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考研秘籍考研网!    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考博真题下载    考研真题下载    全站文章索引
文章搜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考研秘籍考研网 >> 文章中心 >> 考研故事 >> 正文  62.4万人考研的背后

新闻资讯
普通文章 上海市50家单位网上接受咨询和报名
普通文章 北京大学生“就业之家”研究生专场招聘场面火爆
普通文章 厦大女研究生被杀案终审判决 凶手被判死刑
普通文章 广东八校网上试点考研报名将开始
普通文章 2004年硕士北京招生单位报名点一览
普通文章 洛阳高新区21名硕士研究生被聘为中层领导
普通文章 浙江省硕士研究生报名从下周一开始
普通文章 2004年上海考区网上报名时间安排表
普通文章 广东:研究生入学考试2003年起重大调整
普通文章 2004年全国研招上海考区报名点一览表
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宁夏大学04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大连铁道学院04年硕士接收调剂生源基本原则
普通文章 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04年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温州师范学院(温州大学筹)05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佳木斯大学04年考研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04年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05年硕士调剂需求
普通文章 第二志愿考研调剂程序答疑
普通文章 上海大学04年研究生招收统考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广西大学04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

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国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考研真题、考博真题、答案,部分学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费下载。 下载流程: 考研真题 点击“考研试卷””下载; 考博真题 点击“考博试卷库” 下载 

  今年,全国有62.4万人报考硕士研究生,比去年报考人数增长了35.6%,这是近几年来报考人数增幅最高的一年。在持续升温多年后,考研热今年再创新高,不由不引人细细思考这热潮背后的诸多意味。
  
就业压力下的考研热

  62.4万,这个数字的确创了历史纪录,但橇动它的杠杆却是“就业”。有关人士认为,如今考研之所以热得发烫与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有着密切关系。

  今年全国普通高校应届本科生毕业人数明显多于往年,而目前本科毕业生的一次性签约率却低于往年,可以说就业形势相当严峻。很多原本不愁“嫁人”的专业的毕业生今年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婆家”。丁小松是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专业的应届毕业生,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北京国家图书馆的大阅览室里紧张备战。他告诉记者:“前几年到我们专业来要人的好单位很多,工作也特好找,今年却很少,而且许多好单位不要本科生,张口就是硕士生。所以,我不得不考研。”和丁小松情况类似的考生不在少数。今年的许多行业没有往年景气,即便原本很被看好的IT行业,今年也大幅度地缩小了用人规模。这就使得更多的毕业生跻身考研行列,成为考研大军中的一员。

  另外,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学历和素质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许多用人单位认为,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竞争的不断加剧,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实战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大唐电信公司有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企业的发展对人才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是必然的,企业要想发展,必须考虑人才对企业的产出率,显然在这方面研究生有着更大的优势。
  
往届考生缘何这么多

  在今年的62.4万的考研大军中,非应届本科毕业生占了53.6%,也就是说有一半以上的人是参加工作后又转向考研的,而且其中不乏现有收入已经比较可观、年龄较大的工作人员。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考场外,刚刚参加完英语考试的张先生告诉记者,33岁的他是中关村一家电脑公司的职员,现在月薪5000元,但是他感到在工作中越来越力不从心:“知识更新得这么快,如果不及时充电,真害怕会被淘汰。”

  张先生的担心实际上在大多数往届考生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国际的接轨,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企业都面临着经营模式、生产战略诸多方面的严峻挑战,这些都对企业员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已经工作几年的本科毕业生在意识到原有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储备在竞争中优势渐弱后,纷纷考研,为自己以后的发展寻找更好的出路。另外,今年的研究生考试中最后一次不计英语听力分数,这使得许多学“哑巴英语”的考生想抓住最后一次机会。
  
“热门专业”的短期效应

  从国家教育部发布的数据看,今年报考人数最多的前10个专业为:工商管理(MBA)、法律、计算机应用技术、金融学、外科学、企业管理、通信与信息系统、内科学、会计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而应用物理、应用数学、力学等基础学科则相对冷落。

  四川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朱世富教授告诉记者,这10个专业通常被业内称为“软科学”专业,此类专业成为今年考研的热门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中国的经济发展与世界接轨,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需要大量管理、金融等方面的高级人才;二是从专业回报率来看,“软科学”专业毕业的研究生的薪水、待遇等各方面也确实比学习基础学科的研究生要高,这种利益上的驱动也使得软科学专业不断升温。另外,有关人士还指出,对软科学专业的过度宣传和基础科学专业的宣传力度不够也是造成基础科学专业门庭冷落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同时,有关人士也指出,软科学的过度升温乃至火暴并不是正常现象,而是暂时性的。这几年软科学的过热,已经使得这些专业趋近于饱和,长期发展下去,势必会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而一旦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还可能导致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失去发展的后劲与活力,甚至会引发泡沫经济的出现。
  
考研热潮背后的思考

  “大学生”这个称呼曾经一度代表着社会人群中的翘楚,而如今它的地位正逐渐被“研究生”群体所取代。“考研热”的持续升温,以至于今年的报考人数创出历史纪录,就是最直接的证明。

  从本科生阶段的学历教育向研究生阶段的专才教育的过渡,应该说是一件好事情,它表明我国的人才层次正加快实现高学历化。但是,在这一浪接一浪的考研热潮的背后,又透露出发人深省的信息:大部分考研学生来自已经就业的往届毕业生和社会生源,而应届考生中还有很大数量的学生是为了回避当前的就业压力、推迟就业时间并强化就业竞争力而选择了考研。这也是为什么考生的专业取向集中在管理、金融、计算机等热门专业,这其中实际上已经渗透了考生对于三年后的就业预期。那么,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作为培养专业研究型高层次人才的研究生教育实际上“沦落”为某种形式的就业教育;而研究生就业后所从事的工作实际上又并不需要他们这三年的专业培养。这种变相的人才“高消费”导致的是人才的失落和教育资源的浪费;更为严重的是,热门专业的膨胀,基础学科的人才流失,带给我们的可能是学科结构的失衡,使我国科技教育水准长期滞后于发达国家。

  此外,热火朝天的考研大潮对高校在硬件与软件设施配置提出了挑战。岳永逸是2001年考入北京某高校的博士生,如今和另外三位同学住在大运村的同一间公寓里。“四个博士一间房,连参考书都不敢全摆出来,搞研究就别提了。”所以,他特别羡慕前几年的博士生能够1—2人住一间宿舍。当然,比起硕士生们来,他已经知足了——该校的硕士竟然是5人一个宿舍。“据说,北京市提出的‘4—2—1工程目标是本科生4人一间房,硕士2人一间,博士1人一间。什么时候能实现呀?”

  同时,研究生导师指导学生过多,研究生质量起伏不定,科研条件的局限,也是伴随考研大潮出现的具体而且不可回避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将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必须作出的回答。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考博咨询QQ 345526507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考研咨询 QQ 345526507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箱: 3455265070@qq.com
    公司名称:昆山创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考研秘籍网 版权所有 © kaoyanmi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