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档 >> 2023年人民日报任仲平(五篇)

2023年人民日报任仲平(五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5-31 13:51:58
2023年人民日报任仲平(五篇)
    小编:admin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023年人民日报任仲平(五篇)

人民日报任仲平篇一

——写在“十二五”规划开局之际

(一)当2011年的阳光照进数年不遇的寒冬,新世纪激流勇进的十年已成过去。变革中的辉煌,艰难中的成就,将我们党带领13亿人民共同创造的那段历史,熔铸成坚实的路基。带着对改革发展的坚定信心,中国,驶入“十二五”开局之年。

2006—2010,“极不平凡”的辉煌5年,出色的答卷留下这样的鉴定:“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对新中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作出的总结,凝聚着对过去五年发展的深刻认识。

2011—2015,“极其复杂”的未知5年,艰辛的路程肩负这样的使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五中全会对新中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作出的判断,彰显了这一时间刻度的特殊意义。

马克思说,后来的每一代人都得到前一代人已经取得的

生产力并当作原料来为自己新的生产服务,就形成人们历史中的联系,就形成人类的历史。

从“极不平凡”走来,向“重大机遇”驶去,站在前后五年的交汇点,“十一五”留下的“中国故事”如何经久流传?它所形成的“中国经验”如何成为“十二五”的财富?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需要秉承怎样的精神内核?

(二)时间有重量吗?

2006—2010,虽然在新中国发展史上,只是11个5年建设单元中的一段正常刻度,却因为惊心动魄、跌宕起伏,让这段时间有了沉甸甸的重量。

这是一段充满惊涛骇浪的航程。从开局之年“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的“三过”考验,到半程之后百年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国与世界,一起在巨大的经济强震中求生自救。“雷曼兄弟破产之后的世界,已不是以前的世界了”,失声的生产线,失业的工人,失缺的外部需求,失灵的运行机制……亨廷顿预言的“现代化风险”,也同时摆在这个正在急剧转型的东方大国面前。

这是一幅汇集大悲大喜的画面。“汶川不哭”、“玉树不哭”、“舟曲不哭”,南方冰冻,西南干渴,北方洪涝,罕见的自然灾害接踵而来;逝去的生命,残破的家园,13亿人热泪中挺起不屈的脊梁。如期而至的北京奥运会与上海世博会,百年梦圆,当姚明牵手来自汶川的小英雄走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当失去7个亲人的舟曲学子杨耀词成为上海世博会的一名志愿者,悲喜交织的5年,成就了一个民族刻骨铭心的集体记忆。

艰苦卓绝,多难兴邦——这就是过去5年的“中国情节”。“中国故事”正是在急难险重的考验下、在疾风暴雨的跋涉中展开。

(三)我们办成了一系列大事。

在这不同寻常的5年,我们奠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格局的历史性基础。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5年里,从修改人大代表选举法实行“同票同权”,到推进政协履行职能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不断完善;从提出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到颁布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日益健全;从推进大部制改革,到出台党

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规定,服务型政府和责任型政府初步形成……政治建设的不断推进,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的重大抉择”。“十一五”开局之年,党中央就明确提出这种转变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我们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积极推进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5年里,国内生产总值从不到20万亿元增长到接近40万亿元,世界排名从第四上升至第二;全国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15.61%。“一升一降”为经济持续发展进一步打牢基础。

“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5年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大政策相继出台,一系列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进一步改善了基层群众文化生活;一大批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进一步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十一五”期间,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年均增速超过15%,成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社会主义文化迎来了大发展大繁荣,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更加注重社会

建设”。5年里,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百姓的殷切期盼成为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从开局之年取消绵延几千年的农业税,到收官之年力度空前的保障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从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城乡基本覆盖,到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一系列重大措施相继实施,让“十一五”成为当之无愧的“民生五年”。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十一五”规划首次对单位gdp能耗设定约束性目标,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在中国发展的旗帜上。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重大环境保护建设项目,推广低碳技术,发展循环经济……5年里,节能减排、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突出成就,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正在逐步形成。

破解“成长的烦恼”,驶入科学发展轨道,一个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的社会主义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进。

(四)我们办好了一系列喜事。

在这激情澎湃的5年,中华民族不断迎来为之感奋的历史时刻。

我们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在全球金融危机的排空巨浪中,13亿国人以无与伦比的热忱,书写了人类文明史上的新华章,不仅证明“中国人民有信心有能力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更为危机重重的世界,注入来自东方的勇气与力量。如果说加入wto标志着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那么奥运会与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则标志着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深度对话。在世界的舞台上,今日中国节拍精彩,舞步飞旋。

我们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机等尖端科学技术领域实现重大跨越。这是中国综合实力和当代中国人精神风貌的集中展示,也是提升全体国民国家认同感的精神洗礼。60年家国天下,激发了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豪情;30年改革开放,升华为亿万人民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在欢庆与自豪中,我们感受一个民族共同体的真实存在,感受个人与国家不可分割的真挚情感,感受中华民族共创未来的雄心壮志。

走出传统的兴衰周期律,大踏步融入时代潮流,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五)我们办妥了一系列难事。

在这栉风沐雨的5年,我们多次经受突如其来的严峻考验。

特大地震灾情震惊世界,低温雨雪冰冻历史罕见;多个省区旱情肆虐,山洪泥石流突然逞凶。灾难面前,中央领导第一时间出现在救灾现场,紧急部署,沉着应对;党员干部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全国人民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以人为本的国家信念、风雨同舟的民族精神、果敢高效的执政能力、共克时艰的社会风尚,世界看到了一个坚强伟大的中国。

从出口受阻到工人失业,从企业倒闭到经济下滑,5年中,中国经历了新世纪以来最困难、最严峻的局面。国际经济波诡云谲,金融危机来势汹汹,惊涛骇浪之中,见事早、行动快、驾驭全局的“中国部署”,出拳重、措施实、力度空前的“中国行动”,底气足、视野宽、统筹兼顾的“中国主张”,倒逼出科技突破和产业变革,迎来了迈向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历

史机遇。“v”型发展曲线,彰显年轻共和国领导科学发展的国家能力,体现中国共产党驾驭复杂局面的执政水平。

拉萨“3·14”事件、乌鲁木齐“7·5”事件,5年中,违背国家民族利益的分裂活动几度上演。分裂势力内外勾连,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挑战严峻。不和谐的音符,影响不了和谐的主调。这5年,我们以发展解决民族问题,确定了西藏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经济、社会的进步,文化、情感的融合,夯实了国家认同的坚实基础,凝聚起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

穿越风霜雨雪,一个从容自信、生机勃发的社会主义中国,砥砺着把握未来的能力和勇气。

(六)“办成了一系列大事,办好了一系列喜事,办妥了一系列难事”,在对过去5年的朴实描述背后,是“国家面貌发生了新的历史性变化”。

这是国家强盛的5年,是经济飞翔的5年,是温暖人心的5年,更是脱颖而出的5年。当中国经济这辆“总量40万亿左右的重型汽车”,在风雨泥泞中迅速启动;当许多经济体步履蹒跚,中国却能“打破经济学教科书常规”,成为“显著增

长的唯一主要经济体”;当破坏程度远超阪神地震的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速度和效率让日本专业人士连呼“惊人”时,看似普通的一个历史单元,也因此注入了不同寻常的“特殊因子”。

“我们这个时代还有比这更伟大的故事吗?”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如此发问。

(七)5年讲述的“中国故事”,已被世界放在了聚光灯下。找寻这一“故事”的根源,正是我们走向未来的现实需要。

如同外国观察家所言,“十一五”是“中国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实施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部署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与执政走向将得到全面考验。

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消费严重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长期以来“行之有效”的发展方式面临挑战。经济转变,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短期问题和长期问题交织,结构性问题和体制性问题并存,国内问题和国际问题互联,过去5年的“中国故事”正是在这重重“两难”中演进。

从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在党的正式文件中提出科学发展观,到四中全会首次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与外延不断丰富;从“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到2007年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写入党章,科学发展的理念日渐深入人心;从最初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到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发展的战略构想日臻完善。

“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循着这样的思想轨迹,人们会看到中国现代化事业落子布局的驱动力从何而来,社会主义中国更加团结的凝聚力从何而来,社会主义现代化航船破浪前行的战斗力从何而来。

“没有一个有效的政府,不论是经济的还是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是不可能实现的。”5年大考,不仅考验着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能力,也彰显着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推进现代化事业的“领导力”。

(八)发展经济学和现代政治学认为,政府领导力的强

弱关乎国家发展的命脉和社会民生的福祉。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国家间政治经济等竞争日益激烈,领导力作为一种软实力的作用日益凸显。它是确定国家航向的方向盘、建设有效政府的生命线、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助推器。

过去的5年,在超乎预想的惊心动魄、猝不及防的风险考验中,人们看到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定自信的领导力。

这种领导力,表现为对国家未来的掌控力。它将科学发展的方向、和谐社会的进程,落实到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统筹兼顾的发展路径中。中国正是在这5年初步奠定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格局,在各项行之有效的改革和声势浩大的转变中,走上一条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面进步的道路,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

这种领导力,体现为对经济发展的调控力。无论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抉择,还是完善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布局,中国经济正是在这5年,不断推进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机结合。政府勇于对经济运行做出新的制度安排,善于发挥在维护经济稳定中的调控作用,优化资源和要素的配置,发展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

这种领导力,反映为对社会利益的平衡力。经济发展成果如何公平分享,改革成本怎样合理分担,社会资源如何合理配置,中国社会正是在这5年,以前所未有的扎实措施,改革和完善各项制度,努力推进权利的平等、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等,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这种领导力,凸显为对公共危机的应对力。这5年,我们党带领人民从容应对自然灾害的考验、经济危机的冲击、分裂势力的挑战,增强了对于突发自然灾害、公共事件的反应能力和处理能力,呈现了善于驾驭复杂局面的执政党形象。

这种领导力,升华为对社会成员的凝聚力。这5年,我们党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最大程度地将各类社会资源整合起来,形成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合力,在大考中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难中锤炼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这种领导力,展现为对国际事务的运筹力。这5年,面对复杂深刻变化的国际形势,我们党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从大国外交到周边外交,从发展中国家关系到多边事务,我们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不断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中国领导人正在以灵活而成熟的领导力,赢得民众的信任,世界的尊重。”走过艰苦卓绝的5年,世界如此评价。

(九)这真是耐人寻味的细节。

61年前,新中国诞生时,国际舆论一片质疑,“共产党解决不了自己的经济问题,中国将永远是天下大乱”。20多年前,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强烈政治地震,有媒体不屑地推断,“中国很快也会陷入囹圄”。两年前,经济危机风暴刚从华尔街呼啸抵达中国,一家外国媒体就曾预言,“中国开始经济衰落,也许将比美国经济还要恶化”。然而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认定:“中国如何进一步拥抱全球市场将决定全球经济的命运。”

是什么让那些从不看好中国的人们,重新打量并尊重今日的中国?

“通过实践,我们进一步提高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能

力,增强了驾驭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解决复杂问题能力,加深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加深了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政治优势的认识。”不久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做出深刻总结。

(十)这“两个能力”的增强、“两个认识”的加深,是比任何物质成就更为珍贵的精神收获,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思想路标。

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把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结合起来,走独特的“中国道路”,这是改革开放对中国历史进程的独特贡献,也是社会主义中国对人类发展道路的独特贡献。但这两者究竟应当如何结合,遵循什么规律,达到什么效果,30多年来,一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的重大课题。

这5年,我们之所以能率先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泥淖,成为世界经济触底反弹的新引擎,就在于我们能发挥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运用财政、金融、税收等政策杠杆,实行强有力的“国家干预”。由此我们深刻认识到——

市场是配置资源的有效形式,有利于发挥微观主体的内

在动力和活力,从而创造更多社会财富。但市场从来就不是万能的,特别是在经济发展面临重大挑战的情况下,必须发挥政府应有的宏观调控作用,克服市场缺陷。关键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发挥政府维护市场有序运转职能,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增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实现社会资源优化配置。

这5年,面对百年不遇的自然灾害,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强烈海啸,我们之所以能够抗击灾难、应对冲击,就在于我们以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保证了应急机制的速度效率,凝聚了亿万人民的力量信念。由此我们深刻认识到——

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遇到的困难和矛盾世所罕见。只有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既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和政令统一,又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才能形成共克时艰的强大合力。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正在于,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它能高效集结最为广大的社会力量;作为一种精神信念,它能有效唤起亿万人民的爱国激情。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对社会主义制度政治

优势的认识,这是引领中国成功走过“十一五”激流险滩的精神动力,更是“十二五”乃至更长时间我们续写精彩“中国故事”的思想财富。

(十一)时间是考量一切事物的标准。

对中国的发展来说,“五年规划”是量度中国步伐的路碑,也是记录中国梦想的载体。

从1953年新中国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到2010年“十一五”规划顺利完成。一个又一个五年,见证了中国现代化的风雨历程,诠释了不同时期的历史标识,“中国故事”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写就。

任何发展,在成就积累的同时,也必然积累一些深层次问题。踏上“十二五”征程的中国,蕴藏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也面临着更加艰巨的任务和考验。

2011年的曙光已经降临。在伟大的开局之年,带着“十一五”留下的精神财富,抓住机遇、勇于变革,应对挑战、奋发有为,我们将创造属于“十二五”的历史荣耀,并以新的光荣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历史期待下一个“中国故事”。

在这里我们写下“中国信心”

——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志

(一)一场吞噬近9万人鲜活生命的8级地震过后,把十多万平方公里的破碎山河重整为安居乐业的家园,需要多久?

在如此广阔的土地上,为遭受重创的经济重新注入活力,将震区社会发展水平提升一二十年,需要多久?

抚平千万颗心灵的创痛,从毁灭走向新生、从悲壮走向豪迈,又需要多久?

3年。

这是一段浓缩的时间。从瞬间“归零”到经济重振、社会重整、文化重生,仅仅1000多个日夜,谁能有这样的信心,把一场惨烈的天灾变成新跨越的起点?

这是一个震撼世界的数字。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重建用了近10年。2005年美国新奥尔良遭受风灾,6年过去,还有大量灾民流离失所。面对恢复重建的世界难题,谁有这样的气概,将被灾难倒拨的发展时钟逆转?

中国,汶川。

培根说过:“超越自然的奇迹,总是在对厄运的征服中出现。”汶川,早已不只是川西崇山峻岭间一个小小的县城,也不仅指川、陕、甘那片3年前震颤不已的土地。它是一种象征,一种印证中华民族精神信念的象征;一把钥匙,一把解读社会主义中国的钥匙。

(二)当绵竹市失去双腿的舞蹈教师廖智跳起“鼓舞”,当虹口乡党支部书记马远见开始为游客的停车位不够发愁,当金花镇农妇刘小蓉费心琢磨自家餐厅推出的新菜式,我们看到了什么?

普通人的命运,是时间的尺度。3年来,廖智、马远见、刘小蓉与几千万灾区干部群众、与13亿中国人民一起,走过风雨,走向新生。

这不同寻常的3年,是社会重生的3年。汶川、北川、绵竹、青川……农房重建完成,城镇住房重建完成,“最漂亮的是民房,最坚固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群众”。山川的伤痕尚未抹平,生活却已昂然前进。“决定性胜利”带来“历史性剧变”,一个生机勃发的新灾区,为巴蜀大地、陕陇高原的人民注入信心。

这不同寻常的3年,是发展跨越的3年。变压力为动力,视重建为机遇,灾区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发展模式,铸造发展振兴的强大引擎,城乡面貌、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建设出现了历史性跨越。打造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西部物流中心、商贸中心和金融中心。“突破性进步”伴随“长

远性发展”,一个充满力量的新灾区,为原地起跳、奋力摸高的发展注入信心。

这不同寻常的3年,是精神凝聚的3年。看得见的跨越背后,是看不见的变化。乡间里巷的灿烂笑脸,写满对未来的美好希望。整洁雅致的城乡社区,新的生活方式、新的文明理念,丰富着巴蜀文化的内涵。东西部的文化交融、观念碰撞,体制机制上的创新探索,迸发出新的思想火花。告别“盆地意识”,今日四川从历史上的“四塞之国”跃至西部开发的前沿。“激情性燃烧”变成“持久性释放”,一个坚定从容的新灾区,为穿越灾难、拥抱光荣的未来注入信心。

如果说3年前那场深重的灾难让世界记住了汶川,那么3年间一连串难以置信的变化让世界再次为之震撼——

震后十天,完成1500多万人的应急安置;震后一百天,完成1200多万人的过渡性安置;震后一年内,355万户震损住房修复加固全面完成;震后一年半,150万户农房重建全部完成;震后两年,25万户城市居民住房基本完成;如今,震区“经济总量大幅提升,发展速度超过震前;工业化程度提高,产业结构优于震前;居民收入明显增加,人均水平高于震前”……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奇迹”、“震撼”已经成为世人观察和评价中国的关键词,但这一次的“中国震撼”,比深圳、上海、北京等地日新月异的变化,在人们心中激起更为强劲的冲击波——

水磨镇被联合国人居署视为“全球灾后重建最佳范例”,美丽的羌藏村寨被赞为“世界灾后重建的灯塔”。加拿大原总督感慨,“四川树立了世界灾后重建的典范,你们宝贵的经验可以在世界推广”。近日走近汶川的60多个外国记者面对这些经验带来的巨变,“震惊”之余坦言:“只有亲自来到灾区,才能读懂‘奇迹’的含义。”

(三)时间为我们呈现结果,却往往省略了过程。奇迹从来就不是一时的激情喷发和瞬间的灵光闪现,而是一个持续而漫长的努力中从量变到质变的积攒。看到这个过程,才能真正走近“汶川奇迹”的核心。

如果说,救援抢险是一个国家应急能力的集中体现,那么,漫长的灾后重建,则是对国家全方位能力的不断考验。这3年中,社会主义中国如何砥砺自身,促成灾区的全面复苏?

如果说,支撑抗震救灾的是强大的动员能力,那么,漫长的灾后重建,需要的是更广泛的制度保障。这3年中,是什么样的制度持续释放沉潜的力量,让灾区岿然前行?

如果说,面对灾难需要的是迅速反应,那么,漫长的灾后重建,则需要战略布局与战略协调的综合能力。这3年中,怎样的发展模式在灾区造就了难以置信的巨变?

如果说,灾难激活了一个民族最强烈的情感,那么,漫长的灾后重建,更需要这种情感从“非常”到“日常”的转化。这3年中,抗震救灾精神如何成为激励我们前行的思想航标?

三年重建,一个民族同生共死、守望相助的深情凝聚于此,一个国家举国携手、风雨同舟的力量倾注于此,一个政党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展现于此,一种制度协同整合、握指成拳的优势印证于此。那些在汶川重新生长起来的东西,将成为整个人类共同的财富。

(四)2008—2011,汶川。以人为本的国家理念在此得到深刻阐述,它告诉我们,只有激发人的自主性,才能激发人的创造力。

大规模的调查显示,96%的灾区群众最担忧的是重建住房,94%的群众最期待的是安置新家,数以万计借读他乡的孩子最盼望的是重返故乡。“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为的是群众少一年焦虑中的等待,早一年幸福安宁。中国没有美国那样的雄厚财力,没有日本那么丰富的抗灾经验,但在重建安民、重建利民的问题上,我们的努力有过之而无不及。倾听人民呼声,尊重人民意愿,维护人民利益,千头万绪的灾后重建指向“人”这个核心,唤起灾区人民坚强奋进的内生力量。

把“人的自主性”放在第一位,不仅发挥制度的整合作用,更强调群众的“主体力量”。信息公开、平等协商,变“政府包办”为“群众自治”,救灾物资分配由群众做主,住房重建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经济恢复与群众利益和发展愿景相结合。这3年,“参与式重建”推动千万民众对灾后社会的再适应,人们对未来的信心和重建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把“人的自主性”放在第一位,不仅关切群众的眼前利益,更重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优先重建城乡住房,优先供给公共服务,优先恢复基础设施,优先发展重大产业。“建房子还要给路子,补资金也要提素质”,在物质援助的同时加强技能培训,在“输血”的同时努力提高“造血”功能。重建超越了简单 的复制,危机变为跨越式发展的契机。

把“人的自主性”放在第一位,灾区人民不仅是地震灾害的承受者,更是重建奇迹的创造者。“坝坝会”、“板房夜话”,协商式民主改变自上而下的决策程序,群众意见得以充分表达。“一事一议”、“一执行一监督”,议事型民主让矛盾和纠纷大大减少。村庄重建规划、民居设计图纸供居民讨论选择,引导型民主推动政府向服务型转变。开放、民主、参与、监督的现代观念和公民意识,在灾后重建中萌发、积累、传播。

青川县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矗立着一座“大爱崛起碑”,一个大写的“人”字,寓意着灾后恢复重建最核心的价值理念——以人为本。这一价值最生动的体现,莫过于3年间灾区大地站立起来的大写的人。正是人民群众迸发出强烈的自主性、持久的能动性和非凡的创造性,书写了世界抗灾史上的壮丽篇章。

最深刻的变化在于人,最实在的成果施于人,最持久的动力源于人。“人权”,这个国际政治中高度意识形态化的字眼,在汶川震区还原了它的本意。它点点滴滴渗透于民众的日常生活,经得起任何一部白皮书的挑剔。

(五)2008—2011,汶川。社会主义中国的制度优势在此得到生动印证,它告诉我们,善用政府和市场两种手段配置资源,就能最大限度地推进社会发展。

震后仅一个月,国务院即出台《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全国近2/3的省份行动起来,对口支援重灾县市。3年来,中央财政在恢复重建的投入达到2200亿元,税费优惠、金融支持、用地保障、法制保障……党和国家的一系列“顶层设计”,为恢复重建提供了最强有力的制度支撑。

寿光的蔬菜,在北川抽出嫩芽;江苏的草莓,在绵竹结出果实;汶川的教师,在羊城深造;都江堰的保姆,在上海找到工作。温州精神、辽宁经验,东部先进的发展理念与管理模式,在重建中推广传递,生根开花。3年过去,“对口援建”正向“对口合作”演进:青川经济社会发展,编入浙江省的“十二五”规划;广东每年异地培训上千名汶川籍农民工、山东学校医疗机构对口帮扶北川,都将持续多年……

三年重建,五湖四海的人才资源、技术资源和智力资源在这里聚集,全国各地的灾害防治和建设经验在这里交汇。汶川,成为中国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观念更新的最大实验场。如此巨大的制度力量,如此炽烈的民族情感,世人惊叹:这是多么牢固的一个共同体。

当都江堰运用市场手段解决数以十亿计的资金缺口,完成农房重建;当什邡市建立重大事项联席会议制度,保证资金效益和项目廉洁;当四川金融机构3年贷款增加量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该省贷款总和;当3年过后四川人民拿出这样的答卷:1.7万亿元重建资金,80%是灾区自筹;几百万套过渡住房,近一半由灾区群众自搭自建,人们充满敬意地得出结论——

汶川奇迹,是政府动员与市场力量的雄浑交响,是自力更生与八方支援的壮丽凯歌。

美国红十字会驻中国地区代表雷伊斯感慨,“你们确实有一个能帮助人民的强大中央政府。这十分重要。”他只说出了一个方面。让政府力量与市场手段相互补充彼此呼应,将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服务于以民生福祉为根本的“国家目的”,把无私援助从个人的自由选择上升为不可动摇的制度意志,这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六)2008—2011,汶川。科学发展的时代规律在此得到深刻揭示,它告诉我们,没有“全面协调可持续”,就没有灾

区大地脱胎换骨的超越与新生。

震后两年,最高时速220公里的成灌快铁顺利发车,四川跑步进入“快铁时代”;震后三年,“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的重建目标基本实现。回首3年历程,如果没有十六大以来科学发展观在神州大地贯彻落实所形成的全民共识,如果没有我们时代所秉持的“生命至上、民生为先”的治国理念,就没有今日灾区举世瞩目的“发展转型”、“社会发育”与“民生跨越”。凤凰涅槃,灾区的新生是一部波澜壮阔的重建史、一往无前的奋斗史、豪迈雄壮的发展史。

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重点内容,在统筹城乡的清晰思路中,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震区总结和推广成都先行先试的经验,首次把农村建设纳入规划范畴,结合重建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联动,农村居民“放下锄头进车间,屋后还有一片田”,收入渠道大大拓展。城乡一体的社保制度、教育机制、公共设施,让广大农民逐步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样的公共服务。

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重要方向,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宏伟战略中,发展呈现历史性嬗变。东汽跻身世界一

流行列,戴尔全球运营基地落户成都,北川新县城有了农产品电子交易平台……淘汰落后产能、承接产业转移,重塑发展的空间布局与产业结构,灾后的四川崛起为中国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高地。

把“民生为先”作为恢复重建的重要标准,在让灾区人民“大踏步走向新生活”的执政信念中,发展凸现历史性进步。从保障灾民基本生活,到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从关怀“三孤”人员,到做好再生育服务、为失去孩子的家庭燃起希望;从崭新的城镇丰饶的乡村,到新辟的道路崛起的园区,巴山蜀水浓墨重彩书写民生情怀。穿行震区,面对白墙青瓦的川西民居、石墙灰顶的羌寨石阁、粉墙金瓦的藏式小楼,你会理解为什么会有“苦干两三年,跨越二十年”的“汶川巨变”。

(七)2008—2011,汶川。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在此得到广泛验证,它告诉我们,3年时间,我们不仅重建了一个山河壮美的物质家园,更重建了一个意义深远的精神故乡。

“汶川不哭,中国加油”“我们都是汶川人”,当年响彻中国的呐喊,在3年重建中依然诠释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族情怀。“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困难能战胜”“泰山压顶不弯腰”,曾经激荡灾区的强音,在3年重建中依然传递着灾区人

民自强不息的坚韧精神。

山东援建干部崔学选病危之际仍牵挂着灾区的“三个家”;北川擂鼓镇茨沟村年轻的村委会主任尹显波最后才修自家的房子,感动的村民自发为他添砖加瓦;玉树遇险、舟曲遭灾,第一支赶赴灾区的外省公安特警队伍来自成都,第一支跨省异地救援的民兵队伍来自青川……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3年来,千百万干部群众的奋斗,亿万中国人民的坚守,无数建设者的奉献,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和深沉的感恩,汇入社会主义中国一脉相承的精神谱系。

过去的时代,这些精神让地底的石油喷薄、让卫星遨游太空,战胜过自然领域的水旱天灾、也战胜过社会发展的风险挑战。今天,伟大的精神再次迸发出重整山河、重塑心灵的强大力量。恢复重建激发的社会责任与使命,共同理想唤起的精神体认与凝聚,灾区巨变催生的民族自豪与自信,升华为我们这个时代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这种宝贵的精神财富,铸就了党领导人民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又一座历史丰碑,必将长久

地留存于我们民族的血脉。

(八)“在我眼里,灾区每一幢新建筑,都是一面飘扬的国旗!”一位去过四川的网友这样说。

此时,走过90年风雨征程,中国共产党引领社会主义中国抵达新的历史起点。飘扬的五星红旗凝聚了怎样的信念?不屈的中华民族走过了怎样的历程?也许这才是“汶川奇迹”的根源。从嘉兴南湖的一艘红船出发,这个为着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政党,在历经北伐战争的洗礼、土地革命的磨砺、抗战岁月的硝烟、解放战争的炮火、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激荡风云、改革开放的历史考验之后,所建立的功勋,所铸就的旗帜,所探索的道路,是“汶川奇迹”乃至“中国故事”最令人信服的历史逻辑与现实答案。

人的自主性,制度的灵活性,发展的协调性,精神的创造性。3年重建不过是再次呈现了一个政党对人民的信念、一个民族对未来的想象,再次检验了社会主义中国的国家能力,再次增强了我们走“中国道路”的坚定信心。

这种信心,源于党中央的坚强领导。胡锦涛总书记在抢

险救援的危急关头和灾后重建的关键时刻亲临一线;所有中央政治局常委都曾走进灾区,与最需要他们的人民在一起。恢复重建3年历程中,党和政府表现出高超的驾驭全局与应对危机能力,资源整合和利益协调能力,依法执政和高效行政能力,自我调适和开放转型能力。汶川作证,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往前溯,承续90年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60年执政兴国的伟大实践、30年改革开放的辉煌业绩;往后看,决定着“十二五”开局的宏伟蓝图、全面建设小康的奋斗目标、中华民族复兴的漫漫征程。

这种信心,源于“中国道路”的正确选择。安置群众百日攻坚,灾后重建千日奋战,发展振兴万米长跑。无论是政府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还是国家责任的持续释放;无论是民生为大的基本理念,还是包容性增长的基本模式;无论是精神信仰的强大力量,还是有统有分的统筹协调,灾区提供的样本不仅是在为自己寻找答案,也在为中国的未来积攒经验。汶川作证,恢复重建的3年,是“中国探索”的实验场,“中国力量”的汇集地,“中国道路”的浓缩版。

这种信心,源于党员干部的精神追求。发展的“主心骨”,致富的“火车头”,生活的“贴心人”……同样经历家园破碎的苦楚,同样承受痛失亲人的悲伤,但领救济、发帐篷、住板房,他们朝后让;挑重担、克难关、解纠纷,他们往前冲。“我们是有组织、有信仰、有觉悟的人。”在地震中失去11位亲人的北川县委副书记瞿永安的话,道出了千万震区党员干部的心声。汶川作证,觉悟、组织、信仰,是这个有着90年历史、7800万党员的政党最坚实的基础,是凝聚力、动员力和战斗力的源泉。到汶川震区考察的外国友人感慨:“有一条‘经’我们很难取走——你们有这么多勇于献身的中共党员。”

2008—2011,汶川。惨烈的地震,在中国的“心腹之地”划开了一道深深的伤口。但龙门山断裂带上,透过地震掀开的一个小角,世界得以纵览一个民族3年、60年、90年、5000年的精神脉络,窥见“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奥秘,解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欣欣向荣的政治密码。

(九)灾害挡不住四季轮回,生命蓬勃。

当大地再次开满鲜花,新北川中学的教室里,一群学生打听如何向日本灾区捐款。在灾区,几千个失去孩子的家庭迎来新的生命。“地震宝贝”张震安满地跑了,“敬礼男孩”郎铮读学前班了,“芭蕾女孩”李月迈动永不停跳的舞步……

永不停跳的舞步,一个古老民族向死而生的脚步。

“你只有去中国才能看见未来。”2008年,《纽约时报》一位专栏作家以这样的句子,总结中国走过的这大喜大悲之年。

时间是考量一切事物的标准。3年,奔腾不息的岷江,把灾难与痛苦沉积在历史河床的深处,也把气壮山河的声响激荡在岁月的天空。面对未来,我们比任何时候都坚信——

“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选择,凝聚在信仰的旗帜下

——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上)

(一)德国,摩泽尔河畔特里尔古镇,一座灰白色三层楼房里,常会出现一些黑头发黑眼睛的游览者。他们虔诚地拜谒,深情地凝望,上万条中文留言中最多的字眼是,“伟人长逝,思想永存”。

一个多世纪前年轻的马克思未曾想到,他与他的思想会成为一面旗帜,导引一个东方大国近百年波澜壮阔的挺进,红色狂飙席卷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命运就此改变。

在这面信仰的旗帜下,中国共产党,这个曾被讥为“山沟里的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创造了“地球上最大的政治奇迹”,它感染、鼓舞、召唤一代又一代人舍命相随,将信念的力量嵌入古老中国的历史命脉,推动这个曾经山河破碎、几近亡国灭种的国度走向独立、走向富强、走向复兴。

在这面信仰的旗帜下,社会主义中国,这个曾遭遏制、封锁、包围、孤立的新型社会制度,刷新了当代国际政治的版图,以其势不可挡的崛起开辟出一条举世瞩目的“中国道路”,被马克思眼中那些与无产阶级“势不两立”的人们,不无敬意地称为“一个崭新时代的黎明”。

90年前,13个选择了信仰的革命者,那些平均年龄28岁的青年很难想到,1921年7月那个燥热的季节,上海法租界石库门里的秘密集会,那颗从遥远西方“盗来”的火种,会燃烧成光耀中华的绚丽日出,它荡涤风雨如磐的暗夜,最终改变了20世纪中国的走向,改写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

马克思曾经极而言之,只有一门科学,那就是历史学。历史是现实的向导,当社会主义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我们需要在历史中寻找力量。

就让我们重返1921,从那个起点开始,翻阅90载风雷激荡的红色篇章,捧读中国共产党人以青春、热血与生命的深情书写。

(二)这些场景或许早已为人熟知,但每每重温依然让人震撼。

他看着前来告别的家人神色从容,在绞刑台高呼“共产党万岁”英勇就义。他曾是生活优裕的大学教授,每月数百元大洋可养活四五十口人,但他却以生命之钟撞响旧中国的黎明。他说“只要我们有觉悟的精神,世间的黑暗终有灭绝的一天”,“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他将身上的衣服脱下赠给难友,在最后一次慷慨激昂的演讲后,与战友们高唱国际歌走向刑场。他曾是锦衣玉食的富家少爷,有着“鸦飞不过的田产”,家里平均每人“有五十个农民做奴隶”,但他却在“秉志改革”的探寻中为救国救民英勇献身。他说“我们共产党是代表工农人民大众的”,“为了我们子子孙孙争得幸福的生活,就是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他神态自若地走向刑场,沿途高唱俄文国际歌、红军歌。到达罗汉岭,选一草坡坐下,对刽子手微笑点头:“此地甚好!”饮弹洒血。他曾是才华横溢的柔弱书生,翻译则蔚然成文,治印则卓然成家,本可为渊博学者、文化巨匠,但他却振臂一呼刺向黑暗。他说“一切新的、斗争的、勇敢的都在前进”,“亲爱的同志,你们去算账罢,你们在斗争中勇猛精进着”。

他在狱中最艰苦的环境下,犹殷殷讴歌《可爱的中国》。他说“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为着共产主义牺牲,为着苏维埃流血,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

他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坚贞不屈,在养育他生命的江西莲花县,在挚爱的亲人面前,被敌人割掉舌头的他,用脚趾蘸着淌到地上的鲜血,写出“革命成功万岁”……

李大钊,38岁。彭湃,33岁。瞿秋白,36岁。方志敏,38岁。刘仁堪,34岁。这是他们从容赴死的年龄。视死如归,义无反顾,只因坚信“人生最高之理想,在于求达于真理”。因为这一信念,毛泽东10多个亲人献出了生命,2100万革命者慷慨捐躯。他们是理想的殉道者,社会的探索者,主义的践行者,是伟大的爱国者,无畏的革命者,无私的牺牲者。

只有从他们开始,从这些共产党人开始,从信仰信念开始,我们才能认清百年中国跌宕前行的浩荡潮流中,那无数难以解释的疑问、荡气回肠的奋斗、惊心动魄的力量。

(三)对许多人而言,这确实是种难以置信的力量。

一盘散沙,四分五裂,一穷二白,满目疮痍。中国近代史的舞台,多少政治力量登台亮相,却终究没能让一个古老大国走出苦难,是什么样的政治信念有如此强大的凝聚力,让一个新兴的无产阶级政党唤起工农千百万,完成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

有过低谷、有过曲折,走过弯路、绕过远路。90年风雨沧桑,多少风险考验,却终究坚忍不拔奋力向前。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是什么样的政治素养有如此蓬勃的生命力,让一个长期执政的大党,始终成为引领中国社会进步的核心力量?

血雨腥风的革命年代,硝烟弥漫的战争时期,激情燃烧的建设岁月,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90年始终如一,是什么样的政治品格有如此持久的向心力,让鲜红的党旗始终能凝

聚起各种力量,把中华民族变成一个坚强的共同体?

从只有50多人的小党发展成拥有8000万党员、世界最大的执政党,从积贫积弱的落后国家发展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又是什么样的政治能力有如此巨大的创造力,让一个政党的成长与一个国家的重生融为一体,在动荡的百年历史中写下不朽的传奇?

政治学家亨廷顿认为,“第三世界的现代化是一个充满动荡和激烈冲突的过程。一个具有现代化取向的政治组织是推进现代化进程又保持其过程稳定的关键力量”。中国革命的胜利、建设的成就、现代化的奇迹,密码就蕴藏于这个“政治组织”之中。

90年后,追寻这段历史轨迹的人坚信,最终的答案源自最初的理想,是信仰的旗帜造就了理想的传奇。

(四)什么是信仰?

从哲学的概念理解,信仰是人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持有。对信仰的不同选择,体现了一个人生命的宽度和厚度。

就政党的本质来说,信仰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是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对于信仰的不同选择,决定了一个政党的政治理念和政治品格。

或许马克思的这段话,最能阐发共产党人的信仰——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事业,那么,我们就不会被任何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

这是怎样的选择,能如此将一个人自然的生命融入为整个人类的奋斗之中?当个体的追寻汇聚成共同的坚守,又会迸发出怎样的力量?

(五)从1840到1921,尽管长夜如晦,屈辱如山,但中国人民的抗争一直未曾停息。一次次流血牺牲,一次次惨烈失败,救亡图存的悲壮,伴随着中国从19世纪进入20世纪。

这是一个很难改写的事实。1840年后,中国的进步被

强制性纳入另一个话语体系。当代中国人所思考的基本命题,科学、民主、法治乃至国家,都是从那时起才逐渐形成概念。在帝国主义瓜分豆剖的隆隆炮声中,这个被殖民者讥笑为“劣等民族”的古老民族,这个被西方称为“既污秽又丑恶”、“存在是一种时代错误”的国家,最急迫的课题,是何以能走出亡国灭种的悲惨境地。

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无数仁人志士不懈奋斗,虽然慷慨激烈,却都没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莽莽神州,已倒之狂澜待挽;茫茫华夏,中流之砥柱伊谁?

这是我们理解先驱们的选择最为真切的背景,也是共产党走进中国近现代史最为清晰的坐标。为什么信仰的火炬会点燃一代人的大觉醒,为什么1921年会发生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因为,四分五裂的神州大地,呼唤解民倒悬的一线曙光;救亡图存的悲壮呐喊,催生一种新生政治力量。

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四海寻觅的探索者从这滚滚而来的世界革命潮流中看到了希望,找到了人类解放的前途。它与各种思想主义完全不同,立志于为大多数人民利益而奋斗,最广大的无产阶级、穷苦人民,也能翻身做主人。马克思主义惊醒了“五千余年的沉梦”,让无边的黑暗有了光亮,中国前进的道路豁然开朗。

20世纪的上半叶,在向着“世界新文明之曙光”奔去的人群中,有出身豪门的少爷小姐,有山野乡村的农家子弟,有满怀激情的青年学生,有离经叛道的知识分子,有一无所有的产业工人。不同的人生轨迹,共同的理想信念,让他们凝聚在同一面旗帜下,勇往奋进以赴之,瘅精瘁力以成之,断头流血以从之。

这样的选择看似简单,却殊为不易——生命只有一次,还有什么比生死抉择更大的考验?但他们深知只有信仰能体现人生价值可靠的落实,只有信仰能赋予短暂人生永恒的意义。正是这样的选择,让他们义无反顾地踏上了为国家民族奋斗的征程。

这样的选择看似偶然,却十分必然——“决非为一衣一食之自为计,而在四万万同胞之均有衣有食也。亦非自安自足以自乐,而在四万万同胞之均能享安乐也”。正是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高尚情怀,让共产党人选择了为人民奋斗的高尚事

业。

90年过后,今天的人们只有理解他们纯粹的理想,才能理解他们不朽的牺牲。这种理想,让共产党人牢记责任、牢记使命,在中华大地书写出气壮山河的诗篇;这种理想,让共产党人超越时代,超越生命,在人民心中耸立起永不磨灭的丰碑。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六)“马克思主义对于能理解它的人来说意味着得到了‘全能的智慧’,对于信奉它的人来讲,则等于找到了‘根本性的指针’。”外国学者的这番感喟,算是触及了信仰的本质。

因为理解,所以能从人类历史上划时代的伟大思想中获得“全能的智慧”。自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以坚定的立场秉持这一科学理论的武器,推动中国历史走向千年未有之变局,并在伟大的实践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

因为信奉,所以能在90年岁月里坚守“根本性的指针”。自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以高度的自觉肩负起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的使命,并将为大多数人谋幸福的信仰,化作顽

强的精神信念。

环顾全球,世界上很少有哪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在理论上鲜明提出、在实践中明确要求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到“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从“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利益,始终是我们最大最重要的政治”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回顾90年奋进历程,始终铭刻于鲜红党旗的“人民利益”,体现了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信念,是我们党最为根本的政治优势。

环顾全球,世界上很少有哪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把公而忘私、奉献牺牲作为对党员的基本道德要求,更少有哪个政党对党员进行持续不断的党性教育。从江竹筠到董存瑞,从张思德到雷锋,从焦裕禄到杨善洲,从邓稼先到袁隆平……在国家独立、人民解放的浴血斗争中,在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艰辛探索中,始终有共产党员为了信念不畏牺牲,危急关头挺身而出,艰苦岁月默默奉献,为国为民披肝沥胆。回顾90年奋进历程,始终为人民而奋斗的奉献精神,体现了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品格,是我们党最可宝贵的思想财富。

62年前,司徒雷登总结国民党失败原因时这样分析:“共产党之所以成功,在很多程度上是由于其成员对它的事业抱有无私的献身精神。”

2011年,走进地震灾区的外国友人面对令人震撼的“汶川奇迹”这样感慨:“有一条‘经’我们很难取走——你们有这么多勇于献身的中共党员。”

一切历史最终都是思想史。中国共产党人的这种信仰以及由信仰衍生的伟大精神,既不只是出自痛恨资本主义的道德义愤,也不只是源于向往共产主义的善良愿望,而是基于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让每一个人都能得到发展,社会才能真正走向繁荣,这是震古烁今的人间正道,是颠扑不破的永恒真理。它告诉我们:选择为人民而奋斗,它的生命必将永恒,它的事业必将长存。

(七)一个政党信仰的生命力,体现在走向大地的实践中。正如邓小平指出的“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

曾经有人预言:中国永远摆脱不了一个不堪负担的压

力,即庞大的人口,中共也无能为力。曾经有人评断:中国共产党军事上可以打100分,政治上可以打80分,经济上却只能是零分。曾经有人宣称:中国要改革开放,让一个人口众多的民族在极短时间内来个180度大转弯,就如同让航空母舰在硬币上转圈。

然而,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新中国用无可争议的事实击碎了这些“预言”。今天,那些提出“给中国共产党打一个高分”的人,那些惊诧“地球上最大的政治奇迹”的人,那些赞叹“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经济革命的主角”的人,不得不正视信仰的巨大力量。

作为人类全部实践的动机与目的,对个人言,信仰构成个人行为的支柱;对民族言,信仰构成凝聚民心的精神;对国家言,信仰构成国家意志的核心。一个人不能没有信仰,没有信仰的人等于没有灵魂;一个民族不能没有信仰,没有信仰的民族如同一盘散沙;一个国家不能没有信仰,没有信仰的国家不会自主强大。

回望百年中国史,几代共产党人的革命和探索,其意义不仅在于完成了救亡图存、国家富强的历史使命,更在于它用“信仰”的旗帜将中华民族空前地组织起来,为后来中国一

切发展奠定了社会基础。美国著名学者费正清由此赞叹:历史上没有其他集团能够将亿万中国人民团结成一个政治单位;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团结,是现代人类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这确实是最伟大的成就。从封建专制到人民民主,从一盘散沙到团结和谐,从四分五裂到统一强大,从封闭愚昧到自信开放,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从备受欺凌到重返世界舞台中央……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前所未有地将中华民族团结成一个整体。人民共和国的旗帜下,中国从五千年王朝之“天下”,成为亿万人民之“国家”。在传统的文化认同之外,这个新型的人民共和国有了强烈的社会认同、鲜明的制度认同,这才有了亿万中国人民危难艰险之中救国的奉献和牺牲,一穷二白之上建国的探索和激情,遭遇困境之后强国的勇气和智慧,由此造就了激荡人心的历史进步、波澜壮阔的现代转型、震古烁今的发展传奇。

凭借这种信仰,90年沧桑巨变,中国经历了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从悲惨境遇走向光明前途的历史转变,一切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这是一个绝大的变化,这是自有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以来无可比拟的大变化。”

(八)1921—2011。90年风雷激荡的伟大历程证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在信念的旗帜下英勇无畏的奋斗史,是领导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这90年,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和紧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决定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在世界上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1921—2011。90年跌宕起伏的伟大历程证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在信念的旗帜下一往无前的探索史,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发展道路的历史。这90年,从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到确定改革开放这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引领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广阔道路,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两次革命,变革之广泛,影响之巨大,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绝无仅有,最终使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1921—2011。90年风雨兼程的伟大历程证明,中国共

产党的历史是在信念的旗帜下百折不挠的精神史,是在走向复兴的征程中感召团结中国人民生死与共、始终相随的历史。这90年,我们经历了大革命失败后的血雨腥风,遭遇过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被动局面,一批批共产党人“揩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体”,舍生忘死、前赴后继。我们度过国民经济最为困难的3年,走过“大跃进”的急躁与“十年内乱”的浩劫,却能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开启改革开放的大幕。我们亲历政治**的考验,直面苏东解体的冲击,面对“红旗还能打多久”的追问,仍然坚定地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任何政党的兴衰存亡,归根结底取决于它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作用,取决于人民群众对这种作用的认可程度。“最后一口粮,做的是军粮;最后一块布,做的是军装;最后一个儿子啊,送到了部队上。”这首当年的歌谣,连同如林的担架、如流的推车,一起见证了亿万人民是如何一心跟着共产党,铸就了民族的新生、国家的新生。

什么是民心?这就是民心。什么是人民的选择?这就是人民的选择。

“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成为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 的核心力量,之所以能够承担起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历史重托,之所以能够在剧烈变动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根本原因是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高度重视并不断保持和发展自己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论断,是我们党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

历史为证,中国共产党人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觉悟者,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创新者,是“为人民而奋斗”信念的践行者。

(九)90年过去,一切都是新的。

石库门—天安门,空间距离1000多公里。在不远的空间里,历经多少艰难曲折,但终于洞开了一个古老民族走向世界的大门,开辟了一个国家走向复兴的道路。

烟雨小船—巍巍巨轮,时间跨度90个春秋。在不长的时间里,穿越多少急流险滩,但终于铸就一艘驶向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巨轮,在汇入世界文明潮流的追赶与超越中昂首前行。

2011,这个特殊的年份里,一支支追寻的队伍行走在中华大地。红色中国的源点,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昔日法租界的石库门,被不同年龄、不同经历的人们一次次踏访。90年前那条由外国人命名的“望志路”,早已更名为中国人的“兴业路”。

从“望志”到“兴业”,一个政党90年的奋斗与探索。在信仰的旗帜下,那个伟大的声音如同历史的旁白——

“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

人民日报任仲平篇二

人民日报任仲平:那些不屈的力量让我们前行

(一)日历再次掀到了这一页:5月12日。

去年今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地震,让八万多鲜活的生命骤然消逝,千万个温暖的家庭永失至爱。深创巨痛,撕扯着13亿同胞的心灵。

“用一束朝阳,点燃祝福的烛光;用一缕白云,写满回忆的诗行;用一朵鲜花,盛开不尽的思念;用一声鸟啼,敲出祭奠的钟响……”

365个日日夜夜过去,汶川依然是中华民族伤痛之所在,灾区依然是亿万国人情思之所系。从气壮山河的生死大救援,到艰苦卓绝的百万灾民紧急安置,再到举国参与灾后恢复重建,这一年,灾区不曾停步,中国奋力前行。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依然在中国大地光大延绵。

(二)整整一年了。

那猝然而至的地动山摇,举国动员的生死营救,生命至上的国家信念,万众一心的民族精神,定格为无数震撼心灵的画面,仿佛就在昨天。

相对于“一线希望,百倍努力”的生死驰援,相比于三分钟震后巨大的情感震撼和众志成城,这一年来,日复一日的重建家园之路无疑更加复杂更加繁巨。当我们擦干泪水走向未来,所面临的是更多挑战和困难。

大地震留给我们一连串冰冷的数字:400多万伤病员需要救治,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受灾,数以百万计的民房受损,波及4600万百姓。

国际舆论惊叹:汶川大地震造成的受灾面积,相当于西班牙的整个国土,受灾人口“比北欧五国人口总和还多”,直接经济损失达8000多亿元。赈灾难度之大,需救济人数之多,重建工作之浩大复杂,在世界范围内屈指可数。

从城市到山乡,房屋大量倒塌损坏,基础设施大面积损毁,工农业生产遭受重创,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我们能否及时“复原”?

四川、甘肃、陕西,重灾区处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本来薄弱的经济基础,能否支撑灾后重建?

巨大的伤亡与破坏,也危及着灾区人民的精神家园与文化传统。文化重建与精神重建,这个对国人来说陌生而沉重的任务,我们能否扛得起来?

当天灾震碎无数家庭,哀恸穿透心灵,生者如何在痛楚中重获希望?日子怎样进行,血脉如何延续,不屈的生命之花如何继续绽放?

翻开中国灾难史,大灾之后往往继之大乱;纵览世界救灾史,乱象频生的,往往集中于灾后这一年。疫病蔓延、治安混乱、资源浪费、重建缓慢……这一切会不会在中国重演?

大地震一年后,中国将交出怎样的答卷?

(三)仿佛是一种回答,更是一种象征。

一年前,都江堰-汶川公路沉埋于垮塌的山腹。“挺进汶川”,曾是救援部队最渴望的目标也是最难打的硬仗。那条在余震中时断时续的“生命线”,成为全国人民心头之痛。

一年后,汶川传来喜讯:全长82公里的“都汶生命线”定于5月12日正式通车,都江堰至映秀镇全长近26公里的高速公路,也将双向通行。

大地震没有击垮中国人民。如同一家英国媒体所言,震灾造成了伤痕,“但我们也看到了忍耐、尊严、勇气和爱”。在这永载史册的沉重苦难中,大勇与大爱,让中华民族挺直不屈的脊梁。

汶川大地震之后,没有发生饥荒,没有出现流民,没有爆发疫情,更没有引发社会动荡。悲痛中的中国,创造了人类救灾史上的奇迹。

震后不到三个月,数百万户住房损毁家庭的过渡安置,基本完成;

寒风蚀骨之际,中华大地掀起“暖冬行动”,四面八方踊跃捐助的棉被棉衣,带着全国人民的体温,温暖着每一幢板房;

春天来了,越来越多的受灾百姓离开板房,搬进新居;越来越多的遗属重组家庭,用坚强的微笑迎接新生活;越来越多的孩子离开“帐篷学校”,走进全国各地援建的新校舍;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在最平凡的处境里,诠释生命的意义,寻找生活的出路……

3个月,半年,一年,几乎每天都有新开工的项目,每天都有新推进的道路。一年来,川甘陕三省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完成投资3600亿元,农村住房维修加固完工99.5%,98%受灾工业企业恢复生产;

一年来,18省市援建四川的资金已达394.75亿元。39个重灾县所需重建的3340所学校七成已开工建设,今年底95%以上的学生将搬进永久性校舍学习;

一年来,巴蜀大地经济仍然保持较强走势。地震百余日,经济急剧下滑的势头就被遏制,经济走势图呈v型探底回升。四川人仿佛用这个象征胜利的“v”字,宣告“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

一年来,多达78亿元的四川重建投资,用于恢复公共文化设施,保护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损毁于大地震的世界文化遗产二王庙重新站起,千年都江堰经保护安然无恙,川北群山之巅“云朵中的民族”笑容依然动人……

物质重建,文化重兴,社会重构,短短的一年,灾区沿着这三个维度,一砖一瓦重绘破碎的山川、倾覆的家园。

如果说突如其来的灾难最能考验一个国家的意志,那么漫长艰辛的重建则最能测试一个民族的坚忍。那些废墟上升腾的希望,灾难中萌生的力量,让人在毁灭中见证复生,在痛苦中感受坚强。

岷江之畔,滔滔江水奔腾而过,巴蜀之地,精神永存,魂魄犹在,文脉不绝。

(四)是什么支撑一个民族在灾难中不断创造感动世界的奇迹?是什么让“世界猛然发现了一个在危难时刻闪耀着人性光辉的伟大中国”? 美国历史学家胡克说过,判断一个社会能否解决它所面临问题的依据是:“它的领导层的质量和它的人民的品质”。汶川大地震以最惨烈的形式,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带给了中国,但也正是在应对这些困难和挑战中,人们看到了“领导层的质量”和“人民的品质”,看到了上下同心造就的万众一心,看到了由此迸发的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胡锦涛总书记在抢险救援的危急关头和灾后重建的关键时刻亲临一线,所有中央政治局常委都曾走进灾区,走进最需要他们的人民中间。“党和政府一定会帮助灾区人民渡过难关”,一句朴实的承诺抚慰了悲痛中的灾区群众,感动了中国,打动了世界。法国前总理拉法兰感叹:胡锦涛主席和温家宝总理在抗震救灾中表现出的专注和积极态度,值得所有外国朋友尊重和赞扬。

抗震救灾一年来,党中央第一时间发布全国总动员令,第一时间启动国家一级应急预案,第一时间部署公开透明的信息发布,第一时间从各大军区调集十万大军,第一时间调动全国各种资源汇聚成救援合力。震后27天,国务院颁布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震后四个月,在公开征求国内外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灾后重建总体规划正式发布——处变不惊、沉着应对,总揽全局、运筹帷幄,外媒评价“中国已具有较高水平的现代化国家管理能力”。

无论是在救援现场,还是在急救帐篷,无论是在临时过渡房,还是在震区孩子寄读的异地他乡,无论是汇集共产党员真情的“特殊党费”,还是凝聚全国人民爱心的无私捐助,这一年,中国人民以自己的方式,诠释着感天动地的“人民品质”。在波澜壮阔的抗震救灾斗争中,13亿中国人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自信和从容,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爱心和热情,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勇敢和智慧。

“地动山摇摇不散中华魂魄,山崩地裂裂不开万众一心。”这灾区大地最醒目的标语,成为“中国力量”的最好注脚。坚定的领导层,坚强的人民,让这块灾难频仍的土地,蕴藉着中华民族向死而生的期待,书写着共和国浴火重生的希望。

(五)这一年,我们守望相助,甘苦备尝,全民携手重建破碎的家园。

震后19天,胡锦涛总书记在大巴山深处防震棚的黑板上写下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16个大字。在号召灾区自力更生、奋起自救的同时,中央果断作出恢复重建的重大决策,启动对口支援机制。震后37天,国务院制定《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统一部署对口支援任务。

“一省帮一重灾县,举全国之力,加快恢复重建”,这一科学决策是灾后重建中最大的创新。承载着无数爱心的涓涓细流,汇聚成奔涌的江河大川,造就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汶川样本”。

山东-北川,广东-汶川,北京-什邡,上海-都江堰……来自东部和中部地区的19个省市与四川18个重灾县及陕甘重灾地区结成对子。“把北川当作山东的一个县来建”、“都江堰就是上海的第20个区”,“对口援建是检验东部各省综合实力和政治觉悟的窗口”——原来相距遥远的两地,从此手足相连。江苏人把“苏南模式”带进绵竹重灾区,以市场化手段援建开发区项目;浙江人将“走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历尽千难万险”的创业精神,注入青川那一方水土……资金、人才、产业迅速从东部向灾区集结转移,东部先进的改革经验与管理模式,也迅速在重建中推广传递,生根开花。

亚洲开发银行的代表们赞叹:大灾之后,由中央统一安排,发达地区支援灾区的做法,世所罕见。“政府强大的动员能力,是救灾速度和效率的保证”。

对口援建,让西部重镇从地震的阴影里迅速走出,新的思路、新的观念带来了新的起点、新的出发,加快了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步伐。对口援建,让“先富起来”的东部地区,找到了缩小东西部差距的支点,与灾区协力同心,谱写了“区域协调发展”的篇章。

用理想凝聚力量,用信念铸就坚强,用真情凝结关爱。汶川大地震以一种猝不及防的特殊方式,验证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验证了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物质实力”和“制度活力”,也验证了我们党的决策能力和执政能力。

(六)这一年,我们用13亿人的同风共雨,将民族精神的内涵拓展到新的疆界。

“在八级地震的废墟上站起来的中国,是那么令人惊讶的现代、灵活、开放”,大地震之后,世界如此感慨。灾难中呈现的伟大中国,废墟上站起的大写的“人”,诠释了一个古老民族的伟大精神。这一年,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转化为艰苦奋斗、重建家园的坚定意志,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并以无数感人的细节和执着的坚守,给予我们新的震撼。

山崩地裂,灾区人民替整个民族承受了巨大灾难。共和国版图上的每一个地区,每一个公民,都有责任有义务为灾区人民排忧解难。“做灾区人民最坚强的后盾”,强烈的公民意识与国家意识,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升华。

当习惯冬日暖气的山东大汉,在寒冬阴湿的板房里纷纷病倒,北川人感动得喊出“鲁川同心”;当上海人不辞辛劳,为各乡镇重建项目夜以继日地奔忙,都江堰人说:“你们感动了一座受伤的城市”。

真情在这片走向复苏的热土上流淌,感动在奉献者与受助者之间双向传递。灾区人民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精神,同样让全国人民真切地感受到,“山河可以移位、道路可以阻断、房屋可以摧毁,但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信念永远不会倒塌”。与灾区人民甘苦与共,让每个人深深懂得什么是“祖国情结”,体会了社会主义大家庭血浓于水的彼此关爱。

一场大灾难凝聚起中华民族的意志和情感。曾有人担心,这种精神会在琐碎的生活中逐渐磨灭,那些心手相连的情谊和震撼心灵的感动会让位于世俗的计较,回复于日常的淡漠。然而一年为证,这情感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推移消失。相反,它经历了从“非常”到“平常”的考验,完成了从“瞬间爆发”到“静水深流”的转换。在灾后重建的艰辛历程中,亿万中国人日日夜夜的坚守,全国人民点点滴滴的努力,见证着抗震救灾精神的永生。

我们看到,在地震初期的生命大营救中释放出巨大能量的爱国热情,理性地投入到灾后重建之中。14.5万志愿者赶赴灾区,越来越多的心理学者、医务人员和教师,深入灾区的一顶顶帐篷、一座座板房——共和国公民意识的蓬勃生长,为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注入了时代元素。这种公民意识的逐渐成熟,是一个国家走向文明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我们看到,在废墟上锻造的灾区人民自强不息的生命意志,顽强地贯穿于重建家园的历程之中。“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从灾难的记忆中挣扎出来,灾区临时校舍里的朗朗书声,活动板房上空的袅袅炊烟,大地田垄间的滴滴汗水,构成了巴蜀大地最坚毅的表情。不等不靠不要,坚定坚强坚韧,这种生活的信心和生命的尊严,凝聚起缔造明天的深厚力量。

我们看到,大地震中感天动地的共产党人身影,依然行进在灾后重建的艰辛路途上。最危险最繁重的任务,最坚忍最顽强的意志,最无私最动人的奉献,碎石瓦砾之中,英勇的共产党人始终奋战在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最前沿。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干部就是一个标杆。无数共产党人用朴实的行动,践行着党对人民的忠诚,验证着理想与信念的伟大力量。灾后重建,经年不懈。是亿万中国人的执着与努力,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日益突显,让民族精神生生不息,不断充实着中国社会进步的底气,不断铸就中华民族迈向未来的软实力。

(七)这一年,我们用共和国的坚韧奋斗,将以人为本的实践推向新的历史高度。

大地震吞噬了美好的家园、和谐的社区、明亮的教室、活泼的孩子,也震毁了灾区群众休戚与共的生活体系,曾经的身份关系,曾经的社会生活,曾经的温暖情爱。

重建,不是纯粹物质意义上的复制,不是依靠简单的物质救助与政策支援来解决暂时的问题,而是在以人为本的时代旗帜下,将目光放在灾区人民自我发现与自我重建的需要上,尊重他们的生活逻辑,提高他们的“可行性能力”。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抗震救灾同扶贫开发结合起来,增强灾区自我发展的能力;把国家支持、社会帮扶同生产自救结合起来,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把推进物质重建同构建精神家园结合起来,坚持“两手抓”;把发展经济同保护环境结合起来,建设生态文明……让生命自主把握命运和前途,让人民的主体地位得到现实的尊重,这是灾后重建的文化意义,也是执政党“以人为本”理念的深刻表达。

从共和国首度为平民的群体遇难设立国家哀悼日,到保留地震遗址为灾区人民留下永恒的记忆;从将资金安排的自主权下放受灾地区,到采取各种政策措施力促百万劳动力稳定就业;从关爱生者、为灾区干部群众提供心理服务,到尊重逝者、统计核实地震中遇难和失踪人员名单……

灾后重建这一年,党和政府格外关注灾区人民的主体意识,在帮助人们走过危机的同时,努力开辟更为广阔的空间,提供更多人生发展机会,促进文化传统的接续,推进社会的和谐,重振人们生活的信心与希望。

“努力用自己的双手开辟新生活”,以人为本的理念唤起了灾区人民自强自救的激情。这种激情化为现实的创造力,使灾后重建成为新进步、新提升的开端。

(八)在神秘的三星堆青铜时代遗址,出土过许多“纵目”巨人。他们眼观六路,注视着古往今来。

蜀地多难,蜀道多艰,一次次的灾难磨砺,却成就了举世无双的巴蜀文明,成就了川人百折不挠的品格。

“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总会由进步来补偿。”但巨大的灾难如何才能推动历史的进步,深切的伤痛如何才能凝聚为前行的力量?

一周年,按照民族的习俗,该为逝去的亲人点上白烛,深情告慰:长者安居,幼者安学;全国相助,同胞相亲;绝路已通,家园新生……

一周年,全国人民将再一次向大地震遇难者致哀,共和国的信心与力量会在13亿人的泪光中再次凝聚、焕发;

一周年,当灾难渐渐远去,伤痛渐渐平复,我们要让灾难变成财富,让人性的光辉永存,民族的精神永在,社会的进步永续。多难兴邦,不仅在于灾难在一瞬间唤醒了良知,更在于良知和责任的苏醒带来了制度的建设和完善。而制度的创新,会使得公众的热情和力量在未来的征程上有序而持久地释放。

多难兴邦,不仅在于灾难在一瞬间震出了精神认同,更在于让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升华为推动历史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

一切刚刚开始,重建之路依然漫长。在过去的365个日日夜夜,我们担起了灾后重建的繁重艰巨,也创造了北京奥运会的光荣梦想;我们经历了金融危机的风暴考验,也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大地震摧不垮我们的信心,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13亿人的精神认同,以人为本的国家信念,正凝聚为一种不屈的力量,深植于我们民族的肌体,推动共和国在挑战与逆境中淬火成长。

“一个聪明的民族,从灾难和错误中学到的东西会比平时多得多。”五千年薪火相传的中华民族,将以此证明自己的智慧和理性,用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演进,告慰那些曾经闪亮又骤然消逝的灵魂,让逝者在爱与希望中永生,让生者在爱与希望中前行。

(九)5月12日。又一个初夏。

世界将目光再次投向中国,投向地震灾区的广袤大地。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他们中的许多人曾用眼睛和心灵见证了毁灭。今天,他们重赴灾区,见证复生。灾难的痕迹已经变得有些模糊,顽强的野草渐渐覆盖大自然的伤口。汶川,北川,映秀,绵竹……这些曾经让亿万国人血脉同搏的名字,在“重建”、“机遇”、“发展”中重现生机。

5月12日,在地震中救出29个人的志愿者陈岩,将以震区里的婚礼,告慰地震中遇难的亲人,向世人传递这样的信息:“逝者安息、生者图强,我们应该坚强,我们应该对未来充满希望,我们应该追求幸福。”

灾难磨砺精神,苦痛铸就坚韧。民族复兴漫漫征程上的中国人民,以这一年的特殊精神积淀和顽强奋斗,在艰苦考验中慨然前行。坚强,希望,幸福,这些普通人生活与命运的呐喊渴望,交织成中华大地最动人的乐章。

我们的耳畔,再次响起胡锦涛总书记的坚定话语:“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人民日报任仲平篇三

历史期待下一个“中国故事”

——写在“十二五”规划开局之际

(一)当2011年的阳光照进数年不遇的寒冬,新世纪激流勇进的十年已成过去。变革中的辉煌,艰难中的成就,将我们党带领13亿人民共同创造的那段历史,熔铸成坚实的路基。带着对改革发展的坚定信心,中国,驶入‚十二五‛开局之年。

2006—2010,‚极不平凡‛的辉煌5年,出色的答卷留下这样的鉴定:‚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对新中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作出的总结,凝聚着对过去五年发展的深刻认识。

2011—2015,‚极其复杂‛的未知5年,艰辛的路程肩负这样的使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五中全会对新中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作出的判断,彰显了这一时间刻度的特殊意义。

马克思说,后来的每一代人都得到前一代人已经取得的生产力并当作原料来为自己新的生产服务,就形成人们历史中的联系,就形成人类的历史。

从‚极不平凡‛走来,向‚重大机遇‛驶去,站在前后五年的交汇点,‚十一五‛留下的‚中国故事‛如何经久流传?它所形成的‚中国经验‛如何成为‚十二五‛的财富?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需要秉承怎样的精神内核?

(二)时间有重量吗?

2006—2010,虽然在新中国发展史上,只是11个5年建设单元中的一段正常刻度,却因为惊心动魄、跌宕起伏,让这段时间有了沉甸甸的重量。

这是一段充满惊涛骇浪的航程。从开局之年‚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的‚三过‛考验,到半程之后百年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国与世界,一起在巨大的经济强震中求生自救。‚雷曼兄弟破产之后的世界,已不是以前的世界了‛,失声的生产线,失业的工人,失缺的外部需求,失灵的运行机制……亨廷顿预言的‚现代化风险‛,也同时摆在这个正在急剧转型的东方大国面前。

这是一幅汇集大悲大喜的画面。‚汶川不哭‛、‚玉树不哭‛、‚舟曲不哭‛,南方冰冻,西南干渴,北方洪涝,罕见的自然灾害接踵而来;逝去的生命,残破的家园,13亿人热泪中挺起不屈的脊梁。如期而至的北京奥运会与上海世博会,百年梦圆,当姚明牵手来自汶川的小英雄走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当失去7个亲人的舟曲学子杨耀词成为上海世博会的一名志愿者,悲喜交织的5年,成就了一个民族刻骨铭心的集体记忆。

艰苦卓绝,多难兴邦——这就是过去5年的‚中国情节‛。‚中国故事‛正是在急难险重的考验下、在疾风暴雨的跋涉中展开。

(三)我们办成了一系列大事。

在这不同寻常的5年,我们奠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格局的历史性基础。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5年里,从修改人大代表选举法实行‚同票同权‛,到推进政协履行职能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不断完善;从提出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到颁布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日益健全;从推进大部制改革,到出台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规定,服务型政府和责任型政府初步形成……政治建设的不断推进,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的重大抉择‛。‚十一五‛开局之年,党中央就明确提出这种转变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我们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积极推进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5年里,国内生产总值从不到20万亿元增长到接近40万亿元,世界排名从第四上升至第二;全国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15.61%。‚一升一降‛为经济持续发展进一步打牢基础。

‚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5年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大政策相继出台,一系列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进一步改善了基层群众文化生活;一大批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进一步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十一五‛期间,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年均增速超过15%,成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社会主义文化迎来了大发展大繁荣,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更加注重社会建设‛。5年里,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百姓的殷切期盼成为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从开局之年取消绵延几千年的农业税,到收官之年力度空前的保障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从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城乡基本覆盖,到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一系列重大措施相继实施,让‚十一五‛成为当之无愧的‚民生五年‛。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十一五‛规划首次对单位gdp能耗设定约束性目标,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在中国发展的旗臶上。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重大环境保护建设项目,推广低碳技术,发展循环经济……5年里,节能减排、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突出成就,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正在逐步形成。

破解‚成长的烦恼‛,驶入科学发展轨道,一个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的社会主义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进。

(四)我们办好了一系列喜事。

在这激情澎湃的5年,中华民族不断迎来为之感奋的历史时刻。

我们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在全球金融危机的排空巨浪中,13亿国人以无与伦比的热忱,书写了人类文明史上的新华章,不仅证明‚中国人民有信心有能力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更为危机重重的世界,注入来自东方的勇气与力量。如果说加入wto标志着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那么奥运会与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则标志着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深度对话。在世界的舞台上,今日中国节拍精彩,舞步飞旋。

我们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机等尖端科学技术领域实现重大跨越。这是中国综合实力和当代中国人精神风貌的集中展示,也是提升全体国民国家认同感的精神洗礼。60年家国天下,激发了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豪情;30年改革开放,升华为亿万人民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在欢庆与自豪中,我们感受一个民族共同体的真实存在,感受个人与国家不可分割的真挚情感,感受中华民族共创未来的雄心壮志。

走出传统的兴衰周期律,大踏步融入时代潮流,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五)我们办妥了一系列难事。

在这栉风沐雨的5年,我们多次经受突如其来的严峻考验。

特大地震灾情震惊世界,低温雨雪冰冻历史罕见;多个省区旱情肆虐,山洪泥石流突然逞凶。灾难面前,中央领导第一时间出现在救灾现场,紧急部署,沉着应对;党员干部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全国人民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以人为本的国家信念、风雨同舟的民族精神、果敢高效的执政能力、共克时艰的社会风尚,世界看到了一个坚强伟大的中国。

从出口受阻到工人失业,从企业倒闭到经济下滑,5年中,中国经历了新世纪以来最困难、最严峻的局面。国际经济波诡云谲,金融危机来势汹汹,惊涛骇浪之中,见事早、行动快、驾驭全局的‚中国部署‛,出拳重、措施实、力度空前的‚中国行动‛,底气足、视野宽、统筹兼顾的‚中国主张‛,倒逼出科技突破和产业变革,迎来了迈向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历史机遇。‚v‛型发展曲线,彰显年轻共和国领导科学发展的国家能力,体现中国共产党驾驭复杂局面的执政水平。

拉萨‚3〃14‛事件、乌鲁木齐‚7〃5‛事件,5年中,违背国家民族利益的分裂活动几度上演。分裂势力内外勾连,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挑战严峻。不和谐的音符,影响不了和谐的主调。这5年,我们以发展解决民族问题,确定了西藏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经济、社会的进步,文化、情感的融合,夯实了国家认同的坚实基础,凝聚起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

穿越风霜雨雪,一个从容自信、生机勃发的社会主义中国,砥砺着把握未来的能力和勇气。

(六)‚办成了一系列大事,办好了一系列喜事,办妥了一系列难事‛,在对过去5年的朴实描述背后,是‚国家面貌发生了新的历史性变化‛。

这是国家强盛的5年,是经济飞翔的5年,是温暖人心的5年,更是脱颖而出的5年。当中国经济这辆‚总量40万亿左右的重型汽车‛,在风雨泥泞中迅速启动;当许多经济体步履蹒跚,中国却能‚打破经济学教科书常规‛,成为‚显著增长的唯一主要经济体‛;当破坏程度远超阪神地震的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速度和效率让日本专业人士连呼‚惊人‛时,看似普通的一个历史单元,也因此注入了不同寻常的‚特殊因子‛。

‚我们这个时代还有比这更伟大的故事吗?‛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如此发问。

(七)5年讲述的‚中国故事‛,已被世界放在了聚光灯下。找寻这一‚故事‛的根源,正是我们走向未来的现实需要。

如同外国观察家所言,‚十一五‛是‚中国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实施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部署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与执政走向将得到全面考验。

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消费严重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长期以来‚行之有效‛的发展方式面临挑战。经济转变,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短期问题和长期问题交织,结构性问题和体制性问题并存,国内问题和国际问题互联,过去5年的‚中国故事‛正是在这重重‚两难‛中演进。

从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在党的正式文件中提出科学发展观,到四中全会首次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与外延不断丰富;从‚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到2007年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写入党章,科学发展的理念日渐深入人心;从最初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到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发展的战略构想日臻完善。

‚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循着这样的思想轨迹,人们会看到中国现代化事业落子布局的驱动力从何而来,社会主义中国更加团结的凝聚力从何而来,社会主义现代化航船破浪前行的战斗力从何而来。

‚没有一个有效的政府,不论是经济的还是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是不可能实现的。‛5年大考,不仅考验着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能力,也彰显着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推进现代化事业的‚领导力‛。

(八)发展经济学和现代政治学认为,政府领导力的强弱关乎国家发展的命脉和社会民生的福祉。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国家间政治经济等竞争日益激烈,领导力作为一种软实力的作用日益凸显。它是确定国家航向的方向盘、建设有效政府的生命线、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助推器。

过去的5年,在超乎预想的惊心动魄、猝不及防的风险考验中,人们看到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定自信的领导力。

这种领导力,表现为对国家未来的掌控力。它将科学发展的方向、和谐社会的进程,落实到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统筹兼顾的发展路径中。中国正是在这5年初步奠定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格局,在各项行之有效的改革和声势浩大的转变中,走上一条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面进步的道路,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

这种领导力,体现为对经济发展的调控力。无论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抉择,还是完善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布局,中国经济正是在这5年,不断推进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配臵资源的有机结合。政府勇于对经济运行做出新的制度安排,善于发挥在维护经济稳定中的调控作用,优化资源和要素的配臵,发展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

这种领导力,反映为对社会利益的平衡力。经济发展成果如何公平分享,改革成本怎样合理分担,社会资源如何合理配臵,中国社会正是在这5年,以前所未有的扎实措施,改革和完善各项制度,努力推进权利的平等、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等,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这种领导力,凸显为对公共危机的应对力。这5年,我们党带领人民从容应对自然灾害的考验、经济危机的冲击、分裂势力的挑战,增强了对于突发自然灾害、公共事件的反应能力和处理能力,呈现了善于驾驭复杂局面的执政党形象。

这种领导力,升华为对社会成员的凝聚力。这5年,我们党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最大程度地将各类社会资源整合起来,形成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合力,在大考中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难中锤炼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这种领导力,展现为对国际事务的运筹力。这5年,面对复杂深刻变化的国际形势,我们党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臶。从大国外交到周边外交,从发展中国家关系到多边事务,我们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不断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中国领导人正在以灵活而成熟的领导力,赢得民众的信任,世界的尊重。‛走过艰苦卓绝的5年,世界如此评价。

(九)这真是耐人寻味的细节。

61年前,新中国诞生时,国际舆论一片质疑,‚共产党解决不了自己的经济问题,中国将永远是天下大乱‛。20多年前,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强烈政治地震,有媒体不屑地推断,‚中国很快也会陷入囹圄‛。两年前,经济危机风暴刚从华尔街呼啸抵达中国,一家外国媒体就曾预言,‚中国开始经济衰落,也许将比美国经济还要恶化‛。然而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认定:‚中国如何进一步拥抱全球市场将决定全球经济的命运。‛

是什么让那些从不看好中国的人们,重新打量并尊重今日的中国?

‚通过实践,我们进一步提高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能力,增强了驾驭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解决复杂问题能力,加深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加深了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政治优势的认识。‛不久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做出深刻总结。

(十)这‚两个能力‛的增强、‚两个认识‛的加深,是比任何物质成就更为珍贵的精神收获,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思想路标。

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把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结合起来,走独特的‚中国道路‛,这是改革开放对中国历史进程的独特贡献,也是社会主义中国对人类发展道路的独特贡献。但这两者究竟应当如何结合,遵循什么规律,达到什么效果,30多年来,一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的重大课题。

这5年,我们之所以能率先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泥淖,成为世界经济触底反弹的新引擎,就在于我们能发挥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运用财政、金融、税收等政策杠杆,实行强有力的‚国家干预‛。由此我们深刻认识到——

市场是配臵资源的有效形式,有利于发挥微观主体的内在动力和活力,从而创造更多社会财富。但市场从来就不是万能的,特别是在经济发展面临重大挑战的情况下,必须发挥政府应有的宏观调控作用,克服市场缺陷。关键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臵中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发挥政府维护市场有序运转职能,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增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实现社会资源优化配臵。

这5年,面对百年不遇的自然灾害,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强烈海啸,我们之所以能够抗击灾难、应对冲击,就在于我们以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保证了应急机制的速度效率,凝聚了亿万人民的力量信念。由此我们深刻认识到——

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遇到的困难和矛盾世所罕见。只有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既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和政令统一,又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才能形成共克时艰的强大合力。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正在于,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它能高效集结最为广大的社会力量;作为一种精神信念,它能有效唤起亿万人民的爱国激情。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对社会主义制度政治优势的认识,这是引领中国成功走过‚十一五‛激流险滩的精神动力,更是‚十二五‛乃至更长时间我们续写精彩‚中国故事‛的思想财富。

(十一)时间是考量一切事物的标准。

对中国的发展来说,‚五年规划‛是量度中国步伐的路碑,也是记录中国梦想的载体。

从1953年新中国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到2010年‚十一五‛规划顺利完成。一个又一个五年,见证了中国现代化的风雨历程,诠释了不同时期的历史标识,‚中国故事‛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写就。

任何发展,在成就积累的同时,也必然积累一些深层次问题。踏上‚十二五‛征程的中国,蕴藏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也面临着更加艰巨的任务和考验。

2011年的曙光已经降临。在伟大的开局之年,带着‚十一五‛留下的精神财富,抓住机遇、勇于变革,应对挑战、奋发有为,我们将创造属于‚十二五‛的历史荣耀,并以新的光荣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历史期待下一个‚中国故事‛。

在这里我们写下“中国信心”

——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志

(一)一场吞噬近9万人鲜活生命的8级地震过后,把十多万平方公里的破碎山河重整为安居乐业的家园,需要多久?

在如此广阔的土地上,为遭受重创的经济重新注入活力,将震区社会发展水平提升一二十年,需要多久?

抚平千万颗心灵的创痛,从毁灭走向新生、从悲壮走向豪迈,又需要多久?

3年。

这是一段浓缩的时间。从瞬间‚归零‛到经济重振、社会重整、文化重生,仅仅1000多个日夜,谁能有这样的信心,把一场惨烈的天灾变成新跨越的起点?

这是一个震撼世界的数字。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重建用了近10年。2005年美国新奥尔良遭受风灾,6年过去,还有大量灾民流离失所。面对恢复重建的世界难题,谁有这样的气概,将被灾难倒拨的发展时钟逆转?

中国,汶川。

培根说过:‚超越自然的奇迹,总是在对厄运的征服中出现。‛汶川,早已不只是川西崇山峻岭间一个小小的县城,也不仅指川、陕、甘那片3年前震颤不已的土地。它是一种象征,一种印证中华民族精神信念的象征;一把钥匙,一把解读社会主义中国的钥匙。

(二)当绵竹市失去双腿的舞蹈教师廖智跳起‚鼓舞‛,当虹口乡党支部书记马远见开始为游客的停车位不够发愁,当金花镇农妇刘小蓉费心琢磨自家餐厅推出的新菜式,我们看到了什么?

普通人的命运,是时间的尺度。3年来,廖智、马远见、刘小蓉与几千万灾区干部群众、与13亿中国人民一起,走过风雨,走向新生。

这不同寻常的3年,是社会重生的3年。汶川、北川、绵竹、青川……农房重建完成,城镇住房重建完成,‚最漂亮的是民房,最坚固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群众‛。山川的伤痕尚未抹平,生活却已昂然前进。‚决定性胜利‛带来‚历史性剧变‛,一个生机勃发的新灾区,为巴蜀大地、陕陇高原的人民注入信心。

这不同寻常的3年,是发展跨越的3年。变压力为动力,视重建为机遇,灾区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发展模式,铸造发展振兴的强大引擎,城乡面貌、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建设出现了历史性跨越。打造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西部物流中心、商贸中心和金融中心。‚突破性进步‛伴随‚长远性发展‛,一个充满力量的新灾区,为原地起跳、奋力摸高的发展注入信心。

这不同寻常的3年,是精神凝聚的3年。看得见的跨越背后,是看不见的变化。乡间里巷的灿烂笑脸,写满对未来的美好希望。整洁雅致的城乡社区,新的生活方式、新的文明理念,丰富着巴蜀文化的内涵。东西部的文化交融、观念碰撞,体制机制上的创新探索,迸发出新的思想火花。告别‚盆地意识‛,今日四川从历史上的‚四塞之国‛跃至西部开发的前沿。‚激情性燃烧‛变成‚持久性释放‛,一个坚定从容的新灾区,为穿越灾难、拥抱光荣的未来注入信心。

如果说3年前那场深重的灾难让世界记住了汶川,那么3年间一连串难以臵信的变化让世界再次为之震撼——

震后十天,完成1500多万人的应急安臵;震后一百天,完成1200多万人的过渡性安臵;震后一年内,355万户震损住房修复加固全面完成;震后一年半,150万户农房重建全部完成;震后两年,25万户城市居民住房基本完成;如今,震区‚经济总量大幅提升,发展速度超过震前;工业化程度提高,产业结构优于震前;居民收入明显增加,人均水平高于震前‛……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奇迹‛、‚震撼‛已经成为世人观察和评价中国的关键词,但这一次的‚中国震撼‛,比深圳、上海、北京等地日新月异的变化,在人们心中激起更为强劲的冲击波——

水磨镇被联合国人居署视为‚全球灾后重建最佳范例‛,美丽的羌藏村寨被赞为‚世界灾后重建的灯塔‛。加拿大原总督感慨,‚四川树立了世界灾后重建的典范,你们宝贵的经验可以在世界推广‛。近日走近汶川的60多个外国记者面对这些经验带来的巨变,‚震惊‛之余坦言:‚只有亲自来到灾区,才能读懂‘奇迹’的含义。‛

(三)时间为我们呈现结果,却往往省略了过程。奇迹从来就不是一时的激情喷发和瞬间的灵光闪现,而是一个持续而漫长的努力中从量变到质变的积攒。看到这个过程,才能真正走近‚汶川奇迹‛的核心。

如果说,救援抢险是一个国家应急能力的集中体现,那么,漫长的灾后重建,则是对国家全方位能力的不断考验。这3年中,社会主义中国如何砥砺自身,促成灾区的全面复苏?

如果说,支撑抗震救灾的是强大的动员能力,那么,漫长的灾后重建,需要的是更广泛的制度保障。这3年中,是什么样的制度持续释放沉潜的力量,让灾区岿然前行?

如果说,面对灾难需要的是迅速反应,那么,漫长的灾后重建,则需要战略布局与战略协调的综合能力。这3年中,怎样的发展模式在灾区造就了难以臵信的巨变?

如果说,灾难激活了一个民族最强烈的情感,那么,漫长的灾后重建,更需要这种情感从‚非常‛到‚日常‛的转化。这3年中,抗震救灾精神如何成为激励我们前行的思想航标?

三年重建,一个民族同生共死、守望相助的深情凝聚于此,一个国家举国携手、风雨同舟的力量倾注于此,一个政党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展现于此,一种制度协同整合、握指成拳的优势印证于此。那些在汶川重新生长起来的东西,将成为整个人类共同的财富。

(四)2008—2011,汶川。以人为本的国家理念在此得到深刻阐述,它告诉我们,只有激发人的自主性,才能激发人的创造力。

大规模的调查显示,96%的灾区群众最担忧的是重建住房,94%的群众最期待的是安臵新家,数以万计借读他乡的孩子最盼望的是重返故乡。‚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为的是群众少一年焦虑中的等待,早一年幸福安宁。中国没有美国那样的雄厚财力,没有日本那么丰富的抗灾经验,但在重建安民、重建利民的问题上,我们的努力有过之而无不及。倾听人民呼声,尊重人民意愿,维护人民利益,千头万绪的灾后重建指向‚人‛这个核心,唤起灾区人民坚强奋进的内生力量。

把‚人的自主性‛放在第一位,不仅发挥制度的整合作用,更强调群众的‚主体力量‛。信息公开、平等协商,变‚政府包办‛为‚群众自治‛,救灾物资分配由群众做主,住房重建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经济恢复与群众利益和发展愿景相结合。这3年,‚参与式重建‛推动千万民众对灾后社会的再适应,人们对未来的信心和重建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把‚人的自主性‛放在第一位,不仅关切群众的眼前利益,更重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优先重建城乡住房,优先供给公共服务,优先恢复基础设施,优先发展重大产业。‚建房子还要给路子,补资金也要提素质‛,在物质援助的同时加强技能培训,在‚输血‛的同时努力提高‚造血‛功能。重建超越了简单的复制,危机变为跨越式发展的契机。

把‚人的自主性‛放在第一位,灾区人民不仅是地震灾害的承受者,更是重建奇迹的创造者。‚坝坝会‛、‚板房夜话‛,协商式民主改变自上而下的决策程序,群众意见得以充分表达。‚一事一议‛、‚一执行一监督‛,议事型民主让矛盾和纠纷大大减少。村庄重建规划、民居设计图纸供居民讨论选择,引导型民主推动政府向服务型转变。开放、民主、参与、监督的现代观念和公民意识,在灾后重建中萌发、积累、传播。

青川县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矗立着一座‚大爱崛起碑‛,一个大写的‚人‛字,寓意着灾后恢复重建最核心的价值理念——以人为本。这一价值最生动的体现,莫过于3年间灾区大地站立起来的大写的人。正是人民群众迸发出强烈的自主性、持久的能动性和非凡的创造性,书写了世界抗灾史上的壮丽篇章。

最深刻的变化在于人,最实在的成果施于人,最持久的动力源于人。‚人权‛,这个国际政治中高度意识形态化的字眼,在汶川震区还原了它的本意。它点点滴滴渗透于民众的日常生活,经得起任何一部白皮书的挑剔。

(五)2008—2011,汶川。社会主义中国的制度优势在此得到生动印证,它告诉我们,善用政府和市场两种手段配臵资源,就能最大限度地推进社会发展。

震后仅一个月,国务院即出台《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全国近2/3的省份行动起来,对口支援重灾县市。3年来,中央财政在恢复重建的投入达到2200亿元,税费优惠、金融支持、用地保障、法制保障……党和国家的一系列‚顶层设计‛,为恢复重建提供了最强有力的制度支撑。

寿光的蔬菜,在北川抽出嫩芽;江苏的草莓,在绵竹结出果实;汶川的教师,在羊城深造;都江堰的保姆,在上海找到工作。温州精神、辽宁经验,东部先进的发展理念与管理模式,在重建中推广传递,生根开花。3年过去,‚对口援建‛正向‚对口合作‛演进:青川经济社会发展,编入浙江省的‚十二五‛规划;广东每年异地培训上千名汶川籍农民工、山东学校医疗机构对口帮扶北川,都将持续多年……

三年重建,五湖四海的人才资源、技术资源和智力资源在这里聚集,全国各地的灾害防治和建设经验在这里交汇。汶川,成为中国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观念更新的最大实验场。如此巨大的制度力量,如此炽烈的民族情感,世人惊叹:这是多么牢固的一个共同体。

当都江堰运用市场手段解决数以十亿计的资金缺口,完成农房重建;当什邡市建立重大事项联席会议制度,保证资金效益和项目廉洁;当四川金融机构3年贷款增加量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该省贷款总和;当3年过后四川人民拿出这样的答卷:1.7万亿元重建资金,80%是灾区自筹;几百万套过渡住房,近一半由灾区群众自搭自建,人们充满敬意地得出结论——

汶川奇迹,是政府动员与市场力量的雄浑交响,是自力更生与八方支援的壮丽凯歌。

美国红十字会驻中国地区代表雷伊斯感慨,‚你们确实有一个能帮助人民的强大中央政府。这十分重要。‛他只说出了一个方面。让政府力量与市场手段相互补充彼此呼应,将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服务于以民生福祉为根本的‚国家目的‛,把无私援助从个人的自由选择上升为不可动摇的制度意志,这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六)2008—2011,汶川。科学发展的时代规律在此得到深刻揭示,它告诉我们,没有‚全面协调可持续‛,就没有灾区大地脱胎换骨的超越与新生。

震后两年,最高时速220公里的成灌快铁顺利发车,四川跑步进入‚快铁时代‛;震后三年,‚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的重建目标基本实现。回首3年历程,如果没有十六大以来科学发展观在神州大地贯彻落实所形成的全民共识,如果没有我们时代所秉持的‚生命至上、民生为先‛的治国理念,就没有今日灾区举世瞩目的‚发展转型‛、‚社会发育‛与‚民生跨越‛。凤凰涅槃,灾区的新生是一部波澜壮阔的重建史、一往无前的奋斗史、豪迈雄壮的发展史。

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重点内容,在统筹城乡的清晰思路中,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震区总结和推广成都先行先试的经验,首次把农村建设纳入规划范畴,结合重建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联动,农村居民‚放下锄头进车间,屋后还有一片田‛,收入渠道大大拓展。城乡一体的社保制度、教育机制、公共设施,让广大农民逐步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样的公共服务。

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重要方向,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宏伟战略中,发展呈现历史性嬗变。东汽跻身世界一流行列,戴尔全球运营基地落户成都,北川新县城有了农产品电子交易平台……淘汰落后产能、承接产业转移,重塑发展的空间布局与产业结构,灾后的四川崛起为中国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高地。

把‚民生为先‛作为恢复重建的重要标准,在让灾区人民‚大踏步走向新生活‛的执政信念中,发展凸现历史性进步。从保障灾民基本生活,到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从关怀‚三孤‛人员,到做好再生育服务、为失去孩子的家庭燃起希望;从崭新的城镇丰饶的乡村,到新辟的道路崛起的园区,巴山蜀水浓墨重彩书写民生情怀。穿行震区,面对白墙青瓦的川西民居、石墙灰顶的羌寨石阁、粉墙金瓦的藏式小楼,你会理解为什么会有‚苦干两三年,跨越二十年‛的‚汶川巨变‛。

(七)2008—2011,汶川。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在此得到广泛验证,它告诉我们,3年时间,我们不仅重建了一个山河壮美的物质家园,更重建了一个意义深远的精神故乡。

‚汶川不哭,中国加油‛‚我们都是汶川人‛,当年响彻中国的呐喊,在3年重建中依然诠释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族情怀。‚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困难能战胜‛‚泰山压顶不弯腰‛,曾经激荡灾区的强音,在3年重建中依然传递着灾区人民自强不息的坚韧精神。

山东援建干部崔学选病危之际仍牵挂着灾区的‚三个家‛;北川擂鼓镇茨沟村年轻的村委会主任尹显波最后才修自家的房子,感动的村民自发为他添砖加瓦;玉树遇险、舟曲遭灾,第一支赶赴灾区的外省公安特警队伍来自成都,第一支跨省异地救援的民兵队伍来自青川……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3年来,千百万干部群众的奋斗,亿万中国人民的坚守,无数建设者的奉献,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和深沉的感恩,汇入社会主义中国一脉相承的精神谱系。

过去的时代,这些精神让地底的石油喷薄、让卫星遨游太空,战胜过自然领域的水旱天灾、也战胜过社会发展的风险挑战。今天,伟大的精神再次迸发出重整山河、重塑心灵的强大力量。恢复重建激发的社会责任与使命,共同理想唤起的精神体认与凝聚,灾区巨变催生的民族自豪与自信,升华为我们这个时代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这种宝贵的精神财富,铸就了党领导人民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又一座历史丰碑,必将长久地留存于我们民族的血脉。

(八)‚在我眼里,灾区每一幢新建筑,都是一面飘扬的国旗!‛一位去过四川的网友这样说。

此时,走过90年风雨征程,中国共产党引领社会主义中国抵达新的历史起点。飘扬的五星红旗凝聚了怎样的信念?不屈的中华民族走过了怎样的历程?也许这才是‚汶川奇迹‛的根源。从嘉兴南湖的一艘红船出发,这个为着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政党,在历经北伐战争的洗礼、土地革命的磨砺、抗战岁月的硝烟、解放战争的炮火、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激荡风云、改革开放的历史考验之后,所建立的功勋,所铸就的旗臶,所探索的道路,是‚汶川奇迹‛乃至‚中国故事‛最令人信服的历史逻辑与现实答案。

人的自主性,制度的灵活性,发展的协调性,精神的创造性。3年重建不过是再次呈现了一个政党对人民的信念、一个民族对未来的想象,再次检验了社会主义中国的国家能力,再次增强了我们走‚中国道路‛的坚定信心。

这种信心,源于党中央的坚强领导。胡锦涛总书记在抢险救援的危急关头和灾后重建的关键时刻亲临一线;所有中央政治局常委都曾走进灾区,与最需要他们的人民在一起。恢复重建3年历程中,党和政府表现出高超的驾驭全局与应对危机能力,资源整合和利益协调能力,依法执政和高效行政能力,自我调适和开放转型能力。汶川作证,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往前溯,承续90年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60年执政兴国的伟大实践、30年改革开放的辉煌业绩;往后看,决定着‚十二五‛开局的宏伟蓝图、全面建设小康的奋斗目标、中华民族复兴的漫漫征程。

这种信心,源于‚中国道路‛的正确选择。安臵群众百日攻坚,灾后重建千日奋战,发展振兴万米长跑。无论是政府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还是国家责任的持续释放;无论是民生为大的基本理念,还是包容性增长的基本模式;无论是精神信仰的强大力量,还是有统有分的统筹协调,灾区提供的样本不仅是在为自己寻找答案,也在为中国的未来积攒经验。汶川作证,恢复重建的3年,是‚中国探索‛的实验场,‚中国力量‛的汇集地,‚中国道路‛的浓缩版。

这种信心,源于党员干部的精神追求。发展的‚主心骨‛,致富的‚火车头‛,生活的‚贴心人‛……同样经历家园破碎的苦楚,同样承受痛失亲人的悲伤,但领救济、发帐篷、住板房,他们朝后让;挑重担、克难关、解纠纷,他们往前冲。‚我们是有组织、有信仰、有觉悟的人。‛在地震中失去11位亲人的北川县委副书记瞿永安的话,道出了千万震区党员干部的心声。汶川作证,觉悟、组织、信仰,是这个有着90年历史、7800万党员的政党最坚实的基础,是凝聚力、动员力和战斗力的源泉。到汶川震区考察的外国友人感慨:‚有一条‘经’我们很难取走——你们有这么多勇于献身的中共党员。‛

2008—2011,汶川。惨烈的地震,在中国的‚心腹之地‛划开了一道深深的伤口。但龙门山断裂带上,透过地震掀开的一个小角,世界得以纵览一个民族3年、60年、90年、5000年的精神脉络,窥见‚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奥秘,解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欣欣向荣的政治密码。

(九)灾害挡不住四季轮回,生命蓬勃。

当大地再次开满鲜花,新北川中学的教室里,一群学生打听如何向日本灾区捐款。在灾区,几千个失去孩子的家庭迎来新的生命。‚地震宝贝‛张震安满地跑了,‚敬礼男孩‛郎铮读学前班了,‚芭蕾女孩‛李月迈动永不停跳的舞步……

永不停跳的舞步,一个古老民族向死而生的脚步。

‚你只有去中国才能看见未来。‛2008年,《纽约时报》一位专栏作家以这样的句子,总结中国走过的这大喜大悲之年。

时间是考量一切事物的标准。3年,奔腾不息的岷江,把灾难与痛苦沉积在历史河床的深处,也把气壮山河的声响激荡在岁月的天空。面对未来,我们比任何时候都坚信——

‚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选择,凝聚在信仰的旗帜下

——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上)

(一)德国,摩泽尔河畔特里尔古镇,一座灰白色三层楼房里,常会出现一些黑头发黑眼睛的游览者。他们虔诚地拜谒,深情地凝望,上万条中文留言中最多的字眼是,‚伟人长逝,思想永存‛。

一个多世纪前年轻的马克思未曾想到,他与他的思想会成为一面旗臶,导引一个东方大国近百年波澜壮阔的挺进,红色狂飙席卷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命运就此改变。

在这面信仰的旗臶下,中国共产党,这个曾被讥为‚山沟里的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创造了‚地球上最大的政治奇迹‛,它感染、鼓舞、召唤一代又一代人舍命相随,将信念的力量嵌入古老中国的历史命脉,推动这个曾经山河破碎、几近亡国灭种的国度走向独立、走向富强、走向复兴。

在这面信仰的旗臶下,社会主义中国,这个曾遭遏制、封锁、包围、孤立的新型社会制度,刷新了当代国际政治的版图,以其势不可挡的崛起开辟出一条举世瞩目的‚中国道路‛,被马克思眼中那些与无产阶级‚势不两立‛的人们,不无敬意地称为‚一个崭新时代的黎明‛。

90年前,13个选择了信仰的革命者,那些平均年龄28岁的青年很难想到,1921年7月那个燥热的季节,上海法租界石库门里的秘密集会,那颗从遥远西方‚盗来‛的火种,会燃烧成光耀中华的绚丽日出,它荡涤风雨如磐的暗夜,最终改变了20世纪中国的走向,改写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

马克思曾经极而言之,只有一门科学,那就是历史学。历史是现实的向导,当社会主义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我们需要在历史中寻找力量。

就让我们重返1921,从那个起点开始,翻阅90载风雷激荡的红色篇章,捧读中国共产党人以青春、热血与生命的深情书写。

(二)这些场景或许早已为人熟知,但每每重温依然让人震撼。

他看着前来告别的家人神色从容,在绞刑台高呼‚共产党万岁‛英勇就义。他曾是生活优裕的大学教授,每月数百元大洋可养活四五十口人,但他却以生命之钟撞响旧中国的黎明。他说‚只要我们有觉悟的精神,世间的黑暗终有灭绝的一天‛,‚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他将身上的衣服脱下赠给难友,在最后一次慷慨激昂的演讲后,与战友们高唱国际歌走向刑场。他曾是锦衣玉食的富家少爷,有着‚鸦飞不过的田产‛,家里平均每人‚有五十个农民做奴隶‛,但他却在‚秉志改革‛的探寻中为救国救民英勇献身。他说‚我们共产党是代表工农人民大众的‛,‚为了我们子子孙孙争得幸福的生活,就是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他神态自若地走向刑场,沿途高唱俄文国际歌、红军歌。到达罗汉岭,选一草坡坐下,对刽子手微笑点头:‚此地甚好!‛饮弹洒血。他曾是才华横溢的柔弱书生,翻译则蔚然成文,治印则卓然成家,本可为渊博学者、文化巨匠,但他却振臂一呼刺向黑暗。他说‚一切新的、斗争的、勇敢的都在前进‛,‚亲爱的同志,你们去算账罢,你们在斗争中勇猛精进着‛。

他在狱中最艰苦的环境下,犹殷殷讴歌《可爱的中国》。他说‚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为着共产主义牺牲,为着苏维埃流血,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

他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坚贞不屈,在养育他生命的江西莲花县,在挚爱的亲人面前,被敌人割掉舌头的他,用脚趾蘸着淌到地上的鲜血,写出‚革命成功万岁‛……

李大钊,38岁。彭湃,33岁。瞿秋白,36岁。方志敏,38岁。刘仁堪,34岁。这是他们从容赴死的年龄。视死如归,义无反顾,只因坚信‚人生最高之理想,在于求达于真理‛。因为这一信念,毛泽东10多个亲人献出了生命,2100万革命者慷慨捐躯。他们是理想的殉道者,社会的探索者,主义的践行者,是伟大的爱国者,无畏的革命者,无私的牺牲者。

只有从他们开始,从这些共产党人开始,从信仰信念开始,我们才能认清百年中国跌宕前行的浩荡潮流中,那无数难以解释的疑问、荡气回肠的奋斗、惊心动魄的力量。

(三)对许多人而言,这确实是种难以臵信的力量。

一盘散沙,四分五裂,一穷二白,满目疮痍。中国近代史的舞台,多少政治力量登台亮相,却终究没能让一个古老大国走出苦难,是什么样的政治信念有如此强大的凝聚力,让一个新兴的无产阶级政党唤起工农千百万,完成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

有过低谷、有过曲折,走过弯路、绕过远路。90年风雨沧桑,多少风险考验,却终究坚忍不拔奋力向前。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是什么样的政治素养有如此蓬勃的生命力,让一个长期执政的大党,始终成为引领中国社会进步的核心力量?

血雨腥风的革命年代,硝烟弥漫的战争时期,激情燃烧的建设岁月,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90年始终如一,是什么样的政治品格有如此持久的向心力,让鲜红的党旗始终能凝聚起各种力量,把中华民族变成一个坚强的共同体?

从只有50多人的小党发展成拥有8000万党员、世界最大的执政党,从积贫积弱的落后国家发展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又是什么样的政治能力有如此巨大的创造力,让一个政党的成长与一个国家的重生融为一体,在动荡的百年历史中写下不朽的传奇?

政治学家亨廷顿认为,‚第三世界的现代化是一个充满动荡和激烈冲突的过程。一个具有现代化取向的政治组织是推进现代化进程又保持其过程稳定的关键力量‛。中国革命的胜利、建设的成就、现代化的奇迹,密码就蕴藏于这个‚政治组织‛之中。

90年后,追寻这段历史轨迹的人坚信,最终的答案源自最初的理想,是信仰的旗臶造就了理想的传奇。

(四)什么是信仰?

从哲学的概念理解,信仰是人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持有。对信仰的不同选择,体现了一个人生命的宽度和厚度。

就政党的本质来说,信仰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臶,是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对于信仰的不同选择,决定了一个政党的政治理念和政治品格。

或许马克思的这段话,最能阐发共产党人的信仰——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事业,那么,我们就不会被任何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

这是怎样的选择,能如此将一个人自然的生命融入为整个人类的奋斗之中?当个体的追寻汇聚成共同的坚守,又会迸发出怎样的力量?

(五)从1840到1921,尽管长夜如晦,屈辱如山,但中国人民的抗争一直未曾停息。一次次流血牺牲,一次次惨烈失败,救亡图存的悲壮,伴随着中国从19世纪进入20世纪。

这是一个很难改写的事实。1840年后,中国的进步被强制性纳入另一个话语体系。当代中国人所思考的基本命题,科学、民主、法治乃至国家,都是从那时起才逐渐形成概念。在帝国主义瓜分豆剖的隆隆炮声中,这个被殖民者讥笑为‚劣等民族‛的古老民族,这个被西方称为‚既污秽又丑恶‛、‚存在是一种时代错误‛的国家,最急迫的课题,是何以能走出亡国灭种的悲惨境地。

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无数仁人志士不懈奋斗,虽然慷慨激烈,却都没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莽莽神州,已倒之狂澜待挽;茫茫华夏,中流之砥柱伊谁?

这是我们理解先驱们的选择最为真切的背景,也是共产党走进中国近现代史最为清晰的坐标。为什么信仰的火炬会点燃一代人的大觉醒,为什么1921年会发生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因为,四分五裂的神州大地,呼唤解民倒悬的一线曙光;救亡图存的悲壮呐喊,催生一种新生政治力量。

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四海寻觅的探索者从这滚滚而来的世界革命潮流中看到了希望,找到了人类解放的前途。它与各种思想主义完全不同,立志于为大多数人民利益而奋斗,最广大的无产阶级、穷苦人民,也能翻身做主人。马克思主义惊醒了‚五千余年的沉梦‛,让无边的黑暗有了光亮,中国前进的道路豁然开朗。

20世纪的上半叶,在向着‚世界新文明之曙光‛奔去的人群中,有出身豪门的少爷小姐,有山野乡村的农家子弟,有满怀激情的青年学生,有离经叛道的知识分子,有一无所有的产业工人。不同的人生轨迹,共同的理想信念,让他们凝聚在同一面旗臶下,勇往奋进以赴之,瘅精瘁力以成之,断头流血以从之。

这样的选择看似简单,却殊为不易——生命只有一次,还有什么比生死抉择更大的考验?但他们深知只有信仰能体现人生价值可靠的落实,只有信仰能赋予短暂人生永恒的意义。正是这样的选择,让他们义无反顾地踏上了为国家民族奋斗的征程。

这样的选择看似偶然,却十分必然——‚决非为一衣一食之自为计,而在四万万同胞之均有衣有食也。亦非自安自足以自乐,而在四万万同胞之均能享安乐也‛。正是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高尚情怀,让共产党人选择了为人民奋斗的高尚事业。

90年过后,今天的人们只有理解他们纯粹的理想,才能理解他们不朽的牺牲。这种理想,让共产党人牢记责任、牢记使命,在中华大地书写出气壮山河的诗篇;这种理想,让共产党人超越时代,超越生命,在人民心中耸立起永不磨灭的丰碑。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六)‚马克思主义对于能理解它的人来说意味着得到了‘全能的智慧’,对于信奉它的人来讲,则等于找到了‘根本性的指针’。‛外国学者的这番感喟,算是触及了信仰的本质。

因为理解,所以能从人类历史上划时代的伟大思想中获得‚全能的智慧‛。自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以坚定的立场秉持这一科学理论的武器,推动中国历史走向千年未有之变局,并在伟大的实践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

因为信奉,所以能在90年岁月里坚守‚根本性的指针‛。自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以高度的自觉肩负起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的使命,并将为大多数人谋幸福的信仰,化作顽强的精神信念。

环顾全球,世界上很少有哪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在理论上鲜明提出、在实践中明确要求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到‚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从‚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利益,始终是我们最大最重要的政治‛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回顾90年奋进历程,始终铭刻于鲜红党旗的‚人民利益‛,体现了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信念,是我们党最为根本的政治优势。

环顾全球,世界上很少有哪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把公而忘私、奉献牺牲作为对党员的基本道德要求,更少有哪个政党对党员进行持续不断的党性教育。从江竹筠到董存瑞,从张思德到雷锋,从焦裕禄到杨善洲,从邓稼先到袁隆平……在国家独立、人民解放的浴血斗争中,在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艰辛探索中,始终有共产党员为了信念不畏牺牲,危急关头挺身而出,艰苦岁月默默奉献,为国为民披肝沥胆。回顾90年奋进历程,始终为人民而奋斗的奉献精神,体现了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品格,是我们党最可宝贵的思想财富。

62年前,司徒雷登总结国民党失败原因时这样分析:‚共产党之所以成功,在很多程度上是由于其成员对它的事业抱有无私的献身精神。‛

2011年,走进地震灾区的外国友人面对令人震撼的‚汶川奇迹‛这样感慨:‚有一条‘经’我们很难取走——你们有这么多勇于献身的中共党员。‛

一切历史最终都是思想史。中国共产党人的这种信仰以及由信仰衍生的伟大精神,既不只是出自痛恨资本主义的道德义愤,也不只是源于向往共产主义的善良愿望,而是基于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让每一个人都能得到发展,社会才能真正走向繁荣,这是震古烁今的人间正道,是颠扑不破的永恒真理。它告诉我们:选择为人民而奋斗,它的生命必将永恒,它的事业必将长存。

(七)一个政党信仰的生命力,体现在走向大地的实践中。正如邓小平指出的‚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

曾经有人预言:中国永远摆脱不了一个不堪负担的压力,即庞大的人口,中共也无能为力。曾经有人评断:中国共产党军事上可以打100分,政治上可以打80分,经济上却只能是零分。曾经有人宣称:中国要改革开放,让一个人口众多的民族在极短时间内来个180度大转弯,就如同让航空母舰在硬币上转圈。

然而,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新中国用无可争议的事实击碎了这些‚预言‛。今天,那些提出‚给中国共产党打一个高分‛的人,那些惊诧‚地球上最大的政治奇迹‛的人,那些赞叹‚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经济革命的主角‛的人,不得不正视信仰的巨大力量。

作为人类全部实践的动机与目的,对个人言,信仰构成个人行为的支柱;对民族言,信仰构成凝聚民心的精神;对国家言,信仰构成国家意志的核心。一个人不能没有信仰,没有信仰的人等于没有灵魂;一个民族不能没有信仰,没有信仰的民族如同一盘散沙;一个国家不能没有信仰,没有信仰的国家不会自主强大。

回望百年中国史,几代共产党人的革命和探索,其意义不仅在于完成了救亡图存、国家富强的历史使命,更在于它用‚信仰‛的旗臶将中华民族空前地组织起来,为后来中国一切发展奠定了社会基础。美国著名学者费正清由此赞叹:历史上没有其他集团能够将亿万中国人民团结成一个政治单位;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团结,是现代人类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这确实是最伟大的成就。从封建专制到人民民主,从一盘散沙到团结和谐,从四分五裂到统一强大,从封闭愚昧到自信开放,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从备受欺凌到重返世界舞台中央……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前所未有地将中华民族团结成一个整体。人民共和国的旗臶下,中国从五千年王朝之‚天下‛,成为亿万人民之‚国家‛。在传统的文化认同之外,这个新型的人民共和国有了强烈的社会认同、鲜明的制度认同,这才有了亿万中国人民危难艰险之中救国的奉献和牺牲,一穷二白之上建国的探索和激情,遭遇困境之后强国的勇气和智慧,由此造就了激荡人心的历史进步、波澜壮阔的现代转型、震古烁今的发展传奇。

凭借这种信仰,90年沧桑巨变,中国经历了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从悲惨境遇走向光明前途的历史转变,一切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这是一个绝大的变化,这是自有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以来无可比拟的大变化。‛

(八)1921—2011。90年风雷激荡的伟大历程证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在信念的旗臶下英勇无畏的奋斗史,是领导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这90年,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和紧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决定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在世界上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1921—2011。90年跌宕起伏的伟大历程证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在信念的旗臶下一往无前的探索史,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发展道路的历史。这90年,从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到确定改革开放这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引领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广阔道路,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两次革命,变革之广泛,影响之巨大,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绝无仅有,最终使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1921—2011。90年风雨兼程的伟大历程证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在信念的旗臶下百折不挠的精神史,是在走向复兴的征程中感召团结中国人民生死与共、始终相随的历史。这90年,我们经历了大革命失败后的血雨腥风,遭遇过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被动局面,一批批共产党人‚揩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体‛,舍生忘死、前赴后继。我们度过国民经济最为困难的3年,走过‚大跃进‛的急躁与‚十年内乱‛的浩劫,却能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开启改革开放的大幕。我们亲历政治**的考验,直面苏东解体的冲击,面对‚红旗还能打多久‛的追问,仍然坚定地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任何政党的兴衰存亡,归根结底取决于它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作用,取决于人民群众对这种作用的认可程度。‚最后一口粮,做的是军粮;最后一块布,做的是军装;最后一个儿子啊,送到了部队上。‛这首当年的歌谣,连同如林的担架、如流的推车,一起见证了亿万人民是如何一心跟着共产党,铸就了民族的新生、国家的新生。

什么是民心?这就是民心。什么是人民的选择?这就是人民的选择。

‚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成为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核心力量,之所以能够承担起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历史重托,之所以能够在剧烈变动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根本原因是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高度重视并不断保持和发展自己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论断,是我们党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

历史为证,中国共产党人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觉悟者,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创新者,是‚为人民而奋斗‛信念的践行者。

(九)90年过去,一切都是新的。

石库门—天安门,空间距离1000多公里。在不远的空间里,历经多少艰难曲折,但终于洞开了一个古老民族走向世界的大门,开辟了一个国家走向复兴的道路。

烟雨小船—巍巍巨轮,时间跨度90个春秋。在不长的时间里,穿越多少急流险滩,但终于铸就一艘驶向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巨轮,在汇入世界文明潮流的追赶与超越中昂首前行。

2011,这个特殊的年份里,一支支追寻的队伍行走在中华大地。红色中国的源点,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昔日法租界的石库门,被不同年龄、不同经历的人们一次次踏访。90年前那条由外国人命名的‚望志路‛,早已更名为中国人的‚兴业路‛。

从‚望志‛到‚兴业‛,一个政党90年的奋斗与探索。在信仰的旗臶下,那个伟大的声音如同历史的旁白——

‚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

人民日报任仲平篇四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前行

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们精神抖擞,„„

当实验小学胡丹红老师站在演讲台上,向二百多名听众作“教师的价值,体现在做一种精神的践行者”的教育价值观演讲时,她朴素而真挚的讲述,就像从心底流出的清泉那般清新自然,就像从晨曦传来的号角那般清脆嘹亮,会场回荡着激情,人们沐浴着春风。是什么营造了这个情意充盈、思想灵动的“气场”,是什么塑造了这股荡气回肠、震撼心灵的“正能量”?

参加这次庆元县教育系统“我的教育价值观”主题演讲的老师,既有奋战在教学一线满怀理想、充满激情的年轻老师,也有在长期坚守平凡岗位、恪尽职守的普通老师。他们中有的人爱生如子,用一腔热血呵护孩子的成长;有的人立足本职,刻苦钻研,成长为教学科研骨干;有的人兢兢业业、无怨无悔,常年坚守普通岗位,在平凡中不断创新进取„„在他们心中,庆元教育人的核心价值观,正像沸腾的钢水灌注于铸模之中。

一、奏响时代的强音

随着庆元经济社会发展的滞后和被边缘化,庆元教育也面临着质量下滑满意度下降的问题。正值人们在思考探索出路、呼唤庆元教育精神时,这些演讲者给出了答案,发出时代的强音。荷地镇小吴明秀老师告诉我们:面对学生,我们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面对学校,我们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面对庆元的教育,不管过去如何,无论昨天怎样,我们坚信,风雨过去是彩虹,我们庆元教育一定会迎来又一个新的春天;实验幼儿园吴东霞老师引领我们发起青春的誓言:任凭岁月更迭,世事沧桑,任凭青春流逝,红颜憔悴,我会坚守心中这片希望麦田,无怨无悔,永远守望 ;荷中谢琳琳老师号召我们:岗位可以平凡,环境可以艰苦,生命可以短暂,但是我们的价值不可以不实现!在艰苦的环境中,我们更需要立足本职工作来创造我们生命的价值。

也许有人习惯以货币和待遇来评价一份职业,也许有人喜欢以名下资产来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也许还有人用经济效益来判定事业的价值所在。然而演讲者告诉我们,我们所从事的职业与千千万万孩子的成长紧紧相连,与千千万万家庭的命运紧紧相连,我们坚守平凡,守护希望。是啊,正如城东小学吴海丽老师所说,教师的价值不是鲜花掌声,只是三尺讲台上的兢兢业业;不是聚光灯下的华丽身影,只是粉笔屑下的毅然坚守;不是名利场上的辉煌灿烂,只是清风明月中的朴实无华。这就是教师的人生的价值所在,就是我们庆元所需要的教育精神。在有识之士警示“这是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之时,这些普通的演讲者用朴实无华的话语,发出了我们这个时代最稀缺的声音,用他们的身体力行奏响时代的强音,久久萦绕在我的心头。

二、真情原在细微处 三个小时的演讲,报告厅内座无虚席,听众的会心一笑与阵阵掌声交相辉映,大家陶醉于演讲者思想火花,更沉浸于演讲者的真情流露。半天的主题演讲,不缺情感激扬,但演讲者更多的是情真意切。吴丽丽老师强忍着反胃处理小朋友的呕吐物,让人为之动容;周庆芬老师几经周折帮孩子医好伤疤孩子笑了,使人欣慰;胡丹红老师为矫正心灵扭曲的孩子,买蛋糕在教室为其庆祝生日,令人感动;胡丽萍老师用耐心和坚持终于感化班中顽皮不化的学生„„ 一件件生动的小事,一个个鲜活的名字,演讲者信手拈来,娓娓道出,无不倾注心血,真情流露。真情成为‘精神的乐器’,紧紧揪住听者心房。

没有华丽的辞藻和冲霄的豪气,只有涓涓细流和润物无声的细雨,真情原在细微处。这里面有很多感人肺腑的事迹,有很多令人值得深思的信念。演讲者的所想所为,犹如一碟碟精致小菜,让大家美美享受精神大餐。“实干兴邦,空谈误国”,教育需要坚守平凡埋头苦干,需要抓在细处干在实处,需要真情付出静候花开。

三、用爱浇灌幸福花

爱是教育永恒的话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二十名演讲者把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学生的爱铸就成自己的核心教育价值观,近半人把师爱作为演讲的主题向听众演说。竹口学校张帆老师提出愿在这片热土上播撒爱心,用爱心去浇灌每一位学生的心灵,用爱心播下花的种子,然后再用十倍爱心去浇水锄草,我相信,有一分付出,就会有一分收获;庆元中学刘花老师总结自己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因为爱,我付出了所有,因为爱,我收获着幸福,因为爱,我们相互包容,共同成长;菊隆中学朱慧慧老师认为掌声是爱,宽容是爱,真诚是爱,热情是爱„„爱别人,是一种发自灵魂的芬芳,一种深入骨髓的甜蜜,日子久了,它就会萦绕成一团幸福,紧紧裹住心灵。身为一名教师,我们拥有了一份以爱为主题的职业,爱自己,也爱他人;播种着爱,也收获幸福;松源镇一小周凌燕老师以为特殊的职业要求我们像母亲一样爱每一个孩子,因为他们都是每个家庭的宝贝,因为他们都是国家未来的希望。我想这种爱已经超越了责任,它更是为人师者的一种幸福的奉献啊。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对于教育而言,爱更是其核心,其灵魂。作为一名教师,爱学生是其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是其教育艺术的核心。“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以高尚的人格为典范,犹如恒星吸引行星,把学生吸引在自己身边。“亲其师而信其道”,以高尚引发高尚,以诚信培育诚信,丝丝缕缕,薪火相传,把大写的人字镌刻在学生心坎。

面对当前社会的物欲横流功利浮躁,我们教育人要“静心教书,潜心育人”,怎样才能做到静心潜心?首先我们要爱自己的职业,爱自己的岗位,爱自己的学生,把师爱作为我们一切教育教学事务的基础,播种出爱,定能收获着幸福。当我们在从教路上感到委屈、烦躁、厌恶时,不妨问问自己是否爱自己职业、爱自己的岗位、爱自己的学生呢,问问自己是否真心付出真情投入呢?选择教育,就是选择奉献、选择平凡、选择清贫。如此,我们就能静心潜心,才能辛苦并快乐着,才能用爱浇灌幸福花。

演讲,其实就是一种思考与醒悟的方式,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自我鞭策和相互激励的过程。海德格尔说:言语是人口开出的花朵。二十名教师的精彩演讲使报告厅花团锦簇,更为可贵的是演讲者甘守平凡、坚守希望的精神使演讲发出“裂帛之声”。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前行。

人民日报任仲平篇五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前行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朋友:

大家早上好!这次我演讲的题目是《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前行》。

又是一个阳光柔和的秋日,细细算来,走进这个大家庭已经98天了。重温这98天中的点点滴滴,一切都是那么的温馨而充实。从刚刚工作时的茫然无措到现在工作中的驾轻就熟。不知不觉,领导的关爱和同事们手把手的帮助使我成长了许多,大家共同努力、踏实工作的过程也使我收获了许多。

还记得刚来的第一天,是和办公室的同事们一起宣传《刘健携病母上大学》的感人事迹。一次又一次,不管是刚刚下早班的煤矿工人,还是陆续过往的社区居民,他们都不厌其烦的耐心讲解;一位又一位,上至听觉吃力的老人,下至刚刚懂事的孩子,她们尽可能的用手势和语言还原宣传画报上刘健那种大爱无言,大孝无声的真实面目。在那一刻,我也好像被某种力量感染着、激励着,不再觉得辛苦。

还清晰记得那天中午没去吃饭,主任来办公室关切询问的情形;记得杨主任那号称“越吃越瘦”的凉粉,记得那个上下班用摩托车载我的好心矿工叔叔,记得修鞋大爷给我修鞋的专注样子;更记得在我抄学习会议笔记办公室姐姐关切的照顾。他们都是在平凡岗位上的工作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善始善终。他们都是社区大家庭的守护者,滴水穿石、春风化雨,他们默默奉献。

在这里,我感受到了社区领导和同事为社区事业真诚奉献的博大情怀;在这里,我看到了同事们不辞劳苦、加班加点的忙碌身影;在这里,我终于明白了激励我们前行的力量:是对工作的深沉热爱,是服务居民的赤子真情。这种力量让我们以一贯之,这种力量让我们精神抖擞,这种力量让我们爱岗敬业,寻求突破。这种力量来自于你,来自于我,来自于我们中间的每一个人。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前行,这种力量将继续激励我们立足岗位,砥砺前行。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前行,这种力量将继续激励我们尽职尽责,真情奉献。“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新的征程已经开启。通过我们的奋发向上,通过我们的奋进探索,董矿社区的未来也必将精彩无限!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2.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6.66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