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考研秘籍考研网!    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考博真题下载    考研真题下载    全站文章索引
文章搜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考研秘籍考研网 >> 文章中心 >> 专业介绍 >> 正文  黑龙江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复试)——043语言应用理论

新闻资讯
普通文章 上海市50家单位网上接受咨询和报名
普通文章 北京大学生“就业之家”研究生专场招聘场面火爆
普通文章 厦大女研究生被杀案终审判决 凶手被判死刑
普通文章 广东八校网上试点考研报名将开始
普通文章 2004年硕士北京招生单位报名点一览
普通文章 洛阳高新区21名硕士研究生被聘为中层领导
普通文章 浙江省硕士研究生报名从下周一开始
普通文章 2004年上海考区网上报名时间安排表
普通文章 广东:研究生入学考试2003年起重大调整
普通文章 2004年全国研招上海考区报名点一览表
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宁夏大学04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大连铁道学院04年硕士接收调剂生源基本原则
普通文章 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04年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温州师范学院(温州大学筹)05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佳木斯大学04年考研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04年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05年硕士调剂需求
普通文章 第二志愿考研调剂程序答疑
普通文章 上海大学04年研究生招收统考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广西大学04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

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国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考研真题、考博真题、答案,部分学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费下载。 下载流程: 考研真题 点击“考研试卷””下载; 考博真题 点击“考博试卷库” 下载 

黑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名称:语言应用理论 考试科目代码:[043]
  一、考试要求
  二、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 汉语法基础
 
  第一章语法概述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学习本章所要达到的目标:清楚语法和语法体系的区别,本书所遵循的语法体系是“暂拟体系”。语法包括两部分:词法和句法。掌握词法都包括哪些内容,并能从与语言事实中找到对应的例子解释词法的内容。掌握句法都包括哪些内容,并能从与语言事实中找到对应的例子解释句法的内容。清楚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差别,熟悉汉语的语法手段都有哪些,并明晰语法意义和语法手段之间的关系。知道语法和逻辑是不同层面的东西,语法和逻辑之间同样也存在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正确区分语法和修辞,知道修辞包括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并清楚语法和修辞的关系。知道语法单位都包括哪些,能用科学方法识别这些语法单位。明确词素、词、词组和句子之间的关系。清楚词类划分的标准,知道划分词类的主要依据是词的语法特点。掌握划分词类的三点原则,明确“实词”、“虚词”的含义。根据意义和语法特点知道实词分为哪六类,虚词分为哪五类。
 
2.学习本章所要掌握的重点:这一章简单地提出有关语法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必要时再从理论上作出了一些初步的阐述,以便为以后的深入分析扫清障碍。所以本章学习的重点就是清楚一些语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比如语法和逻辑,词法和句法,语法意义和语法手段,掌握这些语法术语并能做到一定的理论阐释。
 
3.学习本章所要注意的问题:第一,语法不同于逻辑,不同于修辞,各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但又不能割裂他们之间的关系,第二,在进行语法分析时候必须注意分清楚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第三,正确区别词素、词、词组和句子,在不断深入的语言实践中逐渐掌握他们之间的关系。
 
  (二)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语法和语法体系
  (1)语法:词法和句法
  (2)语法体系
  (3) 语法和语法体系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4)暂拟体系
 
   第二节语法意义和语法手段
  (1)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
  (2)汉语的语法手段
3) 语法意义和语法手段的关系
 
  第三节语法和逻辑
  (1)逻辑
2)语法同逻辑的关系
 
   第四节语法和修辞
  (1)修辞
  (2)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
3)语法和修辞的关系
 
   第五节语法单位
  (1)词、词素、词组、句子
2)词、词素、词组、句子之间的关系
 
  第六节结构层次和结构关系
  (1)结构层次
  (2)结构关系
3)结构层次和结构关系的分析
 
  第七节词的语法分类
  (1)词类
  (2)划分词类的标准和原则
3) 实词和虚词
 
  第八节句子的构成
  (1)句子成分
  (2)句型以及特殊句型
3) 单句和复句
 
  第二章 词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学习本章所要达到的目标:清楚词类划分的标准。掌握“实词”、“虚词”的含义。掌握各类词的语法特征,能从语法特征方面入手指出一个具体的词属于哪个词类。熟悉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意义和语法特点,熟悉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和叹词的语法特点和用途。对于特殊的名词小类(方位词)和特殊的动词小类(能愿动词、趋向动词和判断词)都能做到熟悉其用法、意义和特点。清楚几个常用介词、连词和助词的用法。
 
2.学习本章所要掌握的重点:划分词类的主要依据是词的语法特点,汉语的词类是词的语法分类,划分词类时候还可以参考形态和意义。清楚划分词类的三点原则,掌握“实词”、“虚词”的含义。根据意义和语法特点知道实词分为六类,虚词分为五类。不同的词类会有不同的语法意义和语法特征,各个词类的用法比较复杂,要做到烂熟于心。另外特殊的名词小类(方位词)和特殊的动词小类(能愿动词、趋向动词和判断词)的特殊用法、意义和特点,以及几个常用介词、连词和助词的用法都是本章学习的重点。
 
   3.学习本章所要注意的问题:第一,指出一个具体的词属于哪个词类,不能凭借语感,而是要从语法特征上去作分析,明确词类是词的语法分类。第二,分析词性给词归类,需要勤动手、多分析,积累操作经验。第三,有的词类中会有不同的小类,在意义或者是用法上会有所不同,要注意区分。第四,不同的词类会有不同的语法意义和语法特征,但又不是完全泾渭分明,某一词类中也存在着特殊现象。并且汉语中也存在着不少的兼类词。
 
  (二)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名词
  (1)名词的意义和语法特点
  (2)名词的构成和用途
3)方位词
 
  第二节动词
  (1)动词的意义和语法特点
  (2)动词的构成、变化和用途
3)能愿动词、趋向动词和判断词
 
  第三节形容词
  (1)形容词的意义和语法特点
2)形容词的构成、变化和用途
 
  第四节数词和量词
  (1)数词、量词和数量词
 
  第五节代词
  (1)人称代词、疑问代词和指示代词的语法特点和用途
 
  第六节副词
  (1)副词的语法特点、用途和意义
 
  第七节介词
  (1)介词的语法特点和用途
  (2)介词的结构和意义
3)几个介词的用法
 
  第八节连词
  (1)连词的语法特点和作用
2)几个主要连词的作用
 
  第九节助词
  (1)助词的语法特点和用途
2)三个主要助词以及它们的用法
 
  第十节叹词
1)叹词的语法特点和用途
 
  第三章句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学习本章所要达到的目标:识记语法、短语、句子、单句、复句等基本概念,理解并掌握大纲中列出的一系列语法理论知识。熟练掌握短语和句子的结构类型,熟悉句子和短语的各句法成分,面对一个单句要能分析单句的各个结构成分,并清楚各个句法成分分别由什么词类及语言结构充当。熟悉主谓之间的意念关系、宾语同动词的意念关系、补语同中心词之间的意念关系、宾语同中心语的意念关系、状语同中心词之间的意念关系。掌握句型系统,包括句子的结构类和句子的语气类。熟悉复句的各种意念关系,并能在实际复句分析中熟练运用。
 
2.学习本章所要掌握的重点:语法分析的重要两环是结构层次和结构关系,知道句子和短语的结构是有层次的,并能正确划分。清楚结构关系都包括哪些,并能在语法分析中正确运用。掌握句子和短语的各种句法成分,熟练掌握主谓之间的意念关系、宾语同动词的意念关系、补语同中心词之间的意念关系、宾语同中心语的意念关系、状语同中心词之间的意念关系。掌握句型系统,熟悉单句、复句以及多重复句的差别。
 
3.学习本章所要注意的问题:第一,在分析单句时不能仅仅凭借意念关系来认定句法成分,还要参考句法功能。第二,句子和短语的各个句法成分并不是都在一个层次上,在实际的分析操作中时刻注意。第三,分析短语结构、分析单句结构、分析复句内部的语义关系等等,都需要勤动手、多分析,积累操作经验。
 
  (二)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主语和谓语
  (1)主语和谓语
  (2)能充当主语的词类以及语言结构
  (3) 能充当谓语的词类以及语言结构
4)主谓之间的意念关系
 
  第二节宾语和补语
  (1)宾语和补语
  (2)能充当宾语的词类以及语言结构
  (3)宾语同动词的意念关系
  (4)能充当补语的词类以及语言结构
  (5)补语同中心词之间的意念关系
6)宾语和补语的位置
 
  第三节定语和状语
  (1)定语和状语
  (2)能充当定语的词类以及语言结构
  (3) 定语同中心语的意念关系
  (4)能充当状语的词类以及语言结构
  (5)状语同中心词之间的意念关系
6)状语的位置
 
  第四节复指成分—同位语
  (1)同位语和本位语
 
  第五节独立成分—插入语
  (1)插入语及其插入语表示的意义
 
  第六节句子成分的复杂化
  (1)并列成分的复杂化
  (2)修饰成分的复杂化
3) 谓语的复杂化
 
  第七节 句子的分类
  (1)句子的结构类
  (2)句子的语气类
   (3)主谓句和省略句
 
  第八节复句
1)复句的意念关系
 
  第四章语法的分析和运用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学习本章所要达到的目标:能熟练运用正确的方法分析单句的结构层次和结构关系。首先了解单句的两种分析方法: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清楚成分分析法中具体的两种实际操作方法:标示法和图解法。并能熟练运用成分分析法中的图解法分析多层次短语以及单句的结构。熟练分析多重复句的层次和语义关系。能正确运用语法理论知识分析、解释语言现象,能纠正语法错误,使自己的言语表达合乎规范。在给出的书面材料中,辨识常见的语法误用现象,指出误用的具体类型,并予以改正。
 
2.学习本章所要掌握的重点:成分分析法中的图解法是本章以及本书的重点,要能做到自如运用该方法分析任何多层次短语以及单句的结构。能敏锐地识别语法误用现象(词的误用、句子的误用),并予以改正。多重复句的层次和语义关系同样也是本章的重点所在。
 
3.学习本章所要注意的问题:第一,单句内部有层次性,同样多重复句的内部各分句之间也有层次,层次不清会引起误解甚至是歧义,所以在分析句子的时候要多读、多练、多练,仔细辨识。第二,深透理解教材所讲的图解法的步骤和切分原则,按照教材所讲的步骤和原则去分析多层次短语和句子的结构。第三,分析短语结构、分析单句结构、分析复句内部的语义关系等等,都需要勤动手、多分析,积累操作经验。
 
  (二)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两种析句方法
  (1)层次分析法
2)成分分析法
 
  第二节单句的分析
  (1)标示法和图解法
2)图解法的基本规则
 
  第三节复句的分析
  (1)复句的结构层次
2)复句的意念关系
 
  第四节句子的正与误
  (1) 语言的使用
2) 句意和词义
 
  第五节句子的结构必须完整
  (1)句子结构的完整
2)使句子结构“致残”的几种常见情况及修改方法
 
  第六节结构的层次必须清楚
  (1)由层次不清引起的误解
2)由层次不清引起的歧义
 
  第七节成分的搭配必须得当
  (1)句子成分的搭配
  (2)几种常见的搭配不当及其修改方法
3)“的、地、得”的分写问题
 
  第八节虚词的使用必须准确
  (1)虚词是重要的语法手段
  (2)一般虚词的误用
3)关联词语的误用
 
  第二部分规范语言学
  导言
  一、语言规范本体论
  1.规范语言学是研究语言规范问题的语言学分支学科
  2.如何理解自发的规范与自觉的规范
3.语言规范化工作的意义
 
  二、规范语言学课题论
  1.规范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2.规范语言学面临的新课题
3.规范语言学应该探讨的问题
 
  三、规范语言学内涵论
  1.规范语言学的核心问题和本质问题
  ——对语言变化的评价和抉择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规范标准问题
  2.规范语言学的重要术语
  ——“变体”的内涵
3.规范语言学学科的性质
 
 
理论编
  第一章规范化——对语言变化的评价和抉择
  一、语言的可变性和规范的可变性
  1.语言发展和语言规范的关系
  2.语言规范化工作的性质
  3.语言规范化的对象
  4.评价语言变化的总标准
——包括“准确”和“经济两项内容在内的”效率原则
 
  二、惯用法的合理性和语言规范的描写性
  1.语言规范的描写性
  ——语言习惯的合理、合法性
2.描写性和规范性的关系
 
  三、语言的变化和言语错误
  1.常见的几种语言变化
  ——词汇意义的引申、词语的搭配问题、词性转变
  2.言语错误的判定态度:对于言语错误的判定应持郑重态度
3.对于一种语言变化形式,言语错误的判别标准
 
  第二章语言规范化价值论和方法论
  一、价值论:规范性研究和描写性研究的统一
  1.描写性研究和规范性研究得以统一的共同基点
——怎样理解语言现象的共时性
 
  2.描写性研究和规范性研究的不同之处
——描写性研究着意于对语言相对静止状况的揭示,容易造成一种客观主义的假象;规范性研究着意于对语言变化的评价和抉择,难免带上一些规定性成分
 
  3.社会语言学学科的内涵
——这是把语言系统和语言的变异的研究相结合,把语言描写和语言运用的研究相结合、联系社会的变化对语言变化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
 
4.建立一门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实践价值的“规范语言学学科”的价值和可能性
 
  二、方法论:约定俗成和语言控制的统一
  1.“语言控制”的定义
  ——是指在语言规范化进程中,对语言的使用和发展变化施行积极主动的人为干预
  2.“语言控制”的可能性
  3.“语言控制”与“约定俗成”之间的关系
  ——语言约定俗成的性质同语言在使用和发展商的可控制性并不矛盾
  4.“语言控制”与“语言规范化”的共同之处
  ——二者的目标都是谋求语言运用标准的相对一致性
  5.“语言控制”包括的工作
  ——指令性的规定
——非指令性的教育、宣传和引导
 
  第三章语言习惯、约定俗成和语言描写——本体论和方法论续论
  一、语言规范和语言习惯
  1.在语言规范的定义及内涵问题上,各家所持的见解
  2.我国语言学工作者对规范这一概念的理解
  3.语言机构和语言学家制定规范标准的依据
4.语言习惯在制定语言规范过程中处于决定性地位,这是由语言的风俗习惯的本质属性以及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决定的。
 
  二、语言规范和约定俗成
  1.约定俗成的作用
——语言规范究其实质也是一种社会习惯,只能通过约定俗成的途径来建立,不能由语言学家或语言机构面壁虚构
 
2.如何理解“语言规范就是约定俗成”这个观点
 
  三、语言规范和语言描写
  1.语言规范必须具有描写性
  2.“语言规范必须具有描写性”这个观点提出的依据
  3.强调描写性应该注意的重要问题
  ——描写什么和怎样描写
  4.语言规范工作的科学性的尺度
——主观评价规范同客观规范相符合的程度
 
  第四章语言功能和可能规范
  一、可能世界、语言功能和可能规范
  1.语言规范的发生和功用
  ——实质在于解决交际障碍的需要
  2.“动态规范”这一概念的内涵
  ——语言规范是发展中的规范
  3.“可能规范”这一概念的内涵
  ——方面受到怀疑,成为“可疑形式”,一方面因其普遍使用而又被广泛接受而成为规范形式的可能,可能规范即是对这类客观存在而资格可疑的言语形式的总称
4.“可能世界”这一概念的理论及其意义
 
  二、可能规范的性质
  1.可能规范的现实性
  ——可能规范是语言交际功能的实现形式
  2.可能规范的族类自似性
  3.功能的可似性
  ——可能规范是因语体和语用的需要而形成的多元化、多层次的规范
  4.可接受的创新性
——言语使用一方面要遵守既成规范,另一方面也在不断创造新形式
 
  三、可能规范概念与其他规范概念的关系
  1.可能规范与动态规范之间的关系
  2.可能规范和自发规范、自觉规范之间的关系
  3.可能规范和主观评价规范、客观规范之间的关系
  4.可能规范和突破规范、“反规范”
5.可能规范的效用
 
 
  史论编
  第一章中国古代语文规范理论的核心范畴
  一、源远流长的“语文神圣”观念
  1.关于语文的本原问题
2.关于语文的功用问题
 
  二、“雅正”规范观的形成
  1.中国古代文人严肃慎重的写作态度,产生了“雅正”的规范准则
2.“雅正”规范观的形成
 
  三、“雅正”规范观的发展
  1.南北朝至隋唐两宋时期的雅正观
  2.南北朝至隋唐两宋时期在语音方面的规范主张
  3.南北朝至隋唐两宋时期在文字方面的规范主张
4.南北朝至隋唐两宋时期在、词语等方面的规范主张
 
  四、“雅正”规范观的僵化
  1.“雅正”的规范准则在长期实施中表现出的积极和消极两种效应
  2.唐宋古文运动对语言规范的积极作用
  五、“雅正”规范观和“匡谬正俗”规范模式
  2.对“雅正”规范观的总结性认识
2.“匡谬正俗”式的语文规范工作及其进行途径
 
  第二章通俗化大众化:中国现代语文规范的理论旗帜
  一、由俗变雅和从雅到俗:语文演变的二律背反
  1.“由俗变雅”这一命题的内涵
2.“从雅到俗”这一命题的内涵
 
  二、切音字运动和国语运动:为白话文奠定语言基础
  1.切音字运动的功绩
2.国语运动的功绩
 
  三、白话文运动和大众语运动:通俗化旗帜的空前高扬
  1.白话文运动的建设性意义及其严重缺陷
2.大众语运动涉及的主要问题及意义
 
  四、方言文学运动:通俗化的歧途
  1.倡导方言文学的理论主张,应该思考的问题
2.对中国现代语文规范的总体认识和评价
 
  第三章中国当代语文规范的理论和实践论析
  一、“社论”和《讲话》:政府行为和专家行为的配合
  1.“社论”和《讲话》所提供的宝贵经验
2.“社论”和《讲话》对语言规范化工作的重要意义
 
  二、新里程碑: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
  1.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的具体情况
2.罗常培、吕叔湘《现代汉语规范问题》所阐述的与汉语规范化有关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三、丰硕的收获和严重的不足
  1.50年代语文规范化工作取得成就
2.50年代语文规范化工作存在的偏误、不足和教训
 
  四、新时期的语文规范工作
  1.恢复整顿时期规范化工作的概况、特点及所做的具体工作
  2.革新发展时期语文规范工作的特点、研究概况
3.目前的推普工作表现出来的新特点
 
 
  应用编
  第一章叠架形式和语言规范
  一、类型和用例
  1.“叠架形式”的定义
  2.“涉及到”
  3.认为是/以为是/算作是/当作是/看作是
  4.凯旋归来/凯旋而归/胜利凯旋
  5.悬殊很大/差别悬殊
  6.公诸于/诉诸于
  7.来自于/得自于/源自于
8.是否是
 
  二、本文评价叠架形式的总原则
  1.“无罪推定”原则
  2.推重习惯用法,从“无理中”寻找合理性因素
3.使用弹性尺度,区别对待
 
  三、叠架和羡馀
  1.羡馀现象的普遍性
  2.叠架造成的羡馀——冗赘
3.语义的丰满度和意象的鲜明度
 
  四、声气、节律的因素
  1.“声气” 的定义
  2.声气与节律的关系
  3.声气在语言结构中的作用和地位
  4.汉语介词“于”的声气性质
  1.“是否是”问题
1.对“是否是”叠架形式的评价
 
  第二章信息时代的语文规范化问题
  一、语文规范化在信息时代的重大意义
  1.信息时代对语言规范化提出的要求和新课题
2.语文规范化的重大意义:要想信息处理适应现代化,就必须实现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二、信息时代的我国语文规范水准问题
  1.当前应具有的语文规范水准
2.当前冲击现行语文规范的力量:地狱方言的势力、文学语言不规范现象增加、大众传播媒介中错误的影响、社会用字繁化
 
  三、同信息处理有关的语言文字规范标准问题
  1.关于用字的规范标准:定量、定形、定音、定序
  2.关于词汇的规范标准
2.自然语言处理和汉语规范化
 
  第三章方言土语、语言风格和语言修养
  一、模糊尺度:从有分寸到无分寸
  1.如何理解“ 反对滥用而不禁绝使用” 这个尺度
2.部分作家表现出的无分寸地滥用方言的倾向
 
  二、理论误区:方言土语可以造就作家风格
  1.对于作家表现出的方言土语风格,语言工作者在评价时所体现出的不同态度
2.如何评价方言土语的使用与作家风格的关系
 
  三、语言制高点:文学巨匠的语言修养
  1.全民族共同语在文学创作中对于形成作家语言风格的可能性
  2.目前从事文学创作的大批中青年作家的现状
3.文学语言的规范和“反规范”
 
  三、规范、反规范、突破规范
  1.文学语言是否需要规范
2.怎样理解和评价文学语言的“反规范”和“突破规范”
 
  四、是语言规范的局限还是语言的局限
  1.怎样理解“语言的局限”
  2.怎样理解“语言规范的局限”
  3.文学语言同语言规范的关系
4.“识繁写简”和语文立法问题
 
  五、繁体风问题
  1.繁体风问题的表现形式
2.繁体风盛行的原因
 
  六、“识繁写简”问题
  1.“识繁写简”设想的内涵及提出理由
2.“识繁写简”设想立论的依据和方案的可行性存在的问题
 
  七、语文立法问题
  1.有关语言文字的立法问题的两种相反意见
2.语言文字的问题应否立法,能否立法
 
  第六章语言文明和道德建设
  1.语言文明建设中可能出现的偏误
2.道德建设对语言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三、试卷结构
  1.考试时间:180分钟
  2.试卷分值:150分
3.题型结构:
 
  四、参考书目
  1.《汉语法基础》,吕冀平,商务印书馆
  2.《规范语言学探索》(增补本),戴昭铭,上海三联出版社2003年
  3.《对外汉语教学法研究》,蒋可心,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考博咨询QQ 345526507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考研咨询 QQ 345526507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箱: 3455265070@qq.com
    公司名称:昆山创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考研秘籍网 版权所有 © kaoyanmi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