日之功,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但是,只要我们具有这种对于传统文化的强烈渴求,具有这种保护和发扬传统文化的意识,并愿意为之付出努力,那我们就一定可以成为称职的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承者!我们为那只执着的猫叫好,也为那些执着于继承和保护传统文化的人们叫好!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史上,也许他们并不曾引人注目,但是,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正是因为他们的辛勤努力,才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感召力!正是因为这样一朵又一朵小小的浪花,才构成了漫漫历史长河中一道最亮丽的风景!

传统与创新传统与创新实用篇六

2. 创新是科学房屋的生命力。――阿西莫夫

3. 科学到了最后阶段,便遇上了想象。――雨果

4. 一个具有天才的禀赋的人,绝不遵循常人的思维途径。――司汤达

5. 遇到难题时,我总是力求寻找巧妙的思路,出奇制胜。――朱清时

6. 如果试图改变一些东西,首先应该接受许多东西。――萨特

7. 自以为是乃是我们天生而原始的弊病。――蒙田

8.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陶行之

9. 距离已经消失,要么创新,要么死亡。――托马斯・彼得斯

10. 人才进行工作,而天才进行创造。―-舒曼《论音乐与音乐家》

传统与创新传统与创新实用篇七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对待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应当继承与发展,守正与创新。如何处理二者关系,则成为其传承路上的矛盾。

在继承的基础上,传统文化应推陈出新,与时俱进。传统文化借助现代科学技术进行创新并传播,国家博物馆网上展厅、故宫博物院的数字技术……都是将传统文化以当代形式展现,民族舞蹈中虚拟场景与现实舞台的结合,呈现着视觉盛宴。对传统文化进行内容、形式、体制、机制的创新,使其成为优秀的且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增强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守正与创新传统文化都要立足于实践。优秀的传统文化应当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同时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性,反映当时的社会存在。优秀传统文化要贴近生活,同时需高于生活,体现着中华民族精神。传承下来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我们继承和发展的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民全面发展。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应当将所见所闻所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树立我们的文化自信,增强我们的文化认同感,自觉接受其熏陶。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们应当做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让中华文化面向世界,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对于中华传统文化,我们既要有新生的雀跃,又要有坚守的泰然,在继承中发展,在交流中传播,做中华文化小使者,学好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传统与创新传统与创新实用篇八

文化在传承中得以延续。从人类开始懂得要把自己的见闻保留下来时,文化就开始了它的延续。在历史长河的冲击下,文化变得多彩,变得精粹。《周易》的奇经八卦算尽世间的命运终始,《孙子兵法》的神机妙算造就了战士的不败传说,还有那张衡的地震仪,神龙吐珠,预测了地脉的流动轨迹。文化在传承中,传承到了我们的手中,我们的生活之中,繁衍不息,从过去延续到了将来。

文化在传承中得以创新。在传承文化的过程中,人们把自身的见解。感情和希望融入了文化中,造就了文化的创新。在历史漩涡的轮回之中,文化变得深沉,变得精湛。古有屈原坚贞不渝,以死明志,表达自身对君王的忠诚。有诸葛亮为报知遇之恩,多年征战,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今有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为救百姓于水火中,英勇献身,驱逐鞑虏。他们顶着大逆不道的罪名,用自身的血和肉还人民一个美好的明天。文化在传承中,传承到了我们的心中,我们的生活之中,得以创新,在现在改变着未来。

文化是连接过去和现在的桥梁,从过去传承到了现在,延续到了现在;文化是承载着思念和希望的方舟,渡过了历史的汪洋,从现在航向将来。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2.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6.66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