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考研秘籍考研网!    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考博真题下载    考研真题下载    全站文章索引
文章搜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考研秘籍考研网 >> 文章中心 >> 考研故事 >> 正文  2009年心理学考研主观题真题及参考答案

新闻资讯
普通文章 上海市50家单位网上接受咨询和报名
普通文章 北京大学生“就业之家”研究生专场招聘场面火爆
普通文章 厦大女研究生被杀案终审判决 凶手被判死刑
普通文章 广东八校网上试点考研报名将开始
普通文章 2004年硕士北京招生单位报名点一览
普通文章 洛阳高新区21名硕士研究生被聘为中层领导
普通文章 浙江省硕士研究生报名从下周一开始
普通文章 2004年上海考区网上报名时间安排表
普通文章 广东:研究生入学考试2003年起重大调整
普通文章 2004年全国研招上海考区报名点一览表
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宁夏大学04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大连铁道学院04年硕士接收调剂生源基本原则
普通文章 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04年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温州师范学院(温州大学筹)05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佳木斯大学04年考研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04年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05年硕士调剂需求
普通文章 第二志愿考研调剂程序答疑
普通文章 上海大学04年研究生招收统考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广西大学04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

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国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考研真题、考博真题、答案,部分学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费下载。 下载流程: 考研真题 点击“考研试卷””下载; 考博真题 点击“考博试卷库” 下载 

[非评分标准答案,仅供参考]

简答题

76.心境、激情、应激他们的含义和特点。

【参考答案要点】

根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时间的长短以及外部表现,可以将情绪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基本状态:

(1分)

1、心境是指人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它具有以下特点:

(1)心境具有弥漫性,它不是关于某一事物的特定体验,而是以同样的态度体验对待一切事物。 
 
(2)心境的持续时间有很大差别,有些心境是几小时,有些可能持续几周、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3分)

2、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为时短促的情绪状态,它具有如下特点:

(1)激情通常是由对个人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引起的。

(2)激情状态往往伴随这生理变化和明显的外部行为表现。

(3)激情状态下人往往出现“意识狭窄”现象,但人可以意识并调节控制。

(4)激情持续的时间一般比较短,往往冲动一过,激情也就弱化或消失了。

(3分)

3、应激是指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它的特点有:

(1)应激产生与人面临的情景及人对自己能力的估计有关。

(2)应激状态下,会引起机体的一系列生物性反应。

(3分)

【评分说明】开头总括的第一句话答出给1分,三个概念分别给3分,其中答出含义得一半分,答出特点得另一半。

【真题简要分析】该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于普通心理学第九章情绪与情感中的“三种典型情绪状态”知识点的掌握,核心点在于答出核心概念的含义和特点,难度较低,主要考查的是考生的识记。

77、简述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

【参考答案要点】

奥尔波特于1937年提出人格特质理论,是特质理论当中的典型代表。该理论认为人格特质分为两类,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其中:

1、 共同特质指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或一个群体所共有的、相同的特质。

(2分)

2、 另一类是个人特质,指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 (2分)

个人特质又分为三种:

(1)首要特质是一个人最典型的、最具概括性的特质,影响到一个人各方面的行为(2分)

(2)中心特质是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的特质,大约有5-10个 (2分)

(3)次要特质是个体一些不太重要的特质,往往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才会表表现出来

(2分)

【评分说明】上述每个要点及含义2分,共10分。

【真题简要分析】该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于普通心理学第十二章人格中的人格理论之一“奥尔波特人格特质理论”的掌握,核心点在于答出该理论的5个核心概念的含义,难度较低,主要考查的是考生的识记。

78、什么是自我效能感以及影响自我效能感因素

【参考答案要点】

1、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确信自己是否有能力进行和完成某项活动的信念,由著名心理学 家班杜拉最先提出; (2分)

2、影响自我效能的因素有:

(1)个体已有的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成功的经验往往会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而多次失败的经验则会降低自我效能感; (2分)

(2)榜样的力量,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而获得的信息,对自我效能感也有重要的作用。 (2分)

(3)言语说明,他人的建议、劝告、解释和激励等也可能改变人们的自我效能感。

(2分)

(4) 情绪唤醒,正性情绪可以增强自我效能感,负性情绪则会减弱自我效能感。(2分)

【评分说明】上述含义2分,影响因素每个要点给2分。只答出影响因素要点而未作解释说明的,酌情扣3~4分。

【真题简要分析】该题主要考查教育心理学第四章学习动机理论中自我效能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核心点是对“自我效能感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的掌握,关键要答出定义以及4个主要的影响因素,并对影响因素略作解释。难度中等,主要考查的是考生的理解。

79、简述测量误差的含义及其类别以及控制误差方法。

【参考答案要点】

(1)测量误差指在测量中与目的无关的变异所引起的不准确或不一致的效应。(2分)

(2)测量误差分为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

 1)随机误差指由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偶然因素引起的、而又不易控制的误差。(2分)

 2)系统误差指由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变因引起的一种恒定而有规律的效应。 (2分)

(3)测量误差的控制最根本的就是要做到标准化测验,主要包括: (4分)

1)测量工具方面,科学编制测验,从题目的取样、编制、题目数目、难度等方面作好控制

2)控制好主试者方面的误差,做到标准化施测;

3)被试方面,注意选择适当的被试;

4)控制施测情景,处理好偶然因素;

5)评分与解释等环节做到标准化。

【评分说明】

考生测量误差的种类未作解释的,只能各得1分。控制方法答出3条以上即可全分。

【真题简要分析】

该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于误差的含义及其类别以及控制误差方法的掌握,核心点在于答出误差的含义及其类别以及控制误差方法。难度适中,重点在于控制方法。主要考查考生对此知识点的识记和理解。

80、简述统计假设检验中两类错误的定义及其关系。

【参考答案要点】

(1)统计假设检验中包括两类错误——Ⅰ型错误和Ⅱ型错误:

Ⅰ型错误又称α错误,是指虚无假设本身是正确的,但由于抽样的随机性而使检验值落入了拒绝虚无假设的区域,致使我们作出了拒绝虚无假设的结论。 (2分)

Ⅱ型错误,又称β错误,是指虚无假设本身不正确,但由于抽样的随机性而使检验值落入了接受虚无假设的区域,致使我们作出了接受虚无假设的结论,说明事物之间没有显著的差异。 (2分)

(2)Ⅰ型错误和Ⅱ型错误的关系 (6分)

α+β不一定等于1

其他条件不变下,α与β不可能同时减小或增大

控制显著性水平来减小犯Ⅰ型错误的概率

增大样本容量可以同时减少两类错误

增加处理效应可以同时减少两类错误

【评分说明】

两类错误关系答出3条以上即可满分。

【真题简要分析】

该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于统计假设检验中两类错误的掌握,核心点在于答出两类错误的含义,关系和控制方法。定义的难度不大,但是关系和控制方法如果平时未加梳理的话,有一定难度,主要考查考生对此知识点的识记和深刻理解。

综合题

81、简述注意分配的认知资源理论和双加工理论并分别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加以说明

【参考答案要点】

注意的认知资源理论和双加工理论属于注意分配的认知理论,它们都比较关注注意是如何协调不同的认知任务的。

1、注意分配的认知资源理论由卡尼曼提出,该理论认为:

(1)注意分配的认知资源理论关注的是注意是如何协调不同的认知任务或认知活动。

1)注意是一组对刺激进行归类和识别的认知资源或认知能力,认知资源是有限的;

(3分)

2)对刺激识别需要占用认知资源,刺激或任务越复杂,占用的资源就越多;当完全被占用时,新的刺激将得不到加工或未被注意; (4分)

3)输入刺激本身并不能自动占用资源,而是在认知系统内有一个机制负责资源的分配。此机制是灵活的,可以受意识控制。 (3分)

(2)注意分配的认知资源理论实例:熟练的司机(交通拥挤与一般交通时不同反应)(5分)

2、注意分配的双加工理论由谢夫林等人在认知资源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该理论将人类认知加工分为两类:自动化加工和受意识控制的加工。

(1)自动化加工是指:不受认知资源限制,不需要注意,自动化进行的; (3分)

1)自动化加工过程由适当的刺激引发,发生比较快,也不影响其他的加工过程;(1)

2)自动化加工在习得或形成以后,其加工过程比较难以改变; (1分)

(2)受意识控制的加工是指:受认知资源的限制,需要注意的参与; (3分)

1)受注意控制的加工可以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 (1分)

2)意识控制的加工在经过大量的练习后,有可能转化为自动化加工。 (1分)

(3)注意分配的双加工理论实例:日常生活中同时做好几件事情的经历,如一边看电视,一边织毛衣。 (5分)

【评分说明】上述每一理论各15分,其中生活中实例为5分,理论假设及观点为各为10分。只答出要点而未作解释说明的,酌情扣8~10分。

【真题简要分析】该题主要考查普通心理学第三章意识与注意中的“注意分配理论”,核心点在于答出各理论的核心观点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难度中等,主要考查的是考生对核心理论的理解以及运用理论分析生活实例的能力。

82、试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及其对教学工作的启示

【参考答案要点】

皮亚杰是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他提出的认知发展理论对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均有深远的影响。 
 
1、 皮亚杰的发展观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的核心是“发生认识论”,主要是研究人类认识的产生和发展的问题。该理论认为

(1)认知发展的实质和原因是主题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他强调内外因的相互作用,以及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心理不断产生量和质的变化; (2分)

(2)适应主要通过两种形式来实现,其中同化是指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顺应是指改变主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

(2分)

(3)图式是指主体动作的结构或组织,主体会对相同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就是因为图式不同。 (2分)

(4)机体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形式不断的实现平衡—不平衡—平衡的过程,此即心理发展的本质与原因。 (2分)

2、 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表现为连续的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是在前一个阶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会表现出与前一个阶段本质的不同,所有儿童都会按照这一固定的顺序发展,不能跳跃任何一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分别是: (2分)

(1)感觉运算阶段(0-2)

这一阶段的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初生的婴儿,只有一系列笼统的反射。他最初的感觉动作是笼统含糊,缺乏精确性和协调性的,也分辩不清自己与周围世界的关系。随后的发展便是组织自己的感觉与动作以应付环境中的刺激,到这一阶段的后期,感觉与动作才渐渐分化而有调适作用的表现,开始意识到主体与客体的区别,有了客体恒常性概念,思维也开始萌芽。 (2分)

(2)前运算阶段(2-7)

随着语言的出现和发展,使儿童日益频繁地用表象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但他们的语词或其他符号还不能代表抽象的概念,思维仍受具体直觉表象的束缚,难以从知觉中解放出来。他们的思维是单维的和不可逆的,其推理也常常是不合逻辑的。 (2分)

(3)具体运算阶段(7-12)

这个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能从多维对事物归类,具有了思维的可递性和去自我中心(loss of egocentrism) ,因而能够进行具体逻辑推理。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所谓守恒是指儿童认识到客体在外形上发生了变化,但其特有的属性不变。 (2分)

(4)形式运算阶段(12-15)

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尽管能借具体形象的支持进行逻辑推理,但还不能进行抽象的辩证逻辑推理,即还不能对他的运算进行运算。而处于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形成了解决各类问题的推理逻辑,他们不仅能从逻辑上考虑现实的情境,而且考虑可能的情境(假设的情境) 。

(2分)

3、影响认知发展的四个因素

①成熟,是指有机体的成长,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1分)

②物理因素,指个体对物体做出动作中的练习和系的经验。 (1分)

③社会经验,指社会上的相互作用和社会传递,如学校中的教育教学活动。 (1分)

④平衡过程,平衡是一个将以上三种因素整合起来的内部机制。 (1分)

4、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对教学工作的启示

(1) 教学适应学生认知的发展

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特征制约教学,教学要适应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特征,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充分体现这些特点。

例如,小学阶段的学科教学应充分体现直观性原则,教学上可将言语讲解、演示和有指导的发现经验很好地结合起来,更好地提高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水平。对于处于形式运算阶段的中学生,他已经能进行更高层次的概念的、抽象的、形式逻辑的推理,开始由具体形象的智力操作,扩展到命题的假设蕴涵、演绎和归纳,以命题形式呈现的概念和规则的学习成为可能。因此,中学教学应适应抽象思维能力渐渐占优势的中学生认知的新发展,在学习新的抽象概念及其关系时,可以省去具体的实际经验这根拐杖,直接理解语言或其他符号陈述与原先学过的抽象概念之间的新关系。 (4分)

(2)如何认识儿童

究竟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还是被动接受环境刺激的机器,这是涉及教育思想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根据皮亚杰的理论,我们在教育中就应当将儿童看做是主动的学习者,尊重儿童,发挥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和首创性,调动儿童的内因去汲取知识,而不是片面地夸大环境的作用去灌输。 (4分)

【评分说明】本题皮亚杰的发展观和认知发展阶段论部分是得分重点,阐述清楚“适应、同化、顺应、平衡以及图式”四大概念和四个发展阶段可得18分,影响因素共4分,教学建议共8分。阐述理论时仅列出概念未能解释者酌情扣8~10分,教学建议部分如是其他建议,如果理由充分可酌情给分。

【真题简要分析】本题考察发展心理学第二章理论中的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最重要的点在于阐述清楚皮亚杰的发展观和认知发展阶段论,包括“适应、同化、顺应、平衡以及图式”四大概念和四个发展阶段,此部分以考察理论理解为主,属中等难度。后半部分考察学生对理论的深入分析和实践应用能力,难度较大。

83 【参考答案要点】

1、该实验的目的是考察健忘症病人的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是否有分离趋势。自有回忆测验测得的为外显记忆,而词汇辨认对应的则是内隐记忆。和正常人相比,健忘症病人的内隐记忆是否也受到了相应的损害。实验结果说明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是否可以分离。(5分)

2、(1)自变量有两个:

一是被试类型,包括两个水平:健忘症组和控制组。 (4分)

二是测验方式,或者说是记忆类型,包括两个水平:即外显测验和内隐测验。外显测验采用自有回忆的方式,内隐测验采用词汇辨认的形式。 (4分)

(2)因变量是两种测验的正确率。 (4分)

自有回忆测验:正确回忆的比率。

词汇辨认测验:正确辨认的比率。

3、ABC三图分别表明了可能出现的三种结果:

A图:健忘症病人在两种任务上都显著低于正常人。这说明:无论是外显记忆还是内隐记忆,健忘症病人都受到了损害,比正常人差。 (4分)

B图:健忘症病人在外显记忆任务(自有回忆)显著低于控制组,但在内隐记忆任务(词汇辨认)两组没有显著差异,即结果发生了交互作用。这说明:健忘症病人主要是外显记忆受到了损害,而内隐记忆保持完好;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是可以分离的。 (4分)

C图:记忆任务和被试类型上发生了显著的交互作用。在外显记忆任务(自有回忆)中,健忘症病人显著低于正常人;但在内隐记忆任务(词汇辨认),健忘症病人显著高于正常人。这说明:健忘症病人主要是外显记忆受到了损害,而内隐记忆保持完好,说明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是可以分离的。另外,还能够看出,健忘症病人的内隐记忆优于正常控制组,似乎表明健忘症病人在内隐记忆方面得到了补偿。这进一步说明,不能说谁的记忆更好,而是两组人各自擅长的记忆类型不一样而已。 (5分)

【评分说明】

第1小题,需要答出:两种记忆名称,相应的测验方法,健忘症病人可能的表现,两种记忆的分离,缺1点扣1分。

第2小题,按点自变量、水平,因变量各给4分,每小点2分。

第3小题,回答ABC三图分别表明了可能出现的三种结果时,需要一方面说明统计结果,另一方面说明实验心理学意义。若某部分回答不完整,扣取一半分数。

【真题简要分析】

该题主要综合考查考生三个方面的知识:

(1)实验设计分析技能,具体来说是变量分析和操纵能力。

(2)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的差异及其实验验证,核心点在于掌握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研究方式。

(3)统计结果的分析能力。具体来说是统计图的分析能力,隐含了方差分析交互作用结果的解释能力。

此题考察考生的综合能力,涉及变量分析、实验设计、实验范式、统计结果分析等,难度较高。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考博咨询QQ 345526507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考研咨询 QQ 345526507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箱: 3455265070@qq.com
    公司名称:昆山创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考研秘籍网 版权所有 © kaoyanmi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