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考研秘籍考研网!    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考博真题下载    考研真题下载    全站文章索引
文章搜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考研秘籍考研网 >> 文章中心 >> 专业介绍 >> 正文  广西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研究所简介

新闻资讯
普通文章 上海市50家单位网上接受咨询和报名
普通文章 北京大学生“就业之家”研究生专场招聘场面火爆
普通文章 厦大女研究生被杀案终审判决 凶手被判死刑
普通文章 广东八校网上试点考研报名将开始
普通文章 2004年硕士北京招生单位报名点一览
普通文章 洛阳高新区21名硕士研究生被聘为中层领导
普通文章 浙江省硕士研究生报名从下周一开始
普通文章 2004年上海考区网上报名时间安排表
普通文章 广东:研究生入学考试2003年起重大调整
普通文章 2004年全国研招上海考区报名点一览表
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宁夏大学04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大连铁道学院04年硕士接收调剂生源基本原则
普通文章 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04年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温州师范学院(温州大学筹)05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佳木斯大学04年考研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04年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05年硕士调剂需求
普通文章 第二志愿考研调剂程序答疑
普通文章 上海大学04年研究生招收统考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广西大学04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

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国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考研真题、考博真题、答案,部分学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费下载。 下载流程: 考研真题 点击“考研试卷””下载; 考博真题 点击“考博试卷库” 下载 

  一、基本情况
  广西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研究所成立于1960年,原称民族艺术研究室,由当时的院长满谦子兼主任。1992年改现名,下设民族音乐、民间工艺美术两个研究室。创建该所的初衷是以之作为本院民族艺术的科研与教学基地,收集、整理和研究广西各民族的民间艺术,继承和弘扬其优秀传统,将研究成果引入教学,促进各相关学科的民族化发展。20世纪60年代,由该所牵头,先后组织全院各专业师生200余人,长期深入少数民族聚居的边远山区,全面普查各民族的民间艺术,重点是14个少数民族聚居县。收集、整理和储存了大量的民间工艺品(如织锦、剌绣、腊染、扎染、雕刻、图案、首饰等)与民间音乐资料(含民间音乐录音、采访记录、乐谱和调查报告等),及时将各民族代表性的民间歌曲、民族器乐、民间曲艺和戏曲音乐编入地方性教材,作为对《民族音乐概论》课程的补充。
  改革开放后,民族音乐研究热潮席卷神州大地,该所即时地加强了“民族音乐研究室”的建设,以杨秀昭教授为首,聚集了何洪、卢克刚俩研究员等一批科研骨干,投入了相当可观的资金,添置了先进的录音、照相、摄像、音像编辑及声波测试、音频测试等科研仪器,着手对广西及其周边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进行新一轮全面系统的收集、整理与研究。这次收集、整理和储存的资料不仅丰富,而且量大,还具备了立体型的特征,乐谱和文字记载都有录音、照片、录像和乐器、实物等等相互支持、印证。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有织组、有计划的学术研究。具体作法是——
  (一)制定正确的方针
  首先是广泛吸收和分析本学科的国内外信息,明确自己的方位和坐标,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制定了“优势、特色、群体、开放”的八字科研战略方针。这一方针的总体思路是充分发挥本单位地处沿边少数民族地区的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集中研究广西、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突出其地方民族特色;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围绕重点项目群体协作攻关;立足广西,面向全国和世界,使其研究始终具有综合交叉的立体性和内外相间的开放性。
  (二)落实可行的目标
  科研战略方针的实施,关键在目标要落实,要切实可行。比对国内外的信息和本所的情况后,明确其近期的科研目标是,优先研究当时国内很少有人涉足的中国少数民族乐器学、乐律学及南方少数民族音乐的基础理论,力争在不长的时间内能见成效。群策群力的辛勤耕耘,建立起一定规模的“少数民族乐器陈列室”,收藏各民族民间乐器300余件及其相关民俗、音乐活动的录音200多小时、录像150多小时,照片近万张,其中有些乐器属稀世罕见。同时推出了《广西少数民族乐器考》、《广西特色器乐》、《骨胡艺术》、《中国少数民族乐器志》(本所承担广西及南方部分)、《中国少数民族艺术词典》(本所承担音乐分支)等专(合)著16部、学术论文200多篇。在南方少数民族音乐基础理论及其乐律学、音响学等领域有新的发现与突破,如南方少数民族音乐的中立音、中立调式的运用及其形成的风格特征,一弦、一管一簧同时发两音等奇妙音响,都做出了科学的测试与论证。这些研究成果先后获国家民委和新闻出版署联合颁发的“首届中国民族图书奖”一等奖1项;国家民委颁发的“社会科学优秀奖”一等奖2项;教育部颁发的“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项;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颁发的论文评选二等奖1项;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颁发的“广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广西社科联颁发的“广西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广西音协颁发的“音乐民族风格征文”一等奖1项。1人被评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授予荣誉勋章。
  (三)加强交流与合作
  广西背靠大西南,面对东南亚,对外交流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该所充分发挥了这一优势,加强与外界的交流与合作。为此,先后承办过三次全国性的学术会议,(即“第二届全国音乐艺术院校音乐研究所工作会议”、“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第六届、第九届学术会议”),同各地专家、学者们广泛地探讨相关的学术论题。同时,积极参加国内外的学术活动,以扩大信息量,先后有30多人次应邀到日本、泰国、台湾、香港等地参加重要的国际性学术会议和讲学、举办民族艺术展览。再有,积极同外单位合作研究某些重大项目,如与中央民族学院等单位合作的《中国少数民族艺术词典》、《中国少数民族乐器志》,与广西艺术研究院合作的《中国民间器乐集成·广西卷》等,都比较成功,取得了好的效果。
  (四)以科研带动教学
  该所一直遵循其创建的初衷,将研究成果引入教学,以科研带动教学,以教学促进科研,使两者互动,相得益彰。先后编写本、专科与硕士研究生教材7部;编选地方性中、小学音乐教材5部(38册)、教学参考书4部(7册)。1989年,该所“民族音乐理论”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批,成为广西艺术学院第一个培养硕士研究生的研究方向,至今已培养毕业硕士研究生8届,15人获得硕士学位,其中俩人以优异成绩考上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生;培养硕士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四届,结业210人;培养硕士研究班三届,毕业3人。现有在读硕士研究生三届,11人。所有这些研究生的培养,都注意将本学科的最新信息及其研究成果引入教学,贯穿于《南方少数民族音乐概论》和相关的研究专题等课程中。新的科研成果带动了教学不断向前推进,课程的教学与研讨,又促进了科研的继续深入。
  二、发展趋向
  2004年,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组织专家论证,以该所为基础整合广西艺术学院全院科研力量,以黄格胜(院长、教授)、杨秀昭(教授)为学术代头人,成立“广西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研究中心”,并批准该中心为“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该基地依托民族音乐理论、民族乐器演奏、民族声乐演唱、中国画、民族服饰与服饰研究等五个硕士点,全面推动广西和我国南方各民族文化艺术以及东南亚各国民族文化艺术的研究,从传统文化艺术层面上增进我国南方与东南亚各国的了解与互动。基地的各项建设从2005年开始正式启动,未来三年的规划、预定达到的目标及其发展趋向是——
  (一)资料建设方面
  计划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其资料建设。
  1、每年至少投入5万元购买国内外出版的有关民族艺术研究的图书资料。
  2、组织人力,将历年收集、整理的少数民族传统艺术音、像资料制成光碟贮存,以之为教学、科研和创作服务。
  3、建立“广西少数民族传统艺术博物馆”,将收集、整理的少数民族传统艺术品实物——乐器、木雕、根雕、剪纸、腊染、织锦、剌绣、服饰、首饰、图案等等陈列,并配以相关艺术活动的照片、录音、录像和解说词。一可供日常教学、科研和创作参考;二可直接为“南博会”服务,能够引起东南亚人士的兴趣和认同感;三可成为文化艺术参观景点,增加人们对广西民族文化的了解。
  4、编纂《广西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研究著述目录》,并将基地专、兼职人员的重要著述制成光碟。
  5、根据广西少数民族社会文化的区域特点和课题需要,继续开展田野考察,鼓励和倡导科学的、深入的、系统的田野调查及以田野调查新材料为基础的原创性研究。
  (二)科学研究方面
  经反复论证,未来三年的科研将围绕“广西少数民族音乐基础理论”、“广西少数民族特色乐器的改良与运用”、“广西少数民族服饰与服装研究”、“广西少数民族与东南亚各民族传统艺术之比较”四个重点研究方向推进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的研究,设立相应研究课题,推出一批较高质量的成果。
  民族音乐研究方面拟完成的项目有:“广西少数民族宗教音乐研究”、“广西少数民族与东南亚各民族乐器之比较”、“侗台语各民族音乐文化”、“壮侗语各民族多声部民歌研究”、“瑶族音乐文化”、“独弦琴的改良与教学”、“天琴的改良与运用”、“骨胡的改良与运用”、“广西音乐创作民族化研究”等9个项目。这些研究课题,大部分涉及东南亚各国有关民族的音乐,意义不言而喻。
  (三)人才培养方面
  基地的建设不仅要出成果,还要通过科学研究培养高素质的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三年内,“基地”积极与相关二级学院、系合作,依托现有的本科专业与硕士点,培养研究少数民族艺术的人才。民族音乐理论等硕士点已招生多届,培养了十多位研究广西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的高级人才。音乐学院也开始招收民族音乐学专业本科生,将为硕士研究生培养充足的后备力量。同时,还要通过接纳访问学者、举办短期培训班等形式,为科研院所和其他高校培养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研究骨干,为少数民族艺术研究队伍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目前,基地的专、兼职人员正着手编写《广西民族民间音乐概论》、《壮侗语各民族音乐文化》、《瑶族音乐文化》、《壮侗语各民族多声部民间歌曲》等作研究生的选修课教材;编写《独弦琴教程》(已出版)、《天琴教程》、《骨胡教程》等作特色乐器演奏专业的主修教材。
  (四)学术交流方面
  拟从如下几方面积极推动学术交流。
  1、从2005年开始,以三年为一个周期,每年举办一次学术研讨会:第一年为全区性;第二年为全国性;第三年为国际性(主要邀请东南亚各国学者)。
  2、加强同国内外相关艺术院校的联系与合作,邀请同行专家来校讲学,尽快吸收本学科的最新信息,掌握本学科的前沿动态。
  3、每年派出国访问学者2人,接受国外访问学者2人以上。
  4、制作网页,开设网站,通过互联网交流信息。
  (五)咨询服务方面
  在开展基础研究的同时,高度重视应用研究,致力于为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1、每年至少要为自治区党委、政府、文化、教育或有关部门提交一份咨询报告,供决策参考。
  2、为每年一度的“南宁国际民歌节”和“南博会”提供有关广西和东南亚地区的民族艺术、民族风情和民族审美情趣的咨询服务。
  3、为广西音乐创作和其他文艺创作的民族化探索提供咨询服务。
  4、以广西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研究成果为基础,积极参与政府发展规划的制定和经济开发工作,积极宣传历史悠久、光辉灿烂的少数民族文化,提高广西少数民族的知名度,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对外开放和发展。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研究前景广阔,研究基地的建设任重道远。广西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研究所将充分发挥自己在广西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研究领域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优势,在学院领导的指导下,与相关院、系通力合作,不遗余力地为“广西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研究中心”的建设创造有利条件,如期地将其建设成合格的、高质量的“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考博咨询QQ 345526507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考研咨询 QQ 345526507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箱: 3455265070@qq.com
    公司名称:昆山创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考研秘籍网 版权所有 © kaoyanmi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