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档 >> 改革农村变化的感悟(五篇)

改革农村变化的感悟(五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3-28 10:33:24
改革农村变化的感悟(五篇)
    小编:admin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农村改革变化调查的感想篇一

农村,那是一个空气清新、充满活力的地方。

春天,大人们都在忙活,刚忙完蚕桑之事,又得去种田了,真是“乡村四月闲人少”啊!孩子们帮大人们种瓜、放牛,或在家干家务活。最终,田野里一片翠绿,远看像辽阔的大草原,近看,一根根秧苗随风飘动,好似一个个活泼的孩子在嬉戏,这都是人们辛勤耕种的结果。

夏天的夜晚宁静优美,没有大城市里汽车喇叭“嘟嘟”的声音,也没有孩子们的喧闹声,只有知了的声音伴着人们进入梦乡。

秋天,人们的劳动有了收获,田野里,黄澄澄的稻谷就像金色的海洋;果园里,一个个苹果正在用它们红通通的脸蛋逗人们笑呢!秋风也吹走了夏日的炎热。

冬天,树的叶子落光了,鸟儿来到树上筑巢,小朋友们跑到门外和小鸟做游戏,没有人捣坏鸟窝,把小鸟占为已有,这是多么和谐欢乐的画面呀!

啊,农村真是个好地方!这儿没有城市的喧哗,动物也不会惧怕人类,我爱农村!

农村改革变化调查的感想篇二

农村是我国最大的村,下面小编整理了改革开放农村发展变化及现状调查报告,欢迎阅读!

从2x年1月14号到1月16日这三天我做了调查活动的准备,包括拟定计划、罗列提纲、设计和打印调查问卷,确定采访人及时间等。从1月17日开始正式在我村开展采访调查,采访因天气、人为因素等是断断续续进行的,一直持续到2月13日。从2月14号起我开始整理并撰写调查报告,并于2月20日完成。

1、改革开放30年来,村中变化最大的表现:

2、改革开放30年来,村民家中最大的表现:

3、对国家政策的了解情况:

4、对国家政策的改进情况:

5、对现状的满意程度如何:

6、制约本村发展的最大因素:

7、对自己家庭的发展是否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

8、认为本村落实不好的方面:

9、通过哪些途径了解国家政策:

1、新房一排排,宽敞又明亮。当年的土坯房子、小木门已不复存在,如今的砖瓦房宽敞明亮。往前几十年数,家家户户的小木屋在夏天是屋外大雨,屋内小雨,现如今的大瓦房坚固耐牢,有些村民戏言:“刮风下雨咱不怕,就是地震了也不慌”,这当然是说笑,但也表明房屋的坚固性。单从门窗的换代上看:从纸糊的木窗户到安有玻璃的门窗,但现在铝合金的门窗,变化之大可见。

2、摩托车、电动车来去自由,面包车、小轿车也来“赶会”。早些年的脚走肩扛的运输方式早已不复存在。现在因“村村通公路”政策,柏油马路已修到了家门口。村里人出门摩托车、电动车,不到一会功夫就到达了目的地。部分富裕的村名已购置了面包车、小轿车,出门更是舒适、方便。

3、摒弃大鱼大肉传统吃法,讲求吃得健康绿色。改革开放30年来,农民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改善,有45%的被采访村民认为30年来家中最大变化表现在生活质量上。村民餐桌上的内容不断升级换代,往前几年,年年过节吃上鸡鸭鱼肉,那叫富裕。这几年村民的大鱼大肉已经吃腻,如今餐桌上的青菜渐多,村民们也开始讲求吃得健康绿色了。

4、大姑娘、小媳妇花枝招展,年会上个个时髦、时尚。以前,家中妇女紧衣缩食,省出钱来给孩子购买过年的新衣,小孩子也为要过年的新衣而哭鼻子。如今的村民可以说天天穿新衣,什么时髦穿什么。各个花枝招展,告别黑白年代,迎来精彩生活。就连那发型,也是年年新变化,年年新内容。

5、家用电器一应俱全,生活轻松自在。现如今村中70%——80%的家中安有彩电,很多农户家中安装有电冰箱、洗衣机、电锅、音响等。回想前几十年前,冬天洗衣服妇女手冻得通红,洗的衣服好几天晒不干;夏天的肉、菜总因温度高不便储存;妇女整天围着锅台转,没有空闲,这些家用电器的安装,减轻了妇女的劳动强度,空闲出很多时间休闲、娱乐。

6、农村医疗保险体系不断完善,减轻农民病顾之忧。一直以来村民都害怕家里人出现病症,尤其是害怕老人和孩子生病。但家中有人生病住院花钱的现象又是不可避免的,村中好多村民因病返贫的现象很多。最近几年国家出台好政策,在农村医疗保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投入了大量资金。村民通过入农村医保,受惠颇多。像一位村民因得脑血栓所花的4000多的医疗费中,有2019多由农村医保负担,这种农村医保的政策的确减轻了村民的病顾之忧。

1、农业生产结构单一,缺乏其它副业的发展。我们村座落在鲁西北平原上,本村村民是一个以农业为发展主业的村庄。就土地总数与人口总数相比,可以算作地多人少的村落。然而几十年来,本村村民在农业生产上一直没有任何突破、创新。种植作物单一,无怪乎小麦、玉米、棉花。村中没有什么农特产品,更谈不上农特产品的加工。在蔬菜种植上、林果业发展、畜牧业等方面的发展落后,国家出台的农村政策中鼓励提倡的农村要发展多种经营模式的要求至今未在本村实现。

2、水源问题亟待解决,村中至今为安上自来水。水是农业发展的命脉,像我们村这种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村庄,水源问题更是处在至关重要的地位。因村庄所处地理位置远离河流,农田灌溉要通过好几级调水,村民吃够了浇地的苦,75%以上的村民认为制约本村发展的最大因素是水源,但对此却无可奈何。另外,村民吃水也很困难,所引用的水要到很远的井上打,尤其是冬天因天气缘故吃水更是难上加难,绝大多数村民强烈要求村中安上自来水,解决吃水不便。

3、村名脑中“墨水”还是少,种田缺乏科学知识。在村中广泛存在着村民种田不懂科学、不用科学、不信科学的现象,有的人想科学种田还受到周围人的嘲笑,认为那是瞎折腾。科学知识的缺乏严重制约着村庄的发展,制约着村民的“钱袋子”。最近几年,有科学员下乡讲述科学种田的活动,听者不是很多,听了的人大部分也没有按照做。

4、忙于修建,急住新房,读书人渐变少。村中这几年的住房修建规模发展很大,使得村容村貌也焕然一新,但却出现了一个很不好的趋势:读书上大学的人少了,有很大一部分村民只盯住眼前利益,将家庭绝大部分收入投到了住房修建上,而相对减少了对孩子学习方面的投入。村中有很大一部分孩子在初中毕业后就外出打工挣钱,这种看轻知识、缺乏知识的现象,其负面影响是深远的。

5、文化生活很单调,赌博之风日盛。虽然家家户户都安上了电视,但村民了解外界的途径也仅限于此。调查村民中通过电视了解国家政策的占到94.33%,而通过报刊、村委会了解国家政策的只占有2.48%、3.19%。我明显感受到现在农村文化生活的单调、乏味,有很多村民为了解闷,农闲时节就聚在一起打麻将,“顶牛”等,这些具有赌博色彩的活动日益受到村民的“欢迎”。

农村的发展繁荣离不开国家政府的支持。很多村民表示最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不断出台一系列有利于农村发展的好政策,像小麦,棉花等作物的补贴,生猪养殖补贴,农村医疗保险,新宅基法等。这与国家的好政策是分不开的,在我个人看来,国家政府应继续关注农村,关注居民,将现已出台的关于农村的政策不断加以修养,同时根据时势出台新的有利于农村发展的政策。

发展农特产品,扩大农特产品的生产规模,进行农特产品的深加工。村中有些村民表示:不是不想发展农特产品的生产,只是因为生产规模较少,这种单户单干的规模易造成农特产品的出售困难。村民们说:“种植太少了,成不了规模,人家不愿来收,还往下压价。”村中领导干部应号召发展农特产品的种植、生产,形成生产规模,将本村打造成一个以某种农特产品为主的生产基地,吸引购买商前来收购,并在此基础上号召有能力的村民进行农特产品深加工,过大生产链,取得经济效益。

开展农贸集会,扩大村民收入,消费渠道。像我们临近村盐厂村就是一个农村发展的典型。村中带头人本着“先富带动后富”的思想,在村中投资盖起楼房,建起工厂、学校。为取得经济效益,开展了“九月九农贸会”“元宵大型农贸会”,这些或大或小的农贸集会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其村的经济发展。像这种发展农村经济的模式很值得借鉴,开展本村的农贸招商活动,促进村民多方面、多途径收入。另外若赶上好机遇,还可以吸收外商投资。

完善水里灌溉系统,扩大人工河流的范围。我村远离河流、湖泊,水源缺乏,这是客观原因所致。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发挥人力资源,不断完善水里灌溉系统,扩大人工水流影向范围。随着村庄经济的不断发展,村民为了增收、创收,开凿了地下井。村中也曾组织两次开凿人工河流的活动,让村民受益颇多。我们村领导干部还应继续发挥作用,解决摆在村民面前的用水、吃水难的问题。

丰富农民头脑,增加农民科学种田知识。在调查访问的村民中有12.4%的村民认为制约本村发展的最大因素是科学知识。这个数据表明一部分村民是认识到科学种田的重要性的。像现在科技员下乡讲述科学种田的活动就应继续下去。要在村中进行实打实的实验,让村民尝到科学种田的甜头,从而达到运用科学知识达到稳产、高产的目的地。

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增强农民乡村生活情趣。自从电视普及以来,农民的文化生活越来越单调了。有些村民表示:现在生活很乏味,电视节目也不好看,闲来逛去也无趣。我想在村中农闲时节,大家满可以组织一些文化活动,比如像元宵前夕的闹秧歌。由本村一些好事人士组织,还可以联合邻近几个村庄一起,到时还可以比赛,自娱自乐,增添村民生活乐趣。

1、准备工作不充足。在所要求的调查形式中有发放调查问卷,要照相、录音、录像、访谈等,我没有准备一套相应的设备,从而会或多或少影响到调查结果。

2、调查问卷设计不足。在我个人看来,在此次自己所设计的调查问卷像是一张试题,从第一问到第十四个问项,整张就像14道选择题,形式太单板了。

3、调查问卷题目问答模糊。像问村民了解的国家政策多少时,选项为“了解很多,了解部分,不了解”,其问题具有模糊性,不利于调查结果的统计,有些题目问答时所用的措词也是不当的。

4、没有如数完成调查任务。在村中100多户人家中,只走访了67户,占全村总人口的63%,在反映村中问题上有其狭窄性、差异性。

农村改革变化调查的感想篇三

;

http:///-找文章到

减轻农民负担,规范涉农收费始终是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在农村税费改革中物价部门既是参入者,也是监督管理部门,不断加大涉农收费检查力度,严肃查处涉农违价行为,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得到了党和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农村税费改革后的几年来,农村到底出现了哪些变化,农业到底存在那些问题,农民到底有哪些想法,仍然值得物价部门的高度关注。

在开展“价格服务进农村”的活动中,笔者深入竹溪县新洲乡茶场村、紫金洞村,兵营乡明家梁村、赵家河村,天宝乡菜坝村、云台观村等3个乡6个村30个农户及乡直涉农收费单位,走进农户,贴近农民,采取“看、听、查、访”的方式,对农村税费改革后的情况进行了一次比较全面的深入调查,从调查情况看,目前农民减负和涉农收费的政策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广大农村到处充满着阳光和生机。所见所闻、感受颇深,认为农村税费改革后出现了三大特点:

一、减负力度较大

农村税费改革后,不仅税费逐年从减到免,而且国家还给予种粮补贴、种子补贴、退耕还林补贴、两改一同价、学校落实“一费制”和“两免一补”政策,土地、公安、民政、计生、供电、农业、农机等基层涉农收费部门收费不断规范,农民负担明显减轻,力度较大。通过调查统计,2006年与2001年相比,3个乡农业人口57000人,共计减负近1800万元,人平减负约450元。如天宝乡,农业人口15570人,税费改革前2001年三税(农业税、特产税、屠宰税)及村级三提五统202万元,从2003年起全部免除,2006年发放种粮补贴每亩6.00元,计19.80万元;农资补贴每亩7.00元,计23万元;水稻补贴每亩15.00元,计6.90万元;退耕还林补贴每亩230.00元,计168万元;全乡1649名中小学生实行“一费制”收费政策后,每生每年减负200.00元计33万元;享受“两免一补”学生1392人,中学每生减免书杂费155.00元,小学每生减免书杂费95.00元,合计减免书杂费23万元;“两改一同价”政策的落实,每度电价下降0.40元左右,全乡因电价下降减负52万元,仅上述的“一减一降多补”,就使农民直接减负528万元,人平340.00元。这些还不包括农民建房,外出务工,婚姻登记等各种涉农收费的减免和规范而使农民所得的经济利益。我们在新洲乡新发村农民曾照武家算了一笔账,他全家4口人,2001年各种税费580.00元,学生上学670.00元,电费95.00元(每度0.95元)共计负担1345.00元。自2003年后,税费580.00元不交了,学生上学每年只交190.00元,减了460.00元,电费每度减了0.44元,计44.00元,2006年在乡财政所领取了粮食直补,水稻良种、退耕还林,农资直补等国家涉农补贴500.00元,共计减负1584.00元,人平396.00元。

二、农民反映良好

农民情绪好坏,心情是否舒畅,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标志。由于党的惠农政策深入人心,政通人和,所到之处广大农民不但气顺了,怨气没有了,反映问题少了,待人大方了,生活方式变了,而且还表现出良好的精神状态,饱满的劳动热情,和谐的人际关系,给我们留下很好的印象。我们在新洲乡曾照武家里就感受到了这一点,农村税费改革后,负担没了,补贴有了,办起了百头养猪场和一座小酒坊,一家人过得有滋有味,住的楼房,用的高档,穿的时尚,吃的自然。在主人的再三挽留下,我们不得不在他家作了一次客,看到带有泥土芳香的鲜嫩蔬菜,山上吃野食的土鸡,金黄亮色的鸡蛋,醇正的玉米酒,一桌丰盛的农家饭菜,令我们口馋和羡慕。主人还不时表白,我们吃的都是“土货”,味道比城的好。

很多地方的农民对目前党的政策发自内心的感激,编出了新歌谣,歌颂和赞扬现在党的政策,当笔者到了新洲乡茶场村宋克金家,还没等客人落座,脱口而出就是一句“顺口溜”:“现在党的好政策,自己种粮自己得,不但不交税和费,反而国家给补贴”。兵营乡登高村汤维阳作了一首“头”字诗:“党把三农放前头,惠农政策进门头,群众冷暖记心头,干部服务到田头,农民种田有劲头,奔向小康有盼头”。这些农民歌谣淋漓尽致的反映了农民对党和政府的心声,是新农村建设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概括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特点,同时也说明中国农民已不是过去那种封闭自守、贫穷落后的农民,而是具有一种新思想,新观念,有文化,讲文明的开放性农民。

三、监管措施得力

乡镇党委、政府是与农民最接近,最直接,最密切的基层组织。为了保护农民利益,许多乡镇形成了一个党委、政府领导重视部门齐抓共管的农民负担监管格局,编织了一张“防护网”,架起了一条“高压线”。

一是党政一把手亲自抓,把减轻农民负担和涉农收费工作纳入全乡工作的第一位,作为第一号文件下发,第一个会议召开,第一个任务落实,第一个专班组建。大会小会反复要求,大小领导经常督促。

二是不断完善涉农收费公示制度。我们所到的三个乡六个村及大部分涉农收费单位,街旁路边,都有涉农收费公示墙、公示牌,特别是乡中心学校制作了统一标准的喷绘收费公示牌,全面准确,美观醒目。

三是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监管机制。新洲、兵营、天宝三个乡政府都采取了年初安排,平时检查,年底考核的办法,做到农民负担常抓不懈,乡政府在全乡各个村聘请了一批农民负担和涉农收费监督员,掌握农村新动向,反映农村新问题,宣传农村新政策,抵制农村乱收费。

四是充分发挥乡镇农村经管站和物价管理所的作用。为了更好的发挥职能,全县乡镇财政所、经管站、物价管理所合并为财经所,机构变了,但对农民负担和涉农收费监管的职能不变,人员不减,力度不弱,班子不撤。其主要职能是发放农民负担监督卡,开展涉农收费公示和监督检查,掌握农民负担和涉农收费情况,发放涉农各种补贴,严格把关村级党报党刊人均不超过1.00元的标准,村级“一事一议”不超过10个劳日的标准,做到农民负担和涉农收费工作常年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做,坚持“不放松”,确保“不反弹”。

五是干部作风明显好转。由过去的上门“收钱”变为上门“送钱”,干群关系由“恶化”变融洽,基层干部不仅送钱上门,而且把党的政策、农业科技、各类信息送上门,想办法找窍门,主动为老百姓排忧解难。

农村税费改革后,尽管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问题还很多,主要表现在发展不平衡,经济不富裕,信息不灵通,收入差距大,农资价格高,种粮效益低。部分农民文化素质偏低,科技水平不高,民主意识不浓等等。物价部门服务“三农”还任重道远,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我们去研究、去解决。因此,我们要一如既往的坚持服务“三农”为宗旨,进一步应用价格杠杆和手段解决农村价格中的矛盾和问题,进一步发挥监督检查的职能,确保农民减负增收,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关热词搜索:;

农村改革变化调查的感想篇四

调查xx农村医疗现状、政府的措施以及取得的成就。

xx省界首市段寨村的医疗合作社医生们和村民们。

本次调查为访谈式,通过与医生们和村民们访谈了解近年来农村医疗现状、政府采取的措施以及取得的成就。

近年来xx农村医疗改革的现状、政府采取的措施以及取得的成就。

(一)农村医疗方面存在的问题

1.农村原有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在短期内难以恢复重建

1976年以来,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基层合作医疗制度逐渐流于形式或自行解体。首先,资金来源有限,但支出具有明显的失控现象。其次,干部和村民享受医疗保健服务不平等,是合作医疗难以恢复的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是收入机制的转变,彻底打击了合作医疗赖以存在的基金筹资基础。

2.城乡之间医疗保健资源分配不均,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

医术较高的医务人员多聚集在大医院,农村大多数人经常利用的卫生资源是村卫生室或个体乡村医生,然而村里的卫生人员多半没有参加过正规的培训,并且有相当一部分村卫生室没有必要的消毒设备。

3.农村合作医疗政策不稳定

经济体制改革以后,国家对合作医疗采取了放任自流的态度,合作医疗从国家政策变成了地方政策,这就使得发展农村合作医疗失去了国家政策的“强制性”威力,主动性大大下降,没有足够的动力推动合作医疗政策的实施。再者,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家为减轻农民负担,取消了强制性“合作医疗”项目,这一政策与国家扶持发展农村合作医疗的政策相冲突,因而加大了发展农村合作医疗的难度。

1、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把新农合作为政府工作的主要目标。按照国务院提出的全国新农合制度建设和发展目标,省政府制定了我省新农合制度发展规划,为了进一步加快全省新农合制度的发展进度,促进南北方的均衡发展,省政府把新农合工作列入了12项民生工程,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全面建立新农合制度的实施办法》,调整了省、市、县(区)三级财政的负担比例。省级财政对61个县(县级市)和15个县改区的财政配套,按照15:5的比例,由省、县两级财政分担;其余农业人口较少的区,由市、区两级财政共同负担。

这一举措,显然增加了省级财政负担的比重,但大大减轻了北方人口大市大县、经济困难地区的财政配套压力,有力推动了淮河流域和淮北地区新农合制度的发展进程。

2、为了加强新农合工作的领导和协调,省政府成立了新农合工作领导小组,分管省长任组长,卫生、财政、发改、民政、农业、药监等个14个部门作为成员单位。从试点到现在,卫生部门牵头,各部门密切配合,尤其是财政部门鼎力支持。卫生部门抓政策指导、方案设计和医疗服务监管;财政部门抓资金的筹集、管理与使用。让农民自愿参加合作医疗保险,不强迫。在征得农民同意的前提下,从涉农补助资金中代缴,对基层干部和农民都方便、省时、省力。

3、严格资金管理。按照财政部、卫生部对新农合基金管理的要求,各新农合县(市、区)财政部门在国有商业银行开设了新农合基金专户或财政专户,新农合基金实行专户存储,专户管理,专款专用;规范资金使用。我省多数县(市、区)采取定点医疗机构垫付参合农民住院医药费用的报销方式。参合农民在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定点医疗机构在参合农民出院时审核住院医药费用,当时兑付参合农民补偿费用。定点医疗机构定期到县(市、区)级新农合经办机构办理结算,经办机构审核定点医疗机构申请费用,汇总后提交由县(市、区)级卫生部门审查,再提交县(市、区)级财政部门审核,财政部门开具支付凭证交代理银行,代理银行负责办理资金结算业务,将资金拨付到定点医疗机构的银行账户。在新农合基金运行中,银行管钱不管账,经办机构管帐不管钱,钱账分离,收支分离,管办分开,新农合基金封闭运行。

(三)取得的成就

1、制度覆盖面迅速扩大。总体上,制度的覆盖面和人口覆盖率都达到了80%以上,基本实现了国家提出的新农合制度建设目标。

2、数以千万的农民切实受益。新农合的保障能力在不断提高,住院医药费用报销比例也逐渐增大。初步缓解了部分农民因病致贫、返贫的问题。

3、自愿参合率逐年上升,制度的群众基础越来越牢固。越来越多的农民从新农合制度中确实得到了好处,他们对新农合制度越来越信任和拥护。

4、制度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初步建立,为今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试点,逐步建立起各级政府领导、卫生部门负责、相关部门配合,经办机构运作,医疗机构服务,农民群众参与的管理运行机制;形成了农民自愿个人缴费、财政补助的筹资机制;建立了财政、银行和经办机构密切合作的资金封闭运行机制;建立了医疗机构垫付、定期审核结算的报销机制以及配套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

5、促进了农村医疗服务体系的发展和医疗机构的规范化管理。新农合制度一方面为广大农民减轻了疾病经济负担,同时,也为农村医疗机构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巨大的、稳定的市场机会。参合农民因为新农合制度而获得了基本的医疗保障,医疗机构通过为参合农民提供医疗服务也获得了相应的收入,得到了巩固与发展。为了适应新农合制度的要求,农村医疗机构尤其乡镇卫生院规范了病案书写、财务管理、门急诊和住院管理,向“质量效益型”发展之路迈进。

健康的生产经营活动。药品监管部门要定期组织对县及县级以下的药品批发企业、零售企业、农村卫生机构的药品采购渠道和药品质量的检查,开展对制售假劣药品、过期失效药品、兽药人用等违法行为的专项治理,严肃查处无证无照经营药品行为,取缔各种非法药品集贸市场,大力整顿和规范中药材专业市场。

农村改革变化调查的感想篇五

最新一份农村医疗改革网路调查报告显示对农村医疗改革的有所认识的人占到65.4%,而一无所知的人占到23.1%;医改给人们带来益处的只占到39.4%,56.7%的人认为没有带来什么益处;有56.7%的人认为现今的医改不尽人意,觉得医改成功的人只占1%。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仅是推进我国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也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政策之一。面对农民医药费用得不断攀升,农村医疗机构服务质量低下,因病致贫现象的不断增加;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得宏伟目标,如何建立起一个人人可及而又有效的农村医疗卫生体制,解决农民就医难、就医贵的问题已成为理论界和实践界的当务之急。

xx年两会上卫生部长陈竺对农村医疗和公立医院改革表示不满意。在农村医疗改革上政府的财政投入非常重要,我国医疗资源总体比较短缺,尤其是优质医疗资源,“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医务人员的培养也非常的不易。从去年到今年,农村医改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总理提到保障制度的进步、基层服务能力也在逐步增强。60%基层目前正在推进基本药物制度,药价降低了30%,老百姓切实得到了实惠。但是还有很多地方做的不足,譬如农村欠账太多、公立医院改革是在太复杂。目前的医改工作路线不太清晰,在公立医院深层次问题上,比如四个“分开”等问题也并不十分简单。县级医院能力不够等等问题。

从开始的调查报告显示,随着社会老年化的加剧,人们对于切身医疗保障的意识的加强,人们开始普片关注医疗问题,但是政府对于医改的宣传方法不够合理并且宣传力度不够致使还有相当一部分的人不了解医改,尤其是农民这样文化层次相对较低的人群。从切身与医改有过接触的人来说,感到带来益处的人只占1/3,一半以上的人并没有感觉到医改给他们带来的好处。由此绝大部分的人都认为政府农村医疗改革是不力的。

从我了解我当地下塘镇的农村医疗改革情况如下:

有一次,我家人出了点车祸,由此便和医院有了深层次的接触。从中我了解到一些基本的情况。新医疗改革实行以后,说实在的看病也没少花多少钱。烧了的钱是乡村镇卫生所里的药变成最基本的了,说白了就是没有好药新药,只是由于现在药品分配都是县级及以上的医院分配的,为了降低药品价格,便只给下面的小卫生院分配低廉的基本药物。这本来是件好事,禁止医院私自购药,降低药品价格。却也带来个些负面的影响。比方说现在的流感在中国有60%的变异,这在欧洲些国家只有4% ,这和我国消炎药乱用滥用所致,而现在乡村医院里的基本流感药物和消炎药却大部分都是无效的或者效果差。如果有个人出了车祸腿部大面积受伤,这种村镇的小医院根本没法医治,这种情况是综合所致的,医院里没有好的药物给予治疗,基础设备差,医疗改革后这种医院的医生工资低了很多,医院医生流失严重,已经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医院为了维持基本的运作,最终还是得向患者下手,不管什么病,进去就是三项检查,然后才给你看病。在大医院里在办理入院手续的时候,医院会问你有没有参加新农合,新农合是从xx年起逐步实行的,旨在减轻农民的负担,解决一定的农村看病难问题,但是一般农民都不愿意说自己参加了新农合,即使他已经参加过。这方面的原因很耐人寻味。这是我的亲身经历的事。

全国绝大多数乡镇逐步把合作医疗补助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许多干部在成绩面前没有抵住诱惑,开始侵吞医疗专款,更多的却是政府工作者的不作为。在医疗改革中牵涉到许多复杂的利益问题,政府不愿意彻头彻尾的来个“斩草除根”,当然这也有政府的难处。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毛主席提出的“赤脚医生”大大降低了行医者的门槛,对当时的农村医疗情况有了一定的改观,但是这些医生的水平是没法和一个正规的医生相比的,现在中国有8亿的农民,这也为现在的遗留下了很大的隐患。中国医疗卫生发展是种畸形的成长,农村医疗在最初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由公共卫生所负责农村村民的基本医疗,这还是个社会服务型行业。之后,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变,公共卫生所基本上由乡村医生(赤脚医生)充当,此后,逐渐演变成私人诊所,医疗设备因为资金匮乏、医疗观念落伍等因素影响,未能形成一系列整体性的医疗器械和一套完整的医疗服务体系,农民的医疗再次出现“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这是种长期积累下来的沉疾,现近改革只是把这些“赤脚医生”聚集到村镇卫生站来,结果只是双败不是双赢,这些“赤脚医生”也因工资低而离去,最后卫生站只不过是个空壳而已。

政府在在医疗公共产品方面不应缺位,政府应主动承担的公共产品的服务。加强政府在医改方面的监管,防止某些官员在医改方面不作为或者挪用医改公款,让属于农民的每一分钱都落实到实处。加强农村医疗改革的资金投入,可以由政府投入和社会募集相结合,社会募集资金保守在每年3000亿左右,加强资金投入用以改善村镇医疗的基础医疗设备和医务人员的招募上。在全国建立全面的互联的医疗信息网,医院资金的流动和用途向社会公开,保证透明公正的原则。改革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转变乡镇卫生院服务模式。由上级直接领导,实现“四个分开”。

医疗改革是世界性的难题,对中国这样的农业大国来说,对农村医改也正处于一个艰苦探索的过程中。在实行医改后还是有一定的成效的,60%的基层目前正在推进基本药物制度,药价降低了30%,老百姓切实得到了实惠。但是还有很多重大的挑战需要我们政府和人民去面对。我们相信新的农村医改一定取得成功的,改变现有的看病难,病则返穷的现状。陈竺说现代医院管理最终将走向董事会体制,大医院和基层要形成良性互动关系。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2.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6.66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